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選讀《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教案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教案
教學目標:
一、疏通文意,積累並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詞語、特殊句式。
二、了解孔子的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理解孔子的積極入世。
三、聯繫現實,通過「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話題,探討孔子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聯繫現實,通過「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話題,探討孔子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的現實意義。
教學難點:
重要文言詞句的落實翻譯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疏通文意,積累並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特殊句式
一、根據預習,課前自主完成以下預習檢測題
1.指出下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子路從而後 後:名詞作動詞,落在後邊
止子路宿止:使……留宿
殺雞為黍而食之 食:給……吃(飼)
見其二子焉 見:使……拜見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潔:使……保持純潔
2.解釋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是魯孔丘與()
而誰以易之?()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植其杖而芸()
使子路反見之()
3、翻譯下面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部分
子路行以(之)告(子)
鳥獸不可與(之)同群
(接輿)趨而辟之,(子)不得與之言
(子路)至,(丈人)則行矣
4、在預習過程中還有哪些字詞句你不理解,請列在下面。
二、課堂解疑:
1、儀封人請見引見
吾未嘗不得見也 拜見
從者見之 引見
子見夫子乎 看見
見其二子焉 介紹,引見
使子路反見之 拜見
2、是魯孔丘與 判斷詞
是知津矣 這個人
是魯孔丘之徒與 判斷詞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這樣
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判斷詞
3、重要句式
而誰以易之 賓語前置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固定句式
吾非斯人徒與而誰與?賓語前置
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固定句式
晨門曰:「奚自?」
4、文中「而」的意義和用法列舉
長沮、桀溺耦而耕 修飾關係
而誰以易之 通「爾」 你
耰而不輟 承接關係
歌而過孔子 修飾關係
已而,已而!……殆而!語氣詞
趨而辟之 修飾關係
子路從而後 轉折關係
植其杖而芸 承接關係
子路拱而立 修飾關係
殺雞為黍而食之 承接關係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轉折關係
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轉折關係
三、誦讀鞏固
四、課堂鞏固
1、解釋下列各句中的「見」字。
吾見相如必辱之 看見
項伯即如見沛公 會見
亮見權於柴桑 拜見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使往見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 接見
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墨子》推薦,介紹,可以引申為引見。
北邀當國者相見 會晤
汝真女子之見 見識,見解
圖窮而匕首見 出現
軍無見糧 《項羽本紀》 現成的
2、解釋下列各句中的「殆」字。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危險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論語 為政》 疑惑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大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危險(也有解釋為「迷惑」)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近,接近
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殆於死,乃今用之,可乎? 近,接近,幾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危險
3、解釋下列各句中「而」的意義和用法
長沮、桀溺耦而耕 修飾關係
而誰以易之 通「爾」 你
耰而不輟 承接關係
歌而過孔子 修飾關係
已而,已而!……殆而!語氣詞
趨而辟之 修飾關係
子路從而後 轉折關係
植其杖而芸 承接關係
子路拱而立 修飾關係
殺雞為黍而食之 承接關係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轉折關係
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轉折關係
4、解釋下列各句中的「是」字。
覺今是而昨非 對,正確
是我而當者,吾友也 認為正確,肯定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這樣
是魯孔丘之徒與 判斷詞
是知津矣 這個人
5、翻譯下列句子。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拓展延伸
「而」的用法歸類
一、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滕王閣序》)
(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觸龍說趙太后》)
(三)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諫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五)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係,即連接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二、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而誰以易之?
三、複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一、了解孔子的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理解孔子的積極入世。
二、聯繫現實,通過「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話題,探討孔子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現實意義。
一、複習鞏固
默寫下列語句
1、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
2、鳳兮,鳳兮!?,來著猶可追。
3、,。孰為夫子?
4、君子之仕也,。,已知之矣。
二、課堂解疑:
1、原文中出現了儀封人、長沮、桀溺、楚狂接輿、荷蓧丈人、晨門等人,這些人有什麼特點,他們完全相同嗎?他們對待孔子的態度一樣嗎?
