劉傑《捉迷藏》 這樣的類型片,我願意在影院多看一些

考驗一個電影製作者功力,不妨讓他去拍類型片,恐怖懸疑最佳。類型片要求電影人,必須簡單、粗暴的用電影的方式抓住觀眾情緒,平衡好電影與市場的關係。

以票房論,2016年是中國電影的小年。有位導演認為,這是我們提供合格產品的能力有問題了,但同時這也許是好事,只有市場冷卻下來,才能有時間、心情去想怎麼做好電影。中國電影只有提高質量,才能把觀眾留在電影院里。

在很多人看來,類型片似乎已是眾所周知的市場解藥。但是怎麼做好,電影人還在進行摸索和累積。

劉傑,從攝影師轉導演的優秀電影人之一,「優秀」是因為他在做攝影師的時候拍攝了《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並且憑藉《十七歲的單車》獲得了金馬獎最佳攝影提名。轉戰導演之後,他拍攝了《馬背上的法庭》、《碧羅雪山》。《馬背上的法庭》在法國院線連續上片50周,創造了大陸影片在法國的公映紀錄。上一部作品《青春派》,口碑上也大受歡迎,也提拔出了新人演員董子健。

其實從他的作品履歷來看,總是不自覺的想到「匠人」或者「電影人」這種的辭彙,他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電影人,有想法,有堅持,有自己,並且對待電影真的很認真。我說的這些,其實在下面的採訪文章裡面也可以看到。

現在劉傑導演又帶來了新作品《捉迷藏》,從豆瓣看了下口碑,其實還挺意外的,評價在我看來非常不理想,但是看完之後,打心眼裡希望能夠多看到些這樣的「作品」。用作品這個詞,是因為看到了態度和創意。

《捉迷藏》,改編自韓國同名電影,故事講述了張家偉是一家咖啡廳的老闆,和妻女居住在一個高檔小區里,生活富足,家庭和睦,不過他卻患有嚴重的潔癖和強迫症,終日飽受心理疾病的折磨,一天,他接到了哥哥失蹤詢問電 話,神經一下子緊張起來。到舊公寓尋找哥哥未果的家偉結識了跟哥哥居住在同一層的蘇紅母女,蘇紅對張家偉的哥哥表現出異常的恐慌和反感,失蹤案件變得撲朔迷離。與此同時,張家偉的妻女和家忽然間成為一個「神秘人」的襲擊目標,張家偉一邊抵擋著「神秘人」對家人的襲擊,一邊尋找哥哥,由此一步步揭開了一個隱藏在他心中多年的秘密……

我的精神內核,想滅也滅不掉

《捉迷藏》關注的還是社會和人在社會中的處境、狀態。

《捉迷藏》首先也是社會現實的題材,無關神鬼,也非仙靈。只不過套了類型片的殼,講述驚悚懸疑的故事。但是電影關注的還是社會現實,和在「社會背景下人的」焦慮和孤獨。

《捉迷藏》韓版在故事節奏和敘事上已經非常標準,當然在故事上也存在一些敘事漏洞,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所以,中國版《捉迷藏》要解決掉bug問題,還有需要做到演員表演和人物的本土化。所有劇情人物、心理行為,必須要符合中國人的中國動態。比如劇中霍建華飾演的張家偉和他哥哥的人物關係,韓版中,對於他們過往歷史敘述太過清晰,觀眾的腦補和思考完全湮沒,反倒有空間去深究為什麼。所以這裡做了一些改變讓觀眾自行腦補,不會因為劇情太白,而去質疑它的合理性。

拍《捉迷藏》克服最大的困難,是作為一個已經開始成名的藝術片導演,去翻拍一個片子的壓力。為此劉傑導演專門在微博寫了一個自白,談其中遭遇心情。

除此外,則是學習的過程,誠惶誠恐認認真真。中國電影五行缺類型,其實如果想一部戲補上別人百年歷程,太難了。所以一切從頭開始,做起來非常困難。因此接受了翻拍和改編,「沒學會走,就不跑」。所以一切首先要求自己,能夠做出一個符合國際行業標準的類型片,這是第一步。所以一切在導演劉傑看來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誠惶誠恐認認真真,沒有偷工減料,努力做得更多,拍的其實比成片還要多很多。在這個摸索過程中,也發現類型片的結構非常堅固,很多自己的想法並不能夠放進來,還有一起素材是因為審查的原因沒有出現,所以這次總的來說,既有收穫,也有遺憾。」

每場不低於10機位,不拍滿3000個鏡頭是失職

《捉迷藏》開發了2年,在時間上是蠻久的過程。作為編劇的兩位老師,任鵬和顧小白各改了一稿,最終劉傑導演綜合之後,現場發揮。

《捉迷藏》劇組不太一樣的是,雖然在拍類型片商業片,但沿襲了導演過往藝術片的創作方式,比方說不給演員劇本。演員從來沒有劇本,只是現場會有執行導演和大家對詞。所有演員都掩飾不住那種已知性,因為在真實生活中,任何人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所以在對演員的表演要求上,就是不希望演員對角色有太多整體性思考。

《捉迷藏》拍攝用時兩個半月,在這個製作規模的電影里,製作時間已經算比較長了。電影最終一共拍攝了3000多個鏡頭,而一般的電影只有1000個鏡頭的規模。這樣做的原因,是最終希望呈現的節奏特別快,各方面角度很豐富。為什麼有些電影平淡沒節奏,很松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電影在剪輯時,想加快都沒有素材,機位不夠,只來鏡頭來回對打,其實這種創作無異於開玩笑。

類型片中節奏非常重要,創作者不能讓觀眾有任何獨立思考,要牢牢攥著觀眾。一旦創作者功力不夠把觀眾帶丟,就輸了。《捉迷藏》最少一場戲都十幾個機位,基本上把一個場景能夠記錄下來的,覺得有意思的能用的,各個機位都會拍到。這種拍法是好萊塢式的,在好萊塢絕大多數導演沒有終剪權,作為一個職業導演,你必須得拍所有能拍的機位。不然後期剪輯想要一個機位而沒有,這就是導演的不專業和失職。攝影&剪輯

拍攝機器:艾麗莎。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

攝影師出身的導演說,既然請攝影師,就要尊重他的想法和調子。不太一樣的是,希望採取好萊塢的方式,機位和角度由導演來定。國內來說,有些導演在鏡頭運用上會有缺陷,比較依賴攝影師。在好萊塢,運用怎樣的畫面和景別來講故事,這是導演決定的。攝影師更多的是掌握光線,做光的事情。

整體3000個鏡頭,剪輯時間需要比較長。導演採取的工作方式也不太一樣,一般導演有時可能會投入剪輯工作中,或者盯剪。劉傑導演會先把素材給到剪輯師去剪,個人只是階段性來看成果做判斷。第一個版本中,會完全是剪輯師的理解,導演看完也會思考剪輯師為什麼這樣理解。秉持的原則是,如果沉浸在其中,對拍攝素材是不客觀的。最終完成的剪輯版大約有2400個鏡頭,這比一般的中國電影快一倍。

附劉傑導演微博自白:

商務合作:18810654934(可加微信)

推薦閱讀:

只是因為多看了你一眼
相處不難,多看對方的好!
自序:較真

TAG:多看 | 這樣 | 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