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高課標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教師用書 第三單元

第三單元

 單元說明

  這個單元學習社會科學方面(文藝學除外,第五冊另設有一個文藝隨筆單元)的雜文、隨筆等。

  雜文是文藝性的社會評論,從文學體裁角度考慮,可把它歸為文藝作品,因為它有文學性、形象性;從實用文體角度考慮,可把它歸為議論文,因為它有議論性,旨在說理。隨筆與散文很難區分,一般說來,散文更重於抒情或者敘事,隨筆則說理成分更多些。隨筆與雜文更為接近。

  教學這三篇課文,按照《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從應用的角度說,這些課文都是議論文,可以培養學生的議論能力。議論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是常常用得到的。從審美的角度說,這些課文都具有文學性、形象性,都具有哲理美、語言美,可以藉此培養學生的美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探究的角度說,這些課文闡述的社會、人生問題都是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問題,值得學生與課文作者對話、溝通,去分析、評判這些問題,並進一步去探究這些問題。

  在教學中,要突出過程和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應用、審美和探究的方法,養成應用、審美和探究的良好習慣。在重視過程和方法的同時,挑起兩頭:一頭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頭是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就寓於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熏陶感染,水到渠成地達到目的。至於知識和能力,只要突出了過程和方法,學生的語文能力就能夠提高和豐富。

  語文課是讀書課。要重視讀。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在讀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對課文進行分析、評論、探究。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要注意結合文體特點進行教學。雜文、隨筆各有特點,教學時採用的方法應不盡一致。所選的兩篇隨筆,寫法又有所不同。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教學方法,應不拘一格。8拿來主義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全文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揭露「送去主義」在學藝上的表現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徑,與一味「送去」針鋒相對,提出「拿來」。

  第二部分(第3~5段)揭露送去者與「送來」者的奴才主子關係,辨明「拋來」與「拋給」的不同,提出「拿來主義」。

  第三部分(第6~7段)揭露「送來者」的真面目,劃清「拿來」與「送來」的界限,提出「拿來主義」的要旨: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第四部分(第8~10段)批判對待文化遺產的三種錯誤態度,指出「拿來主義」者對待文化遺產應是「佔有」「挑選」和創造,最後得出結論。

  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部分著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指出「送去」和「送來」者的奴才主子關係;第三部分著重批判「送來」。這三個部分以破為主,批判逐層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舉「送來」的貨色與第一部分列舉「送去主義」在學藝上的表現相呼應,文章從「送去」「送來」兩個角度證明實行「拿來主義」的必要性,也便於讀者對「送去」「送來」加以比較。

  文章的前三個部分破中有立。第一部分提出「拿來」,第二部分提出「拿來主義」,第三部分闡述「拿來主義」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論點。文章的第四部分,以立為主,立中有破,對「拿來主義」做了正面的分析,對論點用比喻進行正面的、直接的、具體的闡述。

  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繼承文化遺產這個重大問題,精當地概括為「拿來主義」。

  1.「佔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作者批判了那種在舊的遺產面前嚇破了膽、無所措手足的「孱頭」,也批判了那種為表示自己的「革命」而故意毀壞遺產的「昏蛋」,更痛斥了那種欣然接受遺產中不良成分的毒害的「廢物」,為提出正面主張做好了準備。

  2.「挑選」,即「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作者認為,文化遺產可以分為三種:有益無害的(即「魚翅」),要「拿來」,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處的(即「鴉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處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煙槍」「煙燈」和「姨太太」),原則上加以「毀滅」(只留少許送博物館)。總之,根據人民的利益,「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3.創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佔有」、「挑選」,是為了推陳出新。具體到文藝建設方面,也是如此。作者說:「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二、問題探究

  1.作者在闡述「拿來主義」之前,為什麼先談「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

  這樣寫有兩個作用。一是先不談「拿來主義」,卻大談「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表面上繞了彎子,實際上先破後立、破中有立,把「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作為「拿來主義」的鋪墊,「拿來主義」的提出就順理成章了。二是「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是作為「拿來主義」的對立物出現的,與「拿來主義」形成鮮明對比,把「拿來主義」襯托得更加突出。

  2.實行「拿來主義」有什麼條件?