這些人都是一些非同尋常的人,或者說是那個時代出類拔萃的精英,他們也擔憂這個時代,對社會有深刻的理解,知道無法改變社會,所以選擇避世。這些人不完全相同,他們對孔子讚美,尊重,勸說,譏諷,否定,批評,不願與之交流,理解、但道不同不相為謀。可以說他們理解孔子,同情孔子,同時也為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表達了深深的遺憾、惋惜。
接輿: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接輿把孔子比作鳳,表達了自己的孔子的理解和肯定;又「何德之衰」「已而已而」,表達了對孔子做法的批評和遺憾,寫出了接輿對當時社會的極端失望。
長沮、桀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避世之士哉?他們對社會形勢有精闢獨到的見解,同時委婉地勸告孔子放棄無謂的努力。
丈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這句話表明了丈人對孔子不幹實事,盡做那些無法做到的事而厭惡,同時也含蓄地勸戒孔子停止自己無謂的奔走。
儀封人,晨門:孔子的知己。
2、這幾則文字圍繞「知其不可而為之」編撰在一起,短文怎樣體現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於擔當的精神,請摘錄有關語句來回答。
孔子下,欲與之言:孔子明知接輿不會與自己一道入世濟時,但是他充滿幻想,多麼希望得到接輿的理解和認可。「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可以想像孔子在碰壁之後多麼的無奈和孤獨!
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這句話寫出了孔子悲苦的內心世界,也是孔子大智慧的集中表現。正是因為天下無道,所以我必須積極入世,以道易之,要團結更多的人,爭取更多的人。孔子明白自己的形勢,所以一個「憮然」寫盡了他內心的蒼涼。
使子路反見之:「荷蓧者」本身是一個懂得「禮」的人,他「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對於社會上這樣的賢人,孔子是十分尊重和景仰的,他使子路反見之,目的也想博得丈人的理解和支持,體現了「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3、孔子與那些隱士有什麼不同?
這兩類人物都強烈不滿於混亂污濁的現實。但前者力圖改變它,並且不屈不撓,後者則選擇了避世,潔身自好。前者更重視對社會道義的承擔,對自我的考慮較少,相比之下後者不重視對社會道義的承擔。
4、列舉中國歷史上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事例,相互交流。
三、寫作訓練:
孔子的周遊用世,循禮衛道,是一種替天行道的社會責任感,是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從政的強烈自信,是道德勇氣,是擔當情懷,具有積極意義,成為後世許多知識分子的楷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孔子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即使生不逢時,也是可以努力有所作為的,不能只求明哲保身。
孔子的這種思想後來成了歷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負,他們不管世界變得怎樣,總認為人應當盡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不管結果怎樣,我活著就要實現我的理想:我心繫天下,我要為萬民造福。隱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一代聖人帶著遺憾離開了人間,但是他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卻流傳了下來。對此,你有何感想?請以「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第一課時導學案
學習目標:疏通文意,積累並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特殊句式
一、根據預習,課前自主完成以下預習檢測題
1.指出下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子路從而後止子路宿
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2.解釋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是魯孔丘與()而誰以易之?()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植其杖而芸()使子路反見之()
3、翻譯下面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部分
子路行以告
鳥獸不可與同群
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至,則行矣
4、在預習過程中還有哪些字詞句你不理解,請列在下面。
二、課堂解疑
三、誦讀鞏固
四、課堂鞏固
1、解釋下列各句中的「見」字。
吾見相如必辱之 看見
項伯即如見沛公 會見
亮見權於柴桑 拜見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使往見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 接見
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墨子》推薦,介紹,可以引申為引見。
北邀當國者相見 會晤
汝真女子之見 見識,見解
圖窮而匕首見 出現
軍無見糧 《項羽本紀》 現成的
2、解釋下列各句中的「殆」字。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危險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論語 為政》 疑惑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大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危險(也有解釋為「迷惑」)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近,接近
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殆於死,乃今用之,可乎? 近,接近,幾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危險
3、解釋下列各句中「而」的意義和用法
長沮、桀溺耦而耕 修飾關係
而誰以易之 通「爾」 你
耰而不輟 承接關係
歌而過孔子 修飾關係
已而,已而!……殆而!語氣詞
趨而辟之 修飾關係
子路從而後 轉折關係
植其杖而芸 承接關係
子路拱而立 修飾關係
殺雞為黍而食之 承接關係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轉折關係
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轉折關係
4、解釋下列各句中的「是」字。
覺今是而昨非 對,正確
是我而當者,吾友也 認為正確,肯定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這樣
是魯孔丘之徒與 判斷詞
是知津矣 這個人
5、翻譯下列句子。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拓展延伸「而」的用法歸類
一、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滕王閣序》)
(二)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觸龍說趙太后》)
(三)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石鐘山記》)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諫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五)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係,即連接狀語。可不譯。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二、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
而誰以易之?
三、複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第二三課時導學案
學習目標:一、了解孔子的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理解孔子的積極入世。
二、聯繫現實,通過「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話題,探討孔子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現實意義。
一、複習鞏固 : 默寫句子
1、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
2、鳳兮,鳳兮!?,來者猶可追。
3、,。孰為夫子?
4、君子之仕也,。,已知之矣。
二、課堂解疑:
1、原文中出現了儀封人、長沮、桀溺、楚狂接輿、荷蓧丈人、晨門等人,這些人有什麼特點,他們完全相同嗎?他們對待孔子的態度一樣嗎?
