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與董永七仙女傳說淵源考
丹陽與董永七仙女傳說淵源考
盧 政董永與七仙女故事傳說自漢代晚期誕生,至今已近兩千年,經不斷發展充實,演繹成《天仙配》,與《梁山伯與祝英台》《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一起,並稱中國五大民間傳說故事。
相傳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天。玉帝第七個女兒被董永「賣身葬父」的孝舉打動,嚮往人間幸福生活,下凡與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織成十疋錦緞,將董永三年工期改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塵,降旨七仙女午時三刻返回天庭,派天兵天將來追。夫妻就此凄慘訣別… 故事中的七仙女為神話傳說中玉帝的七個女兒。《西遊記》里七仙女分別為: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據說名字分別是天壽、天陽、天榮、天昌、天顯、天慶、天羽。
兩千年以來,"董永與七仙女"故事傳說的原生結構模型雖無改變,但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內涵都在不斷地豐富和創新。流變出許多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
一、董永與七仙女故事梗概 傳說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宮孤獨寂寞而思慕人間生活。一日隨六位姐姐往凌虛台遊玩,偶見下界丹陽縣賣身葬父的青年農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實所打動而萌發愛慕之情。 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顧天宮戒律森嚴,助其下凡。臨行之時又贈難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時焚香求助。七仙女來到人間,經土地爺說合,槐蔭樹作媒,與董永結為夫妻。為了幫助丈夫贖身,七仙女去傅員外家做工。員外故意刁難,限她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 如成,便將董永的長工期限由三年改為百日,否則將三年改為六年。七仙女在機房燃起難香求救,六位仙女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只得履行諾言。 董永做工期滿後,夫妻雙雙愉快返家。途中,董永發現妻子已懷孕在身,趕忙去討水為她解渴。這時,狂風驟起,空中出現天兵天將,傳下玉帝聖旨,限七仙女午時三刻返回天宮,違命則將董永碎屍萬段。七仙女不忍丈夫無辜受害,只得將自己的來歷向董永說明,並在槐蔭樹上刻下「天上人間心一條」的誓言,懷著悲憤的心情,依依惜別,返回天庭。
二,丹陽與《董永七仙女傳說》淵源
傳說董永之父因社會動蕩,家境落貧,而從山東千乘遷徙他鄉,最後來到江南丹陽(古稱曲阿)安家落戶,在這裡產生了董永行孝、遇七仙女的美麗故事。這不僅有志書記載,還有許多相關遺迹、地名和民俗可資佐證;作為一件民間文學作品,它正是在丹陽地區淳樸的民間文化中,發育成熟,體現孝道主題,又富含民間生活情趣,並通過說唱、戲曲等多種藝術樣式走向全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1, 地方志書記載
元代《至順鎮江志》卷十二載:「漢董永墓,在延陵,有碑記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墳。」又卷二,橋樑:「望仙橋,在延陵鎮南。俗傳漢董永孝行感於天帝,令織女為永妻,織帛償所負,畢,凌空而去。時人在橋上望之,故名。其地為董陂,有董墓在焉。」
明代嘉靖年間的《南畿志》,卷二十五鎮江府,祠墓,丹陽縣下載:「董永墓,在延陵鎮南董陂。」
《乾隆丹陽縣誌》卷四、橋樑:「望仙橋,在延陵鎮南。有董墓,漢董永佣力養親,親歿,就主人貸錢一萬緡營葬。道逢一婦,求為妻,與諧主家,織縑三百疋以償主。一月而畢。辭永曰:『我織女也,緣君至孝,帝令助君償債。』言訖,凌空去。後人名其地曰『董陂』,橋曰『望仙』。」又卷十九載:「董永墓,在延陵鎮南董陂,人呼為董墳,向有碑。」
《光緒丹陽縣誌》卷四,橋樑,《光緒丹陽縣誌補遺》卷三,橋樑,均有望仙橋的記載。
《延陵九里廟志》下卷,外記,不僅記載瞭望仙橋和董永墓,還將董永與季札、韋昭、包君並列為延陵四賢。
2,古代戲曲話本涉及丹陽的記載1)話本《董永遇仙傳》,年代為宋元時期,今有馬廉平1934年影印天一閣藏《雨窗集》本傳世。內有台詞:
