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搶跑」實為功利心作祟
據報道,年前節後青島市許多嬰幼兒被家長帶著奔波「求學」。一歲幼兒學認字,兩歲寶寶學跳舞……早教機構一年學費最高開價已近1.5萬元,「天價」學費之下仍有市場。這些年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很多人看出有錢可賺,「雙語幼兒園」、「幼小銜接班」,教珠心算的、教圍棋的各種幼兒班,名目繁多的「親子班」一齊上,泥沙俱下。對於各種違背兒童發育規律、揠苗助長的錯誤做法,有識之士一直在呼籲抵制、整改。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相繼發文治理。專家、行家們講的道理並不深奧,小孩子學齡前階段的發育成長確實很重要,但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是在親人呵護下按正常規律發育,是「三翻(身)」、「七坐(起來)」、「八爬」,學著叫爸叫媽,而不是接受讀寫算訓練,學什麼技藝。人兩歲前,表達能力跟不上思維發育,才有塗鴉階段。母語還沒學好就讓他學外語,豈不是給牙沒長齊的孩子吃炒豆?即便是3歲後去幼兒園,其成長也是以良好個性塑造、好習慣養成為主,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玩,做遊戲。孩子越小,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越短。讓他長時間去學不理解、沒興趣的東西就是讓他活受罪。有專家指出,幼兒園用3年的時間教小孩學漢語拼音、識字、算術等小學課程,待孩子升入小學後3個月、至多半年即可完成。可是在幼兒園裡這些課擠掉了孩子們多少遊戲時間?小孩子本該在遊戲中學會溝通、配合、分享和寬容,本該從喜歡玩的東西開始建立興趣、學會專註和思考。幼兒園「小學化」會造成孩子不快樂、厭學甚至有溝通障礙,長時間恢復不過來。那麼為什麼如此明了的道理屢遭顛覆,這麼低級的謬誤還能形成潮流呢?這恐怕要從幼教行業和家長兩方面來分析。我們的幼兒教育行業有一定基礎。很多幼教行家都能掌握學前教育規律,反對搞小學化教育。但是並非所有從業者都懂行。筆者曾注意到兩個年輕人交談。一方問道,你在幼兒園工作,是阿姨?對方回答說,怎麼叫阿姨?是老師!我們園很多人都是本科畢業,琴棋書畫樣樣行,語文、數學都教得好。筆者以為,那姑娘所列舉的能力或者可以去教中學,但不可以去幼兒園。因為照顧、呵護幼兒發育、成長的關鍵學問是她所看不上的,或許也是不了解的。還有那些早教機構的經營者,從他們宣揚的內容看不出懂多少幼教,但他們深諳商業炒作。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把一些家長嚇住,乖乖拿出大把銀子。廣告詞「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孩子3歲前將完成大腦發育」又讓人大開眼界,方知人除了乳牙還有別的器官3歲就發育成熟。這種不惜誤人子弟賺取昧心錢的行徑該有人來管管。回過頭來我們還要說說家長。遺憾的是我們社會至今沒形成獨立思考、理性判斷的文化。在社會轉型期,很多家長對獨生子女過高的期望轉化為憂慮,把孩子的成長片面理解為考試競爭,總是蹲在「起跑線」上,替孩子設想搶跑竅門。這就給精於此道者提供了大量商機,由編印複習材料、補課、辦班發展到學前教育。如果家長們仍然走不出誤區,對孩子的成長抱著功利態度,別人將難以救贖。陳寶泉
推薦閱讀:
※嬰幼兒奶粉等730種商品明年降低進口關稅
※幼兒園小、中、大班習慣要求
※鏡湖區幼兒園區域遊戲現場觀摩活動在鏡湖幼兒園舉行
※如何培養孩子財商_太平洋親子網幼兒頻道專題
※外國人把幼兒園開進了敬老院,太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