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古生物百科大全,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中)

海納螈,意為「海納(Hyner)的走獸」,是一種原始的食肉四足生物,生活在距今約360百萬年前的泥盆紀水岸地區。雖然稱為螈,但海納螈並不是兩棲類動物,曾被認為是由海底的一種魚類(頭甲魚)演變而來的,其實是由肉鰭魚類演化而來。泥盆紀晚期演化出大型植物森林,豐富的氧氣被排放到大氣之中;由於海納螈有構造複雜的肺臟,使得海納螈在陸地環境棲息有很大的優勢。海納螈的肺很可能與現代陸棲脊椎動物相當類似,由許多肺泡組成,可加強換氣效率。海納螈的化石只有不完整的碎塊出土,包括兩塊肩胛骨、兩塊下顎;兩塊頰骨以及數塊腹膜肋·肩胛骨的構造顯示海納螈是泥盆紀最早出現的四足動物先驅之一。昔日生活在志留紀水域中的頭甲魚身上所長具有強有力支撐作用的鰭,已完全進化為能夠在陸地爬行的四肢,並且已經進化出肺臟。成為第一個能夠自水中成功爬向陸地享用新鮮氧氣的原始四足動物——海納螈。 形態特徵: 身長1.5米。海納螈有著扁扁的頭,經過長期進化已經變得很峰利的牙齒,還有著像人類一樣有記憶功能的大腦,也有著像陸地動物一樣呼吸的肺,用來共及全身循環系統所需的氧氣。像魚一樣的鰭已經被發達的四肢所取代,就是這樣的動物,據說是我們的祖先。這些古老的水岸兩棲生物被認為是自肉鰭魚綱生物所演化而來;鰭演化成肉狀四肢,而鰾演化為肺。然而沒有足夠的化石證據可以確認海納螈是否是其後所有陸上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生活習性: 海陸兩棲。雌性海納螈在選擇配偶時非常的挑剔,要求對方有強壯的體魄,有屬於自己的一片領域,雄性之間要通過競爭來獲得異性的青睞,和人類最初的本能似乎很像!在雄性海納螈競爭時,為了不使對方受到傷害,它們是用一種類似如今的俯卧撐運動來展現自己的實力,只有贏的一方才能和雌性交配產卵,地點一般是在水邊,能夠方便把卵子產在水中,被透明簿膜包裹的幼子已經有了能夠呼吸的塞,一團一團的漂浮在水中,慢慢成長,直到褪變成像父母一樣的外貌為止。

種群分布: 生活在距今約3.6億前的泥盆紀水岸地區。

補充: 頭甲魚(又名骨甲魚)是一類從幾厘米到幾十厘米長的魚形動物。它們身體的前部被包裹在拖鞋狀的頭甲里,露在頭甲後面的身體倒和魚類相象,只是覆在上面的鱗片是肋狀的長條形。在頭甲後面長有一對陲狀的肉質胸鰭,腹鰭是沒有的。此外,還有兩個背鰭和上葉比下葉大的歪形尾鰭。

甲胄魚中著名的一類,也稱「骨甲魚」,身體比較小,不超過20厘米,頭扁平,嘴沒有上下頜。是不折不扣的和平使者,頭和軀幹的前部覆蓋著堅厚的骨質甲片,頭甲魚的名字就是這樣 得來的。頭甲後的身體像魚,只是鱗片與現代的魚大不一樣,是長條形的骨板。頭甲後面有一對肉質胸鰭,是頭甲魚主要的運動器官。此外還有一個背鰭和一個歪形尾鰭。頭甲魚的一對眼孔靠得很近,眼孔前面是一個單鼻孔。在頭甲的兩側和眼後中央還有三個由小骨片構成的區域,有推測可能是頭甲魚的感覺器官。在頭部的腹面有口和鰓孔。頭甲魚腹部扁平,因為骨質甲片很重,所以頭甲魚是游泳能力不強的底棲動物,靠吸食海藻為生。生存在晚志留紀到晚泥盆紀。我國雲南、四川有化石。

二疊紀(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9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二疊紀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古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加劇,世界範圍內的許多地槽封閉並陸續地形成褶皺山系,古板塊間逐漸拚接形成聯合古大陸(泛大陸)。陸地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海洋範圍的縮小,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預示著生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期的到來。

