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質和人性的修鍊

本期圖文 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一、 人性的本原——西方現代心理學對人性的認識1.4點基本假設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Hogan在他的《領導人格與組織命運》一書中,基於對人類起源和發展史的考察,概括提出了關於人類習性和行為的4點基本假設:1) 人類是群居動物;2) 每個群體都存在地位等級;3) 所有人類群體都有類似宗教的東西;4) 人們適合生活在類似狩獵社會的「平等」的群體里。2.三點推論基於上述四方面的普遍性,Robert Hogan得出了人類動機的性質的三點推論:1) 共處(交往與接納);2) 進步(地位與等級);3) 意義(預測與條理)。3.三大元動機基於以上三點推論,Robert Hogan進一步說他相信人的生命中有以下三大元動機,它們藏於人心的最深處,而且都是生理性的,持久而穩定,缺乏時會造成生存危機。1) 得到接受和贊同(批評和排擠會產生壓力);2) 地位、權力和對資源的掌控(失去會產生壓力);3) 可預見性和秩序(缺乏會產生壓力)。

二、 人性的表象——中國古代對人性的認識我國自古就總結出「七情六慾」的人性特徵,儘管不同的學術領域、門派、宗教對「七情六慾」的定義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說法都承認七情六慾是人類天性,不學就會、不可避免。下面我選擇一種比較現代的看法作些分析。1. 七情六慾的定義1) 七情,即七種情緒:喜怒哀懼愛恨憐。2) 六欲,即六種慾望:求生欲、求知慾、表達欲、表現欲、舒適欲、情慾。2. 七情六慾的釋義a) 七情釋義(七情始出《禮記·禮運》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後來有點的演變,也說明了人性的穩定性。)3) 喜,即快樂、愉悅。4) 怒,即發怒、氣憤。5) 哀,即憂傷、悲痛。6) 懼,即害怕、擔憂。7) 愛,即喜歡、鍾情。8) 恨,即討厭、憎恨。9) 憐,即憐憫,同情。b) 六欲釋義(《呂氏春秋·貴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謂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1) 求生欲,即努力活著的慾望。與此相關的詞有飲食、溫飽、健康、平安、安全、長壽等。2) 求知慾,即想要了解知曉一切事物的獵奇心理。與此相關的詞有了解、知曉、明白、探索、研究、發展、開創等。3) 表達欲,即想要把自己的見聞、想法、感受等告知別人,並獲得他人認同的慾望。與此相關的詞有訴說、傾訴、告訴、發表、表達、抒發等。4) 表現欲,即想要在人群中爭強好勝,顯示自己的獨特性、權威性,並獲得他人尊重和服從的慾望。與此相關的詞有面子、榮耀、地位、名聲、威信、權勢等。5) 舒適欲,即盡量使感覺更舒適的慾望。與此相關的詞有冷熱、香臭、疲倦、爽快、痛癢、明暗、軟硬等。此慾望著重於身體各感官。6) 情慾,即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慾望。與此相關的詞有「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等。此慾望也即佛教所說的「六欲」。

3. 七情六慾的意義1) 人的所有情緒,都可歸納為上述七情;人的所有慾望,都可歸納或分解為上述六欲。2) 六欲是七情的內在心理基礎,七情是六欲的外在生理表現。六欲是七情的動力,七情是六欲的釋放;六欲是氣流,七情是樂器。3) 七情六慾作為生命的基本特徵構築著我們生命樂章的基本旋律,因為七情六慾都基於很強的心理基礎,有一定的天賦特徵,所以我們常說「命中注定」是有一定的科學基礎的。4) 從長期看,六欲都是沒有極限盡頭的,但在一具體時間裡,人的慾望不僅在六欲中是有所重點的,而且是主次分明的,同時慾望的程度是明確的、有限度的。5) 七情和六欲共包括13個人性要素是相互關聯、相互轉化、相互影響的。6) 「人情練達即文章」中的「人情」可理解為「七情」,西方著名的「情商」理論也可以等效為「七情練達術」。7) 七情六慾是我國古代文明對人性的深刻、形象的認知和概括。由於人性具有穩定性和原始性的特徵,該認識對我們現代人類社會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七情」鮮明強烈者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性情中人」,比如愛憎分明者;「六欲」鮮明強勁者則顯示了相關方面的生命能量,比如爭強好勝者。三、 人性的理論的中西比較通過前面的介紹,我把以Robert Hogan的理論為代表的西方現代人性論,和我國古代「七情六慾」說的人性理論建立以下對比模型作些比較。1) 共處(交往與接納);2) 進步(地位與等級);3) 意義(預測與條理)。人性三點推論1) 人類是群居動物;2) 每個群體都存在地位等級;3) 所有人類群體都有類似宗教的東西;4) 人們適合生活在類似狩獵社會的「平等」的群體里。人性四點假設1) 得到接受和贊同;2) 地位、權力和對資源的掌控;3) 可預見性和秩序。

