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 歐佩克55歲了,扒一扒它和國際石油市場這些年來的恩恩怨怨
我們把微信做成了「搜索引擎」,形成這一垂直領域龐大的『知識庫』,回復相應關鍵詞提取各種乾貨資料集錦。添加微信號mindcherisher,申請入群。商務合作:18616335129
文|劉東 來自《石油卡特爾的行為邏輯——歐佩克石油政策及其對國際油價的影響》
一、歐佩克組織簡介
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譯為歐佩克,1960年9月14日在巴格達組建成立,組建成員國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與委內瑞拉5個世界石油出口大國。隨後又陸續發展了9個國家,分別為卡達(1961)、印尼(1962)、阿聯酋(1967)、阿爾及利亞(1969)、奈及利亞(1971)、厄瓜多(1973)、加彭(1975)和安哥拉(2007),達到14個國家。後加彭與印尼終止了成員資格,發展成為現今的歐佩克12成員國。總部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歐佩克成員國分布圖,綠色為現任成員國,橙色為前成員國。二、OPEC油氣資源儲量概況最新統計發現,OPEC成員國原油探明儲量近12,061.7億桶,佔全球原油探明儲量的81%;天然氣探明儲量近950,340億標準立方米,佔全天然氣探明儲量的47.4%。
▲世界各地區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數據源於《歐佩克統計年鑒2014》)OPEC成員國內,委內瑞拉與沙特原油探明儲量最高,分別為2,984億桶與2,658億桶,佔比為24.7%與22.0%;伊朗與卡達天然氣探明儲量最高,分別為340,200億與246,810億標準立方米,佔比為35.8%與26.0%。
▲歐佩克各成員國石油與天然氣探明儲量。(數據源於《歐佩克統計年鑒2014》)2011年歐佩克決定將石油日產量保持在3000萬桶水平,這個限額一直維持至今。歐佩克目前原油產量約佔世界石油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三、歐佩克的石油政策如何影響國際油價1、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
1960年,歐佩克的成立並沒有改變產油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從屬地位,以「七姊妹」為首的國際石油公司依然控制著產油國的石油資源。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歐佩克產油國收回本國石油資源主權後,該組織才開始實施獨立的石油政策。
*第一次石油危機
1950-1973年期間,原油價格被七大公司人為壓得很低,平均每桶約1.80美元,僅為煤炭價格的一半左右。經過OPEC的鬥爭,到1973年1月才上升到2.95美元一桶。產油國對資本主義舊的石油體系,特別是價格過低很不滿。西方石油公司也不肯對主要生產石油的發展中國家的提價要求作出讓步,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大有劍拔弩張之勢。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中東產油國採取了減產、禁運、抬價等舉措,油價在不到3個月內從每桶約3美元猛升至約11美元,從而引發第一次石油危機,並導致全球出現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1973年石油危機石油價格變化圖。2、1973年-1981年
1974年3月,除利比亞以外的歐佩克成員國都結束了對美國的石油禁運。此後幾年,國際石油市場一直保持平靜。1974-1978年,名義油價雖然有小幅上漲。但受西方國家通脹率不斷上升以及美元持續貶值影響,石油的真實價格不升反降。按照名義價格計算,1974-1978年,國際油價雖然上漲了18%,實際價格卻跌去了21. 8%。所以,這段時期,提高石油名義價格,避免產油國石油收入因美元貶值、西方國家通脹率上升受到損失成為歐佩克石油政策的出發點。
1975年9月在維也納舉行的歐佩克第45次會議上,提高歐佩克油價成為會議的主題。不過,對於油價的提升幅度,以伊朗為代表的「鷹派」國家和以沙特為代表的「鴿派」國家卻難以達成一致。
在1976年12月舉行的第48次歐佩克會議上,歐佩克第一次達成了雙重定價的協議,即沙特和阿聯酋提價5%,其他國家分兩階段提價10%。
*第二次石油危機
1978年底,伊朗政局動蕩,之後又爆發兩伊戰爭,伊朗的石油產量因此大受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打破了當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脆弱平衡。隨著產量劇減,全球市場上每天都有560萬桶的缺口。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1年的34美元,導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出現。西方國家再次陷入經濟衰退。