「話說東漢中和年間,去至淮安潤州府丹陽縣董槐村,有一人,姓董,名永,字延平,年二十五歲。少習詩書,幼喪母親…」
2)彈詞《董永賣身張七姐下凡織錦槐陰記》,今有上海槐蔭山房及元昌印書館石印本傳世。內有詞:
「董永家住湖廣地,潤州丹陽槐陰村」
又有詞:
「雲里滔滔來的快,丹陽縣在面前存,收了雲頭落了霧,仙姑落在丹陽城。」
3)黃梅戲《董永賣身天仙配》,年代為清 。有安徽安慶坤記書局刊本、高河埠順義堂刊本傳世。
上部「董永賣身」,有台詞:
玉帝白:「今有丹陽縣董永賣身葬父,玉帝大喜。七仙姑玩鵲橋,有思凡之意,命你下凡配過百日夫妻。四月初五下凡,七月十三歸位。玉旨分明白…」
中部「天仙配」,有唱詞:
七姐上唱:「…父王旨意誰敢阻擋,眾仙姐發笑又待何妨?來在丹陽雲頭撤撤,呼喊土地做媒郎。」
下部「董郎分別」,有台詞:
小生白:「家住丹陽縣,姓董名永,進來十匹花綾,寶扇一柄,公公請看。」
3,現代戲曲《天仙配》
1952年,由陸洪非等人重新將黃梅戲《天仙配》劇本進行了改編。戲中塑造了老實憨厚的董永、善良美麗的七仙女、相互幫助的仙女姐妹、刁鑽刻薄的傅員外、無情狠毒的玉皇大帝等生動形象,再加上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黃梅調,無不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里。特別是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的出色表演,讓「董永遇仙」這個民間傳說故事更加引人入勝,「七仙女」藝術形象得以人人皆知。 第三場「路遇」:董永唱:「家住丹陽姓董名永,父母雙亡孤單一人…」。道明了董永是丹陽人。
黃梅戲《天仙配》由嚴鳳英、王少舫主演而名聲遠播。
1955年拍攝黃梅戲《天仙配》時,七仙女演員嚴鳳英曾來丹陽延陵採風尋根。199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來丹陽公演《天仙配》,團長主動提出要求到延陵考察董永故里。
4,新編民間傳說故事《天仙配》,立波撰 ,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1
分七段:(一)七仙女(二)董永(三)路遇(四)上工(五)織錦(六)滿工(七)槐陰別
在第一段有文:
大姐介紹道「此人姓董名永,家住丹陽。原本父子二人,相依為命。不幸父親亡故,撇下董永一人。他為了安葬父親,賣身為奴…」
在第二段有文:
在潤州府(今鎮江市)丹陽縣,有個董家村,董家村住的大多是姓董的人。…孩子長到六七歲,請先生給他取名叫董永。
在第三段有文:
再說那七仙女,出了南天門,直奔丹陽縣而來。
丹陽這個地方綠水青山環繞著村舍,村間的小道蜿蜒曲直,村邊的大道寬敞平坦,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路邊的一顆大槐陰樹…。
…董永對七仙女說:「大姐呀,實話對你說,我叫董永,家住在丹陽縣董家村。…」
作者立波在附錄中對《天仙配》故事的的流變作了系統的論述,還收有10個有關董永七仙女的古代戲曲、話本、彈詞等作品,彌作珍貴。
5,丹陽市民間文藝作品:
新版《丹陽縣誌》卷26,載「董永和七仙女故事」 (1992)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鎮江卷本—丹陽的傳說與歌謠》第153頁,載「董永與七仙 女故事」 (1988)
《梅子與丁郎》第23頁,載「望仙橋上的回聲」 (1986)
從以上各時期文藝作品來看,董永傳說與丹陽的淵源極深,尤其是宋元話本《董永遇仙傳》,黃梅戲《天仙配》都將董永明確定為丹陽縣人,「董永和七仙女故事」 源於丹陽之說更具說服力。丹陽理所當然要傳承並弘揚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2年10月26日中國郵政局發行的一套郵票《民間傳說———董永與七仙女》,該紀念郵票一套5枚,外加一本小本票。為了競爭申辦這套郵票的原地封首發式,引起了湖北省孝感、山東省濱州、安徽省安慶、江蘇省丹陽、金壇、丹徒、東台等全國14個市縣的集郵協會打了大半年的筆墨官司,個個都言之鑿鑿,聲稱自己那裡是正宗正派的董永故里。 丹陽積极參与競爭,從多方面論證了董永傳說與丹陽的歷史淵源。《董永與七仙女》郵票的設計者俞宏理先生還特地親臨丹陽考察,直接感受到了董永故里的文化氛圍。
最後,國家郵政局會同有關專家研究決定,批准丹陽、孝感、安慶、濱州、四處,於10月26日同時舉辦《董永與七仙女》紀念郵票的首發式,讓四地集體成為這套郵票的原地,丹陽列四個首發地之首。這是國家部門對丹陽擁有董永與七仙女故事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次確認。