2、這幾則文字圍繞「知其不可而為之」編撰在一起,短文怎樣體現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於擔當的精神,請摘錄有關語句來回答。
3、孔子與那些隱士有什麼不同?
4、列舉中國歷史上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事例,相互交流。
三、寫作訓練:
孔子的周遊用世,循禮衛道,是一種替天行道的社會責任感,是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從政的強烈自信,是道德勇氣,是擔當情懷,具有積極意義,成為後世許多知識分子的楷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孔子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即使生不逢時,也是可以努力有所作為的,不能只求明哲保身。
孔子的這種思想後來成了歷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負,他們不管世界變得怎樣,總認為人應當盡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不管結果怎樣,我活著就要實現我的理想:我心繫天下,我要為萬民造福。隱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一代聖人帶著遺憾離開了人間,但是他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卻流傳了下來。對此,你有何感想?請以「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的人格魅力
愛因斯坦在《悼念瑪麗·居里》中說:「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在評價孔子問題上,我們也面臨同樣問題。
多少年來,對孔子的介紹和認識,基本都定位於孔子的成就和地位上——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無形之中,就在肯定孔子的價值的同時,把他神化、聖化了,使人覺得他高不可攀。而記載孔子歷史的一些著作,如《左轉》、《史記》、《孔子家語》又以其「高深」而為多數人所排斥,於是,不認識、不了解孔子,便使我們在崇尚孔子從而崇拜孔子的同時,更把他推到一個遙不可及的地位。
其實,從現有的記載特別是最為可信的《論語》來看,孔子並不是如此神乎其神,聖乎其聖,他也是一個平常人,尤其是從根本上來說,他也是一個失敗者;孔子自然以其學生、學說、學派影響後世,名揚中外,但這些都不是孔子真正偉大之處,孔子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的為人處世的普通化和普遍化,而更能感召後人的,是他對責任的履行和對道義的踐行。
這裡不想對孔子作太多的溢美,不想作太多地發揮,只想實事求是的根據《論語》的內容對孔子作一介紹、作一梳理,以便於大家更好的認識孔子。
我們來到世上,就不得不面對自己所賴以生存的社會,無論它是美的,還是丑的;但我們每個人心中,又都有一個理想的社會或一種理想的生活。這樣,我們就會發現,現實往往是不盡如人意的。於是,樂觀者歌頌自己的理想,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王洛賓的《在那遙遠的地方》;悲觀者抱怨現實的不公,厭世、避世甚至棄世,如經常見諸報端的名牌大學學生自殺事件;比較清醒的則高舉理想的旗幟,對醜惡、黑暗現象加以鞭撻,以期杜絕腐惡,迎來光明,這種人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國家的脊樑。當然,可能還有一些其它類型,比如隨波逐流,為生存而生存,既談不上什麼對理想的追求,也談不上什麼對現實的不滿,過一天算一天,麻木地活著……
孔子屬於比較清醒的這一類人。
孔子理想的社會——「三代」
那麼,孔子理想的社會是怎樣的呢?
說到這裡,有一個插曲:我不知道《辭海》的最新版本是怎樣介紹「儒」的,但在1977年版上是這樣解釋的:「古代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專為奴隸主貴族相禮的一些知識分子。孔丘開始也從事這類的職業,後來招收學生講學,宣揚復古倒退的思想,逐漸形成一個學派,是為儒家。」這裡所說的「復古倒退」,可能正是根據孔子的這種社會理想而言的。
在孔子看來,「三代」是體現其政治理想的至高境界,「三代」以降,則道德淪喪,民無寧日。因此,在述及政治理想時,他總念念不忘。那麼,「三代」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這點,在《論語》中多有表述: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泰伯篇第八》)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儘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泰伯篇第八》)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衛靈公篇第十五》)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泰伯篇第八》)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篇第三》)
…………
從孔子的講述中,我們不難看到這些時代的特點:順乎自然,效法自然;天下乃萬民之天下,非一人之所有;物質生活貧困,但精神生活豐富——至少,有信仰、有寄託;統治者修己正身,選賢薦能,萬民歸心;有相當完備的規章制度……
那麼,「三代」果真如此完美無缺嗎?
