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國農業概況

美國農業概況

   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鄰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本土介於北緯30490之間。國土面積937萬平方公里。1994年全國總人口2.6億,佔世界人口的4.6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7.7人。美國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城市人口佔全國人口的75%以上,因此農村就更顯得地廣人稀。美國的務農人口在1870年佔52%,1910年為32%,1994年已經下降到了2%。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勞動生產率、國民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長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紀20年代,美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就已經達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變價格),1993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24740美元。

  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發展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本土為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佛羅里達南端屬熱帶氣候,阿拉斯加為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夏威夷則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國大部分地區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較均勻,平均年降雨量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資源的擁有量均位於世界前列。土質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國土面積的55%,有利於農業的機械化耕作和規模經營,美國的耕地面積約佔國土總面積的20%,為18817萬公頃,人均接近0.8公頃。美國還有永久性草地2.4億公頃,森林和林地2.65億公頃。美國農業也有些不利的條件,如山脈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長驅直入,影響南部地區作物的生長。美國有豐富的淡水資源,與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馳名於世,其總面積有24.5平方公里。

一、農業發展的特點   1.「以農立國」 有悠久歷史和傳統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其農業部在比62年成立的時候,就在其部徽上寫著,「農業是製造業和商業的基礎」。美國方面依仗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另方面注重農業科技的作用,農業直是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柱。隨著工業的發展,農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逐漸下降,但政府對農業採取了支持和保護的政策,使農業成為美國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產業。 

 2.以高度商業化的家庭農場為基礎 美國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農場的基礎。1994年,美國有204萬個農場,其平均規模為193.4公頃;農業勞動力有252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2%。現在「公司農場」的數量在不斷上升,大約有7萬個,所佔農地的面積和銷售額都佔有較大的比重。但是,公司農場的基礎仍然是家庭農場。美國農業是高度商業化的農業,受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很大。其糧食生產能力超過了3.5億噸,但由於生產過剩,政府實行限產措施(根據政府與農場主簽訂的合同,1995年休耕農田的總面積為1474萬公頃),加上天氣的影響,有的年景不足3億噸。

  3.農業專業化程度很高 美國形成了些著名的生產帶,如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等。早在1914年,美國農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種植專業化,這種格局保持至今。這種區域分工使美國各個地區能充分地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通暢的水陸運輸網的建立更進步促進了區域分工專業化生產,而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也有力地推動了附近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

  4.農業產銷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體化 在1991年,美國消費者在食品上的花費價值高達4860億美元,而農民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只有1010億美元。美國的農業體系被稱作「農工綜合企業」(Agribusiness),在這個體系里就業的人數佔全國勞動力的17%,大大高於農業本身所能吸收的勞動力。如在食品的產銷系統,就包括農業投入物的供應,農產品的收購和加工、批發、零售以及機關單位食堂等,形成了個完整的體系。

  5.農產品經常出現過剩,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很大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它的農產品約有1/5供出口之用。美國農業產值還不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但90年代初,農業出口卻佔總出口的9%以上。由此可見,美國農業十分依賴於國際市場。旦國際市場上農產品供過於求,美國政府就會面臨農產品過剩問題。最為典型的事件發生在本世紀30年代初,當時因農產品過剩而引起了嚴重的農業危機,曾使農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二、農業生產結構和對外貿易   美國農業的總趨勢是規模越來越大。美國農業的生產總量巨大,些重要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出口份額大於其產量份額。美國的畜牧業和種植業並重,其產值之比大致是半對半。在美國的農業總產值中,1994年種植業佔52%,畜牧業佔48%。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最大的農業州, 1993年的農業銷售額達到198.5億美元,其次是得克薩斯州和衣阿華州,銷售額均超過100億美元。

表1 美國主要農產品在世界的地位(1992-1993年平均)

農產品

佔世界產量的%

佔世界出口的%

小 麥

12

33

大 米

1.6

16

粗 糧

32

57

其中:玉米

45

65

大 豆

51

67

棉 花

20

24

肉 類

17

14

其中:牛肉

22

9

豬 肉

10

4

禽 肉

27

27

牛 奶

15

3

雞 蛋

11

9

表2 美國不同規模農場的收入分布 (1990年)

農場毛收入(萬美元)

農場數(萬個)

占農場的%

占毛收入的%

占純收入的%

少於10

181.9

85.0

22.6

15.9

10-25以內

21.4

10.