古生代最後一個紀(第6個紀),約開始於2.9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一期間形成的地層稱二疊系。1841年英國地質學家在烏拉爾山脈西坡發現一套發育完整,含有化石較多的地層,可以作為二疊紀標準剖面,並依出露地點卡瑪河上游的彼爾姆地區命名為Permian系。英文Permian即源於俄文的音譯,中譯二疊系是根據二分性明顯的德國地方性名稱Dyas的意譯而來。德國二疊紀地層可明顯地分為兩部分,下部為紅色砂岩,稱赤底統(陸相),上部為鎂質灰岩,稱鎂灰岩統(海相)。

二疊紀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時期。海生無脊椎動物中主要門類仍是筳類、珊瑚、腕足類和菊石,但組成成分發生了重要變化。節肢動物的三葉蟲只剩下少數代表,腹足類和雙殼類有了新的發展。二疊紀末,四射珊瑚、橫板珊瑚、筳類、三葉蟲全都絕滅;腕足類大大減少,僅存少數類別。

脊椎動物在二疊紀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魚類中的軟骨魚類 和硬骨魚類等有了新發展,軟骨魚類中出現了許多新類型,軟骨硬鱗魚類迅速發展。兩棲類進一步繁盛。爬行動物中的杯龍類在二疊紀有了新發展;中龍類游泳於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中龍為代表;盤龍類見於石炭紀晚期和二疊紀早期;獸孔類則是二疊紀中、晚期和三疊紀的似哺乳爬行動物,世界各地皆有發現。

早二疊世的植物界面貌與晚二疊世相似,仍以節蕨、石松、真蕨、種子蕨類為主。晚二疊世出現了銀杏、蘇鐵、本內蘇鐵、松柏類等裸子植物,開始呈現中生帶的面貌。

二疊紀是三億至2.5億年前古生代的最後一個地質時代,在石炭紀和三疊紀之間。定義二疊紀的岩石層是比較分明的,但它開始和結束的精確年代卻有爭議。其不精確度可達數百萬年。以往,二疊紀分早二疊紀和晚二疊紀兩個世。二疊紀普遍使用三分法:Cisuralian,Guadalupian和Lopingian。

二疊紀的英文為Permian,源自俄羅斯的彼爾姆州,其它語言的名稱大同小異。中文為何譯為二疊紀有一說是在德國的同年代地層上半層是白雲質石灰岩,下半層是紅色岩石之故。

二疊紀地球上所有的陸地組成一個大陸:盤古大陸。當時海面比較低。

二疊紀時在海洋中造礁生物非常活躍。在陸地上裸蕨植物開始衰退,真蕨和種子蕨非常繁茂。在這個時期第一批裸子植物出現。二疊紀時期陸地上的主要動物是兩棲動物,但爬行動物開始發展。昆蟲的體型也變大了。

三葉蟲絕跡。

二疊紀末發生了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90%至95%的海洋生物滅絕,其詳細原因尚不明確3。

二疊紀末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海蠍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於新生物種類,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科學界普遍認為,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產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科學家認為,在二疊紀曾經發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陸漂移,這造成了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那時,所有的大陸聚集成了一個聯合的古陸,富饒的海岸線急劇減少,大陸架也縮小了,生態系統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物種的滅絕是因為失去了生存空間。更嚴重的是,當淺層的大陸架暴露出來後,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機質被氧化,這個過程消耗了氧氣,釋放了二氧化碳。大氣中氧的含量有可能減少了這對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非常不利。隨著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又使許多陸地生物遭到滅頂之災,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帶。地層中大量沉積的富含有機質的頁岩是這場災難的證明。

這次大滅絕是由氣候突變、沙漠範圍擴大、火山爆發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隕石撞擊遊學科學家認為,隕石或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二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如果這種撞擊達到一定程度,便會在全球產生一股毀滅性的衝擊波,引起氣候的改變和生物的死亡。搜集到的一些證據引起了人們對這種觀點的重視。但大多數生物科學家認為這場滅絕是由地球上的自然變化引起的。

補充: 鰭甲魚(Pteraspis)

