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維認識論(第二版)(上)

高維認識論(第二版)(上)

(曹天雲)

認識反映過程是每個人都在進行的行為,太平常了。以至於人們都在熟視無睹中被表面現象引入誤區,而阻礙了人們向著深刻而理性方面的思考。所以,揭開認識反映的神秘面紗,而展現認識反映的深刻內涵。

由於客體與主體在信息存在的同源,由於人的生命特性,於是人的意識對於客體信息的建構反映,指向了主客體的信息存在基礎和同源基礎,也體現邏輯契合、邏輯設定原理,體現人化的局限內容。

用一個數學的函數關係可以簡明扼要的描述認識關係:客體(物自體)為x,人的眼睛感官到人腦意識的建構功能為f,對於客體信息的建構反映內容為f(x);數學表達式為x f→f(x)

一、認識反映的信息基礎

主客體相互作用的認識過程就是大腦意識對於信息的吸收、轉換、建構過程。所以,對於信息內涵的認識,是建構認識論的基礎。

我在高維資訊理論等多篇文章中,對於信息的內涵有過詳細的闡述,所以,這裡就直接列出結論性的內容,作為認識反映的信息基礎。

1、物理學的信息基礎

當一個小球碰撞另外一個小球遞,可以看做是一個小球所攜帶的動能和信息狀態,通過碰撞而傳遞給另外一個小球,實現信息的交換和物體狀態的改變,也是其存在狀態的信息改變。

信息有存在、傳遞的特性。傳遞的結果便是達到影響、改變。人們只知道信息需要藉助於物質、能量而進行傳遞。而忽略了物質、能量就是信息的集合。能量具有傳遞、改變、影響的特性,與信息的內涵等效。

綜合而言,能量就是信息的影響特性,能量的大小就是信息影響能力大小的度量。質量是物質所含多少的度量,也就是物質信息場的彎曲時空所凝聚光子信息能量多少的度量。

當然以上面的結論可以進一步的作一些推廣:牛頓力學中,力就是物體之間的作用,也就是對於物體之間的相互的信息傳遞。當然現在直接用相互作用來體現信息的傳遞狀態。功率就是對於單位時間內對於信息影響多少的度量,而功就是對於信息施加、傳遞、影響多少的度量,並延伸到能量那裡去了。所以,信息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到另外一個物體,從一種形式改變到另外一種形式,而在相對低維的時空中,信息的穩定,體現在人們理解的能量的守恆。所以,能量就是信息的影響特性,能量的大小就是信息影響能力大小的度量。

人們看不見引力,卻能夠感受、測量到受吸引的信息;人們看不見時間,卻能夠感受時間的信息存在。

現代物理學將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拉入物質場的範疇,加上引力場的存在。在我以前關於物理質量形成的文章中,闡述了微觀物質場的存在,同樣導致時空的變化:長度縮短、時間變慢。當微觀物質場非常強大的時候,導致時空彎曲,光子能量被凝聚在其彎曲時空中,形成人們所檢測到的微觀粒子的物理質量和微觀粒子的存在。

由於微觀物質場都是矢量場,包含方向、影響、改變的信息內容,也包含有序的內涵。而且光子也是具有方向、能量、影響的信息存在,因此,形成的彎曲時空、物理質量、微觀粒子也都體現信息存在了。再依據相對論的質能方程,質量成為對物體所包含的彎曲時空中能量多少的度量。而組成質量形成的物質場、彎曲時空、光子能量都是信息,所以,它們又統一於信息。

因此,微觀物質的矢量場也是信息場,包含信息的有序存在。這時,信息的內涵進一步擴展,定義為:信息是具有有序、影響的能量存在。信息影響能力的大小用能量的大小來表示和衡量。物質矢量場作為一種信息存在,導致的彎曲時空中所凝聚的光子能量多少用質量來表示和衡量。

這樣,在現代科學並行的物質、能量、信息內涵中,找到了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統一的內容。物質、能量、信息獲得了新的統一。

2、人大腦意識的信息內涵

人的大腦意識可以進行信息的存儲、記憶、分析、思維、聯想,生成思想、信息、情感、價值等許多內容。還可以通過神經網路與肌體結合,產生行為、交流、控制等內容。都屬於信息的內涵、範疇。