並非如此。至少,那些時代的暴君是我們都聽說過的:
夏代後期,國力日趨衰弱,到夏桀時,已是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淫逸,他「築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竹書紀年》),夏代臣民指著太陽咒罵夏桀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商紂王,是筷子的發明者,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應該說他是一位有成就的君王,但他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據《史記》記載,商紂王「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導致民怨四起。武王伐紂時士兵倒戈,紂王也自焚而死。
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國事,以「烽火戲諸侯」來搏取褒姒一笑。幽王為了討好褒姒,竟將原來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廢了,以褒姒為後,立其子伯服為太子。後申侯乃聯合西北之犬戎及繒、呂等國,進兵鎬京。幽王烽火徵兵,兵莫至,鎬京陷,犬戎兵殺幽王於驪山……
辯證的分析,「三代」也自有其缺點。只是在歷史的沉澱特別是在人們傳稱過程中,對大是大非進行了「放大」:美的更見其美,丑的更見其丑。這樣,人們在讀史時,對美的事物就會因敬仰而發揚光大,對丑的事物就會引起注意並保持警戒。
可見,稱頌「三代」,僅是孔子寄託自己理想的一種方式而已,他並不是真要退回到「三代」去,而是要借「三代」為社會風氣的凈化提供一個參照,從而對現實進行批判,進行改造,以避免各種腐惡現象再在社會上滋生,使生活回歸到自然、平和、民主、幸福的理想狀態去。透過他對「三代」的種種追述和緬懷,我們看到的是負有使命的知識分子對現實社會進行改造的願望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是開明知識分子在改變現實的艱難歷程中自勵自勉的一種寄託和安慰。那種所謂「復古倒退」的說法,僅僅是「欲加之罪」而進行的一種歪曲而已。
孔子理想的人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一生關注政治,一生在宣傳佈道,一生汲汲於做官。那麼,孔子是否真的想從事政治?
從《論語》中,我們可找到孔子表述自己理想的內容: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篇第五》)
這一章,是孔子理想的具體化。「老者安之」就是使長者過上幸福的生活,再具體點,就是社會環境安定,家庭經濟寬裕,子孫孝敬,事業有成,沒有過多的憂心之事;「朋友信之」就是以自己的德行、學識、才幹贏得朋友的信任,於事可商量,相處不設防;「少者懷之」就是心存慈愛而不失尊嚴,既是年輕人事業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朋友……
這,就是孔子的理想。可以看出,跟做官無關。
類似的記載還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先進篇第十一》)
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義道德,儒家思想的精髓的積極用世。因此,作為一個儒學思想的奉行者,必然的具備了「修治齊平」的抱負——這個特點,無論從本章,還是從孔子和弟子的答問中都能看出。有意思的是,作為儒學的締造者,孔子一生對做官情有獨鍾,他本應贊同前三個人的看法,至少,應對他認為合理的地方持肯定態度,但他最終贊同的卻是曾皙的觀點,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看一下曾皙所描繪的生活情景:晚春時節,穿上新做好的春裝,約上幾個青年、兒童一起去沂水洗浴,然後在舞雩台上享受清風的吹拂,盡興後唱著歌謠返回家中……不難看出,這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生活圖景,在這個社會中,我們看不到法律、戰爭、犯罪、貧困、專制,人們自由、平等、幸福、無拘無束的生活著……這個理想社會不也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渴望的生活圖景嗎?不正是道德、正義、法律、政治這些上層建築賴以運作的目標嗎?這時,我們再回顧孔子一生的經歷,就會發現,孔子的這一嚮往,正是促使他一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原動力,正是他在困頓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支柱……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憲問篇第十四》)
這,就是孔子從事政治的直接動因。
由此,我們懂了:什麼叫一個人的責任,為什麼孔子被譽為「聖人」……
孔子面對的社會——「知德者鮮矣」
孔子所處的時代,正是社會制度發生大變革的時代,舊的傳統、秩序已全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社會道德風尚出現空前的滑坡,尤其是統治者內部,權力爭奪激烈,以下犯上、弒君篡位屢屢發生,致使戰亂頻仍,生靈塗炭。
比如這些記載: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篇第三》)
「佾」是古代樂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禮制: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季氏用八佾,是對天子禮的僭越。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八佾篇第三》)
天子宗廟之祭,才歌《雍》來撤除祭品,三家這樣做是對天子禮的僭越,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季氏篇第十六》)
