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宗教中的神的觀念

姚衛群印度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宗教具有巨大影響的國家。對神的崇拜是印度宗教中的重要內容。但宗教信仰與崇拜神並不能完全劃等號。一個宗教觀念濃厚的思想流派不一定就是一個崇拜神的派別。這種情況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就有表現。印度早期佛教是不強調神觀念的。然而,從印度整個宗教思想的發展歷史來看,神觀念在印度宗教中還是佔有顯要地位。本文擬對印度思想史上的神的崇拜現象進行粗略考察,對古代印度人的神觀念的發展概要進行論述。以便能在這方面理出一條基本線索,作為我們進行具體個案研究的基礎或參照。一、吠陀中的神的觀念古代印度人的神的觀念在吠陀(Veda)中就有重要表現。吠陀是現存最早的印度上古宗教歷史文獻彙集。吠陀時期的時間範圍大致在公元前16世紀左右至公元前9世紀。在吠陀時期,印度雖然已出現了哲學思想的萌牙,但這些萌牙的抽象思維水平還是較低的。表現在吠陀中更多的是宗教的成分,而在這些成分中,神的崇拜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吠陀宗教的最初形態就是對神的崇拜。由於吠陀是在很長時期逐步出現的一大批文獻,因而在其中反映了古印度人在這一時期不同階段的對神的崇拜形態。大致來說,吠陀中對神的崇拜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一些形態:多神崇拜形態、主神崇拜形態(尊一神崇拜形態)、直觀可見事物被神化崇拜形態、抽象概念被神化崇拜形態、想像事物被神化崇拜形態、崇拜中包含懷疑的形態。這些形態並不一定都有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有一些是同時並存或同一種崇拜的不同表現形式。在吠陀時期對神的崇拜中,最早的形態是多神崇拜形態或直觀可見事物被神化崇拜的形態。在吠陀文獻中,可以看到各種具體的事物被作為神來崇拜。如在地上的山河草木、在空中的風雨雷電、在天上的日月星辰等等,都被作為神來崇拜。這類神中有風神伐由(Vāyu)、雨神(Par-janya)、水神阿帕斯( pas)、河神薩拉斯伐底(Sarasvatī)、太陽神蘇里亞(Sūrya)、火神阿耆尼(Agni)、雷神因陀羅(Indra)等②。這些神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直接可見的對應物,人們在當時並不能解釋它們的特性或其作用,對它們多少有一些神秘感甚至畏懼感,因而將其神化。例如對山河草木等的崇拜,是人們對這些自然現象的好奇心使然,想了解或正確地解釋它們。但在實際上當時是不可能真正達到這種目的的。因此這些事物被人格化並進而神化。再如太陽早上升起,晚上落下,這種現象是每天都出現的,自然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並對其進行思考,在當時人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情況下,只能將其神化,進行崇拜。這在許多國家或地區的宗教中是類似的。在吠陀早期人們所崇拜的諸神中,諸神的地位並不是完全平等的,這與有關神對應的事物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直接相關。那些對人們日常生活影響較大或印象較深的自然物體或自然現象的對應神在吠陀讚歌中出現的頻率要高一些,而對人們影響相對小一些的事物的對應神的出現頻率就低一些,甚至後來逐漸消失。如雷神因陀羅在諸神中就是出現頻率較高的神,在吠陀讚歌中表現得較為突出,有關讚頌不僅多,而且他的威力也被描述得極大,如一些吠陀讚歌中說:「他(因陀羅)使動蕩的大地堅定,使顫抖的群山安寧。他賦予(人們)更廣闊的空間。