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昆蟲怎麼拍?你需要這 6 個技巧
夏季是萬物茂盛生長,最具活力的季節,也是個十分適合昆蟲攝影的季節。數量、種類眾多,活力旺盛的昆蟲們,總是能勾起拍蟲黨人們的拍攝慾望。
然而,拍蟲的人和作品數量雖然多,好片的數量卻並不多。如果你不滿足於「隨手一拍」而是想認真創作一些好作品,那麼你還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
今天,技巧君將以夏天最常見的昆蟲——蜻蜓為例,為您講解一些拍攝夏季昆蟲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志於拍蟲的童鞋們千萬別錯過!
1. 鏡頭選擇
一般來說,拍蟲子都需要用微距鏡頭,但蜻蜓的個頭較大,對微距的「放大」功能並不是很依賴;而且,微距鏡頭的拍攝距離太近,容易驚走蜻蜓。
拍攝蜻蜓,準備一個焦距在 100mm 以上的長焦鏡頭就行,這樣可以在「安全距離」上完成拍攝,不驚動蜻蜓;長焦變焦鏡頭(如 100-400mm)更好,能靈活適應各種拍攝狀況。
你也可以考慮弄個大光圈或恆定光圈的長焦鏡頭,在拍攝時能更好地模糊背景,突出主體。
當然,如果有微距鏡頭還是帶上的好,可以擴展你的拍攝題材,給一些靜態的蜻蜓來張「大特寫」。
2. 早起
蜻蜓在一天中最熱的中午最為活躍,它們的數量會變得更多。這或許是抓蜻蜓的最佳時間段,卻並不適合拍蜻蜓——你只需要拍一隻,數量沒意義;它們的動作大,不好抓拍。
早點起床,在清晨中尋找蜻蜓吧。它們的數量或許並不多,但更「靜態」一些,更喜歡在一個地方呆著不動,便於你拍攝。
你可以在有水的地方(如池塘、湖、河流和溪流等)找到蜻蜓。你可能需要在靠近水邊的地方蹲在乃至趴下進行拍攝,所以做好「被弄髒」的準備吧,穿舊些的衣服比較好。
3. 研究它們的行為
花點時間來觀察蜻蜓的行為,更有利於你的拍攝。
對初學者來說,拍攝飛行中的蜻蜓是很困難的事情。最好留意一下它們落地的位置,總結一下規律——它們喜歡停在什麼地方,地面上還是花草、石頭上?
你可以悄悄靠近,拍攝一隻停住的蜻蜓;也可以用「陷阱法」,比如說,把一根細棍子或者蘆葦放在水邊,等著蜻蜓網上落。在棍子上滴些水滴能增強對蜻蜓的「吸引力」。
如果你能看見一隻正在進食的蜻蜓,可以嘗試走得更近些拍攝——它們會更專註於食物,沒那麼容易被嚇跑。
拍攝一些蜻蜓的特殊行為也是不錯的選擇。最值得一提的是,蜻蜓在交尾時會組成一個近似「愛心」的形狀,很有意思:
4. 控制景深,注意對焦
拍攝蜻蜓時,你往往需要用大光圈虛化背景,以排除背景元素的干擾或製造唯美的散景效果,不過這會帶來另一個問題:景深過淺,導致蜻蜓局部出現模糊。
最簡單的解決方案,就是拍攝蜻蜓的「側身照」,讓相機與蜻蜓的身體保持平行,使蜻蜓的整個身體都處於焦平面內。這樣,就可以用大光圈虛化背景,同時保持蜻蜓整體清晰了。
在控制焦平面時,你可以進行手動對焦,並利用 LCD 屏實時取景放大功能進行輔助,提高對焦精度。
5. 正確曝光
在明亮的陽光下拍攝時,控制曝光的難度會比較高。你可以選擇避開中午、等候陰天或在樹蔭、建築陰影中拍攝來解決這一問題。
快門速度也是個問題。即使在停著休息的時候,蜻蜓也會有許多快速的小動作,如輕彈翅膀或抽動頭部,所以快門速度不能過低。最好用連拍功能拍攝,通過回放挑出最清晰的一張。
你可能需要稍微提高感光度,來使用小光圈和高速快門。最好先進行測試,得到你機子「不明顯影響畫質的感光度數值」(一般機子是 ISO 400),不要超過這個數值就行。
6. 嘗試多種構圖
除了最標準的「側身照」,你還可以嘗試其它的拍攝形式,更全面地記錄下蜻蜓的姿態。
比如說,你可以在逆光下拍攝「背視圖」或「腹視圖」,利用透射光展現出薄翅的紋路與質感:
可以拍攝「正臉照」、「大頭照」或身體某個部分的局部大特寫:
當周邊環境較美時,你還可以拍攝「帶蜓入景」的「環境蜓像」,不以蜻蜓為主體,把它代入到周邊的風光中,效果同樣不錯:
推薦閱讀:
※自我息怒的心理技巧
※史上最全各種摺紙技巧,太寶貴了,有了它,再也不怕摺紙了!
※ps摳圖技巧,李濤大師都點贊了,你還在等什麼?
※太極拳視頻 學習太極推手的六大技巧
※新手選購死飛技巧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