異甲亞綱的典型代表。體呈棱形,長約6-10cm。頭部蓋著沉厚的甲胄,分別由一個吻片、一塊松果片、兩塊眶片、一塊很大的中背片、兩塊鰓片、兩塊角片、一個背棘構成背部和兩側的甲胄

體呈棱形,長約6-10cm。頭部蓋著沉厚的甲胄,分別由一個吻片、一塊松果片、兩塊眶片、一塊很大的中背片、兩塊鰓片、兩塊角片、一個背棘構成背部和兩側的甲胄;腹部則由一塊很大的中腹片及其前端許多細小的口片組成。吻片由背面包裹到腹面,是完整的一塊。口腹位,後圍以許多長形的口片。眼側位,洞穿眶片,無偶鰭,尾鰭作反歪尾型。

生活在三億五千萬年前。盾皮魚類。背腹扁平,身體前部有一個沉重的頭盾,前端呈尖頭嘴狀,頭盾後緣正中有一根向上豎立的刺狀長棘,胸甲以後則被有骨質鱗,並有倒轉的歪尾。

笠頭螈(Diplocaulus)是生活在二疊紀中一種形狀古怪的兩棲動物。它的身體細扁,長約60厘米。頭部象三角箭頭向左右枝出,比身體還要寬,因此形狀十分奇怪。它雙眼在身體上側,口在下面。它有長尾便於游水。笠頭螈比引螈或者雙椎螈更善於游泳。它四肢軟弱,各有五趾,經常在泥岸上瞌睡。

笠 頭螈屬於殼椎類中的游螈目。游螈目是殼椎類中數量、種類和形態都最為多樣化的家族。它們在石炭紀後期開始向兩個方向進化,一支進化成體形細長的鰻魚狀或蛇形兩棲動物;另一支則身體和頭骨都向著扁平而且寬闊的方向發展,就像笠頭螈,頭骨側面和頂蓋部分的骨骼向側面極度生長,以至於頭骨的後部好像向兩側長出三角形的「角」一樣,而且使整個頭骨的形狀像一頂斗笠,因而被命名為「笠頭螈」。

基龍生活在二疊紀早期,在恐龍出現之前就完全滅絕掉了。它明顯的具備著蜥蜴或者鱷類的匍匐而行的四肢構造與爬行姿態。

它的頭部短而寬,與它3米長的身體相比顯得很小。作為草食動物,他們會成群來抵抗肉食動物。 唯一的異種天敵: 異齒龍(又名長棘龍)和基龍是生存於同一個時代、比恐龍更古老的爬行動物,也是基龍的遠親。但並不屬於恐龍類。基龍和異齒龍都屬於似哺乳類爬行動物。他們不論身材、體型、長像都十分類似,不同之處是基龍屬於草食動物,它的桶狀身體正好容納能消化大量植物的腸胃,而且它的天敵正好就是與它極像的異齒龍。

異齒龍(Dimetrodon)是二疊紀時期的肉食性古生物,一般大眾將異齒龍聯想是恐龍的一份子,但異齒龍其實並不是恐龍。更確切地說,它們被歸類為盤龍目。儘管它的外形像蜥蜴,但異齒龍與哺乳類的關係較接近,離真爬行動物(如恐龍、蜥蜴、鳥等)較遠。

界: 動物界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合弓綱 Synapsida

目: 盤龍目 Pelycosauria

亞目: 真盤龍亞目 Eupelycosauria

科: 楔齒龍科 Sphenacodontidae

屬: 異齒龍屬 Dimetrodon

種:Dimetrodon. Angelensis, Dimetrodon. Gigashomog 等

拉丁文名:Dimetrodon

體長:3.0米-3.5米

體重:1噸

食物:肉食

生存年代:二疊紀

生存地點:歐洲、美洲

辨認要決:有帆

異齒龍(屬名:Dimetrodon)又名異齒獸、長棘龍、兩異齒龍,是肉食性合弓動物(似哺乳爬行動物)的一屬,生存於二疊紀(阿丁斯克階到卡匹敦階),約2億8000萬-2億6500萬年前。異齒龍與哺乳類的關係較接近,離真爬行動物(如恐龍、蜥蜴、鳥等)較遠。

