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慧下律法師講《楞嚴經》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第十套 8-2)上部

清凈圓融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012-03-10 15:40 上慧下律法師講《楞嚴經》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第十套 8-2)上部

經文:【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黎,攬七寶幾,引手於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

【注釋】

「涅槃僧」:音譯為泥縛些那,或者是泥洹僧;譯為裙。十三資具衣之一,這個是戒律裡面的,就是比丘有哪一些坐具、卧具、衣、缽,講這一些的,這是十三資具衣之一。似尼眾五衣中之下裙而稍異。義凈之《南海寄歸傳內法傅》卷二載云:四部之殊,以著裙表異。這就是出家眾的差別,四眾就是在這個著裙的差別。那麼,在漢傳就完全沒有了,我們出去,穿的是短褂、長褂,這個是中國的出家人,經過了改革;但是,一看就知道是出家眾,與佛在世也就完全不同了,服裝也不同。

「斂僧伽黎」:「斂」,就是收。「僧伽黎」,大衣,也就是二十五條衣。此為如來整理內外衣。以前是一條一條,現在不是,現在我們那個紅色的邊邊,幾條幾條的紅邊,框著紅邊的祖師衣,其實就是一個線一個線。以前佛陀當時在世的時候,布不容易得到,所以一塊一塊,一塊一塊這樣補起來。。。跟我們現在的北傳所披的紅祖師衣,是完全不一樣了。

「攬七寶幾」:「攬」,就是引取。「七寶幾」,就是鑲嵌有七寶的小桌子。所以叫做鑲嵌。鑲嵌就是填補空隙。

「引手於幾」:「引手」,就是伸手。

1048頁,「劫波羅天」:也就是夜摩天,又翻譯成焰摩天、炎摩天、或時分天。

「綰」:就是系。

「次第詶佛」:這個「詶(chóu:⑴古同「酬」。⑵古同「籌」)」,就是答。

經文:【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複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織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好!這個文字都很簡單。

【注釋】

「疊華巾」:寶疊華織成之巾。

「緝」:就是績,就是麻,這個「緝」就是麻。以縷縫布之邊。我們現在所講的車布邊,台灣話就是車布邊。

【詮論】

「巾本一條」,喻心本是一。「第二、第三,云何汝曹複名為結?」如來之意為:既然於一心所成之根結,都賦與不同的名(如眼、耳、鼻、舌、身、意等等),為何同一條華巾的結,你們卻都給它同一個名,而不分別給予不同的名?這又進一步表示:巾之六結既同樣是「結」,身之六根結也應同樣是「根」,並無差別;然眾生以無明,而強作分別,所以令諸根有別;諸根既有別,則成不同,眼根就不是耳根,耳根就不是眼根,則成不同;若不同,則不通矣。現在欲修「圓通」,須先打破如是的虛妄分別。

附及,《楞嚴正脈》說:「首五句稍以倒亂」,又說「我初綰巾」等二句應放在此段之首,這樣文理才不倒;又說這是譯寫之誤;圓瑛老法師承其說。鄙則以為經文如是次第應該沒有錯;我也是認為沒有錯,我的看法跟成觀法師是一樣的。而且,「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複名為結?」這兩句置於此,有深的、甚深的含義,蓋具深義焉:一、在修辭上,用來強調;二、「此疊華巾先實一條」更用來點醒聽者:「心本是一」之義;三、「第二、第三云何汝曹複名為結?」為修辭當中之「修辭問句」,所謂「修辭問句」者,即實非問句,而是一種以「問句」來達到「強調」、「反諷」的意思等等目的之句法。那麼第二、第三,乃至第六個結,應不可以再稱為「結」,因為第一個已經稱「結」了,因為「結」這個名稱已經用在第一綰巾了。按照道理講,第二、第三不應當再講「結」了,就是強調:為什麼你們還是講結?正如六根當中第一個既已稱為「眼」,其他就不可再稱為「眼」了。如來用此事例看似平淡的問句,而來點撥當機,令其於習焉不察、「想當然耳」的無可置疑處,而生疑情,於是猛然覺醒眾生的虛妄分別、妄立名相、循名取實之過謬,諸位!這十二個字,就是一切眾生的毛病:虛妄分別、妄立名相、循名取實,所有的眾生,統統是這個,不管你的學歷有多高。也就是《楞伽經》所明的相、名;見到外面的妄相,在相上安一個名,就有種種的言說,言說、文字而產生妄想,「相、名、妄相」之非,而一念迴流,入於「正智」、「如如」。此如來之深意,不可不察,而以為譯家有過。所以我們就了解,一切書生都是名字相,讀書讀得再多,統統是相、統統是名、統統是妄想、統統是觀念。所以,諸佛妙理,無關文字,就是這個道理,它不是符號,也不是觀念,著不得、取不得;但是可以用語言、文字的方便說。