人們啊,他就是因陀羅。」「他創造了太陽,創造了黎明。他是水的引導者。人們啊,他就是因陀羅。」這些讚歌表明了雷雨對古印度人生活影響的程度,也表明了在古印度一些較有勢力的部族或早期國家中因陀羅神信仰的狀態。但古印度在當時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大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因而也就沒有出現反映中央統治集團宗教意識的主宰一切的神。因此,在吠陀時期,沒有也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一神教。對多神的崇拜是一直存在著,只是到後來神的種類有所減少,人們信奉的神有所集中,某些神受到較多的人信奉,或被人們賦予在眾神中較突出、較尊貴的地位。因而,這種對神的崇拜狀態應稱為主神教或尊一神教。在吠陀中,不僅能夠看到直觀可見事物被神化崇拜,而且可以看到一些抽象概念被神化崇拜。如在吠陀中有無限神阿地底(Aditi)、語言神伐屍(Vāc),與之類似的還有關於信心和愛等方面的神。這些神在自然界中找不到對應的直接可見的具體物,他們是對非形象事物或事物具有的特性的抽象概念的崇拜。從出現的時間順序上看,這類神的出現在吠陀中應該晚一些。也就是說,人們對神的崇拜最初應是直觀可見事物被神化崇拜,然後才是抽象概念被神化崇拜。因為人們的認識能力是逐步提高的,是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人們通常是先把簡單直觀的事物作為認識對象,然後才可能逐步將抽象的東西作為思考對象。在吠陀時期人們對神的崇拜中,還有一種形態也應被注意,這就是想像中的事物被神化崇拜。這裡所謂想像中的事物是指在現實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這種事物是由於人們的幻覺或不切實際的想像而構造出來的。這類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被一些吠陀詩人賦予神的特性,被作為崇拜對象。例如,在吠陀中有惡神阿修羅(Asūra)、死者處所的主宰者閻魔(Yama)、魔神羅剎(Raksas)等。這種神雖然沒有真實事物作為對應物,但由於他們不受具體事物的限制,人們的想像有更大的隨意性,因而他們往往顯得更加神秘,被描述得更有威力,在人們中的影響也更大。在吠陀時期,人們對神的崇拜雖然很盛行,但也並不是所有人對神都懷著敬仰或虔誠的心態。隨著人的思維能力的增強,隨著人們對事物本質認識的深化,一些人對神的存在或神的力量產生了懷疑。如《梨俱吠陀》中的一些讚歌說:「因陀羅不存在。誰見過他?」但在吠陀中,大多數的有關讚歌並沒有強調無神的思想,多數情況是在提及神時不再持堅信的態度,即這種信奉有所動搖。如《梨俱吠陀》中的某些讚歌說:「這造作是從哪裡出現的?或是他(神)造的,或不是。他是這(世界)在最高天上的監視者,僅他知道,或(他也)不知道。」此處,吠陀詩人並沒有明確否定神的存在,但顯然已經有對神的存在或神的作用的懷疑意識或傾向。這是印度宗教開始逐步脫離單純對神的崇拜而開始注重思考哲學問題的開端。二、婆羅門教(印度教)中的三大主神在吠陀中,對神的崇拜雖然在後來產生了從多神崇拜向主神崇拜(或尊一神教)的發展趨勢,然而在印度宗教後來的發展中,並沒有形成一個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神。印度歷史上的多神崇拜一直存在著,但在人們崇拜的各種神中影響明顯大於其他神的主要是婆羅門教(印度教)中的所謂三大主神,即梵天、毗濕奴、濕婆。梵天(Brahāmmām)在婆羅門教或印度教中被認為是創造之神。梵天的概念在奧義書和史詩中都被提及並受到重視。如《鷓鴣氏奧義書》(Taittirīya Up·)中說:「眾神的百喜是因陀羅神的一喜」,「因陀羅神的百喜是毗訶跋提神(虔誠和信仰之神)的一喜」,「毗訶跋提神的百喜是生主(創造之神)的一喜」,「生主的百喜是梵天的一喜」。