  文章說:「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徘徊不敢走進門」的「孱頭」,「放一把火燒光」的「昏蛋」,「欣欣然的蹩進卧室」的「廢物」,均是實行「拿來主義」的障礙,都在掃除之列。

  3.這篇雜文在寫法上主要有什麼特點?

  本文以小見大,就近取譬,用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來闡明一個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對於批判繼承這樣的重大問題,如果擺開陣勢鋪開來談,在千把字的雜文中幾乎是不可能談好的。作者通過比喻來談,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使讀者一讀就懂,為之折服。

  在本文中,不僅整個比喻(「大宅子」)是貼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也是貼切的。用「孱頭」「昏蛋」「廢物」來批判三種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觀點和態度;用「魚翅」「鴉片」「煙燈和煙槍」及「姨太太」來比喻文化遺產中的三種組成成分;用「佔有」、「挑選」、創新來說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三個步驟,都十分貼切,絲絲入扣。

  關於練習

  一閱讀課文,理清作者思路,總體把握文意,說說課文中「拿來主義」的含義是什麼。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理清思路,從而把握文意,領會文章的主旨。

  參考答案:

  文章說:「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可見,「拿來」與「送去」是相對而言的。「"送去』之外,還得"拿來』」,不是說只拿來不送去,而是說既要送去,也要拿來,是雙向交流,是中國與外國經濟、技術、文化的交流。魯迅首先是從中國與外國的關係上提出「拿來主義」的,不僅指文藝,但包括文藝,而且文章最後落腳在文藝。「拿來主義」的具體含義,就是對文化遺產和外國的東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是「佔有」、「挑選」、創新。

  二運用比喻,以小見大地闡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這篇課文的一個特點。舉例說明本文是怎樣運用比喻來闡明道理的。你能不能用其他的比喻來說明這些道理?與同學交流一下。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領悟本文的一個主要的寫作特點。

  參考答案:

  從全文說,基本上是一個比喻,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遺產和外國文化。從局部說,那些比喻也用得十分貼切。例如,用「魚翅」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精華;用「鴉片」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糟粕,但也有某些有益的成分;用「煙槍和煙燈」「姨太太」比喻文化遺產中的糟粕。

  至於能不能用其他的比喻來說明這些道理,可以讓學生試作論析。

  三下邊幾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用得準確、生動,有的含有諷刺的意味,試做分析。

  1.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

  2.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3.當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

  4.我在這裡也並不想對於「送去」再說什麼,否則太不「摩登」了。

  設題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揣摩語言,領會文章的諷刺、幽默的風格。

  參考答案:

  1.「捧」「掛」帶有奚落意味。

  2.「算得顯出一點進步」是反語。

  3.「豐富」「大度」語帶諷刺。

  4.「摩登」有幽默意味,捎帶著表現了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

  四聯繫實際,全班或分組討論:近百年來我們從外國「拿來」了什麼?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拿來」?然後寫成一篇短文。

  設題意圖:拓展學生關注、思考的空間,在對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建立一定認識的同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參考答案:

  近百年來,在科學、技術、文化方面我們從外國「拿來」了不少東西,近二十年來,在經濟方面我國對外國的做法和經驗更是多有借鑒。(可讓學生舉出一些具體實例。)

  教學建議

  一、閱讀本文可從理清作者的思路入手,在理清思路的同時,抓住文章的論點。應該認識到,本文不僅論述對外國文化的態度、對本國文化遺產的態度,而且涉及中國與外國的經濟、技術往來等關係。理清思路,可從理解每段主旨開始,最好能引導學生列出文章的提綱。

  二、閱讀本文要注意抓住雜文的形象說理的特點。一是文章以小見大,就近取譬;二是運用對比和反襯;三是諷刺性強,又不失幽默感。這從全文的構思、行文和語言中可以看出。應引導學生結合練習細細體會。

