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家庭為何「再結再離」
07-12
數據顯示,海門法院審理的家庭婚姻類案件逐年攀升:2011年1435件,2012年1460件,2013年1766件,離婚案佔比最大。每年春節前後,訴請離婚都會呈現一個「小高峰」。隨著年輕人閃婚閃離、老年人離婚等現象漸成普遍,這兩年的離婚潮中又出現一些新趨勢,再婚家庭離婚率攀高引人深思。 本報記者茅雲華 通訊員張美芳 張玉梅 市人民法院立案庭窗口,朱女士已是第三次起訴離婚。與第一任丈夫離婚後,她選擇了一位年齡比自己大出許多的丈夫,之後發現性格不合,又找了一位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男子,但因雙方都有孩子,導致家庭矛盾不斷。透過窗口的大玻璃,法官看到朱女士疲憊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再婚,對於這名女子來說,彷彿是一次又一次的煉獄。而事實上,和朱女士一樣身處再婚家庭卻迷茫彷徨者在我們身邊並不是少數。 三種情況觸發再結再離 通過分析這幾年的離婚案例,法官發現再婚家庭的離婚特徵較為明顯:老夫少妻離婚率高;黃昏戀人群易離婚;因孩子撫養、家庭經濟糾紛引發離婚的案例比比皆是。 老夫少妻顧名思義,男方的年齡要大出女方不少。儘管戀愛中男女常常說「年齡不是問題」,但真正走到一起了,許多人發現「年齡差距會引發許多問題」。顧先生喪偶後找了一個只比自己女兒大3歲的女性做妻子。在親戚朋友一致的反對聲中,他義無反顧再度步入婚姻殿堂。婚後剛開始,兩人看起來恩恩愛愛,但沒多久,女方就覺得顧先生的生活方式老土,跟不上時代節奏;而顧先生則覺得妻子思想幼稚,驕奢浪費。有一陣子,妻子常常去酒吧玩樂,直至凌晨兩點才回家,怒火中燒的顧先生懷疑妻子給自己戴綠帽子,兩人大吵特吵。最終,在母親「以死相逼」的威脅下,顧先生起訴離婚,而女方也豪爽答應。 年過七旬的張大爺的離婚官司並沒有這麼容易了結。張大爺是我市某機關的退休幹部,有著豐厚的退休金。由於老伴早逝,自己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也不怎麼好,子女又都忙著工作,老人家便惦記著找一個老伴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三年前,張大爺經人介紹認識了秦阿姨,兩人覺得還湊合便領了結婚證書,誰知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想像中幸福。因為缺乏感情基礎,張大爺對秦阿姨十分不信任,嚴格管制家庭經濟財務,把秦阿姨當成保姆一樣使來喚去。秦阿姨沒有退休待遇,和張大爺走到一起原本想找尋一點安全感,讓晚年生活順意一些,但張大爺的態度讓她心灰意冷。無奈之下,秦阿姨開始外出打零工,常常把張大爺晾在家中,回家後也無心做飯做菜。法庭上,起訴離婚的張大爺感慨萬分,委屈無奈的秦阿姨也很有意見,面對因離婚生髮的經濟糾紛,法官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再婚後生育或者未再生育的,因第一次婚姻中子女的撫養、教育等問題,當事人不得不和前任來往頻繁。加上中間有金錢的支出,常常會引發猜疑,破壞再婚夫妻之間的信任。法官在審理離婚案件中發現,絕大部分再婚人員對配偶和前夫(妻)的來往頻繁表示能理解但內心不能完全接受。大多數人員會拿對方的缺點和前一次婚姻中的對象優點去做比對,這種「拿放大鏡看缺點」的想法或做法是埋在再婚家庭中的一枚定時炸彈,一不留意就會引爆婚姻危機。 前任剪不斷 現任理還亂 雖然選擇再婚,但很多再婚者並沒有真正做好心理準備。大部分情況下,因為孩子、財產或者其他原因形成的親情關係,會成為再婚家庭婚姻倒塌的催化劑。一段婚姻的結束,在當事人心中都會留下一個是非對錯的判斷。人都是被道德牽制的,與原配離婚後,過錯方往往心存愧疚,對孩子、原配依然關心,一些過錯方甚至不定期為前任負擔生活開銷。即使開始了一段新生活,重新組成了新家庭,過錯方依然會時不時地想起前任。但世界上沒有永遠激情的愛情,再婚的新鮮感覺一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又會回來。