人的身體作為一個整體,大腦意識通過感官、肢體與外界進行相互聯繫、信息交換和相互作用。也就是佛家所說的五蘊六識與外間進行相互作用。

所以,大腦意識和生命系統揭示了信息所包含的目的、有序、智慧、影響的內涵,還可以控制、改變、影響自己的身體、外界的事物,也決定著信息影響的內容、方向、傳遞、轉換的形式。

從而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內涵:以人的生命、意識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信息世界、人化世界,並賦予了信息內涵中物質、能量傳遞、改變、影響的目的、有序的內容與統一。也為一定範圍內的物理信息的傳遞、改變、影響找到了人生命意識的來源,物質與精神的關係在新的資訊理論中獲得了人本主義的統一。

這樣,人的生命意識的存在便賦予了人們所進行的物理實驗、產品設計、生產製造、改變控制事物的信息能量的目的、意義、有序的內涵;也進行能量的傳遞、影響的物理信息找到了更加深刻的人的生命意識的信息來源、目的。從而將物質、能量、信息、意識統一在了一起,得到了完整的、深刻的信息內涵。

現在綜合起來,將信息定義為:信息是具有有序、影響、目的的能量存在。信息的內涵包含三個要素,即有序、目的、影響能力。

信息有序要素用智慧、思想、數學、邏輯、場等內容來描述;信息的目的要素可以用人的靈性、心性、道德、善良來描述;信息影響能力的大小用能量的大小來描述。它們實現了存在的統一、人本的回歸,而在時空的演化中展示出不同的信息傳遞、影響的內容。

從而實現了物質、能量、信息的統一,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實現了天人合一的人本主義的哲學回歸。

3、信息場的由來

不同物質的信息矢量場、時間場、基因密碼、細胞結構,與不同的心靈的信息矢量場的結合、建構,便建構成為相對高維的多維時空存在系統,也讓實現了物質、能量、精神、信息的統一,成為一個信息的高維時空世界。

同時也展現出宇宙時空的高級存在的層次性,體現宇宙存在的意義,體現人生命的目的和意義。也使得人們對物理與時空的探索,具有了人本的回歸與統一,詮釋著天人合一的存在與統一。

無論是低維的物質矢量場、時空(包括時間)場,還是萬有引力場,還是人心靈的矢量場,還是所編製的基因密碼的矢量場。它們的存在是從哪裡來的?這是一個嚴謹而重要的問題。

牛頓在創建經典力學的時候,將萬有引力所導致的星球的運轉的第一推動賦予上帝。這裡,我也將所有時空的不同的信息能量的矢量場賦予上帝。不過因為我信佛道,所以,這裡便將所有時空的不同的信息能量的矢量場賦予高維時空神佛的生命之場。

4、高維信息場的存在

高維的高級生命演化出來的信息能量場智慧、細微、精妙、有序、高維、高頻、高速、浩大,他們向著相對低維時空進行演化、投影,形成許多層次的多維的宇宙,形成許多層次的天神合一的宇宙存在形式和生命形式。

於是,這樣向著低維時空演化形成的多維宇宙存在,就演化成為了人們所接觸到的相對低維時空的各種物質場、時間場、時空維度、信息傳遞的存在;被人們在低維時空中人化、建構反映成為了各種現象,包括量子態波函數、波粒波動、量子糾纏、物質場、引力場、電磁場、時間、相互作用規律、能量傳遞形式規律、系統的有序結構關係、道、自然,以及各種認為的偶然現象;演化為人們所認識、建構出來的宇宙、時空、物質、能量、生命的存在現象;演化為人們看見的銀河系、宇宙的樣子,構成人們在低維時空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質、信息、能量的存在內容。

由此便形成了邏輯自洽的、融合高維低維時空的新資訊理論思想,實現了物質、能量、信息在高維資訊理論中的統一,實現了物質與精神的在高維資訊理論中的統一。展現出宇宙時空的高級存在的層次性,體現宇宙存在的意義,體現人生命的目的和意義,詮釋了人本主義的哲學理念和思想內涵。

與質量、能量相結合的信息,走向了新資訊理論的統一。而高維時空思想可以解決不同維度時空的全息問題。而且以高維信息、高級生命的意識能量,回答了信息來源的問題,能夠解釋時空的層次性、全息的維度差別、宇宙存在的不對稱問題,不僅實現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還使得資訊理論得以符合現實、邏輯自恰。

基因、電腦的編碼都是有目的、意義的,不是隨機的。高維資訊理論,是有神論的信息統一論,才能夠解決物質、意識的統一,人生命的意義,宇宙不同維度的時空層次問題。信息的統一通過高維時空的、有神論的思想而獲得統一、自恰。

