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與讀書(輯)

「三」與讀書(輯)讀書三到 朱熹強調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凡讀書,須整頓几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自南宋·朱熹《訓學齋規》) 大意為:但凡要是看書,要把桌子台案整理,讓桌子潔凈平正,將書本整齊地豎放,讓身體坐正,面對書本,詳細緩慢地閱讀字句。認真仔細分條明細地閱讀。要念得字字響亮,每一個字都不要錯讀,不要少讀一個字,不要多讀一個字,不要把字詞顛倒,不要牽強附會,只是要多誦讀幾次,自然而然的就上口了,隔很長時間也不會忘記。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所以如果書讀的熟習了,不用看解釋說明,自已就明白書的大義了。我曾經說,讀書有三到,便是心到,眼到,口到。如果沒用心,眼就看不仔細,心眼不專心,只是在盲目朗讀,就不會記憶深刻,就算能暫時記下,也不會記的很牢。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用了心去讀了,眼和口豈不是也就跟著到了?讀書三上 「三上」:指無論在何地,只要有心皆可讀書。宋,歐陽修《歸田錄·二》:「謝希聲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琅然聞於遠近,其篤學如此。余因謂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三,廁上也。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讀書三餘 「三餘」:為千方百計擠時間讀書之典。三國時魏,董遇,明帝時大司農。為《老子》作注,又善《左氏傳》。人有從其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從學者云:「苦無時日。」遇云:「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曰:「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三國志·魏書·王肅傳》)。晉,陶潛也提到「三餘」讀書心法:「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長(遷)又為之。余嘗以三餘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書,慨然惆悵。」(《感士不遇賦序》)。讀書三味   (1)古人讀書有「三味」:「讀經味如稻引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我們耳熟能詳的魯迅的三味書屋就是因此而得名。古人讀書異常勤奮,珍惜光陰,「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也」,一點時間都不揮霍,勤學苦讀,最終學有所成。「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讀書是有滋味的,即使當一個布衣百姓,有詩書在手,吃起粗茶淡飯,也堪比山珍海味。也就是說,讀書既是生活所必需,又是精神的美味佳肴,令人回味無窮。  程門立雪、鑿壁借光等勤學苦讀的典故代代相傳,古人讀書的毅力和恆心值得現代人借鑒。 (2)現在人讀書也應具有「三味」。   一為趣味。孟德斯鳩曾說:「愛好讀書,就能把無聊的時刻變成喜悅的時刻。」只有把閱讀變為「悅讀」,充滿興趣的閱讀,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字裡行間,讓心靈和文字一起翩然起舞,這樣才會在書中尋找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就好比自己喜愛的美食,放在眼前就垂涎欲滴,看起來更是大快朵頤,細細品味,余香繚繞。   二為意味。閱讀就如把生活打開了一扇窗,萬千景象,盡收眼底,天光雲影,清風徐來,一縷馨香沁入心田。通過閱讀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豐富底蘊,增長才幹。充滿意味的讀書,我們才懂得反思,學會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三為韻味。可以在寂靜的夜裡,在橘黃的檯燈下開卷閱讀;也可以在嘈雜的車廂里,徜徉於字裡行間。但處於無論怎樣的閱讀環境,都能心無旁騖,慢慢回味,綿長悠遠,韻味無窮。無一字不明,無一言不醒,無一書不覺,心境若水若谷,悠然瀟洒,打開心扉,心暢神爽,其中韻味,耐人尋味。讀書三味,其樂無窮。尋一方寧靜,懷一份安然,讓心靈和書籍不期而遇、美麗邂逅。

讀書三境界

(1)古人云:「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也。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博採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由此可見讀書之妙處無窮。大氣之書闊人胸襟,恬淡之書靜人躁動,富理之書發人深省。書有言外之味,有弦外之響,是矯人之思想、博人之情感的。 人在喧囂塵世,心必隱居「山林」,於是漫步書山學海,盡情呼吸沁入心脾的油墨之香,這便是讀書。