  三、教學本文,要聯繫時代背景。一是當時社會上流行全盤繼承論和全盤否定論,也有人對文化遺產採取不敢接觸、不敢擇取的態度。本文就是針對上述情況撰寫的。二是作者在當時的黑暗勢力統治下,沒有言論自由,所以用冷嘲熱諷的形式作戰。三是對梅蘭芳、徐悲鴻等,以及對美國電影等的認識評價,是作者當時的看法,現在要做具體分析。

  四、對語言的揣摩要聯繫雜文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透過詞句,分析文章的深刻內涵。舉例如下。

  1.「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裡不想舉出實例。」

  「拋給」與「拋來」的區別。「拋給」猶如「嗟來之食」,那意味著輕蔑、侮辱。「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那是接受者的自我安慰,自我粉飾,表面上頗體面,實際上並非如此。「拋來」是中性的,無輕蔑、侮辱的意味。

  2.「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自己來拿」,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完全獨立自主地決定要什麼、不要什麼。而這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要「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有關資料

  一、創新必須擇舊──讀《拿來主義》札記(徐中玉)

  (一)

  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一文,寫於1934年6月4日。對文學遺產的批判繼承問題,是魯迅一直非常注意的一個重大問題。他的觀點最早偏重於對某些頑固派吹捧「國粹」的批判,接著也批判過一味崇洋、西化的論調。這在當時,他的批判都有針對性,是針對著全盤繼承論和全盤否定論兩個極端的。兩個極端當然都不對,反對走這兩個極端,如能以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觀點為指導,另外探索正確的道路,本來完全有可能,但由於缺乏「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的精神、態度和能力,不少人反而彷徨,甚至害怕起來了,對文學遺產採取了不敢接觸,不敢擇取的態度。其中,也有一些是主張革新,要求創新的進步人物。在他們看來,不向文學遺產拿點東西,照樣可以創造出新文化、新文藝來,彷彿革新與繼承是沒有什麼關係,更沒有必然關係的。正是針對著這種新情況,新問題,也懷著不可抑止的激情,寫了這篇《拿來主義》。這篇文章中的基本觀點,雖然在他成於此文前後的其他文章中也有所表現,但都不如此文表現得集中、全面而且形象生動。為了更詳細地理解他這篇文章,我們有必要參看他其他一些文章。不過此文的確是他討論文學遺產批判繼承問題的一篇最重要、最深刻的文章。雖已過去了半個世紀,今天讀時仍覺得虎虎有生氣,充滿著科學價值與革命精神。因為半個世紀來,被他在這篇戰鬥檄文里指責為「孱頭」,怒罵為「昏蛋」,鄙夷為「廢物」的人仍不斷出現。

  他把不敢接觸,不敢擇取的人指責為「孱頭」。

  他把全盤否定論者,要放火燒光遺產的傢伙怒罵為「昏蛋」。

  他把全盤繼承論者,大吸剩下的鴉片者鄙夷為「廢物」。

  他主張:「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拿來之後,「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

  為什麼應該這麼辦?很清楚:「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而為了要做到這一點,他要求從事這一工作,「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二)

  大家知道,魯迅早期曾非常尖銳地抨擊過「國粹」。他曾以為要少看中國書,或者竟不看中國書。怎麼後來又主張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了呢?這裡有沒有矛盾?我的看法是:沒有矛盾,但有發展。

  在很多人順應社會發展潮流,要求衝破舊文化的桎梏向前邁進的時候,頑固派卻湧出來大肆宣揚「國粹」的美妙,一定要大家仍唱老調子。本國獨有的東西是否一定好?為什麼都該保存,而且仍像神明一樣向它膜拜?說是保存「國粹」,實際豈不是在反對革新,妄圖保古、復古嗎?當時的形勢,保存了「國粹」,不拋棄了老調子,要保存我們的國家、人民便很難。而「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熱風·隨感錄三十五》)。他說:「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苟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華蓋集·忽然想到〔五至六〕》)可見,魯迅在當時條件下狠批「國粹」,是把它作為頑固派妄圖復古,反對革新的一塊重要招牌來打擊的,它打擊了「國粹」,也就是打擊了反動復古勢力。當時文化革命戰線上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打擊這種復古伎倆,復古勢力。顯然還沒有到對遺產需要提出具體分析,區別對待的時機。