21.2

24.4

25-50以內

6.4

3.0

13.9

16.4

50-100以內

2.7

1.3

11.4

12.1

100及以上

1.6

0.7

30.9

31.2

表3 美國主要種植業產品的銷售收入 (單位:億美元)

作物種類

1985

1990

1993

食用穀物

89.9

75.1

82.2

飼用穀物

225.9

186.7

193.4

棉花

36.9

54.9

50.2

油料

124.8

122.9

130.5

煙葉

27.0

27.4

29.5

水果、乾果

69.5

94.2

99.3

蔬菜

85.7

114.5

126.6

其他

83.3

125.9

133.5

總計

742.9

801.3

845.0

表4 美國主要畜牧業產品的銷售收入 (單位:億美元)

畜產品

1985

1990

1993

養牛業

470.6

600.9

593.0

肉用牛

290.0

399.5

399.9

奶 牛

180.6

201.5

193.2

90.3

115.5

108.9

5.1

4.1

4.9

養禽業

112.1

152.4

172.4

32.6

40.1

37.7

仔雞

56.7

83.7

104.1

火雞

18.2

23.8

25.0

其 他

20.1

25.4

26.4

總 計

698.2

698.4

905.6

表5 1993-1994年美國農牧業銷售收入最大的10個州(單位:億美元)

州 別

總 計

農作物

畜牧業

1 加利福尼亞

199.8

146.6

53.2

2 得克薩斯

125.6

43.0

82.9

3 衣阿華

100.4

45.7

54.7

4 內布拉斯加

87.4

31.1

56.2

5 伊利諾

81.7

60.0

21.6

6 堪薩斯

75.3

26.9

48.4

7 明尼蘇達

65.5

29.4

36.1

8 北卡羅來納

59.1

26.5

32.7

9 佛羅里拉

58.6

46.6

12.0

10 威斯康星

53.2

12.6

40.5

全 國

1772.6

879.3

893.3

表6 美國農產品的出口指數(以1987年為100)

農產品

1985

1990

cc1993

農業總出口

93

113

120

穀物與飼料

114

98

108

棉花

98

127

87

植物油與油子

80

83

101

蔬菜與水果

86

141

176

肉與肉製品

80

163

217

奶製品

112

46

81

禽類及其產品

62

148

251

動物油脂

100

104

112

1.種植業

  在很長段時期,美國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出口國。從80年代初期起,其糧食產量被我國超過,從而退居為世界第二大產糧國。1994年,美國的穀物總產量為3.57億萬噸,人均佔有量1370公斤,名列世界第。美國擁有巨大的糧食儲備,穀物的結轉庫存佔世界第,近年來大致接近世界庫存總量的V3。大米從1.8%下降到1.6%;另外,大豆從64%下降到51%。

美國種植業主要靠幾個重要的種植帶。下面是幾個最重要的農業種植帶的情況簡介。

(1)東北部和「新英格蘭」的牧草和乳牛帶。這個農業帶是指西弗吉尼亞以東的州,共計12個。這個地區的特點是雨量充足,但是氣溫較低,土壤也欠肥沃,比較適合於青貯玉米和牧草的生長。本地區的個優勢是消費市場集中,擁有美國工業最為集中的大城市群,因此有利於奶牛業的發展。本地區的馬鈴薯、蘋果、葡萄生產在全國佔有重要的位置。