上圖中,我們把中西方的人性理論放在一起,就會發現它們之間有著很多有機的聯繫:1. 西方的人性論是從現代的視角,基於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的觀察得出的一些經驗,最後落腳在心理分析的層面上,因此是一種本原說;我國的人性理論則是古人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體驗和總結的結果,歷經歷史長河的洗鍊,最後形成感官性很強的描述,因此是一種表象說。2. 不論是西方的本原說,還是我們的表象說都是在把握同一個東西——人的生命體中穩定的、共同的東西——既不隨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也不因個體的轉移而發生變化,我們稱之為「人性」。3. 可以說,中西方的上述理論都抓住了人性的重要特徵和關鍵要點,而且在內在和外在上、在來源和延續上形成了互補效應。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古人不僅在表象上把握了人性特徵,而且通過「欲」的提出,進一步深入到心理層面觸摸了人性的一些本原性特點,不過由於時代的科學水平局限,仍然是以感覺分析為主的。4. 人性理論是我們修鍊「主體技能」,尤其是「自我技能」的基礎理論。(「主體技能」是我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心理學解析》提出的概念,指與人有關的技能。)5. 人性既是遺傳的產物,也受變異的影響。變異更多表現為個體間在人性的子維度和子維度的強度上,而很少表現在人類代代相傳的代際差異上。6. 人性表現為心理行為,背後卻是強大的生理基礎,所以我們的古人提出「修身養性」。人性有優劣兩個方面,揚優抑劣的過程就是人性的修鍊過程,人類在這方面的努力從沒停止過,而且每個新生生命要面對和經歷的人性問題和人性發展問題幾乎完全相似。這是人性的穩定性決定的。下面一個順口溜就是為了對付「怒」性的。莫生氣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四、人性的修鍊1. 人性的「硬幣兩面性」人性中優點的要素,或要素的優點極性是人類進步、和諧、發展的力量,這些力量閃耀著人性的光芒;相反的人性層面則是人類落後、衝突、倒退的力量,這些力量浸透著人性的醜惡。但是人性中幾乎所有的要素,比如七情六慾說的13個要素,都像硬幣一樣有著正反兩面,我們沒法簡單地棄惡留善,比如有「恨」性我們才能「愛憎分明」,有「怒」性我們才能「橫眉冷對」,這些也是人性光芒的組成部分。而且在我們發展人性優點的同時還會跟著發展人性的弱點,比如我們揚起「生的希望」的同時,「死的恐懼」也會悄然跟隨;我們「追求進步」的同時,「惡性競爭」便如幽靈閃現。2. 理性是人性光芒的開關人性是感性的,並遵循感性的行動機制,駕馭感性的力量是我們人類特有的理性的行為。Stephen R.Covey在他的《第八個習慣》一書中提出過感性的行動機制——刺激反應模式,並且提出在「刺激反應」之間的「間隙」對於行為後果的重要性。我想如果刺激反應遵循的是人性的感性行動機制的話,那麼,在刺激反應的間隙里插入「理性的思考」將會是人性優點發揚、人性弱點抑制的一個轉換開關或增效開關。

3. 人性自身就有開關有人罵你!你生氣了嗎?生氣!回擊!這就是人性。想一想,他為什麼罵我?再想一想,我為什麼要生氣?再想一想,他的癌細胞正因為生氣又多了幾個,你笑了!笑(喜)也是人性,然後,你忽然生起了憐憫之心,去安慰他一下,他很感動,你們化干戈為玉帛了!這些都是人性。第二種情況下唯一的不同在於你多了幾個「想一想」,這就是理性開關在起作用。我們能否建立「以德報怨」的刺激反應,建立「愛你的敵人」的「不理性」再造人性?從而一步就從「挨罵」跨到「勸慰」的行為。看來,人性的光芒不一定要理性的參與和干預。如果我們修鍊出更高級的人性——硬幣的兩面都是積極人性和人性積極因素時。

4. 率性之道「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修道謂之教。」通過自我修為讓人性的自身開關起作用,修得能夠自如地統馭自己的冥頑純樸天性的「率性之道」,這是脫胎換骨的過程,更是一個超凡脫俗的過程。這個過程探求極艱苦,而一旦求得卻極平常,因為所有我們要追求的一切都早已存在於我們的內心,常常就是我們手持的「硬幣」的反面。練就「率性之道」後就能達到「至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從而「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就成就了我們的「主體技能」達成「外柔內剛」、「內聖外王」的登峰造極的境界。⊙⊙本平台原創整理文章,歡迎轉載,轉載本文須註明,來源:道德經(微信ID:fangsheng365),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

道家修鍊方法:最上乘天仙修鍊法秘笈
愛是一場最深的修鍊
文始派的丹道功法修鍊(5)
林川博的【修鍊】
感悟:認真修鍊 才有底氣!

TAG:人性 | 本質 | 修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