——魯國政權旁落已經五代了,政權落到大夫手裡已經四代了,魯國三家的子孫已經越來越衰微了——三家篡權越位現象嚴重,那麼,就為以下犯上開了個好頭,桓子終為家臣陽虎所執。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泰伯篇第八》)
這個結論,正是針對魯國及其他諸侯國統治集團內部對權力的僭越的現實而得出的,它客觀的總結和預見了社會秩序對國家的重大作用。
社會秩序問題,是一個國家能否正常發展的關鍵問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當政令暢通時,所有的團體和個人都對上級政策有一種絕對的服從,都會恪盡職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政令不暢時,各自為政,所有人和團體都會為自身利益而損害國家利益——這,正是動亂的根源,正是社會秩序即將崩潰的前奏。因此,當齊景公問到治理國家的關鍵時,孔子就回答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每個人都要安守本分,把自己的職責盡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這樣,既便於各個環節的配合,也能使各自工作做得更好。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蓋斯之謂也。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孔子慨嘆: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八佾篇第三》)
一個政治清明的國家,不僅表現在內部管理的有序和正義,還表現在對外交往中對正義的維護,這正如一個正直的人,不獨表現為他自己行為正直,還表現為對別人非正義行為的干預和對抗,所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現在看看魯國的情況: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憲問篇第十四》)
據《左傳》記載:「甲午,齊陳恆弒其君壬於舒州。孔子三日齊,而請伐齊三。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恆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孫……』」對齊國出現的臣弒君這種人人皆可得而誅之的大逆不道的現象,國君不作任何錶態——國家權力不為他所掌握,而他本身對此也是非不分;作為不應當成為決策者的決策者,「三子」或因自己也有類似嫌疑,覺得這種情況不宜出兵,或因自己本身就沒有意識到與自己有什麼聯繫而不想去管「閑事」……總之,拒絕了孔子的要求。自然,從本章內容看,孔子似乎也沒對此抱太大的希望——因為此時的孔子已經71歲了——僅僅是出於「盡責」而已,雖然,他為此事齋戒三日。但由此可以看出所謂的道義在這個國家已不復存在,而這個國家陷入混亂已成為一種必然:既沒有維護正義的勇氣,那就意味著對非正義的縱容,那麼,一切非分之舉就都有合理化的可能了。
這是當時上層社會的混亂情況。我們再看一下老百姓的表現: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衛靈公篇篇第十五》)
有疑而空缺不書,不穿鑿附會,自己不內行的事就交給內行人去做,不冒險行事,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也。然而時人則有無才而狂妄、愛逞能之弊。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雍也篇第六》)29
不偏不倚,取中為用,不走極端,是為中庸,而時人則心浮氣躁,激進冒險。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盪;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陽貨篇第十七》)
同樣的缺點,表現則有天壤之別,古人純樸、敦厚的風尚都為姦邪所取代,由此,導致社會風氣腐惡: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衛靈公篇篇第十五》)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衛靈公篇篇第十五》)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公冶長篇第五》)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雍也篇第六》)
當自省已不復存在,當美德、對美德的崇尚成為一種奢侈的時候,正是道德淪喪、社會崩潰的前奏……
孔子的種種夢想,在這殘酷的現實面前被擊得粉碎。於是,他以道統的繼承者自居,擔當起傳承周道的使命,欲以個人之力挽狂瀾於既倒。由此也可看出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背景和這條道路的艱難:他是在一切美的善的事物幾乎遭到滅絕的情況下向整個腐惡社會宣戰,所面對的是一個個強大的勢力甚至是一個個大權在握野心勃勃的國君,他所面對的是整個社會,他的任務就是恢復和重建新的社會秩序的倫理道德的系統工程……可以想見,他的這一決定,需要具有多大的勇氣;他的努力,又需要多麼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毅力!而這力量懸殊的對比,也註定了孔子的悲劇命運。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絕不是孔子個人的悲劇,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劇。也正是這個悲劇,才使孔子的努力得到歷史的公認,才使孔子贏得了萬代的敬仰,他也成為理所當然的「聖人」。——他的悲劇,本身就告訴後代子孫,人該為什麼生存,人該怎樣生存。
孔子處世的態度——積極用世
一般來說,個人的理想能和社會潮流同步,能和諧的融入其中時,這是一個人最幸福的事。但在很多時候,二者是不合拍的,這時,作為個人,就會陷入一種痛苦之中。而由此,也派生出個人與社會的種種不同關係,從而達到個人心理上的一種平衡。從歷史發展看,一般有以下幾種:
