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氣鬱胃怕涼,脹痛,噯氣,反酸的中醫辨證治療
肝胃氣鬱
清代醫家尤在涇言:「惡寒有陽虛陽郁之異, 陽虛者 ,宜補而溫之 ;陽郁者,宜 開發上焦,以 開 陽明之氣,丹溪所謂久病惡寒,當用解郁是也。 」 說明氣鬱可以導致惡寒。
肝胃氣鬱導致胃涼症的 機理有二 ,一是肝失疏 泄,肝氣鬱滯 ,克犯 脾 胃 , 脾胃陽氣內郁而不得伸展, 陽不外達而寒。 二是 肝 郁犯脾,日久 脾胃虛損,生 化乏源,脾 胃陽 虛 , 出現胃涼症。
本證多因情志不暢,肝鬱犯胃,或飲 食傷胃,胃病及肝所致。 臨床表現為胃畏涼,胃脹 痛,噯氣,反酸,脅肋脹痛,急 躁易怒,胸悶 ,善太 息,舌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
本證的突出特 點是胃涼與情緒變化有關, 因情緒因素誘發或加 重。 治以疏肝解郁、行氣和胃,可用柴胡疏肝散加 減 ,常 用 葯 物 有 柴 胡 、香 附 、陳 皮 、炒 白 芍 、炒 白 術、川芎等。 因氣滯易致血瘀,常於治療中加入活 血化瘀葯如丹參、三七等。 同時,患者保持心情舒 暢很重要,正如《臨證指南 醫案·郁》言: 「郁 證全 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
案 :彭某,女,41 歲。 2017 年 1 月 2 日初診。
患者自覺胃部畏涼, 每於生氣之後明顯,時 有 胃 痛 ,噯 氣 ,無 反 酸 ,眠 差 ,急 躁 易 怒 ,大 便 正常,舌淡暗、苔薄白,脈弦細。 胃部輕壓痛。 胃鏡檢 查:慢性胃炎。
中醫診斷:胃脘痛。
中醫辨證:肝胃 不和,氣滯血瘀。
治法:疏肝和胃,行氣化瘀。
處 方: 醋柴胡 ,醋香附 ,陳皮 ,炒白芍 , 枳殼 ,麩炒白朮 ,生蒲黃 ,炮姜炭 ,甘草 等。 常法煎服。
2017 年 1 月 9 日二診:服上方 7 劑,胃涼癥狀 明顯減輕, 胃痛、 噯氣緩解, 繼續原方加減治療 2 周,癥狀消失。
推薦閱讀:
※名老中醫巧治銀屑病!
※唇色知道身體健康,看看你的身體是否健康呢?
※老中醫留下:脾胃不好的人,要喝「四神湯」!
※中醫疾病望診綜合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