《薄伽梵歌》(Bhagavad-gītā中在提到梵天時說:「人類的一千個周期年代是梵天的一日,也是梵天的一夜。」梵天通常是婆羅門教主流哲學中的最高實體「梵」的人格化的神。他創造一切事物(包括人,甚至一般的神)。他經常被描述為有四頭,用以分別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印度教的聖典四吠陀亦被說成是源於這四頭。由於梵天是創造神,而世間的魔鬼、災禍等亦由他所創造,又由於梵天是由思辨中抽象而來(梵的人格化),因而近現代印度教教徒中崇拜他的人相對於另外兩大主神明顯要少。毗濕奴(Visnu)在婆羅門教或印度教中被認為是保護之神。此神在吠陀中就被多次提到,如《梨俱吠陀》中的一些讚歌說:「只有他(毗濕奴神)支撐著宇宙,宇宙劃分為三種:大地、天空和被創造的萬有。」毗濕奴在許多場合是懲惡揚善的大慈大悲之神。當世界要被惡魔等毀壞時,他就以某種化身的形態出來救世。印度古籍或神化傳說中常把他描述為有四隻手,分別拿著輪寶、法螺、仙杖和蓮花。他的座騎是金翅鳥(半人半鳥)迦樓羅。毗濕奴救世時的化身很多,主要的有十個,即:魚(當洪水泛濫時,毗濕奴曾變為魚救出人類始祖摩奴)、龜(毗濕奴曾變為龜與惡神阿修羅戰鬥,最後獲得使人不死的甘露)、野豬(毗濕奴曾變為野豬戰勝惡魔黃金眼,拉出沉入海中的大地)、人獅(毗濕奴曾化作人獅將為非作歹的惡魔毗羅尼亞伽西婆殺死)、矮人(毗濕奴為與惡魔巴利爭鬥,曾變為矮人,奪回了天、空、地三界)、持斧羅摩(毗濕奴曾為了維護婆羅門的至上地位,變為持斧羅摩,消滅了一些傲慢的剎帝利族)、羅摩(毗濕奴曾變為《羅摩衍那》中的主人公羅摩,除掉了魔王羅瓦那)、黑天(毗濕奴曾變為《摩訶婆羅多》中描述的英雄人物黑天,除去了凶暴的國王及其派來的惡魔)、佛陀(毗濕奴曾變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藉助一些理論,使羅剎等惡人失敗)、伽爾基(毗濕奴曾變為救世主伽爾基,使世界免遭毀滅)。毗濕奴據說有一千多個稱號,如「世界之主」、「訶利」等等。濕婆(Siva)在婆羅門教或印度教中被認為是毀滅之神。一些奧義書中就提到過濕婆神,如《斯康陀奧義書》(Skanda Up·)中就認為沒有什麼能超過他。濕婆能毀壞一切事物,並能降妖伏魔。他被描繪為有五頭、三眼、四手。手中握有神螺、三股叉、水罐和鼓,頸部掛著骷髏。表示生殖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被作為濕婆的象徵,對它的崇拜在印度教中極為流行。濕婆有許多變形,如時母、無頭者、星星、十臂者等等。濕婆最常見的一個化身是哈塔帕扎(舞蹈濕婆、踴主),他表演的舞蹈有一百多種,據說狂舞時可最後導致世界毀滅。濕婆還被描述為常年在喜馬拉雅山上苦行,居於陰暗和充滿災難之處,妻子是雪山女神,兒子是一個象頭神。一般認為,濕婆神由吠陀文獻中提到的樓陀羅神演化而來。在印度教的這三大主神中,後來影響較大的是毗濕奴神和濕婆神。印度教中影響較大的三個派別中有兩個就是直接信奉毗濕奴神和濕婆神的。還有一個派別的崇拜也與三大主神相關。這三個派別是:毗濕奴派、濕婆派、性力派。毗濕奴派強調的對毗濕奴神的崇拜在婆羅門教演變為印度教之前就存在,但由這種毗濕奴神崇拜形成印度教中的一個有影響的派別則是在8世紀之後。此派在理論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羅摩努(Rāmānuja,約11-12世紀)和摩陀婆(Madhva, 12-13世紀)。他們一般都信奉毗濕奴神,把其看作是事物的最高創造者。毗濕奴派後來製作的經典一般稱為「本集」(Samhitā),亦有一些稱為「阿笈摩」( gama,據說有108部)。毗濕奴派在吸收綜合吠陀文獻、《往世書》、兩大史詩等中的宗教崇拜成分的基礎上,形成了本派的種種宗教修持活動的基本內容。此派在神廟中舉行敬神活動,設立毗濕奴及其化身和配偶的神像,膜拜時不斷默念神名並冥想。信徒被要求修苦行和實行素食,並在額上劃「U」。毗濕奴派後來演化出許多分支或小的派別,如羅摩派、黑天派、扎格納特派等。