其一、放棄理想,與世浮沉。這種人,在通過自身與社會的兩種勢力的分析後,認識到社會勢力的強大和自身力量的弱小,於是以犧牲自己的個異為代價,融入到社會之中。這種人占社會上的大多數。
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未之難矣!」(《憲問篇第十四》)
這個荷簣者,大致可歸入「隨波逐流」一類,可謂社會上的「智者」。其基本特點是隨時事而確定自己行為,不固守自己的理想,不想對社會作適當的改變,以生存為其生命的最高目標:社會需要自己怎麼干,自己就怎樣干,不需要自己怎麼干就不怎樣干,看似遊刃有餘,實則捉襟見肘。自然,對這種人,我們也不能貶低或責備,畢竟,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各人的活法,無論是誰,都不應把自己的好惡強加到別人身上。何況,對於一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來說,它需要生存,需要發展,而其先決條件,便是根據社會的需求來定位自己的目標,確立自己的活法。這種人,雖然挑不起重擔,但安安穩穩,本本分分,也不失為社會穩定之中堅。但我們也不必抬高或讚美,凡事因循,患得患失,逆來順受,委曲求全……如果他能對與自己生活方式、生存目標不同的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那就是最難能可貴的了。
其二、隱居避世,獨善其身。面對強大的社會勢力,自己的力量顯得渺小微弱,抗爭則於事無補甚至招來禍患,妥協則不會心甘情願,於是選擇避世以圖個清靜自在。但與此同時,自己的責任,也就逐步淡化甚至泯滅了。這種人以層次較高的人居多,如陶淵明式的隱居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們的這種行為往往受到世人的寬容甚至讚美,很有迷惑性。從當時的情況看,很多人都採取這種方式來求得自己心靈的寧靜:
大師摯適齊,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微子篇第十八》)
至於他們這樣做的原因,《論語》記載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微子篇第十八》)
這番表白就是最好的理由:害怕自己不同凡俗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災難。這類人如果走向極端便是與世決裂,以個人的生命為代價,向強大的社會勢力發出強烈的也是極其微弱的抗爭。屈原便是其代表。
其三、特立獨行,積極用世。這是「不識時務」的一群人,明知自己的理想很難實現,但仍痴情不改,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一萬份的努力——這種人,是社會上最孤獨的一群,同志者最少,同情者不多,且往往受到社會的誤解和排擠;但這種人往往也是最經得起歷史長河洗刷和考驗的。他們的生命不一定很長,他們的努力也不一定為當世後世所理解,但他們的精神會逐漸積澱為民族的靈魂,在歷史的長河中發出悠遠的迴響。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過孔子: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憲問篇第十四》)
——「知其不可而為之」正是孔子乃至這一類人的最好寫照。
用世的原因——責任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孔子要去改變自己所面對的社會呢?《論語》中同樣記載了這類故事: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微子篇第十八》)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篇第十八》)
這,就是支持孔子積極用世的原因:一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而與鳥獸為伍,必須承擔起他應該承擔的責任。
人是社會化的動物,除了與生俱來就擔負的社會責任外,他的生存本來就是通過分工合作來實現的,諸如衣食住行等生活必備品的提供,是不可能僅憑自己的能力去完成的。此外,他可以沒有妻子,但總不能沒有父母吧?他可以不臣服於國君,但總不能沒有國家吧?他可以不承擔對國家的責任義務,但總不能脫離腳下的這片土地吧?……因此,如果說你要推卸責任,那是完全可能的;但要想避世,那僅僅就是自欺欺人的謊言而已。
社會的改變自然艱難,但正因為艱難,才需要我們每個人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對此責任,我們能遇難而退、置身事外、自卸使命嗎?假如每個人都知難而退,那麼,我們的社會還會發展嗎?
天地生人,本來就是讓你有所作為的,不然,僅僅是讓我們消費一番,然後留下一推垃圾供後人憑弔嗎?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就在於他把自己置身於社會的主人這樣一個位置上。他不是社會的旁觀者,而是社會生活的參與者和改造者,對社會中的先進力量,他有義務去支持、扶持,對落後的事物,他有權利去干預、抵制、改造,因此,當有人對他的做法提出質疑時,他的回答是理直氣壯的: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憲問篇第十四》)
微生畝所說的「棲棲」,可謂對孔子顛簸一生的最好概括。終孔子一生,幾乎都在理想與現實尖銳的矛盾衝突中掙扎著、奮鬥著。他的政治理想的核心,是希望統治者能夠恢復到過去的以仁德治天下的理想社會中,希望統治者能停止征伐、正身愛民。而現實卻正好與他的主張相反,為此,他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周遊列國,希望自己的主張有得以實施的機會。但他的這種政治主張均不為統治者所採納,自然也不為當時的百姓所理解,甚至連他的弟子們也懷有疑問。因此,面對微生畝的提問,孔子的回答是:我不敢到處賣弄口才,不過痛恨世俗的固陋罷了。