1051頁,底下,六結雖異,一巾所造,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只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翻過來,1052頁,【注釋】

「巾體同是,因結有異?」:巾體本來是同一個,會不會因為打了結,而令巾體變成了不一樣呢?比喻:心體本來是一,會不會因為有六根區隔,而令心之本體變成有異?是不會的。

「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我現如果想把最後打成的這第六個結,倒過來把它稱為第一個結,這樣能成嗎?

「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第一就是第一,第六就是第六,怎麼可能改變呢?如果要改變,縱令我是很有口才的人,而且盡我一輩子的工夫去辯說,也不能夠把第六結說成是第一結,並且令聽者皆承認有道理。換言之,即使再有口才的人,也無法用狡辯術而真正將這六個結的次第以及名稱,全部都攪亂了。

「如是」:這是佛印可阿難以上所說。

「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這六個結雖然不是同一個,但是我們如果回顧其本因(就是本體),實只是一巾所造。佛在上面雖印可阿難所說,但是阿難一心只注意到「結相」之「異」,而沒有注意到「結體」之「同」;這就是見「相」不見「性」。

諸位!見相就有無量差別;見性就平等一如。所以,我們之所以要得到有佛講的平等心,從哪一個角度講?是從性上講的,從性上講的。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是指我們人人的本性。如果在相上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什麼意思?就是緣起無自性,諸相、眾相空無自性。所以我們就講:這個相是不可得、是是法平等,是站在這個相的體性本空。所以,不生不滅有二個角度講:在相上的角度講:當體即空,叫做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我們看的是生滅相,佛看的是永恆相,因為相不可得;相不可得,哪有什麼生滅、不生滅的東西?相不可得,豈有生滅跟不生滅?所以,佛性非常非無常,就是指相不可得。有相,你才論無常,再論一個常;佛性它不是相,體性它不是相,所以在空無自性的相的角度來說,叫做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簡單講:這個宇宙當中,都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永恆的七大所構成的,七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嘛!而我們看的是生滅相,是因為因緣湊合,內心妄動。所以,這就叫做生滅相。可是到佛的境界來講的話,他沒有這個東西,連生滅也不存在,不生滅也不存在,空無自性,就是絕對的如來藏性,在絕對的如來藏性,不論無常,也不論常。所以在相體本空的這個角度來講,叫做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只是在絕對的本體來講,沒有能所,但有能所,俱是戲論,這是站在性宗的角度來講。所以,涅槃有二個角度來說:站在相的角度講涅槃,相不可得,講涅槃。站在性的角度來講,它是絕對,沒有能所,站在這個角度,講無上大般涅槃。所以,佛無論是相、無論是性,都達到絕對的圓滿,沒有能所。所以,到這個地步,佛性非常非無常,非生非無生,講生不對,講無生還是不對,這裡沒有任何的語言可以形容,用人類拙劣的語言,沒有辦法形容佛陀的大般涅槃的心境,因為人類的語言太拙劣了,道不出佛陀的真義。唯有見性的人、大悟的人,用這個語言慢慢慢慢的引導,慢慢的引導。。。讓你找到目的地,就是這樣子。所以,大悟之人說法,縱橫自在,不會死在文字裡面。為什麼呢?因為它是本性流露出來的法,不是語言、文字裡面的東西,他可以左右逢源,以一滴之水,就了解整個大海。