三,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價值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是一件優秀的民間故事。既是中國孝文化的集中體現,又是神話同人間現實巧妙融合的優美藝術作品。它在民間深深紮根,發育成熟。千百年來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中華民族廣為流傳的著名民間傳說之一,是一件優秀的文化遺產。
優美動人的"董永與七仙女"故事傳說主要價值在四個方面。
第一, 有關這個故事傳說的歷史資料和文學資料蘊涵著我國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包括倫理道德、風俗民情、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豐富信息,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
第二, 該故事傳說所頌揚的孝文化精神,表達的人們嚮往幸福美滿生活的願望,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具有現實價值。
第三, 該故事傳說深受中國人民喜愛,可以充分挖掘並利用相關的歷史遺迹,開發旅遊景區,從而拉動其它產業發展,轉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第四, 該故事傳說在中國影響大,流傳廣,人所皆知,具有極大的文化資源優勢,可大力宣傳,弘揚,並開發相關的文化產品,提高城市區品位與知名度,打造特色文化名城。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人,成為了中國文化寶庫中一筆珍貴的文化財富。世上並沒有真實的七仙女,但是存在魅力四射的仙女文化,該故事傳說之所以能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家喻戶曉,童叟皆知,恰恰證明了它的魅力和價值所在。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在世界上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乃至仙女文化的研究、開發與利用,是一項陸續投入、長期見效的工作,持之以恆,將形成城市巨大的無形資產,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因此,我市應致力打造這張遞給全國乃至世界的名片,做大做強仙女文化品牌,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本文史料出處及校核資料
1,《搜神記》卷1,晉,干寶撰 ——《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2,《至順鎮江志》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
3,《嘉靖南畿志》明,聞人詮等纂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5
4,《乾隆丹陽縣誌》(清)荊澤永,賀沈采等纂 南京圖書館藏本,1985手抄複印本
5、《光緒丹陽縣誌》《丹陽縣誌補遺》(清)劉誥 凌焯等修 徐錫麟 姜璘纂
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校點本 1985
6、《民國丹陽縣續志》孫國鈞,姜瑞麟等纂 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1985校點本
7,《延陵九里廟志》(明)吳國仁編纂 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版本
8、《丹陽縣誌》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2
9,《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鎮江卷本—丹陽的傳說與歌謠》 丹陽市民間文學集成編委會 1988
10,《梅子與丁郎》 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1986
11,《天仙配》,立波撰 ,附錄收有10個有關董永七仙女古代戲曲話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1
12,網路上有關文史資料
推薦閱讀:
※七仙女
※鄭爽趙麗穎首次聯袂, 出演新版《七仙女傳奇》
※為什麼中國民間文學都是美女下嫁貧民,而外國的都是美女嫁王子?
※《七仙女》大姐紅兒現在美上天, 顏值完爆小七霍思燕!
※尋找七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