這裡,我們無需探討孔子的政治理想到底是什麼,也不必研究孔子到底想建立一種怎樣的社會秩序,僅他這種敢於擔負濟世惠民的責任,他這種為實現理想排除種種困難的決心,如能夠使我們有所觸動,能夠使我們認識到孔子的精神,也就夠了;如果它還能啟發我們認識到一個真正的人的價值,那麼,孔子這一生的勞碌,也就算有個交待了。
用世的手段——做官
孔子正是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才這樣義無反顧的一直走下去的。而承擔自己的責任、履行自己的使命的捷徑自然是做官。因此,做官就成了儒家提高自己、回報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要手段之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成了中國知識分子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而他的弟子,也紛紛步入官場,可見,做官意識,是深入到儒家骨子裡的一種東西,甚至像陶淵明這樣的人,即使在退隱之後,仍不能忘情政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直到51歲時,孔子才被魯定公任命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應該說,夙願得償,他自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官位,可他只當了4年多官,便由於政見不合,離開魯國,另謀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艱難歷程……
等待明主發現,明主不來;被委以重任,終因政見不合而離開;主動出擊,無功而返。於是,孔子萌生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欲居九夷的想法。或許,其中有避世的念頭,但更多的,是要重新給自己找到一個機會。在諸多努力都失敗的情況下,懷才不遇的孔子,只能適當的降低自己的標準,抓住任何可能施展抱負的機會,哪怕是自己認為的「惡勢力」,也要儘力一搏了。
於是,當公山弗擾、佛肸向他發出邀請時,孔子幾乎馬上就答應了: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陽貨篇第十七》)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陽貨篇第十七》)07
在常人心中,對待惡勢力、對待與惡勢力的交往時,人們往往過分低估了自己正義的力量而又過分誇大了惡勢力的力量,即覺得只能使自己接受惡勢力的熏染而同流合污,而排除了自己有可能使惡勢力向善轉變的可能,因而排斥它、疏遠它,拒絕與之合作,斷絕了對惡勢力進行有效改造的可能性,使惡繼續蔓延而得不到制止,從而給別人、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這,正是對自己缺乏自信或對自己的能力尚存底虛的表現。其實,只要你有足夠的底功,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只要你有足夠的自信,改造惡勢力、讓惡勢力向善發展,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么!要知道,只要是善,只要是正義,它就是對惡、對非正義在道義上的威壓,在這種光明正大的威壓面前,惡是不可能太囂張的,也是不可能持久的——這,就是正義的力量。
何況,在政治上,這種「惡」的表現就大打折扣了:只要對方不是荼毒生靈的劊子手,那麼,對之進行適當的改造,完全可以使它變成造福百姓的「善」的政府。
或許,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孔子作出了答覆。
遺憾的是,這兩股「惡勢力」還沒站穩腳跟,甚至還沒有等到孔子的回應,就如過眼雲煙一樣消失了,為另一股惡勢力所代替。留給孔子的,只能是永遠的遺憾和無盡的惆悵了……
孔子一生汲汲於做官,但又最不屑於做官。汲汲於做官,其目的是找到一條推行自己的學說,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通道,為此,他可謂百折不回,雖處處碰壁,但仍不灰心,仍在充滿信心的去尋找自己希望。孔子又最不屑於做官。說實話,孔子並非不具備做一個高官的機會,並且這種機會可謂無處不在。但孔子之所以為孔子,就在於他考慮的不是官職的大小、俸祿的多少、地域的大小、當權者的背景,而以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否推行為標準。因為他知道,所謂國家,不過是一個容器而已,而器中之物,才是實質性的東西,才是真正要考慮的。在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否推行問題上,他是不會做出任何的退讓和妥協的: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微子篇第十八》)
當時孔子位高權重,正處於事業的巔峰,而當權者卻痴迷於聲色,「道不同不相為謀」,故孔子隨即離開,另謀出路——他不是不能做官,而是不願做違心官。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衛靈公篇第十五》)
孔子到衛國,見靈公諮詢的是軍旅之事,說明他關心的是「霸道」而非「仁道」,不予解答,翌日便離開。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微子篇第十八》)
孔子到齊國,本抱有「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的想法,想一展抱負,可齊景公最終還是沒有委以重任,孔子便拋棄了即將得到的優厚待遇而去……在此過程中,孔子甚至應邀拜見了淫亂而又把持朝政的衛靈公夫人南子,也因此受到弟子們特別是子路的不滿甚至抗議——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篇第六》)
——可弟子們哪懂得自己老師抱負無法施展的焦慮啊。
就這樣,經過14年的周遊列國、主動出擊,孔子最終仍是懷才不遇,無功而返。而此時,他已是68歲的老人了。
他的痴情,他的抱負,他的艱難……都幻作一片迷人的雲彩,飄向遠方,而帶給我們的,是失望?是憤懣?是喟嘆?……
用世的動力——自信和信念
那麼,是什麼力量讓孔子能如此堅定地走下去呢?