伊安忒龍(學名:Ianthasaurus)是種小型基龍科,生存於賓夕法尼亞紀晚期。伊安忒龍缺乏許多基龍的衍化特徵,例如:伊安忒龍的齒列類似食蟲性爬行動物,牙齒長、呈圓椎狀,尖端微彎。上下頜的齒列未特化,沒有專門咬碎植物的牙齒。伊安忒龍是種小型動物,動作可能較基龍敏捷。伊安忒龍的頭骨類似楔齒龍類的哈普托獸,但它們是遠親。(附: 賓夕法尼亞紀(Pennsylvanian),年代大約位於318.1±1.3至299±0.8百萬年前。古生代石炭紀的一部分,又叫晚石炭紀。賓夕法尼亞紀是根據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來命名的,因為賓夕法尼亞紀的岩層廣泛分布在這裡。)

#(pic,29021239988,250,103)

哈普托獸(屬名:Haptodus)是種小型楔齒龍類,楔齒龍類是包括獸孔目的支系。哈普托獸的身長至少1.5米

它們生存於石炭紀最後一期到早二疊紀的盤古大陸赤道地區。哈普托獸是中等大小的掠食者,以昆蟲與其他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它們是最原始的楔齒龍類之一,並可能是其他楔齒龍類如異齒龍的祖先。哈普托獸與更特化的楔齒龍科動物擁有許多頭顱骨與骨骸上的共同特徵。但不像異齒龍,哈普托獸缺乏帆狀物。

蛇齒龍

它們身長至少2公尺,最大的個體可達3.6公尺。蛇齒龍的體型隨者時代而增加,直到早二疊紀結束時它們滅絕。蛇齒龍是蛇齒龍科支系的特化成員。蛇齒龍為該科最著名的成員,化石在北美洲發現。頭顱骨很深,有長頜部,並擁有銳利牙齒。蛇齒龍可能在小河與池塘里捕食魚類,但是長而狹窄的頭顱骨似乎不適合這種生活方式。 蛇齒龍(Ophiacodon)是種大型合弓類盤龍目。蛇齒龍與其他蛇齒龍科有親緣關係,例如始祖單弓獸(Archaeothyris),始祖單弓獸是後來所有單弓動物的祖先,包括捕乳類動物。

補充: 始祖單弓獸(屬名:Archaeothyris)是種羊膜動物,生存於3億2000萬年前的石炭紀晚期。始祖單弓獸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合弓動物之一。它們發現於新斯克細亞,跟林蜥(Hylonomus)、油頁岩蜥(Petrolacosaurus) 發現於同一地點。始祖單弓獸與其他早期蜥形綱動物的外表類似。

補充: 油頁岩蜥(學名:Petrolacosaurus)是雙弓類動物中已知最早的其中一個,身長40厘米長,生存在晚石炭紀。這種史前爬蟲類的食物可能有部份是小型昆蟲。油頁岩蜥有特化的類似犬齒的牙齒,這特徵也在獸孔目與較晚的哺乳類身上發現。

中龍生活在石炭紀,是最早下水的爬行動物。主要生活在溪流和水潭中,很少上岸,特別愛吃水裡的魚。身體細長,肩部和腰部的骨骼都比較小,身後有一條長而靈活的尾巴,腳較大,成為橈足,主要用尾巴游泳。 它的上下頜特別長,嘴裡長滿鋒利的牙齒,很適合捕魚。

中龍擁有小的頭骨與長的顎,鼻孔位在尖端,使得中龍可以在水面下用鼻孔呼吸(類似鱷魚)。中龍最大的特徵在於眾多且細的牙齒。每個牙齒都位在齒槽里,但過細的牙齒難以抓到獵物。所以中龍被認為用牙齒來從水中過濾浮游生物。

僅見於南非和巴西的陸相地層中。此種爬行類化石被魏格納作為他的大陸漂移學說的重要證據之一。推斷這種小動物為淡水生活者,不能橫渡數千公里的大西洋。在巴西和南非發現它們,說明非洲和南美原先曾是連接在一起的一個大陸。化石已在納米比亞、巴西、烏拉。

推薦閱讀:

漂亮的科普(轉)
為什麼純金是不存在的??
生而不凡:在你身邊,有一群罕見的夥伴每時每刻都在挑戰命運
舞蹈知識科普----古典舞【身法】

TAG:科普 | 生物 | 百科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