(2)中北部玉米帶。美國農業分區中所指的「中北部」是指大湖區附近的8個州,東起俄亥俄州、密執安州,西北到明尼蘇達州,西南到密蘇里州。這是美國最著名的作物生產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區,因此有「玉米帶」之稱。這8個州大豆、小麥的生產在美國也佔有重要地位,大豆農場佔全國總數的54%。1994年,衣阿華和伊利諾兩州的玉米產量分別為4902萬噸和4536萬噸,佔全美產量的36.8%。玉米生產比較重要的州還有內布拉斯加。 1975年以來,美國的玉米面積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產量增加了3/4;在這20年里,單產從每公頃5460公斤上升到8830公斤。美國的玉米產量佔全部粗糧的90%,每年產值達220億美元。

(3)大平原小麥帶。位於美國中部和北部地區,北從與加拿大接攘的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往南直到俄克拉荷馬州以及得克薩斯州的北部,共9個州。這是個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通稱「大平原」。這個地區的小麥播種面積通常佔全國的70%,但近年來其比重有所下降。北部冬季寒冷而漫長,只宜春小麥生長,北達科他州及其鄰近的3個州所產的硬粒紅春小麥佔全部小麥產量的24%,其蛋白質含量高達12%-18%。硬粒紅冬小麥主產於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得克薩斯州的北部,佔全部產量的41%,其蛋白質含量在9%-14%之間。

(4)南部棉花帶。傳統的棉區東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得克薩斯州東部。二次大戰以後,棉花生產逐步向西發展。這裡所說的棉花帶位於平原地區,主要有在北緯36以南、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個州,集中了全國大約1/3的棉花農場,播種面積超過160萬公頃,產量佔全國的36%。其中,阿肯色州還是美國最大的水稻產區,總產佔全國的43%。棉花產量最大的州是得克薩斯州,面積約145萬公頃,佔全國總面積的1/3,產量佔全國的27%。美國的西南部的植棉業發展比較快,包括了以「陽光地帶」著稱的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區,其產量已佔全國的22%。

(5)太平洋沿岸綜合農業區,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氣候溫和濕潤,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北部的華盛頓州、俄勒岡州是最主要的小麥產地,約佔全國小麥產量的13%。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農業最發達的州,也是國家最大的「菜籃子」,為國家提供了51%的水果和乾果`32%的蔬菜.1993年這個州的農業銷售收入達198.5億美元,佔全國的11.34%;其種植業更為突出,佔全國的15.54%,均名列全國第。這個州的水稻生產也很重要,產量佔全國的18%;單產居美國的首位,每公頃8940公斤,比全國水平高41%。

美國糧食產量經常呈現較大幅度的波動。除了天氣之外,主要受政府的調控政策和農產品進口國的需求變化的影響。此外,美國用於糧食生產的農田中,灌溉面積的比例很小,也是個重要的原因。1993年美國灌溉地面積為2070萬公頃,佔總耕地面積的11.1%。

2.畜牧業

  美國的畜牧業是高度發達的產業,也是資金和技術密集的產業。畜牧業的分布與種植帶雖有定的關係,但並不十分明顯。美國的東北地區飼養的奶牛頭數約佔全國的1/3,生產的牛奶和奶製品幾乎佔全國的半,肉雞生產也占重要的地位。玉米帶提供玉米、豆餅等飼料,為當地養豬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是美國最大的豬肉生產基地。美國西部的「草原帶」以放牧為主,可以飼養牛、羊、馬等。美國的肉牛在集約化育肥之前,通常是先在草原帶放牧,「搭好架子」,因此可以節省大量的飼料糧和其他費用。

  美國畜產品在世界上佔有巨大的份額,從70年代末以來,牛肉直保持著22%的份額,奶類從14%上升到15%,禽肉從25%上升到27%,但是豬肉和雞蛋的份額有所下降,分別從14%、16%下降到10%和11%。

  種植業生產有波動,而畜牧業則穩定增長。從農業生產指數看,以1979-1981年為100,1994年畜牧業生產指數為120.65,種植業為122.95。但是在此期間,種植業有6年低於100,而畜牧業直在穩步上升。美國畜牧業當前有兩個顯著的特點:是大力推進畜產品的出口。畜產品的出口現已佔國內消費量的10%左右,而在90年代初還不到5%。禽類產品的出口增長幅度最大,牛肉和豬肉的出口也有增加。二是畜牧農場規模越來越大,並且越來越工業化,以降低生產成本。特別是養豬業,專業農場的數量不斷減少,而平均規模卻日益擴大。養豬專業農場進行大量的投資,但是其報酬率很高,足以抵消飼料價格上漲的費用。