羅摩派教徒崇拜史詩《羅摩衍那》中的英雄人物羅摩,把他看作是毗濕奴的一個主要化身。此外,他們還敬仰《羅摩衍那》中提到的羅摩的妻子和其弟弟以及神猴。教徒認為只要默念羅摩的名字,真正對他表示虔誠,即可獲得解脫。黑天派崇拜《薄伽梵歌》和《往世書》中提到的英雄人物黑天,把他看作是毗濕奴派神的一個主要化身,認為只要唱頌黑天,真正歸附神,就可脫離痛苦。扎格納特派是在黑天派的影響下形成的,是毗濕奴派分支中較極端的一派。此派崇拜毗濕奴的化身之一紮格納特。他們舉行的宗教儀式極其狂熱與豪華。在宗教活動中,教徒往往自我折磨與殘害。一些教徒在大的宗教活動(大祭)時,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竟投身於載有扎格納特神像的車輪下,讓車壓死。毗濕奴派現今在印度還有不少寺廟,仍有許多毗濕奴神的崇拜者。濕婆派中突出的對濕婆神的崇拜在印度有著長久的歷史。在吠陀文獻、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有大量這方面的記述。但這種崇拜發展為一個有影響的印度教派別則主要是在8至9世紀之後。一般認為商羯羅(Sankara, 788-820)為該派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此派後來的一些主要經典被稱為「阿笈摩」( gama,據說有28部)。濕婆派教徒一般都崇拜濕婆所具有的毀滅世界的能力,亦崇拜其創造世界(生殖)的能力,並修苦行,希望能通過對濕婆神虔誠的膜拜來獲得其恩惠,最終達到解脫。濕婆派在歷史上後來分出許多分支或小的派別,主要的有三相神濕婆教派、林伽派、聖典派。三相神濕婆教派大致在9世紀形成,主要流行於克什米爾地區。濕婆的一神三相一般指其恐怖相、溫柔相和恐怖相表示濕婆具有毀滅一切事物的能力;溫柔相表明濕婆亦具有創造(生殖)世間事物的能力;冥想相表明濕婆經過沉思禪定而證悟一切事物的「真諦」。此派主張堅信濕婆具有表現世間各種事物的能力,要求自我膜拜濕婆,與之合一。林伽派因其信徒持有(佩帶)林伽(生殖器)標誌而得名。濕婆神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林伽。生殖崇拜在印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就存在。早期婆羅門教中對濕婆神的敬奉即已包含生殖崇拜的成分。但作為濕婆派重要分支的林伽派的形成一般認為是在12世紀之後。此派在印度教中帶有一些改良色彩,對吠陀權威和婆羅門種姓的至上地位表示懷疑,並反對歧視婦女。聖典派因較重視念誦和研究此派聖典而得名。信奉的經典有許多是泰米爾文的,亦有梵文的。該派在理論上探討萬有的基本成分,分析濕婆神、自我與物質間的關係,認為陷於無明中的人只有與神合一方可解脫。性力派主要崇拜濕婆的配偶難近母與烏摩妃、毗濕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梵天的配偶辯才天女以及黑天的配偶羅陀等。此派把世間一切事物的創造歸因於這些女神的活動力(性力),認為人要獲得解脫,須依靠兩性結合所產生的力量。性力派的基本思想的淵源在印度也很古老。在印度河文明時期的土著人那裡就已存在對女性神的崇拜。性力派的英文是「Saktism」,它是由梵語「Sakti」而來的,意為「能力」,後演化為專指神的活動力或神的女性的能力。印度教中許多記述性力崇拜理論的經典稱為「坦多羅」(Tantra),據說有64部。這些經典中的不少文獻的產生年代要早於性力派在印度教中成為明顯有影響派別的年代。此外,還有一些稱為「阿笈摩」( gama)的經典,據說有77部。性力派又主要分為兩派:左道和右道。左道一般秘密舉行宗教活動,主要內容包含男女濫交和用動植物或人身向神供祭,修特種瑜伽,念咒語,做魔法等。右道一般公開舉行宗教儀式,內容去掉了左道中的不少污穢成分,主要進行觀想,供奉神的物品則為米粉、花卉等。三、印度宗教哲學中神的地位印度既是一個宗教極為盛行的國家,也是一個哲學極為豐富的國家。