無神論的全息只能指向宇宙存在的同一、單一、對稱的全息體,就背離現實。現實的信息是非全息的,存在是不對稱的。低維時空無法達到全息。

二、認識反映的基礎原理

認識反映的基礎原理包括信息同源原理、低維化原理、人化原理,這是進行認識論建構的基本原理。

1、認識反映的信息同源原理

由於相對低維時空的物質、能量、時空的存在具有相同的信息來源都來自於高維時空的高級生命的信息能量、意識建構,具有相同的信息能量基礎,也就是相同的存在基礎。

因此,相對低維時空中的不同的物質場之間、不同的物質能量之間可以相互作用、進行信息能量的傳遞、轉化、影響、控制,呈現目的、有序;而主客體之間也可以進行相互作用,而進行認識反映、建構人化邏輯、進行控制、反饋等活動。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地球是一個生命體,各種物質、能量、信息的傳遞、交換具有有序、目的、影響的信息內涵,具有高維時空的高級生命所設定的系統內涵。

人的靈魂作為宇宙高維時空中掉下來的生命,儘管沒有了高維生命的意識能量、智慧,沒有了高級生命具有的浩大能量。然而可以與低維時空中的基因細胞的身體結合,成為在相對低維時空中的多維生命體、低維時空中的萬物之靈,而形成人化的世界。

由於在低維時空中的生命的基因細胞、五蘊六識、物質場都來自於高維時空的高級生命的信息能量場,因此源自於相同的高維生命的信息、能量的來源、基礎。因此人的生命可以在低維時空進行主客體的相互作用、認識過程、邏輯契合過程、認識反映過程、控制改變過程等。

2、認識反映的低維化原理

然而,由於人的生命的靈魂是掉入三界內的、掉入低維時空中的,其智慧有序的信息能量已經很低了。在與低維時空的肉身的結合後,只能通過低維時空的身體的五蘊六識而進行其思想意識的建構、信息的建構演化過程。因此體現出來在相對低維時空中進行的主客體的相互作用的認識、控制、改變,也就是人化的認識建構反映過程,而建構、形成低維化的、低維時空的邏輯契合的、人化世界的內容。

在高維時空的背景下,在人世間的生命時空環境中,人對於世界的反映、認識包含一定維度下了的時空信息的存在、振動、退相干、結構與人的感覺意識信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統整體,呈現出相對低維的人化世界景象,配合於人的輪迴過程和迷的時空環境。

高維時空的有序信息能量對於低維時空的影響、演化中,也被低維時空中人的低維觀念不斷思考成為規律、方程、函數、概率、塌縮等邏輯內容來不斷理解,包括在量子力學中的非定域現象和人們平常所理解的偶然現象等等。

於是,人們在相對低維的時空環境中,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人的意識活動將高維時空在低維時空中投影的物質場建構成為了四種相互作用、運動、質量、能量傳遞、量子態等不同的四維低維的、人化的認識現象,進行著各種實驗活動、控制客體的活動、改造世界的活動。演繹著相對低維環境下以人為本、以人為核心的信息世界的統一,展示生命意識的有序、智慧、目的,展示人的思想意識與信息的傳遞、改變、影響的信息能量的內涵。演繹著低維時空中的信息內涵和信息世界。

從而形成人們所理解的、在相對低維時空中的物質與精神的關係、天人合一的關係。在高維全息宇宙中形成相對低維的、局部的、低級的有序狀態、信息世界內容、認識反映、建構內容。

3、人化原理

所有能量都存在於當下。「過去」的能量以因果信息的方式交匯、溶解在時間的信息中,而被人的記憶、思維等信息意識建構成為人化的世界的現象。所以,人們的意識中才能夠建構起來小球的運動、能量傳遞、相互作用、可重複性的認識內容等等各種人化內容、各種物理實驗。如果沒有因果的信息,是無法完成這樣的建構的,也看不見這樣的圖景、景象的。

人的生命將一定波長的光波建構成為了顏色,將一定波長的空氣的振動建構成為了聲音,將量子力學都還沒有搞清楚的波函數信息能量包建構成為了各種物體、物質存在。

所以,當人睜開眼睛,藉助自己的身體六識,已經進行了無比複雜的信息吸收、轉換、建構過程。將無比複雜、高維、有序的存在建構成為了低維化的、人化的圖像。建構成為了人們看見的世界的樣子。