3.漁業和林業    美國有海岸線22680公里,有發展漁業的良好條件。按其捕獲量的商業價值來看,美國漁業居於世界第5位。90年代初期,漁獲量大致保持在接近600萬噸的水平上,居世界第:位。美國每年進口的魚價值大約為60億美元,為世界第2;同時,美國還出口35億美元的魚及魚產品,居世界第1位。

  美國的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全國的森林面積約有2.7億公頃。森林覆蓋率接近30%。但是在林產品貿易中,美國入超的年份多於出超,每年進口130億-160億美元,出口125億-150億美元。總的說來,美國是林產品的凈進口國,1993年入超接近37億美71元。

4.農業對外貿易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1993年農業出口額為477.95億美元,進口額為288億美元,順差接近200億美元。

  在出口的農產品中,糧食及其製品總是名列前茅,但其份額逐步下降,從1981年的69%下降到現在的45%;其價值現在大致在120億美元左右, 70年代初曾達到260億美元之巨。年際之間的波動較大的主要原因是進口國的市場不很穩定。油料(包括植物油和加工副產品)目前仍然是第二大項出口品,通常能保持在60億美元以上,但出口呈下降趨勢,其中大豆在1982年曾高達2500萬噸,1994年下降到1600萬噸。水果蔬菜類的出口增長非常迅速,從1990年的36.79億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63.74億美元。煙草及其製品的出口增長十分迅速,已成為第四大項出口品,1990年曾高達65多億美元,1993年為55.8億美元。畜產品出口的增長也十分可觀,同期從24、36億美元上升到43.74億美元,魚及魚加工品的出口近年來在30億-35億美元的幅度里波動,農業生產資料的出口在近20多年裡也有很大增長,90年代每年出口超過65億美元,其中化肥通常佔半以上。

  在農產品進口方面,最重要的是咖啡、茶、可可等本國不能生產的商品和其他飲料,這大類總計接近80億美元。進口的第二大項是蔬菜、水果類產品,每年進口也高達60多億美元。美國還大量進口肉和肉製品, 80年代中期以來,每年都超過30億美元。

三、農業科學技術

  美國農業的高生產率,有個堅實的支柱,那就是先進的科學技術。美國的經濟實力使它有可能吸引世界上大批優秀的科學家,以確保其農業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美國農業研究的基本目標可以概括為:在保護環境、提高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最有效地利用和節省資源,提高農業產量和利潤率,改善農產品的品質,保持農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最近發表的《美國統計預測》中關於農業的部分指出,今後十幾年裡,美國的農場主將可能利用雷達或衛星來操縱農田裡的拖拉機,讓所施的肥料準確定位,即不再普遍地撒施肥料,不僅可以大大節約生產成本,並且還可以避免肥料流失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然而,農業科技發展將更加側重如何利用生物技術來保護環境和節省資源。

  本世紀末和下世紀初,美國農業科研的重點突出地表現在發展農業生物技術。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可以歸結為四大工程:基因工程(遺傳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發酵工程。其中的些研究成果已經或有望在本世紀末進入實用階段。農業生物技術的重點研究領域是:農作物的高產和抗病育種,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擴大生物能源的來源,利用發酵工程研製具有商業價值的微生物;通過常規農業、發酵工程和食品加工工業的結合,擴大人類食物的來源,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