底下,所以,阿難一心只注意到「結相」之「異」,而沒有注意到「結體」之「同」;這就是見「相」不見「性」。然如來之意則在藉著觀察「結相之異」,而導引入「結體是一」,但是阿難之知見仍不及於此。

「令其雜亂,終不得成」;雖然六結是同一巾所造,但法如是故,既已成結,再要任意亂其次第,也是不可得。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一心所成的六根與一巾所成的六結是一樣的;在畢竟同的「體」中,生出畢竟異之「用」:用雖有別,而體仍舊是一,不會因用之多寡而改變其體一之性。

【義貫】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來「只」是「一條」,當「我」系「六綰時」,即「名」為「有六」個「結。汝」現在「審」細「觀察」一下:「巾體」本來「是同」一個,會不會「因」為打了「結」而令巾體「有」所差「異?於」汝「意云何」?最「初」的「綰結成」之時,「名為第一」結;「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若「欲將」最後的「第六結」之「名」,首尾掉換一下,而令之「成」為「第一」結,這樣能成立「不」?

「不也,世尊。六結若」真的「存」在,「斯第六」個成就的結其「名終非第一」。這個事實,「縱」然「我」經「歷」多「生」、竭「盡其」一切巧言「明辯,如何」得「令是六結」攪「亂」其「名」稱及次第?

「佛言:如是」!一點沒錯。「六結」雖各自「不同」,然「循顧」其「本」體之「因」,實是「一巾所造」,縱然是同一巾體,但欲「令其」諸結之名稱次第變成「雜亂」無章,「終不得成。則汝」之「六根,亦復如是」:於「畢竟同」之體「中」,由於自心無明妄想之因緣纏結,而「生」出「畢竟」相「異」之用。

1055頁,底下講:六解一亡:若無諸結,即無彼此;勞見生狂華。

經文:【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1056頁,【注釋】

「汝必嫌此六結不成」:「嫌」,就是嫌惡,討厭,不喜歡。「六結不成」,希望六結不成。此謂,你如果實在不喜歡這六結,而希望它們不成就,不存在的話。

「願樂一成」:也可念成願樂(yao四聲)一成,「一」,一巾。而願意喜歡原來的一巾仍然能得恢復、成就。此比喻:你如果是實在厭離根結,而欲成一心清凈解脫。

「是非鋒起」:是與非之諍論如刀鋒而起。以如是之諍論能傷人,尤其是能傷人之慧命,所以比作喻如刀鋒。在座諸位!所以我們人類活在這個是非圈子裡面,就一定會傷害到;我們一定要遠離是非,這個人是非很多,你一定要遠離。本身也不可以做一個是非的罪人,為什麼?是非鋒起,就會傷人,佛經也是這樣講。

「若總解除」:「總」,就是完全。這些結如果全都解除了。

「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六結如果解除,則無結存在(不存在就是不生),如是則無彼與此的位置、次第、與名相。

「尚不名一,六云何成」:如果連「一巾」之名尚不可得,則「六結」之名云何得以成立呢?

【義貫】1057頁,

「佛告阿難:汝」若「必嫌」惡「此六結」各異之狀態,「不」欲其「成」立,而「願樂」原來的「一」巾仍還原「成」無隔之一體,此事「復云何」而可「得」成就呢?

「阿難言:此」諸「結若存」在,則「是」與「非」之諍論必然如刀「鋒」而「起」,易自傷傷人,「於」諸結「中」必「自生」起「此結非彼」結,「彼結非此」結之諍論。「如來」您「今日若總解除」諸結,因而「結若不」復「生」存,「則無彼此」之位置、次第以及名相,如是則「尚不」得「名一」巾,更何況「六」結之名「云何」得「成」?