印度的哲學與宗教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古代印度人的神的觀念是宗教哲學中涉及的重要內容。印度宗教哲學中的許多思想隸屬於不同教派,神在各種宗教哲學中所具有的地位也有差別。大致來說,有以下幾種基本情況:神在宗教哲學體系中具有較高的地位;神在宗教哲學體系中具有較低的地位;神在宗教哲學體系中具有名義(表面)上的地位;神在宗教哲學體系中沒有地位。以下分別論述:(一)神在宗教哲學體系中具有較高的地位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一些奧義書、吠檀多派、後期正理勝論派中。奧義書中的許多思想家認為世界的最高實體是梵。梵是一切現象的根本,是不變永恆的東西。世間的各種事物,包括有不同形態的事物和人在本質上都是梵。梵被認為也就是最高神。這最高神可以創造一切事物,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在奧義書中,神經常是一種帶有哲學意味的存在,他不是純粹意義上的造世主,不是一種純粹的崇拜偶像。吠檀多派中有不少分支,但各分支一般都將梵看作神。在吠檀多派的最早系統經典《梵經》及此派的主導性分支——商羯羅的「不二論」中,神的地位與在上述奧義書中的地位類似,即神等同於最高實體梵。從萬有都以梵為根本的角度說,梵就是一切事物的來源,因而梵也就是萬物的創造者,梵也就是最高神。印度婆羅門教六派哲學中的正理派和勝論派在前期和後期的情況不一樣。後期正理勝論派思想家極力宣揚有神論。在他們看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神創造的,這可以通過推論得知。如烏德衍那(Udayana,約10世紀)在《正理花束》(Nyāya Kusumānjali)中說:「邏輯的研討完全可以被稱為是對神的冥想」,「根據依賴性、常住性、多樣性,……(可知存在)一個超自然的因」,「由於正確的認識需要一外部的源泉,由於發生了創造和毀滅,還由於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東西可依賴,因此,只有一種選擇(即主張有神論)。」勝論派的著名思想家缽羅奢思多波陀(Prasastapāda,約6世紀)在《攝句義法論》(Padārtha-dharma-samgraha)中說:「四種粗大元素被產生,僅僅從最高神的精神凝定中創造出了來自火極微與地極微混合的宇宙金卵。」顯然,神在後期正理勝論派中佔有重要地位。(二)神在宗教哲學體系中具有較低的地位印度宗教哲學中雖然經常提到神,但在許多場合,神並不具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印度許多宗教文獻中描述的眾多天神,與通常宗教史上說的創世神很不相同。如印度婆羅門教及某些佛教經典中提到的一些天神(諸天等)只是生活在天上的生命物,他們有產生,也有滅亡(有壽命限制)。他們的力量有限,並不能創造整個世界,也不具有多少崇拜者。這種神的地位較低,與一般的生命(世間有情)相比,差別不是很大。他們是輪迴「道」中的一種,也要經歷生死輪轉,也要努力修行,追求與人所追求的類似的最高境界。早期佛教不講神的崇拜,而且所謂佛主要就是指創教者釋迦牟尼。一般的信徒只能修到阿羅漢的果位,不能達到佛的境地。但佛教在後來的發展中(特別是在大乘佛教或與大乘佛教關係密切的一些部派佛教中),出現了眾多的菩薩與佛的崇拜。這些菩薩與佛具有神奇的威力,不少菩薩具有人所不能的神通力,許多佛能創造或變現出無數個人間世界。這些菩薩或佛成為眾多信眾的崇拜對象,實際上起著沒有神的名義的神的作用。但是從總體上說,佛教追求的仍是獲得最高智慧的境界,所謂成佛主要是指認識萬有的實相或達到佛的智慧,而不是追求成為一個能隨心所欲的神。因此,一般的所謂神在印度許多宗教體系或教派中具有的地位不高。(三)神在宗教哲學體系中具有名義(表面)上的地位印度是個對神崇拜比較普遍的國家。