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朝七聖

唐七聖: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中文名 唐朝七聖成????員 唐高祖、唐太宗等朝????代 唐朝身????份 皇帝唐七聖介紹唐七聖:高祖、太宗、高宗、武后(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唐高祖唐代開國的君主,姓李,名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北)人。世代顯貴,受北周唐國公爵號,後受隋煬帝弘化留守,兼領潼關以西的軍事指揮大權.見隋煬帝無道,天下大亂,運籌帷幄,起兵太原,定鼎關中,創建大唐,又翦滅群雄,統一全國,實為一代創業之主.在位九年,傳位於子世民,自稱太上皇。貞觀九年崩,死後廟號高祖。唐太宗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淵次子。隋末,李淵先後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負責鎮壓今山西地區的農民起義和防備突厥,李世民隨父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當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力量日益壯大。李淵、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將亡,乃於大業十三年(617)在晉陽起兵,接著南攻霍邑(今山西霍縣),西渡黃河,攻取長安(今陝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淵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左三軍;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右三軍。唐高宗太宗有14個兒子,李治排行第九,他是長孫後所生,小名「雉奴」。貞觀二年(628)六月出生在東宮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封為晉王,七年(633),遙授并州都督。貞觀十七年(643)四月七日,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晉王李治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52歲的一代英主長逝在終南山的翠微宮。六月一日,22歲的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即大赦天下。武后(武則天)武則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書武士huo的女兒,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權術。貞觀十一年(637年), 14歲的則天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後,則天行事幹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時日既久,太宗又發現則天學識尚好,且懂禮儀,便把她從侍穿衣著的行列,調人御書房侍候文墨。這一變故使武則天開始接觸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宮廷大事,並能讀到許多不易得見的書籍典章,眼界頓闊,日漸通曉官場政治和權術。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送長安感業寺削髮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後,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常往來於感業寺,並於兩三年後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永徽六年(655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宮的鬥爭中穩操勝券,並日促高宗立己為後。高宗終於在這年的十月斷然頒詔,廢皇后王氏,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后。自此,皇家內宮大權,全部落人武氏之手。唐中宗唐中宗李顯(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個兒子,也是武則天所生的第三個兒子。他一生兩得立儲、一次被廢、兩次登基,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兩番登基的皇帝。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極大刺激,稱帝以後,政治上無所作為,生活上窩窩囊囊,這倒成就了一個強悍的皇后韋氏。韋氏在政治上野心勃勃,幻想仿效武則天改朝換代,再做女皇。她脅迫皇帝,干預朝政,肆無忌憚,胡作非為,中宗被她毒殺,她自己最終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在洛陽死去,遺詔中命令太子柩前即位,他便是歷史上的唐中宗。唐睿宗唐睿宗是高宗的第八個兒子,即最小的一個兒子,也是武則天所生四個兒子中最年幼的一位。睿宗於龍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於長安蓬萊宮含涼殿,當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後來他被封的親王爵位還有豫王、冀王、相王等。睿宗初名旭輪,後去旭字單名輪,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時改名為旦。睿宗一生兩度登基即位。第一次是在嗣聖元年(684)春二月七日,即高宗皇帝死後的第二年,他以豫王李旦的身份取代了皇兄中宗,時年22歲,與高宗登基時的年齡一模一樣。不過,他第二次登基已經是景雲元年(710)六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在中宗死後的當年,這次即位是以相王的身份取代了中宗的兒子少帝,即溫王李重茂。兩次即位相距長達27年。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 生於垂拱元年(685年), 卒於寶應元年(762年), 死後被謚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故自唐朝後期起, 人多稱其為「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孫,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嫡孫, 唐睿宗李旦的三兒子.景龍四年(710年),韋後毒死中宗後, 立時年16歲的李重茂為帝, 自己則臨朝稱制, 掌握實權. 李隆基乘此機會, 發動政變, 處死韋後、安樂公主及其黨羽, 迫使李重茂退位, 擁立父親李旦複位, 李隆基因功封為皇太子.延和元年(712年), 天空出現彗星,太平公主指使親信向睿宗說:「從天象的變化看, 皇太子要當天子了. 」這本來是挑撥睿宗與太子的關係, 可事與願違, 弄假成真. 睿宗立即決定讓位傳德, 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
推薦閱讀:

唐朝藩鎮割據過程及影響
老街詩詞閑話25-唐朝各時期的邊塞詩人
唐朝歷史故事2
唐朝編年史
《詩歌唐朝》聽講筆記3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