對於同一客體x,因為不同人的生理結構相近,也就是從眼睛感官到人腦意識的建構功能f相近,所以,建構反映內容f(x)相近,形成可重複性的f(x)內容,形成人化的認識內容。

只要承認人對於客體信息有吸收、轉化、改變、建構的過程,也就是藉助於五蘊六識的過程進行認識建構,那麼,人就不可能認識到客觀事物的內容,而是人化的內容。

佛教中的五蘊六識對於人的認識特定、認識局限有了高度的概括,比較通俗易懂。所以,這裡可以粘貼出來,方便理解。五蘊,包括色受想行識。人們所認識的,藉助於五蘊的不同表現狀態,形成主客體相互作用的認識統一體f(x)。人們無法從這個認識系統中,割裂出主觀c和客觀x出來。

唯識宗的六識指眼耳鼻舌身意識,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人的感覺感覺獲得客體x的信息,進行吸收、轉換,和大腦神經網路系統的建構f,形成人的意識反映內容f(x)。第六識的意識f(f(x))還要進行進行語言、概念、分析、判斷、邏輯等的意識加工,形成人的思想意識的深刻內容。

人化原理認為:正是宇宙相對高維時空所設定的人的基因細胞、感覺意識系統和低維環境,才讓人與環境形成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部分邏輯契合的交集內容,而被人的意識系統建構反映成為人化的世界內容。並可以創造出來人世間的邏輯設定和邏輯契合內容。

人的認識反映內容(f(x)來自於有目的的、有序的邏輯設定,體現主客體能夠進行邏輯契合的部分交集內容的建構。也體現低維時空的邏輯契合內容,也體現宇宙高維是在低維時空的投影狀態,而非對於客體、主體的本體存在內容的建構。

如果宇宙相對高維時空沒有設定地球的相對低維時空的人和生物存在,也就不會設定地球那樣的低維時空邏輯和環境。

所以,正是人的存在,才將宇宙、物質、能量、信息等建構反映成為人化的模樣,而形成人化世界的內容和發展。

人化原理裡面,還包括邏輯契合原理、邏輯設定原理、認識系統原理等。因為重要,所以,後面單獨闡述。

三、人化的認識建構原理

人化的認識建構原理包括邏輯契合原理、意識建構原理、邏輯設定原理、認識系統原理等。

1、認識反映的邏輯契合原理

不同物質信息場、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時空存在體現有序的信息場,包含能量和有序邏輯的內涵。所以,主客體相互作用所建構的認識反映過程,也就包含了邏輯、能量兩個方面的契合內容。

認識反映過程的能量契合以佔比重多大的眼睛感覺和光波為例子,包含(大小(光的頻率)、強弱(光作為波色子的疊加)、多少(涉及眼睛的解析度))等內容。

比如可見光範圍之外的反射光,人眼看不見;尺寸太少的,人眼的解析度不夠,也看不見。

而後面主要探討的是認識內容的頻率契合、匹配問題。

在人類生命所在的時空中,人的感覺器官與大腦意識活動的頻率在宇宙中比較低頻、感覺的時空維度也比較低,與客體中存在的各種頻率中的低頻相匹配、低維相結合。這是進行認識的邏輯契合的基礎。

在認識過程中的主客體構建的認識統一體的能量契合基礎上,實現某種程度的邏輯契合、耦合,從而形成認識反映內容f(x)。

由於客體的存在內涵x是無限的,人生命的存在內涵和意識建構f也是無限的。設主客體的契合邏輯為l,客體的低頻邏輯內容為l(x),人大腦神經網路的感覺邏輯為l(c)。當然人的感覺邏輯為l(c)與人的意識建構f之間也有邏輯演繹過程,那麼形成的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感覺反映內容為A。

認識的邏輯契合原理為:主客體在相互作用的認識過程中,人的意識建構f出能夠達到交集的邏輯契合的部分內容f(x),為客體的低頻邏輯內容與人大腦神經網路的感覺邏輯的交集A= f(x)=f( l(x)∩l(c))。

具有可重複性的f(x)與x、f、l(x)、l(c)之間都有邏輯契合、演繹內容。儘管人們並不知道x、f、l(x)、l(c),然而依照這樣的邏輯契合過程和原理,人們能夠在主客體之間、認識現象與內容f(x)進行互動有效的互動、控制、反饋等等認識過程。符合認識的邏輯契合原理。