讀書不是人在讀,而是心在讀,是心與心的交流。所以心境是讀書的要旨,心靜方入讀書之境。有學者曾喻此種境界「不如海水闊大之境,不比江河深遠之境,而是湖水恬淡之境,偶爾微瀾陣起,恰是心靈共鳴所激起的陣陣情感的浪花。」誠如斯言!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這是大凡有心讀書者必須達到的第一層境界,即當志存高遠。首先你要胸懷大志,只有心中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能讀好書,才能運用自己所學的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去攀登一座座高峰,去創造一個個奇蹟。因為它,才有了諸葛亮「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偉大歷史功績;因為它,才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魄人心魂的詩篇;也是因為它,才有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情思……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鳳棲梧》),這說的也就是讀書的第二層境界了,即貴在持之以恆。「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同樣治學也是如此。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試想一個比人的生命還要漫長的讀書、治學過程,如果不持之以恆、毫不鬆懈,又怎麼會有什麼大的收穫呢?清代學者包世臣就曾言,要用自己一生有限的時光去讀盡天下無限多的書。可見古人讀書之恆心。「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年功夫老始成」,「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這些無一不說明了讀書需要「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恆心和毅力。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玉案· 無夕》),讀書經過了志存高遠的第一境界和持之以恆的第二境界,便可水到渠成地進入第三境界,也就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了,即成功之境。進入此境界的人,讀書便成了一件愉人心靈、矯人思想、博人情感的事了。如果說第一、第二境界是好學、苦學之境,那麼第三境界就升華為樂學之境了。你可曾聽到蘇軾路過時,摘取的大江東去的豪邁;李白路過時,取走的長江奔流的浪漫;你可曾看到柳永路過時摘取的幽怨的柳;魯迅路過時拿去的深沉的夜……這些都是入成功之境的讀書人所留下的深深足印。 「少年讀書,人生百味不諳,英雄氣盛,多生狂氣、霸氣、傲氣;老年讀書,世事滄桑閱盡,垂老遲暮,多生哀情、怨情、悲情。」但若你真正進入了讀書之境,心中便少了一份狂妄,多的是一份寧靜。心中便會少了一份悲情,多的是一份平和……

(2)古人將讀書的境界概括成三種:少年讀之,如隙中窺月;中年讀之,如庭中望月;老年讀之,如台上玩月。  

以月喻書,從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書的摯愛;而通過看月環境的逐步改變,我們也不難看出古人對看書要逐步深入體會的深刻。 想那懵懂少年,每得一本新書,自然如魚戲水,喜自難禁。但由於其生活閱歷的淺顯和心理年齡的限制,他們往往只專註於書中的華麗詞藻,要麼一段段地摘抄,要麼片斷片段地背誦,而置整篇文章的立意於不顧。一旦讀到了激動內心的章節,他們便即刻捉筆為文,將感觸宣洩出來,有的觀點偏激得都讓人發笑。「隙中窺月」的「窺」字便恰到好處的描畫出了少年們此時讀書的情境。而這種閱讀的結果常常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石頭、不見山峰。難以從整體上把握一本書的精髓,更難以對書中充盈著的作者性情做出準確的理解。  隨著生活經歷的豐富和對生活感悟程度的加深,那個「隙中窺月」的少年便會自然而然地走到庭中,變成了中年。這時候他看到的也將不再是一束月光了,而是滿滿的一輪圓月。此時,他再讀一個作家的書時,不僅會讀書中的字詞句段,而且還會讀書的篇章結構,為文之法;不僅會讀一個作家的長篇、中篇、短篇,而且還會讀他的散文、詩歌、理論、傳記;甚至將他的書和他同一時期作家的書拿過來對比著來讀,並讀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讀他的經歷、性格、人品、愛好等等。這樣,處在中年的讀者便可以通過讀一個作家的書,達到知人論世的目的。從而知其長,曉其短,師其精神而棄其皮毛了。再對這位作家書寫評論性的文字時,便可以言之有物,全面深刻地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了。  

如果說,讀書的第一種境界是囫圇吞棗,第二種境界深究欣賞的話,那麼第三種境界就該是品味契合的過程了。當一個人步入老年時,他在讀書時就會用自己人生的經歷來印證書中的文字、情節和思想。他在閱讀中就會自然而然得被那些文字導入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作者的內心深處,甚至與作者的靈魂進行交談,達到水乳交融般的默契和快感。這時的讀者是用自己生命去感受另一個生命,那種境界比文字本身所表達出的氛圍還要生動,還要完美。此時的作者和讀者,已融為一體,再也難以分清彼此了。古人所說的「台上玩月」,表面看來似乎很悠閑洒脫,而實際上又暗含多少的超脫和感悟啊!因為從形體上看,月亮雖然還是中年時的一輪,但顯然已經通過讀者內心的重新創造,那已是屬於讀者的月亮了。  

從古人讀書三種境界的形成過程上來看,讀書一定要靜下心來。只有這樣,才能入乎其內而又能出乎其外。書上的文字只是作者為你提供的造「月」的材料,真正的「月亮」還要你自己點起靈魂的火爐,憑著你人生閱歷的火焰,去熔煉,去重新塑造。也只有如此,你也才算真正擁有了一輪皓皓明月。