  須知要少看或者竟不看中國書的話,乃是魯迅對當時的青年們說的,他認為當時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暫時不能作文不要緊,最要緊的是不要與現實人生離開,應積極做點革新的事(參見《華蓋集·青年必讀書》)。當時的青年一般對遺產中的糟粕還缺乏辨別力,勸告他們少看或者竟不看,是出於一種愛護,使他們少受或不受毒害。魯迅從未籠統地要求一切人都少看或竟不看中國書。恰恰相反,他多次慨嘆過真正懂得遺產中的精華,正確理解遺產的作用的人太少了。他寫了《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搜集整理了很多古籍;他還想親自編寫一部文學史,可惜未能實現。只要稍加分析,對照事實,就可知道他從批判「國粹」到後來的主張「首先拿來」,其實是並不矛盾的。

  當然,其間有發展。主要的危險已經不是復古或崇洋,一般青年已經逐漸長大,有一定辨別力了,創造革命的新文藝的需要更迫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藝理論的傳入以及蘇聯在批判繼承文學遺產方面的某些經驗教訓的介紹,所有這些因素都促成了魯迅思想在這一問題上的發展,使得他的觀點更加辯證、完整、深化。我覺得,寫成於《拿來主義》之前一年的《關於翻譯(上)》中間的這一段,透露了發展的重要消息:

  ……但我們也不能決定蘇聯的大學院就「不會為帝國主義作家作選集」。倘在十年以前,是決定不會的,這不但為物力所限,也為了要保護革命的嬰兒,不能將滋養的,無益的,有害的食品都漫無區別的亂放在他前面。現在卻可以了,嬰兒已經長大,而且強壯,聰明起來,即使將鴉片或嗎啡給他看,也沒有什麼大危險,但不消說,一面也必須有先覺者來指示,說吸了就會上癮,而上癮之後,就成一個廢物,或者還是社會上的害蟲。

  魯迅也就是在這篇文章里指出這個著名的觀點的:「凡作者,和讀者因緣愈遠的,那作品就於讀者愈無害。古典的,反動的,觀念形態已經很不相同的作品,大抵即不能打動新的青年的心(但自然也要有正確的指示),倒反可以從中學學描寫的本領,作者的努力。」時代不同了,新的青年長大了,要創造革命的新文藝又必須從舊文藝和外國作品中擇取有益的東西,所以他就把他隨著形勢的改變和學習的深入而發展了的思想寫在這篇《拿來主義》里了。

  (三)

  為什麼創新必須擇舊──擇取中國的和外國的舊文化?

  在這個問題上,魯迅曾引過盧那察爾斯基的一些話,也讚賞過他在革命之初採取的一些措施,例如仍要保存農民固有的美術,怕軍人的泥靴踏爛了皇宮的地毯等。這道理,用魯迅自己的話,便是:「新的階級及其文化,並非突然從天而降,大抵是發達於對於舊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發達於和舊者的對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傳,於舊文化仍然有所擇取。」「古人所創的事業中,即含有後來的新興階級皆可以擇取的遺產。」(《集外集拾遺·〈浮士德與城〉後記》)「先前的遺產,有幾位青年以為採用便是投降,那是他們將"採用』與"模仿』並為一談了。」(《致魏猛克》1934年4月9日)文學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舊文學衰頹,來了一個新的轉變,這轉變往往得力於攝取民間文學或外國文學。歐洲的印象派,是吸取了從中國和日本傳去的畫的養料而形成的。新階級的文學也一樣。文學遺產中一切進步的,合理的,科學的,美的東西,都仍能對新階級的文學,無論在思想方面還是藝術方面提供有益的成分。為什麼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會成為一個國家創造新文化的極為有利的條件?就因為可以從舊文化中擇用的養料多極了。魯迅後期雜文是無產階級文學的瑰寶,它正是從對地主、資產階級舊文化的鬥爭中產生的,它批判舊文化中的糟粕,吸收、改造、發展其中對無產階級有用的成分,它就成了新階級的新文化的組成部分。不能設想,如果沒有擇取中國的舊文化,會產生出魯迅的這種鋒利無比的雜文來。