於是,主客體之間可以進行互動,形成具有可重複性的認識內容,還可以對客體進行控制過程,實現控制預測和控制目標。

所以,認識內容共同體現主客體的邏輯的契合、共振、匹配、交集後的產物。

對於同一個客體,人、小狗、鴿子看見的圖像不同,體現主客體相互作用的能量、邏輯的契合不同。

2、認識反映的建構原理

在人認識反映過程中,進行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依據主客體之間的邏輯契合、低維化過程,人的大腦意識的神經網路系統和意識過程將處理、轉換、低維化後的信息進行建構,而形成最初的圖像、聲音、味道等認識反映內容f(x)。

儘管人們並不知道人的意識是如何進行建構的?而只是呈現出來了建構後的圖像、聲音、味道等認識反映內容f(x)。然而這些圖像、聲音、味道等認識反映內容f(x)卻需要符合人化原理的,符合主客體之間的低維化的邏輯契合、邏輯建構的。因而用意識的建構原理來對這樣的認識反映過程進行概括。

這樣,高維時空形成的無比智慧的信息能量便在低維時空的投影中,在低維時空的主客體的認識反映過程中,進行了低維化的邏輯契合過程,而被人的感覺和意識過程建構成為了人們所看見的世界的樣子、低維化的、人化的樣子了。也就是人們所理解的認識現象、印象等描述。

進而可以在這樣的人化現象f(x)的基礎上面不斷深化、不斷發展邏輯認識內容。比如建構數學關係、物理模型、數學公式的不斷修改深化等等,並進行主客體互動的實踐、實驗過程,形成具有可重複性的、批量生產的主客體交互過程。。

3、邏輯設定原理

反映的邏輯設定原理是指一個主體A設定邏輯內容,而期待另外的主體B認識到主體A所設定的邏輯內容。

比如一個人設定紅綠燈、設計製造機器、傳授語言知識、網路圖片、實驗內容等等,都能夠讓其他人看見,形成具有可重複性的認識內容。

在人類所在時空的範疇內,是基於人與人的生理結構的相似而進行的自然的邏輯設定。人們認為在相同條件下自己能夠看見的,其他人也可以看見。也因此發現了色盲的現象。

因為儘管人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意識的建構反映f是如何進行的?然而因為生生理結構的相近的人,其意識進行反映建構的過程f是相近的。因此人們便經常如略了意識建構過程f,而以為自己直接看見了事物f(x),而且其他人也可以看見的。並且能夠直接的進行f(x)的複製、傳遞。

而相對高維時空的生命對於人世間的低維時空的人和其它生物的反映邏輯設定,來自於他們期望人們能夠反映出來的那部分邏輯的契合內容,而對於人世間環境的各種邏輯設定。

地球上的各種植物、動物、人的有序基因密碼和邏輯結構,都來自於相對高維時空的設定,因而導致在這個時空層次中人的認識反映才能夠與它們進行某種的邏輯契合,而建構反映出這些美麗的生物圖像和部分邏輯內容。

人世間的因果,可以在人世間的環境進行緣起、積澱、演繹、輪報。

4、文字元號與建構反映內容f(x)之間的邏輯契合、設定

人的文字元號具有邏輯內涵,可以與所建構反映的內容f(x)之間建立聯繫。文字元號的邏輯、客體的契合邏輯、與人的意識邏輯之間達成邏輯契合,符合邏輯契合原理。

所以,人通過製造機器來控制、改變客體的表面狀態f(x)1。人還可以通過計算機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硬體結構邏輯、客體的契合邏輯來達到人機交互、計算機自動控制等等。

由於人的認識反映內容(f(x)來自於有目的的、有序的邏輯設定,體現主客體能夠進行邏輯契合的部分交集內容的建構,可以與人類的文字元號之間建立邏輯聯繫。也體現低維時空的邏輯契合內容,也體現宇宙高維是在低維時空的投影狀態,所以不是對於客體、主體的本體存在內容的建構。

佛教的「金剛經」裡面經常出現:說XX,即非XX,是名XX。

「道德經」第一章裡面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人類的邏輯設定的交流應用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設定文字、語音,還可以採用圖畫、影像、音樂、雕塑、汽車電器使用等多種方式進行交流。

可以課堂學習、進行可重複性的實驗驗證等,體現層次相同的人生命之間通過意識的邏輯設定、認識反映內容。體現一種邏輯設定和邏輯契合。

當老師上課的時候,一個班幾十個學生都能過學習掌握到要求的知識內容,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邏輯設定的傳遞、學習。