(3)徐宗文先生在談到學習的目的時,把「為知、為己、為人」稱為讀書的三重境界,其含義是:為知,指讀書是為了積累知識,增長學問、識見和智慧。讀書人應該把讀書當成一種永不疲倦的事來對待。博學從而多才,這是「為知」的需要,也是讀書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為己,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正己,培養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獨善其身」,練好「內功」,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從而有益於身心,這是古今讀書人共同追求的目標。讀書固然要博覽,但所讀之書也要儘可能有所選擇。為人,指讀書要「為黎民百姓」,即周恩來少年時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此為第三境界。「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深刻闡明了「為人」是讀書人志存高遠、胸懷天下的最高境界。

(4)孔子學習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知之」;第二境界是「好之」;第三境界是「樂之」。

我以為孔聖人在《論語·學而第一》中關於讀

書的三種境界的論述最具智慧。

第一境界: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意思是學習了之後經常實踐,

不是很愉快的嗎?

強調學以致用。

第二境界: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意思是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是很快樂的

嗎?學習不能閉門造車,

應當經常和朋友相互切磋、

相互砥礪,學習才有進步,見識才

會不俗。

第三境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怨恨不惱怒,

不就是君子嗎?讀書雖小有成就,暫不為世所用,也應該心境平和,

豁達樂觀。強調了

讀書人應有的胸懷。

熱愛讀書,

學會讀書,形成好學上

我以為孔聖人在《論語·學而第一》中關於讀

書的三種境界的論述最具智慧。

第一境界: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意思是學習了之後經常實踐,

不是很愉快的嗎?

強調學以致用。

第二境界: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意思是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是很快樂的

嗎?學習不能閉門造車,

應當經常和朋友相互切磋、

相互砥礪,學習才有進步,見識才

會不俗。

第三境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怨恨不惱怒,

不就是君子嗎?讀書雖小有成就,暫不為世所用,也應該心境平和,

豁達樂觀。強調了

讀書人應有的胸懷。

熱愛讀書,

學會讀書,形成好學上

(5)還有人總結孔聖人在《論語·學而第一》中關於讀書的三種最具智慧的境界。

第一境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學習了之後經常實踐,不是很愉快的嗎?強調學以致用。

第二境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是很快樂的嗎?學習不能閉門造車,應當經常和朋友相互切磋、相互砥礪,學習才有進步,見識才會不俗。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別人不了解自己,不怨恨不惱怒,不就是君子嗎?讀書雖小有成就,暫不為世所用,也應該心境平和,豁達樂觀。強調了讀書人應有的胸懷。

(6)「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剝,囫圇吞棗——是充滿飢餓感的發奮的青春初潮的標誌。雖然廣收博採難免盲目,進食過速導致腹脹——但這個過程畢竟是日後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許多人都是進入中年後憑「反芻」青春歲月里的泛讀而成名成家的。

「吞」雖為知識積累的必經之途,但畢竟是讀的低級階段。 「啃」乃咀嚼消化,強行吸收——是志存高遠的人生必經的頭昏腦漲、寢食不安的砥礪智慧的夜路。咬爛磨碎骨頭,獲取鈣質,這當然談不上享受——但卻是崢嶸人生必須付出的艱辛。「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學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an)免的里程。

「啃」是在「吞」之基礎上的知性提高——這是將死的知識化為活的血肉的過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飲醍醐(tihu 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是成熟聰穎的心靈與星空的娓娓絮語。月下折枝,花前憐玉,豁然貫通的人生不勝惋惜地告別了青春光陰——莊嚴地踏上了奉獻歲月。浮躁盡除,功利淡化,讀書成了頤養靈性的樂事——「默然回首」,天機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礎上悟性升華——這是進入人生創造之園的門票。

讀書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數都停留在第一境界,僅少數不甘人生庸碌者可進入第二境界。進入第三境界,非志強智達者不能。但能進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與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靈性——若無博與深,則靈性無其根本。

舉凡大家鴻儒,書讀到「品」的份上後,往往將「吞」「啃」「品」三字當成進一步治學的相濟並用的三種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韻致。或者是:泛讀的「吞」之,精讀的「啃」之,需細細體悟的則「品」之。 對一般的讀書人而言,不談三境界,如能將「吞」「啃」「品」三宇當作對待不同讀物的不同閱讀方法:用於消遣的書「吞」,有用的書「啃」,啟心益智的書不妨「品」——那麼,人生同樣會受益無窮。