  其實不只是新文化,就是無產階級的新戰士,最早又何嘗不是從舊社會中培育起來,改造成長的?過去並無無產階級,就是有了無產階級之後,很多革命家包括革命導師在內也出身於非無產階級,受過較長時間的舊教育。舊文化並沒有妨礙他們轉變立場,甚至成為革命導師。在他們成為革命導師之後,對舊文化還是竭力主張吸收和改造利用的。列寧在《青年團的任務》中反覆強調學習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的極端重要性,認為無產階級文化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那些自命為無產階級文化專家的人杜撰出來的,只有確切地了解人類全部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文化,只有對這種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設無產階級文化。他說:「馬克思主義就是共產主義從全部人類知識中產生出來的典範。」(《列寧選集》,第四卷)如果否定了繼承文化遺產的必要性,那麼對知識分子的作用,知識分子出身的革命家的作用,也會否定或懷疑了。這方面我們積下的沉痛教訓是非常怵目驚心的。

  魯迅的思想,顯然是受到列寧的影響,並同他一致的。

  在他寫作《拿來主義》的時候,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正待大力開展,無產階級文藝質量正待迅速提高。但不少人對文學遺產卻不敢接觸,中國的外國的舊文化都不要,好像一接觸就會被染污、被俘虜過去,不得了。他們也說要成為新人,也說要創造新文藝,可就不懂得:「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魯迅指責這種人為「孱頭」,實出於如焚的熱情,對這種人中的大多數,是由於「恨鐵不成鋼」,是想藉此激出他們的勇氣,把他們狠推到前面去。

  (四)

  對「昏蛋」和「廢物」,魯迅只有憤怒和鞭撻,而對「孱頭」則不同,魯迅講過很多話,擺事實,講道理,希望他們不要再這樣的害怕。參看一下,可以更好地理解他這篇文章。

  第一,他認為避忌舊文化,乃是衰病,無力,缺乏自信的表現;壯健,有魄力,富於自信的人是決不會這樣的。他說:「無論從那裡來的,只要是食物,壯健者大抵就無需思索,承認是吃的東西。惟有衰病的,卻總常想到害胃,傷身,特有許多禁條,許多避忌;還有一大套比較利害而終於不得要領的理由,例如吃固無妨,而不吃尤穩,食之或當有益,然究以不吃為宜云雲之類。」(《墳·看鏡有感》)他說像這類人物,如果再不振作,就會更加衰弱下去,因為終日戰戰兢兢,先已喪失活氣了。他又說:「我們吃東西,吃就吃,若是左思右想,吃牛肉怕不消化,喝茶時又要懷疑,那就不行了,——老年人才如此。有力量,有自信力的人是不至於此的。」(《關於知識階級》)如果知識階級如此膽小,一聽到俄羅斯,一看見紅色,一看到俄國的小說,就怕得發抖,對西洋文明也唯恐受害,一動也不敢動,怎樣能進步呢?豈止不能進步,將來必定要滅亡。他說漢唐雖有邊患,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於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凡取用外來事物時,自由驅使,絕不介懷。而一到衰弊陵夷的時刻,神經就衰弱過敏,對外國東西,便推拒,惶恐,退縮,逃避,抖成一團了。(參見《墳·看鏡有感》)我們究竟是甘心當弱者,還是應該努力做強者?

  第二,他認為文藝上的創新必須擇舊,一味害怕,是決不行的。他說:「要進步或不退步,總須時時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異域,倘若各種顧忌,各種小心,各種嘮叨,這麼做即違了祖宗,那麼做又像了夷狄,終生惴惴如在薄冰上,發抖尚且來不及,怎麼會做出好東西來。」(《墳·看鏡有感》)十年後他在論新木刻時,又指出有兩條路,一條是「採用外國的良規,加以發揮,使我們的作品更加豐滿」;另一條是「擇取中國的遺產,融合新機,使將來的作品別開生面」。(《且介亭雜文·〈木刻紀程〉小引》)他認為我們對舊文化,無論是中國遺產中的精華還是外國遺產中的良規,實在都還知道得太少,吸收得太少。只要是優點,他說「即使那老師是我們的仇敵罷,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且介亭雜文·從孩子的照相說起》)。