孔子跟弟子曾有過這樣的對話: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罕篇第九》)
這,可認為是孔子前期從政觀的體現。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孔子一生的夢想和不懈的追求。但如何做官,孔子採取的是一種保守而天真的姜子牙式的做法:待賈者,即把自己做官的希望寄托在聖明君主的慧眼識才上。孔子也曾多次說過這樣的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篇第十四》)、『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篇第十五》)、『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篇第一》)」。在孔子看來,在明主啟用之前,自己的任務就是通過努力來修養自身、增長才幹。
在此,我們之所以說孔子天真,就是因為孔子對「明主」的估計太簡單化了,好像明主每天的任務就是發現人才一樣,這,或許是書生意氣在起作用。因為他從歷史記載中看到的賢臣,可能絕大多數甚至全部是被聖主發現而啟用的例子,因而就片面地認為所有的賢臣都會被明主發現。事實上,歷史記載了的僅僅是「被發現」的例子,那麼,沒被發現而埋沒的又有多少呢?到後期,孔子就不再這樣被動觀望,而去主動出擊了,而他對從政觀的表述也進了一步:「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里仁篇第四》)於是,孔子帶領他的弟子開始了周遊列國之行……
自然,這一轉變,或許源於別人對他的勸說: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陽貨篇第十七》)
或許源於他那種對自己實力的自信,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篇第十三》)
但更重要的,是那份胸懷天下的責任意識,還有那種對自己理想的堅定信念: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篇第九》)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篇第九》)
所謂「信念」,就是蘊藏在心中的支撐起一個人全部事業、生命的核心。我們通常所說的「心勁」,指的就是這種神秘的力量。
在人類發展史上,有許多奇蹟:一些成就大業者,本已不具備成就大業所需的各種外部條件了,諸如生理出現嚴重缺陷(如貝多芬的耳聾)、命運出現危機(司馬遷的腐刑)、生命將走向盡頭……但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竟能扼住命運的咽喉,以自己的壯舉爆發出生命的輝煌,讓人稱羨不已。
那麼,是什麼力量使他們克服種種困難走向成功?是命中注定的嗎?不是。支撐他們走向成功的唯一因素,就是他們的「信念」!
這種「信念」,來自一種深沉而堅定的信仰。在擁有這種「信念」的人心中,自己的目標是至高無上的,它是天,它是神,而自己的一切行為,都「註定」會受到它的眷顧和垂憐,因而自己也就會在它的庇護下無往而不勝,最終走向心中的聖地——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種信念,其實就是對自己使命的一種確認和確信,它是築起一個人牢固精神防線的強大保障。因而,具有這種信念的人,是磐石,堅定不移;是金剛,無堅不摧;是白玷,一塵不染……也正因此,他才經得起種種磨難和誘惑的考驗,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生命才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信念是一種力,一種不為外力所左右的心力,有它存在,你就可以演繹出生命的絕唱!
因此,無論遇到什麼挫折,孔子都能泰然應對: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篇第九》)
史載:匡人曾遭到陽貨的虐待,孔子過匡,匡人見孔子貌似陽貨,便誤把他拘禁起來,「拘焉五日」。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篇第七》)22
據《史記》載:「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在孔子看來,自己推行的政治理想,是繼往聖、開來世的真理,是人類共有的千古理想,是上天賦予自己的神聖的使命,或者說,這就是上天註定的要他去履行的職責,是任何力量都不可以改變的。因而,雖屢遭挫折,但他仍始終如一地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去推行。
有意思的是,在推行自己政治理想的過程中,每當遇到重大的挫折,孔子都會提到「命」。這裡的「命」,指的是「天命」,即上天賦予人的使命,它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迷信的「天命觀」,而是一個有志者對自己的使命,對人間道義、真理的理所當然的擔承。因而,肩負這項使命的人也自然而然地受到天意的垂青。換言之,自己這樣做,本身就是上天的旨意,就是「替天行道」——上天既然讓我這樣做,那麼,就註定我的事業會成功,任何力量都不可能使它擱淺;上天如果不讓它成功,那也是上天的旨意,跟外來的壓力、磨難沒有任何關係;況且,上天如果不讓它成功,他怎麼會把這樣的任務降在我身上而讓我做無效勞動呢?
因此,在重大打擊面前,孔子就憑著這對「命」的確信,憑著「上天」的護佑,克服了重重危機和可能的怯懦、退縮。雖然說,他的政治主張在當時沒有被當政者採納,在後世也沒有任何統治者真正推行,但在輿論上,在人們的理想中,它成了人們的神往和目標,成了有識之士的追求和努力;而他這種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勇氣,也為後世做出了典範,堪稱萬世師表。因此,孔子也就成了千百年來人們心目中的聖人。
推薦閱讀:
※《法家與先秦諸子的關係》第四章
※諸子百家 | 冬川豆
※諸子百家言
※先秦諸子選讀《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全文翻譯
※諸子百家養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