過錯方會發現再婚後的生活原來和從前差不多,依然需要贍養老人,依然需要撫養子女,不同的是結婚證書上換了一個名字。法官介紹,上述的情況十分普遍,在一些再婚家庭中,雙方都背叛了各自的家庭,毅然離婚選擇和心愛的他(她)走到一起。再婚後,雙方又依然和各自的前任保持聯繫,與此同時覺得自己為了這段婚姻拋棄家庭,犧牲很大,應該得到加倍的疼愛。這種過高的期待很容易引起互相猜疑,最終把再婚家庭推向瓦解。 還有一些人選擇再婚,並不是因為上一段婚姻中誰對誰錯,而是覺得和前任性格不合或話不投機,他們急切想要尋找和自己有著共同語言的對象。這部分人大都覺得自己的婚姻受傳統婚俗的毒害,在沒有戀愛基礎的情況下就聽著媒人或父母的安排步入婚姻,如今是時候突出圍城,尋找真愛了。審判實踐中,擁有這類想法的男子較多,他們找到了自己所謂的真愛後再婚,但婚姻很快就走向滅亡。法官介紹,重新組建家庭後,原有的家庭角色和責任事實上並沒有卸載,反而增多了一個家庭角色和一份責任。再婚家庭的關係錯綜複雜,雙方的父母或孩子,親戚或朋友,全都雜糅在一起,一旦有了矛盾,處理起來較為複雜。這就好比一團凌亂的繩子,理不出頭緒。但遺憾的是,許多再婚人員對婚姻家庭認識過於膚淺,以為自己一朝再婚,便可幸福一生,卻忘了第一次結婚時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半路夫妻」需要理解與關懷 再婚家庭,人們常常稱之為「半路夫妻」。很多再婚家庭的成員飽受上一段婚姻的折磨,最終選擇一段新的開始。雖然很多人在重組家庭時都有心理準備:忘記上任伴侶、不計較新伴侶的以往、對待對方的子女要視如己出等等,可事實上,大多數再婚家庭中的男女最後都會感覺茫然、困惑、滿腹委屈,心力交瘁。對此,法官建議關注、關懷再婚人群,莫讓再婚人士陷入一而再、再而三的離婚漩渦。 要加強輿論導向,引起社會對再婚家庭的關注。在婦聯、在街道、居委會開設心理幫扶服務項目,關心、幫助有危機存在的再婚家庭,讓一部分生活有困難、思想有包袱的對象有一個傾述的地方。社會大眾應以理解、寬容的心態對待再婚家庭,而不是帶著「看戲」的心理,把再婚家庭的困難、存在的問題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要加強《婚姻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讓初婚對象對步入婚姻後的角色轉換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減少初婚家庭的離婚率,再婚對象減少,再婚家庭的離婚率自然下降;要引導再婚人群自我剖析。經歷了第一次婚姻解體,再婚人群的心靈創傷不可能完全撫平,匆忙進入新家庭,又不得不面對來自傳統道德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壓力,產生心理障礙在所難免。尤其是再婚的女性,必定要先調整心態,從前一次失敗婚姻的陰影中走出來,待人看事要實際一些,不能太理想化,一味地只是希望從再婚家庭中得到愛和關懷以及更多資源,只能和理想化的婚姻生活背道而馳;要加強建設各方調解隊伍,及時化解婚姻矛盾。許多離婚,都是因小事而起,夫妻雙方誰都不肯退讓,最終釀成散夥局面。社區、街道、民政、法院等機構都應該注重調解隊伍建設,儘力把婚姻矛盾化解在苗頭。 婚姻是人生大事,而經營婚姻卻是一門藝術。兩個人如果走到了一起,就要學會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多一點溝通,就會免去很多爭吵;各退讓一步,危機就會過去。再婚家庭,是兩顆受傷的心靈在一起,更需要互相呵護,才能營造美好的婚姻生活。再婚家庭誠然複雜,但不論婚姻歷經多少坎坷,隱藏無數危機,只有真心對待彼此,用心經營生活,真誠寬容地面對一切,未來就會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11個用來檢測生活麻木感的細節
※無意發現姐姐是女同,我是否應該告訴家人?
※家庭養花指南
※「單獨」可生育二胎 增強家庭抵禦風險能力
※家庭教育(27)
TAG: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