  被稱作「定向設計」的作物育種技術,使作物能按人們的要求來培育,獲得抗旱、高產、抗病蟲害等性狀。通過基因的混合和移植,科學家們已經能把細菌和動物的基因移植到植物體內,從而大大改善作物的性狀。有些細菌的基因使植物的葉面不易結霜,增強了抗寒能力。利用細胞移植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繁殖優良品種的速度。通過植入固氮微生物的基因,可以使穀物等非豆科作物產生固氮能力,減少對化肥和非再生能源的依賴,提高單產和蛋白質的含量。通過培育抗土微生物病蟲害,可以改善作物根系的生長環境,抑制某些病原的產生和雜草的生長,從而減少殺蟲劑的施用量和保護環境。抗蟲育種的最大特點是能在較長的時間內起作用,經濟、有效而對環境和食品無污染。

  生物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畜禽的生產率,改善畜禽的生產性能,提高品質,增強對病害和內。外寄生蟲的抗性。科學家已經成功地把某些動物基因轉移給牛、豬、羊等的受精卵中,獲得性能優異的畜禽良種,美國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把某些動物生長激素基因轉移到細菌中,然後由細菌繁殖產生大量有用的激素。這些激素在畜禽新陳代謝過程中,能促進其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脂肪的消耗,從而加快生長發育,即在不增加飼料消耗的情況下提高畜禽的產量,改善產品的質量。在探索如何減少動物在飼料營養利用方面的損失方面,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可供選擇的其他營養來源,如些氨基酸和維生素,用作食品和飼料的添加劑。

  除了生物技術之外,美國農業科技的其他研究重點還包括:

(1)有效管理和保持水土資源,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業產出的穩定性,使農業得到持續的發展。著重研究人類、生物界與水。土、空氣之間的內在聯繫,自然資源的管理和保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農業資源的污染。 (2)擴大農作物和畜禽的種質資源。提高農業生產率和產品質量,要有生物學的基礎,因此必須最大限度地保留遺傳的多樣性,收集、評價、保存和擴大農作物和其他有機體的新種質資源,從而才有可能改良大田作物、園藝和特種作物以及草原、牧場的遺傳群體,增強作物和畜禽對營養物質的利用能力、提高繁殖能力和增強抗病蟲能力。 」

(3)改進農、畜、水產品的加工和儲藏技術。為了適應市場變化,美國曆來重視提高農產品運銷的效率,降低加工和貯存成本。農產品收穫或屠宰後,需要對產品進行檢疫或質量監測。為了確保產品的營養和安全,最近幾年美國特別重視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研究,修訂了有毒物質的範圍及其含量標準。

(4)改善營養狀況。前幾年美國農業部和衛生部向全國推薦了所謂「食物金字塔」。它以麵包、大米等穀類食品為其基礎,上面是蔬菜和水果,再往上是肉、魚、蛋、干豆、乾果仁和乳製品,其頂端是動植物油脂和甜食。它告訴消費者,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應當減少動物性食品以及糖的攝入量。

四、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

  美國從個移民國家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農業大國,除了良好的資源條件之外,國家政策也起了重要的作用。這裡有許多好的經驗,也有些教訓。   1.用農業立法保障農業的發展 在百幾十年里,美國國會通過了大量有關農業的法律,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指導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法律體系。國會農業立法是個辯論和反覆磋商的過程,是各種利益集團互相讓步的過程。立法是政府制定農業政策、實施農業計劃的基礎,後者必須以法律為依據。各項農業法律不僅規定了政府對農業政策的基本取向,而且還規定了政府干預經濟發展的基本許可權,政府行為只能限定在法律規定的範圍之內。