1978-1981年,石油供應短缺和持續不斷的政治事件不斷將石油價格推向高位。面對石油現貨價格的飛漲,提價問題再次成為歐佩克矛盾的焦點。在迅速上漲的油價面前,歐佩克油價政策幾乎完全失去了影響力。
高油價促使石油消費國實施能源多樣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並建立石油戰略儲備。世界其他地區的石油產量也在高價格的刺激下高速增長。所有這一切使國際石油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供過於求。
當歐佩克成員國意識到戰爭短期內難以結束,石油短缺將是長期現象後,除沙特外,所有歐佩克成員國都減少了石油產量。
3、1981年-1985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結束後不久,國際石油市場迅速從賣方市場轉變成買方市場。1981年6月,石油價格開始回落,為了阻止油價的下滑,歐佩克開始通過削減產量來應對石油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而這一政策一直堅持到1985年底。
歐佩克於1982年3月份召開了第63次會議,並宣布該組織的產量限額是1800萬桶/日,同時也公布了各成員國的產量配額。
不過,在歐佩克配額制度中,沙特的地位比較特殊,沙特像往常一樣,為保持政策的獨立性,沒有接受歐佩克為其分配的配額。此時,沙特已經準備好承擔「機動產油國」的任務,通過產量調整應對石油市場對歐佩克「剩餘需求」的變化。於是,歐佩克在成立22年之後,終於在這次會議上成為實行市場份額制的「卡特爾」組織。
事實上,配額制的施行並沒有改變國際石油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歐佩克大多數成員國都存在非常嚴重的超產問題,大部分減產的任務落在沙特的身上。雖然在沙特的努力下,歐佩克的實際產量低於配額。但石油需求的低迷依然沒有改善。
4、1986年-2004年▲1975年到1997年的國際油價走勢。
1985年2月,歐佩克被迫宣布將堅守近兩年的基準油價下調至28美元/桶。9月份,沙特與阿美石油公司簽訂了供油合同,放棄了基準油價、拋棄了限產保價的戰略。隨後,歐佩克其他產油國也都採取了類似行動。此後,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爭奪市場份額的「價格戰」全面爆發。油價在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瀉至每桶約6-7美元。
1986年底,在得到非歐佩克產油國的減產承諾後(英國並沒有承諾減產) ,歐佩克在當年12月舉辦的第80次會議上重新實行配額制度,為1660萬桶/日,比歐佩克1986年的實際產量削減約100萬桶/日。至此,持續一年的價格戰才最終宣告結束。
價格戰雖然結束了,但產油國之間的鬥爭卻依然繼續,且演變成歐佩克內部的市場份額之爭。沙特等國不但沒有按照配額削減產量,反而不斷增加石油產出,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第三次石油危機
正當歐佩克市場份額之爭愈演愈烈之時,海灣戰爭引發了「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之後,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桶的高點。在這次石油危機中,僅三個月的時間,石油從每桶14美元上漲到40美元。不過,由於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應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使原油價格在一天之內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國家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不長,與前兩次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
1991年國際石油市場很快恢復平靜。但直到1992年11月第92次會議上,歐佩克才最終在產量分配上達成了一致。1993年下半年,科威特石油生產恢復之後,歐佩克新的配額制度才得以最終確立。幾乎所有歐佩克國家的配額都有了大幅提高,沙特、科威特和阿聯酋的配額都提高了1倍。