「佛言」;我所說的「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自「無始」以來,以「心性狂亂」故;心性狂亂就是重點,這個就是生相無明,莫名其妙心就發狂,起無明狂。所以,我們莫名其妙會起貪;莫名其妙會起大的嗔恨心;莫名其妙會起愚痴心,就是心性狂亂的緣故。因而虛妄之「知見妄發」,不是佛的真見,是妄見,知見妄發。如是「發」生之虛「妄」知見自無始來「不」曾止「息」,因而成為「勞見」(能見分)而「發」為妄「塵」(所見相分)。這就是「如」過「勞目睛」成為見病,「則」妄見「有狂」亂紛飛之空「華」相出現,「於湛」然「精明」之主體上,彼等空華猶似「無因」而「亂起」亂滅。1058頁,就是這樣子,「一切」有情與無情「世間」,包括無情器世間的「山河大地」之成住壞空,及有情眾生世間之「生死」與「涅槃」,十法界一切染凈諸法,「皆即」是「狂」心「勞」病所見之「顛倒」空「華」之「相」。

底下是:解結須從結心

經文:【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牽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他這裡念那個fou三聲,我認為那個「不(fou三聲)也,世尊。」我認為這個不好念,不好念,這一句我都是念:不(bu四聲)也,世尊。這樣子是不是很有力?「如是解不(fou三聲)?不(bu四聲)也,世尊。」這樣很好念啊!對不對?你如果念成:如是解不(fou三聲)?不(fou三聲)也,世尊。怪怪的!所以我不要照他的念,我照我的念,你不覺得我的比較好念嗎?對不對?「如是解不(fou三聲)?不(bu四聲)也,世尊。」喔!鏗鏘有力,鏗鏘有力!對不對?如是解不(fou三聲)?不(fou三聲)也,嗯!世尊。怪怪的!

【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fou三聲)?」「不(bu四聲)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解除,當於結心。」】

【注釋】

「偏牽其左」:「牽」,就是拉,扯。把有結的巾向左邊一拉。左邊比喻「有」,拉到左邊,比喻凡夫以無明力強制真性令墮於有,且執著於此有,所以長淪生死,不得解脫。是故把巾往左邊拉扯,不但不能解開根結,結果只有令結縛得更緊而已。

「偏牽右邊」:「右邊」,與左邊之「有」相對,也就是「空」。喻二乘執空,滯於涅槃,故也不能解九界之根結,而證圓通。「左、右」比喻空有二邊,皆成邊見,諸位!這個 「邊見」不是外道的斷見的那個邊見。見思惑裡面有邊見,是指斷見跟常見;這裡的邊見不是,是指空有二邊的意思。所以,空有二俱非,以皆違於如來中道正見。

諸位!在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說:寧可不修行,寧可百年不修行,不可一日走錯路。寧可百年不開悟,不可一日走錯路。這個就是這樣,如果沒有佛來指導我們,我們用什麼方法都解不開這個心結,因為不懂法,所以,就想盡辦法要解,愈來就愈奇怪!然後給這個不叫做善知識的,應該講說邪惡的知識,用種種的神通、稀奇古怪的東西,蠱惑、迷惑,掉進那個邪見坑道裡面,一輩子都跳不出來!所以想要修學的人是很幸運;可是掉進去惡知見、邪見的坑洞裡面,卻是生命中的最大不幸!他一心想向佛,本來有機會解脫,可是因為沒有碰到好的師父,沒有碰到好的增上緣,親因緣沒有辦法起動起來,愈走愈偏,而且是執著自己對的,而且也會攻擊別人,也會攻擊別人。

有一次,一個打電話來,因為他聽某某法師的,然後就說:慧律法師講的法,我們準備把它串連起來,用火全部把它燒掉!包括講《楞嚴經》,也要把我燒掉。那你就知道,他講的是很認真的,他聽那個法師的,就守住那個地方,不容許其他的法師有跟這個法師的意見、看法,有一點點彈性的空間,是不允許的。當他認為這個是真正的法的時候、死執不放的時候,其他法師的法一律不看!你想想看,你想想看!對不對?在座諸位!聽師父的法,我一直叫你、告訴大家:一定要尊重,每一個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學佛就是學習尊重。可是他不是,他那個心就是像打結一樣:我就是非要這樣不行!其他的統統列為惡知見、邪見,那種態度是非常激烈的。那一種人類的對某一種相上的執著,或者是某一種認同的時候,他幾乎解不開,這種叫做法上的一種執著。我們也很了解他的立場,因為他修的就是這一句佛號,也能理解他為什麼這麼激烈,為什麼這麼激烈。但是,因為他是眾生,我們給眾生就是一個原諒、一個寬恕,縱然他把我講的光碟統統燒掉,我也不會生氣,你做的因果,你自己負責。所以你就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同師父所講的法,而我們也尊重別人。所以聽師父的法有一個好處:你會尊重所有的法師;尊重所有的居士的修行法門;你也會尊重任何一個道場的道風,每一個道場都有自己的道風跟依據吧!你也會尊重每一個宗派,你尊重南傳、尊重北傳、尊重藏傳的法師。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同一個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以我就跟他們講:一根指頭是很容易折斷的,五根指頭聯合起來,就會形成致命的拳頭!對不對?口徑,佛弟子,出家、在家要團結,口徑一致向外嘛!不是,他的炮火是向內的,而且是居士,居士敢向師父講這樣子,你就知道那個中毒有多深,沒辦法的,沒有能力的。