  2.政府對農業進行比較有效的宏觀調控 作為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美國主要依靠市場力量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政府過去信奉不干預的「自由放任主義」。但是,30年代嚴重的農業危機迫使羅斯福政府實行新的農業政策(「新政」),開了經濟干預的先河。此後,美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份額雖在不斷下降,但政府仍然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對農業採取了有力的價格保護和收入支持政策。美國農業的宏觀調控有三個特點:是有專司政府調控職能的機構(商品信貸公司),並建立了巨大而靈活的聯邦儲備體系;二是有充足的財政支持,聯邦政府用於農業支持的經費,1995年大約為100億美元,最高時超過了250億美元;三是政府實行農場主「自願」的農業計劃,並用價格、信貸、補貼等手段予以有力的配合。美國雖然不可能消除大小農場主收入的巨大差別,但農業生產者作為個整體,其經濟地位有了明顯提高。當然,政府為保護農業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3.對農業發展實行有力的資金支持 美國的農場經營基本上是私人投資。農場主解決資金問題,主要有兩個途徑:是政府的農產品抵押貸款計劃,即如果在作物收穫之後價格偏低,農民可以用農產品進行抵押而不償還貸款;二是政府提供信貸擔保。農業貸款期限短則1-5年,長的可達40年,利率都比較低。不過,在農業發展的早期,與農業發展有關的基礎設施,因為投資大、收效慢,曾經是政府投資的重點。聯邦政府在1933年成立了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對該流域進行了綜合治理,不僅控制了洪水,而且提供了廉價的電力,收到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美國政府對農業投資實行稅收優惠,稅收減免可達到應稅收入的48%。農業投資被認為是農場主合法的「避稅所」。美國實行的作物保險制度也有利於農業發展。據美國農業部統計,農業的資產總值1992年為10110億美元;農業部門的債務與資產之比,已從1985年的21.2%下降到1995年的15%,相當於製造業的70%。

  4.重視科技的作用,形成了教育、研究、推廣「三位體」的體系 美國政府直把農業的教育、研究和技術推廣作為自己重要的職責,形成了極有特色的「三位體」的體系,被許多國家所仿效。它有效地提高了農業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是美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經驗。這個體系有三個特點:(1)由州農學院(即19世紀建立的所謂「贈地學院」)同時承擔教育、研究和推廣三項任務,使三者結合在起,互相促進,並切實力農業生產服務;(2)每年的研究推廣計劃由基層向上申請,推廣站提供的服務應盡量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3)推廣經費由聯邦、州和縣共同負擔。美國農業科學研究的經費充足,它主要來自公共和私人(公司)兩大系統,二者互相補充,其數額之比大致為46.54。前者側重於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者共佔總經費的97%),後者側重於新產品開發和應用研究二者共佔91%)。

  5.發展服務型的農業合作社 農場主合作社在美國的體化農業服務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經營占絕對優勢的美國,為了解決單個農場難以辦到的問題,需要非盈利的合作社提供各種服務,降低生產成本。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1991年共有合作社4494個。農業合作社提供的服務主要有:(1)銷售和加工服務。1991年,這類合作社共有2384個,是溝通農場主和市場的重要渠道,擁有184萬多個社員,銷售總額超過610億美元。銷售的農產品中,最重要的是牛奶,約佔34%,穀物和油子佔26%,水果蔬菜約佔15%。這類合作社的業務不僅包括產品的集中、儲存到談判價格、組織拍賣等各個環節,而且進行深加工,生產出可供直接消費的產品,為農場主獲取盡量多的利潤;(2)供應服務。1991年,這類合作社共有1689個,總銷售額為270億美元,也提供多功能的服務,包括銷售石油產品、化肥、農藥、飼料、種子、農機及其零配件等等,在全國農業投入物市場中佔有相當可觀的份額(化肥和石油為44%,農藥29%,飼料和種子約16%);此外,它們還提供種類繁多的科技服務,如土壤測試、防疫、育種、奶牛改良、作物監測直到經濟核算和法律諮詢;(3)信貸服務。在農場主所得的貸款中,合作系統佔有的份額越來越大。目前農業合作信貸體系提供的貸款已佔全部農業貸款的2/5左右,包括季節性經營貸款、彌補周轉金不足的中期貸款、用於基本建設的長期貸款和支持出口的貸款等四大類;(4)農村電力合作社和農村電話合作社。1991年分別有896個和241個,年收入分別為228億美元和9億美元;(5)服務合作社,這是除了上述幾類以外專門從事某些服務的合作社,如運輸、倉儲、烘乾、人工授精、灌溉、火災保險、住房等等。1991年的社員人數為20萬,營業額約25億美元。

五、農業部及其職能

  美國農業部是聯邦政府內閣13個部之,是重要的經濟管理部門。美國農業部是按照法律設置的,機構穩定,職能明確。美國農業部的職能,可以用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從田間到餐桌」。