1993年以後,歐佩克的配額結構基本穩定下來,在整個「低價保額」階段均無大幅調整。因為一系列地緣政治變化(你懂的),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石油生產能力也不能大幅提高。這樣,歐佩克最重要的產油國要麼不願意提高產量( 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 ,要麼不能提高產量( 伊朗、伊拉克、利比亞) ,歐佩克新的配額制度才得以最終確立。
1993年10月之後,歐佩克的產量政策實際上是根據石油市場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過配額調整來維護歐佩克的目標油價。在石油供應中斷時,歐佩克釋放剩餘產能阻止油價的上漲。當經濟危機帶來石油需求減少時,歐佩克削減產量抑制油價的下跌。
5、2005年至今▲國際油價主要變動回顧。(新華社 製圖)
進入21世紀之後,特別是從2003年開始,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國際石油需求迅速增長,國際油價也開始快速攀升。
2004年,歐佩克平均油價高達36美元,較歐佩克制定的22~28美元價格帶上限高出8美元/桶。迫於市場壓力,2005年1月,歐佩克第134次特別會議決定放棄「不現實」的價格帶政策。此次會議也標誌著歐佩克控制價格政策的完全結束。此後,歐佩克再未提出過旨在影響國際石油市場的指導價格,歐佩克政策的關注點完全放在產量上。2005年以後,國際石油供求持續緊張,產能調整成為歐佩克政策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維持國際石油市場的適度緊張。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突發,歐佩克由於錯誤地判斷形勢決定增產,導致油價暴跌。1998年初,歐佩克油價跌破每桶12美元,當年年底國際油價再次跌破每桶10美元大關。
1999年3月,歐佩克達成新的減產保價協議,國際油價開始回升。2000年3月,油價回升至每桶34美元。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地緣因素再次左右能源市場,油價進一步攀升。
2004年以後,受美元貶值、需求旺盛、投機活躍及地緣政治動蕩等因素影響,油價漲勢一發而不可收。
2008年1月2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在歷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3月12日、5月5日、5月21日、6月26日,紐約油價接連突破每桶110、120、130、140美元關口。
從2007年下半年起,國際油價進入了史無前例的快速上漲期。紐約油價從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用了76天,從80美元到90美元用了38天,從90美元到100美元用了74天,從100美元到110美元用了70天,從110美元到120美元用了54天,從120美元到130美元僅用了16天,從130美元到140美元用了36天。
2014年下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不振導致需求疲弱、美元走強和產量增加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一蹶不振遭遇雪崩式下跌,接連跌破80、70、60美元重要關口,WTI和布倫特油價全年跌幅分別高達46%和48%。市場繼續擔憂全球原油市場供大於求。受益於頁岩油氣技術的發展,美國原油產量持續上升。原油產量約佔世界石油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的歐佩克在2014年11月27日宣布不減產,並在2015年不斷重申不會減產。近期國際油價在40-50美元/桶之間震蕩。
四、小結從國際油價與歐佩克目標價格之間的關係來看,雖然歐佩克的產量調整在一些時候會對國際油價波動產生直接影響,但歐佩克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不能控制住國際價格的走勢。與其說歐佩克是國際油價的引領者,歐佩克更像是國際油價的跟隨者。
歐佩克之所以不能左右國際油價的走勢,主要是因為相對於國際石油供求變化,其產量調整能力十分有限。對於歐佩克來說,擴大剩餘產能意味著巨大的沒有經濟利益的資本耗費,當國際石油市場對歐佩克「剩餘需求」 ( 在很多情況下是投機因素帶來的) 超過歐佩克的剩餘產能時,歐佩克也就失去了抑制油價上漲的能力。歐佩克的減產能力同樣存在一個上限,這就是產油國的財政狀況,如果減產行動威脅到本國經濟的正常發展,歐佩克成員國會採取競爭性策略,增加石油產出,石油價格的急劇下跌也無法避免了。
【歡迎分別回復套期保值| 套利 | 套利心得| 商品定價 | 貿易融資 | 融資方式 | 倉儲 | 航運 | 油輪 |商品風暴 | 鋼貿 | 石油貿易 | 衍生品 | 公司研究 等關鍵詞查看更多『大宗業務』乾貨集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