尤其是在印度宗教中的主流教派———婆羅門教或印度教中,對神的崇拜被看作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不信神,在印度特定的文化歷史環境中將會在發展上遇到很大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宗教哲學派別對神的崇拜雖然實際上並不感興趣,但不得不在表面上披上有神論的外衣,以迎合大環境的要求。婆羅門教中的一些派別即屬於這種類型。如早中期正理派、瑜伽派、後期數論派就多少有這種表現。正理派在發展的早期,神的觀念不是很突出。此派在產生時主要關注的是對事物的認識方式、邏輯推理及辯論的方法與規則等。「神」的觀念在此派中與上述內容並沒有有機的聯繫,並不具有實質性的重要意義。瑜伽派與數論派關係密切,是所謂姊妹派。數論派所關注的問題是「自性」如何在「神我」作用下轉變出世間現象,人如何通過數論的智慧得到「辨別智」,達到離苦狀態。瑜伽派所關注的是如何通過瑜伽修行來獲得神通力,最後得到數論派追求的那種智慧,獲得解脫。神在這兩派中主要具有的是淺層次或表面的意義,並不具有實質性的重要地位。(四)神在宗教哲學體系中沒有地位在印度宗教哲學的一些派別或一些派別的某些發展階段中,神是沒有地位的。這方面較突出的是早期佛教與耆那教、彌曼差派。早期佛教是在批判與改造吸收婆羅門教有關教義的基礎上形成的。婆羅門教的基本思想是認為存在著一個本身不變的永恆實體「梵」,梵也經常被說成是最高神,世界萬有以這梵或神為根本。早期佛教則否定有一個不變的實體,認為萬物是緣起的,而不是神造的。因而佛教在一開始是一個持無神觀念的宗教派別,神在早期佛教中沒有地位。早期耆那教的情況與佛教類似,也不認可婆羅門教所宣揚的最高實體或最高神。耆那教中的偶像崇拜是在後來才突出起來的。印度宗教哲學派別中較堅定地主張無神論的是彌曼差派。此派反對有神論與他們的「無前」(apūrva)理論有關。彌曼差派相信祭祀的功效,認為祭祀行為能產生給人們帶來好處的力量,這種力量被稱為「無前」(即在作祭祀前不存在之意)。如果主張有神,那就要承認在祭祀行為與果報之間起作用的是神,而不是「無前」,這會否認祭祀行為的神聖有效性。為了維護本派的根本宗旨,彌曼差派在7-8世紀的兩個重要思想家枯馬立拉( Kumārila )和普拉帕格拉(Prabhākara)激烈地批評了有神論。他們在其著作中曾這樣批駁有神論:如果神創造世界是出於憐憫,那麼,當不存在憐憫的對象(世間事物)時,他的憐憫怎麼會存在?而且,如果神是出於憐憫而創造世界,那這世界應該被創造得完全幸福,然而世上的人實際有許多痛苦。如果說神沒有身體,那他就不可能有創造事物的慾望。如果說神有身體,那這身體必定不是神自己創造的,還需要另外一個創造者。在世界創造之初,人還不存在,有誰能知道神存在並證明是神創造了世界和人呢?彌曼差派對有神論的批評很有邏輯力量,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印度古代宗教中的神的觀念是印度文化的重要內容,是世界宗教史研究領域中的重要課題。研究這方面的內容對我們全面了解以往人類思想發展的主要過程,客觀地說明古今社會中存在的宗教文化現象具有積極意義。原載於《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4期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北海禪院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分享到:更多

上一篇:論影響印度道德教育的宗教因素    下一篇:宗教與印度的民族性格
推薦閱讀:

如果有100個阿米爾汗能改變印度嗎?
為什麼印度男人喜歡互相手拉手?
洞朗事件的前因後果
車輪上的豪華行宮 | 印度 · 經典
外國人問世界上哪個國家最被低估?某網民:西方誤導使印度被低估

TAG:印度 | 觀念 | 宗教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