  美國政府在對農業進行宏觀調控、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改善資源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與部門隔閡較少、農業部實行體化的管理等因素不無關係。根據90年代初的資料,美國領海內的捕撈活動、發布氣象情報等是由商務部負責的;陸地和水資源計劃以及水利資源的調查研究歸內政部負責,最近的次重大改組是在1994年10月,其改組方案規定了農業部新的基本職能。現扼要介紹如下: 負責農村經濟和社區發展的機構,包括農村公用事業局、農村住房和社區發展局、農村商業和合作社發展局、合作社局、替代農業研究和商業化中心。從這些機構的設置可以看出,美國農業部已經把農村的社會發展放在優先的位置上。

  負責農場和國際貿易的機構有兩個:新設立的農場服務署,它承擔了原來的農業穩定和保持局、農場主家庭管理局和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等眾多機構的職能,包括實行政府的農產品計劃、資源保護、災害救助、農作物保險等;另個是國外農業局,負責促進農產品出口、出口信貸保證、對外農業援助以及實施多邊貿易協定。商品信貸公司歷來從屬於農業部,為穩定國內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市場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美國農業部最重要的職責之:監督和指導農業生產,確保向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公平的價格和穩定的市場,提高和保持農場主的收入,開發海外市場。 食品和營養局,負責推行營養教育和培訓計劃,宣傳科學和合理的營養,向低收入家庭發放食品券,以及採取其他措施消除貧困、飢餓和營養不良,對特定人群實行專項食物計劃等。-負責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機構有林業局和土地保護局。林業局管理全國的森林。野生動物、稀有植物、魚類、放牧地、娛樂場所,指導林業研究、保護和管理,以及礦物和能源的管理;土地保護局負責土地、水和其他農業資源的保護,控制水土流失和鹽鹼化,改善對濕地、草原等的保護和管理。 銷售和檢驗局也是個擔負多種重要職能的部門,它要確保糧食安全,包括肉類和禽、蛋的檢驗,收穫前的安全檢查,病原體控制計劃,殺蟲劑殘毒監控等;負責農產品的銷售,制定農產品等級標準並核發證書,開展穀物檢驗,實行銷售規程及研究與促銷計劃,直接銷售和批發市場的開發計劃,農產品的運輸和銷售之間的協調;制定動植物進出口法規並實行動植物檢疫,動植物病害的監控,推行生物防治,獸醫保健,等等。 負責農業的研究、教育和經濟學的有7個機構,其中主管農業研究、教育和推廣的就有3個局,即農業推廣局、農業研究局、州合作研究局,從另個側面反映了科學研究對提高美國農業生產率的巨大貢獻;經濟研究局是十分重要的部門,其主要職能包括農業現狀與未來的分析和展望、提供經濟和農村社會方面的研究報告,幫助國會和行政當局制訂和評價農業和農村政策,彙集各種資料,例如:美國和世界對農業生產資料和各種農產品的需求,農業生產和銷售中的成本和利潤,政府政策和計劃對農場主、農村居民和自然資源的影響等等;國家農業統計局,其職責是及時、準確、客觀地提供統計信息,發布州和全國的統計數字,並對各種農產品的生產、價格與勞務等問題進行預測,為美國農業和農村社區服務;世界農業展望委員會,它是全球農產品市場預測的中心;國家農業圖書館,它是美國三大圖書館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圖書館。 美國農業部的機構設置及其職能基本適應美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要求。美國政府經常在不同程度上對經濟活動進行干預,既要保障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又要確保在法律、法規許可的範圍內實行公平競爭,政府為此必須提供多方面的服務,使效率和公平二者取得恰當的平衡。


推薦閱讀:

一邊戰略收縮,一邊擴充軍費,特朗普搞什麼幺蛾子?
美國家長百萬美元堆起的子女精英教育
尋人!美國紐約幫忙轉發下!
霸權終結前夜 美國從恐慌到瘋狂(圖)

TAG:美國 | 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