所以解脫,有時候我們就講,師父講:有時候我們人要學自私一點,我沒有能力去改變你,我解脫我個人的,各人做,各人負因果。就是釋迦牟尼佛來也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你看看,是多麼了不起的世尊,他也是沒辦法去改變九十六種外道。以釋迦牟尼佛的例子,來看我們今天的立場,我們就不會覺得心裡有委屈,或者是有壓力,或者是有難過,或者是怎麼樣,沒有關係的。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從有佛出世以來,附佛外道,包括外道,就不曾間斷過,更遑論今天二千五百年後的台灣,這個時代的佛教這麼衰微,證聖果的少、證量的少,能夠吃一點苦頭,像師父這樣吃一點苦頭,有一點經教基礎,心性有一點少許的體悟,這個還派得上用場,還算不錯了!對不對?因為我們離佛世太遙遠了,你哪有辦法去制諸外道?我們真的沒有這個能耐。只能說:我儘力的把佛陀的思想、正法,傳達到每一個有緣的眾生;關於沒有緣的眾生,我們沒辦法度;關於傷害師父的、毀謗我們的、師父的,我們給一個寬恕跟原諒,因為他是同樣同體的大悲,他也是未來佛,未來佛。我們也不能說他一定不對,站在他的立場,也許他在護持正法:我攻擊你,我是護持正法。但是其實是護持那個法師。我看了這個世間,看得透了!所以,在佛門三、四十年,什麼逆境、什麼順境、什麼讚歎、什麼毀謗沒聽過?所以,大風大浪,就可以造就一個良好的水手,我不會暈船啦,不會暈船。(笑)(眾鼓掌)

這個就是講,我們就是了解說,你看,在你們的心目中,你會覺得:師父為法、為眾生,講的完全正法,還有人要燒掉師父的法?有!就是有!(笑)可怕吧?可怕,知見非常可怕的!好!那你燒啊!《楞嚴經》,這一本不是佛講的嗎?那你燒啊!圓瑛法師這一本,那你燒啊!楞嚴咒,那你燒啊!你會覺得說:世界上有這種人?就是有!Surprise!太驚訝了!哇!這沒有聽師父講,不知道有這種事情發生!喔!發生,發生,就是花生(諧音)的意思。

當然,經過了百般的挫折,你就會變成一個勇者,當我們堅持我們的理念,就沒有敵人,就沒有敵人。今天那個電腦的高手來了,他說:喔!慧律法師,您知道嗎?您那個網站,那裡面輸入的,有德國的、有英國的、有法國、義大利的、有美國的,你看看,德不孤,必有鄰,還是真的不錯,這一點就很安慰!我們真的發心在做事情,也得到了廣大的迴響跟認同。所以說:我們還是做我們該做的工作,我也不會因為這樣子一點點挫折,就產生了退失菩提心,不會的!

(本集講座視頻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0941466i120036798.html?refid=b016843ad9e44a05感恩花旦師兄提供本講座文稿!2012年3月9日校對。)

#《楞嚴經》第十套 分享到: 舉報 瀏覽(6) 評論(2) 轉載
推薦閱讀:

弘一法師詩詞選(附語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第8集 凈空法師講解
《華嚴講堂》妙華法師:何謂不二法門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記 第九講
成觀法師《心經系列》4、《心經》與禪密修行

TAG:法師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