(7)當代教育家王世發先生提出的讀書三種境界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為第一境。說的是讀書要靜下心來,守住心靈的寧靜,耐住寂寞,不怕孤獨,要專心致志。這是一種「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讀書境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為第二境。即讀書不僅要坐下來,還要能讀進去。讀進去了,就會沉醉其中,廢寢忘食,人與書就會融為一體。這是一種「物我為一」的讀書境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為第三境。書籍猶如巍峨的高山,綿延不盡,當你讀到一定的程度,你就會高屋建瓴,對事物的認識就會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會豁達、寬闊,顯示一種博大的胸懷和宏偉的氣魄。這是一種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8)孫遜所針對讀書的目的提出了讀書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辛台折楊柳,春日路旁情。」(崔國輔《長樂少年行》),這是消遣性讀書;第二境界是:「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王績《野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這是功利性讀書;第三境界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這是積累性讀書。

(9)余傑寫人生境界的文章引用了禪宗的三境界:其一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其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其三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借用來闡述讀書三境界也十分恰當。第一境界中的「尋」,是讀書的上下求索和追問;第二境界中的「無」,表明人已經從功利層次剝離出來,渾然忘物。而第三境界則是對有限時空的超越,達到長空明月、天人合一之境。

讀書三喻 古往今來,先哲們對書的比喻非常多,在此試析三例。   其一,以日喻讀書。西漢經學家劉向說:「少而好學,如日初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青少年正值豆蔻年華,精力充沛,蓬勃向上,恰如「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到了壯年,雖已成家立業,至鼎盛階段,但人生苦短,學海無涯,需趁勢而上,揚長補短,勤學不輟,發揚光大;時至晚年,儘管身體和心理不如從前,將夜幕籠罩,滿目凄然,萬物隱失,但不必傷感悲戚。老有所學,以學促樂,正如點燃一支蠟燭,黑暗頓消,光明即至,夕陽美景自當別有一番情趣。   其二,以月喻讀書。清代人張潮在《幽夢影》中有一個絕妙的比喻:「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因閱歷之淺深所得之淺深耳。」同樣是一輪月亮,由於少、中、老三個人生階段的年齡和閱歷不同,「隙、庭、台」觀月的地點有別,「窺、望、玩」月的方式各異,所看到的情景和收穫就大相徑庭。前者僅可觀其一二,中者只能略知大概,惟獨後者高處台上,眼界開闊,便能深得其精髓。讀書亦然,閱歷深者方能曉其三味,識其真諦,達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明代思想家呂坤「進德修業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義精仁熟在晚年」的名言,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其三,以雨喻讀書。董橋先生認為,人讀書就好比「聽雨」一樣,年歲有別,所得就各不相同。同樣一個人,在不同年齡「聽雨」,有著不同的感受,即「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在他看來,年輕時讀書往往心浮氣躁,急於求成,略知表皮,理解不深,領悟不透,及至歷經滄桑、飽經世事之晚讀,方能品出書中真味,悟得深遠意蘊,達到更高一層的境界。讀書三貴 清代張之洞主張讀書要貴博、貴精、貴通。  讀書三讀 清代梁啟超看書一般為粗讀,有價值的要細讀,格言類的要精讀。明代陸世儀主張要精讀、細讀、熟讀。  讀書三視 《文心雕龍》研究專家牟世金把書視為朋友、大敵、老師。  讀書三為 培根認為讀書之用一為怡神曠心,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  讀書三破 對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清代仇兆鰲在《杜詩詳註》中概括為突破、磨破、識破。  讀書三不 北京大學俞平伯教授讀書倡導不苟同,不固執,不苛求。  讀書三法 近代史學家翦伯贊讀經典著作的「三法」是通讀、重點讀、作筆記。  讀書三式錢穆先生讀書歸納出直闖式、跳躍式、閑逛式。  讀書三遍梁啟超讀書第一遍鳥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會通。  讀書三性、三味、三法、三不怕 魯迅先生酷愛讀書,並且講究讀書的「三性」,即目的性、靈活性、廣泛性。還有「三味」:平知、獲趣、致雅。「三法」是背書法、抄書法、設問法。他還經常提到在學習上要有「不怕慢、不怕落後、不怕失敗」的「三不怕」精神。
推薦閱讀:

耕讀書場說風水:羚羊掛角困孤城 水枯糧盡人吃人(2)
4、讀書
花了1W,用了3天,去學習怎麼讀書?
80年前一年級課本,真想讓孩子到過去讀書!
【交流】《開卷8分鐘》停播 讀書欄目面臨三大考問

TAG: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