現代工廠設計、製造的機器以具有可重複性的特性來進行大批量生產。互聯網進行數據的錄入、複製、傳遞、管理、交流等,實現設定邏輯內容的契合原理。

人們之間的交流還可以通過設定密碼許可權、封閉信息傳遞通道、黑箱等方式來進行信息交流內容的保密,而不讓其他人知道。

當然越機械的、初級的邏輯,越容易學習、掌握。而越高級的生命感受,就越呈現出詞不達意、難以言表的情況來。

所以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說法。許多認為相對高端的人聚在一起,期待能夠感悟各自的精神、思想的追求內容,領會言外之意、形外之境。

(上面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6、認識系統原理

一般的哲學對於認識論的許多概念都有描述,沒有歧義。所以,我直接採用百度的內容抬出來:反映是指一個物體受到外界的影響時,通過改變自身來對所受到的影響加以體現的特性。在認識論中反映一般是指人的感覺和意識在受到來自於認識對象的影響和信息的作用後,所引起的人的感覺和意識變化的過程和內容。主體是有意識的生命系統,是意識的過程和內容的實行者,是能夠有整體意識、功能、行為的生命系統。客體是認識對象,代表那個認識對象的存在。

認識是主體主動收集認識對象(客體)信息的主動行為。在一定條件下的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在主體的意識中形成對於客體的相對穩定的反映內容,也可以稱為認識反映內容。在認識反映內容的基礎上,主體對於這些認識反映內容的不斷的意識加工,包括記憶、聯想、語言、概念、分析、抽象,演繹、綜合、思維的進一步的意識加工,都屬於主體對這個客體的認識內容。

1945年,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發表《關於一般系統論》論文,提出一般系統論的基本思想。現在,人們認為系統是由一些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若干組成部分(子系統)結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功能的一個有機整體。

根據現代系統論的思想,人的主體f與認識客體x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個認識系統。在這個認識系統中,客體、光媒介與主體都作為這個認識系統的子系統而存在。

由於客體的存在信息被光媒介反射傳播,再被主體的感覺器官(眼睛)接收、轉換、通過神經傳遞到大腦中,再被人大腦意識的網路神經系統建構、反映成為了圖像、運動、顏色等意識內容,這也是作為認識系統整體存在的認識內容f(x)。

這個認識系統中的各種組成部分,客體、媒介、主體包括從感覺器官、神經傳遞、大腦網路神經系統等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認識系統,我們的認識內容是這個認識系統中建構的新的認識統一體的整體體現。對於認識系統的任何一個子系統的改變,都會導致最後認識內容f(x)的改變。

作為認識系統的整體狀態而存在的認識內容,已經不同於系統中的客體、主體、媒介等任何一個子系統的內容了。人們無法在一個認識系統的整體狀態中割裂出來客體內容、主體內容、媒介內容的。如果將這個認識系統的整體內容當作其中的任何一個子系統的內容,也是錯誤的;當然對這個認識系統中的任何一個子系統的否定,也是錯誤的。唯物論往往將認識系統形成的f(x)當做客體x的內容;而唯心論往往將認識系統形成的f(x)當做主體意識f的內容,都是錯誤的。系統認識論超越了唯物、唯心的局限。

比如人們看見一個藍色的杯子在那裡,便是一個認識系統的典型體現。在這個認識系統中,如果只有一團連量子力學都還沒有搞清楚的微觀粒子集合的客體存在,不能形成藍色的杯子的實體狀態;如果只有主體的感覺和意識系統,也不能形成藍色的杯子的內容;只有光波,也不能形成藍色的杯子。而必須是客體、媒介、主體相互作用,構成一個整體的認識系統,才能在這個認識系統中,人的感官、網路神經系統、大腦意識系統進行建構,形成藍色杯子的建構反映內容,也就是認識系統整體的內容。

在認識系統中,人們往往將作為系統整體的認識內容f(x):這個藍色杯子的意識現象投射到客體那裡去了,就認為看見的客體是藍色的杯子,就認為看見的藍色的杯子是客體存在內容了。

(下集待續)

參考文章:

認識論的數學原理

高維認識論1

人化世界的認識論思想概論(一)

人化世界的認識論思想概論(二)


推薦閱讀:

怎樣認識八字三垣財庫
從國民素質的高度認識細節
【轉載】對詩詞平仄的認識(轉)
談武術認識中的低級錯誤(一)
今天咱來認識認識篆書

TAG:認識 |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