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2億單身男女孤獨寂寞冷?
2015-12-04 01:06 閱讀(17079)評論(6) 中國新聞網報道,國家民政局數據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 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中國第四次單身潮正在來臨,然而社會的觀念和制度並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在中國,很多地區的道德範疇,超過一定年齡、還沒有結婚的農村男性被認為是異類,不但自己覺得抬不起頭來,還很容易成為被村民們有意無意排斥、隔離的人群,「單身漢到哪,人家都不放心」。然而單身者,正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群體,一個社會符號。 對於類似的話題基本上成了周期新聞,雖然催生了雙十一的特別節日,但是最後淪為了一場全民消費節日,當然新聞事件歷來都是被消費的,不過消費成一個特定的節日確實不是很多。一個很有意思的節奏,從光棍危機,到現在出現的單身潮,依舊是在玩大數據,但是社會學範疇,其實並非簡單的比例尺,還需要更多深層面的解讀。 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寫作《單身社會》一書,表明這代表著自嬰兒潮以來最重大的社會變革,我們正在學習單身,並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它改變了人們對自身,以及人類最親密的關係的理解;它影響著城市的建造和經濟的變革;它甚至改變了人們成長與成年的方式,也同樣改變了人類老去甚至去世的方式。」結婚與單身,本來都是生活的可選項。然而,在像中國這樣以婚姻為本位的傳統社會裡,單身者屬於統計學意義上的絕對少數群體。他們遊離於配偶制度之外,從觀念到制度、從經濟到心理,多多少少都面臨著障礙,受到忽視、犧牲或歧視。 幾年來,婚戀家庭持續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包括如何締結婚姻和如何維繫婚姻。一方面,越來越多適婚人群遲遲不走進婚姻,被戲稱為「剩男剩女」的單身群體日益壯大,另一方面,不少婚姻面臨婚外情、感情破裂的困擾,甚至導致婚姻破裂。所有的這些溝洫問題,或許真的不是簡單的數據比對就能解決,更多還需要社會化過程中環節上的溫度推動。對於兩億人群的孤獨寂寞冷來講,或許在每個暗夜裡都有無數的荷爾蒙在焦灼著,在默默地消散著。我一直認為單身潮本身不是問題所在,問題在於龐大的單身群體中,有很多人不是自願自覺地選擇單身,而是「被單身」,就是很多人還是期待擁有婚姻家庭的,單身只是事不遂人意之後的無奈之舉。這點從「剩」的稱謂,以及很多單身人士對「剩」的自我認同可見一斑。「剩」意味著他們還是有一個婚姻的預設目標的,只不過不幸地被「剩下」了。這種被剩下的格局,部分來自經濟野蠻生長下的慾望膨脹,總想尋找最好的,而不是最合適的,另一方面也是社會化迅速變革期的一種不應反應。 如果放在時間的坐標中,哪怕是在最晚近的、改革開放之後的三十多年裡,都可以看出一條清晰的脈絡,就是婚姻的締結和維繫,越來越多取決於個人,而越來越少取決於當事人所屬的集體。一般來說,當集體對於婚姻具有很強的影響力,甚至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情況下,婚姻的締結和維繫都比較容易,而以感情為基礎的現代婚姻,無論其締結還是維繫,都比父母包辦、集體約束的傳統婚姻難度更高。很多人基本上沒有生活的哲學觀和清晰地世界觀,根本不懂得什麼事生活,什麼是人生,甚至在看不到一米遠的地方,充滿得依舊是物慾橫流,對生活和人生來講,基本上就是白痴。所以對於國內所謂的單身潮,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人們自願單身,尋求單身的人生意義,更多是在面對人生抉擇時,被流產的那一部分腦殘兒。 「單身潮」或許是人們在追求獨立自主、自由幸福的新型婚姻過程中需要支付的代價,或許是工業化、現代化浪潮中客觀出現的社會現象。儘管原因複雜、情況各異,但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龐大單身人群的出現,以及其帶來的各方面衝擊應該引起重視,並探索應對和解決辦法。一方面,應該使期待婚姻的單身人群能夠更順利地締結和維繫婚姻。畢竟在當前階段,婚姻家庭仍然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許多人獲得人生幸福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也要使尚且處於單身狀態,以及自願自覺選擇單身的人群獲得寬容尊重,得以提高單身狀態下的生活質量和幸福程度。 「單身潮」本身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在於大量的單身人群期待婚姻而不可得。儘管影響成功擇偶的,包括年齡、相貌、性格、才能、價值觀、經濟實力、社會地位等等諸多因素,但在當下現實中,尤其是單身人群大量出現的大城市中,經濟問題仍然是影響擇偶的主要障礙之一。在經濟和社會轉型期,大批年輕人背井離鄉,孤身一人進入城市工作,從而失去了在家鄉的社會支持網路。由於資歷和能力的局限,這些人普遍收入較低,在高企的生活成本、婚姻成本和育兒成本面前,他們脆弱的經濟狀況,難以為婚姻家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除了物質基礎之外,在精神領域,情侶之間親密關係的建立和維繫,包括性別意識的覺醒和自省,男女平等和差異包容,情感困惑衝突的處理解決,都需要知識、能力和經驗的支持,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專業機構給予幫助。 「單身潮」在倫理方面帶來的衝擊也不容忽視。在延續千百年的傳統社會中,家庭倫理始終是整個倫理體系的核心和基礎之一。即使在現代社會,人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參照傳統的家庭倫理,去建構新的社會倫理體系。比如在非親屬甚至陌生人之間,也會根據年齡資歷來確定社會位置,賦予相應稱謂形成虛擬的輩分關係,比如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等,再參照真實輩分的互動模式,建立非親屬人群之間人際交往的互動模式。少子化、獨生子女化,直至單身群體的無家庭、無子嗣,給傳統的家庭倫理帶來巨大衝擊,形成巨大的倫理和心理壓力。單身群體給所在家庭,尤其是給其父母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甚至導致雙向的情感衝突和傷害。而單身群體自身,也面臨來自傳統文化、倫理觀念和社會輿論的壓力。比如「剩」的稱謂,本身就或明或暗地包含著負面評價,它意味著傳統文化預設的規範和目標,就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而稱之為「剩」,就相當於認定了單身者是這種文化規範之下的失敗者。這種來自文化和倫理層面的衝突緊張,也無形中增加了社會的矛盾衝突。 現在與未來,女性單身「潮」,男性眼淚「流」。這是個人的問題,更是社會的問題;這是今天的問題,更是明天的問題。種種跡象都說明,擺在單身者面前的,是一條荊棘密布的艱難之路,通向充滿挑戰、前景卻不甚清晰的未來,在這裡,單身沒有錯,但是會受到懲罰。 更多觀點交流,歡迎添加筆者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推薦閱讀:
※縱使寂寞開成海
※三個姑娘一場寂寞
※愛人!別在我心田種一地寂寞~~
※月圓之夜,寂寞是思念誰【美文欣賞】
※【轉載】今宵醉里寒燈滅,寂寞孤魂隨夢飛(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