  第三,他闡明了保存遺產與開創新業的辯證法。他說:「我已經確切的相信:將來的光明,必將證明我們不但是文藝上的遺產的保存者,而且也是開拓者和建設者。」(《集外集拾遺·〈引玉集〉後記》)你要在文藝上有所開拓,有新的建樹嗎?那就要保存遺產。保存當然不同於保古,不是為了復古。保存下來也不是模仿和照搬,而只能是為了擇取優點。如果只為復古、保古而保存,由於大家都反對復古、保古,遺產就保存不住。只有抱著革新的目的,認識到了擇舊的重要作用,遺產才會得到大家的重視與愛護,所以真正的革命者才是最理想的遺產保存者,而遺產中的精華,亦只有在革命者手裡才能得到開拓,並成為建設新文化的不可缺少的材料。難道我們還能把保存(擇取)和開拓、建設割裂了來理解?

  (五)

  最後,再說說為什麼要「不管三七二十一」。

  這是流行在我們江南地區的一句口頭語。三乘七,二十一,原是對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意思是如果經過考慮決定了要做某件事,認為非做不可了,那就不要再猶豫不決,計議末節,三七是二十一也好,不是二十一也好,反正是做定了,別人的七嘴八舌,亦都由他去。

  「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所以文題即為《拿來主義》。如果沒有一點勇氣,東張西望,畏畏縮縮,欲拿又怕,拿了又不敢分別對待,就不成其為「拿來主義」了。

  「拿來主義」好得很,因為它有科學性。如果不先拿來,許多有用的東西就被抹煞、毀滅了,還談得到什麼使用與存放?對舊文化,當然需要「批」,這有利於擇取,但若像「四人幫」這些「昏蛋」一樣,「批字當頭」「大批判開路」,實際是首先要毀滅大批遺產。把遺產大批大批地燒光,或用行政命令投入冷宮,這還怎麼能進行擇取、談得到使用呢?只有首先拿來了,不毀滅掉,才能進行擇取。你要「批」,儘管「批」,批對了固好,批錯了還能夠改回來,反正東西仍在,不致無法補救。「十年浩劫」中我們毀滅了多少文化遺產啊!「拿來主義」好得很,因為它同時也有革命性,創新離不開擇舊,不先拿來無從創新。

  魯迅的思想、主張所以特別有力,即在富有科學性。它的革命性與科學性是統一的,而科學性則始終是基礎。在批判繼承文學遺產的問題上,亦復如此。

  (選自《高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一冊,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這篇課文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論述人從嬰兒到童年時期感受和體驗母愛的能力的發展。

  第1段,說明嬰兒還不能辨認物體,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以外的世界的存在。當然,嬰兒還不具備愛的能力。

  第2段,闡述孩子不斷長大,就開始知道其他物體有其自己的、與他無關的存在。孩子學會叫物體的名稱,學習如何對待這些物體;開始學習同人打交道,漸漸地有母愛的體驗。母愛是無條件的,其缺陷是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也根本無法贏得。

  第3段,論述八歲以下的兒童還不會愛。以後在成長中,會出現新的感情,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從被愛轉變為愛別人,去創造愛。不過,從童稚的愛到成熟的愛需要許多年。

  第二部分(第4~7段),闡述父愛的性質,以及父愛與母愛的根本區別。

  第4段,說明嬰兒完全依賴母親,幼兒開始認識世界,與母親的關係不再像起初那樣至關重要,而與父親的關係開始重要起來。

  第5段,指出母愛的本質是無條件的,因此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深深渴求母愛。而通過努力換取的愛往往會使人生疑,使人害怕這種愛會消失,並往往使人感到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第6段,概述母愛和父愛的本質區別。對孩子來說,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親則代表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父親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7段,闡釋父愛的本質。指出與無條件的母愛不同,父愛是有條件的愛。父愛的本質是:順從是最大的道德。父愛的積極面是,可以通過努力贏得這種愛;消極面是,如果辜負父親,就可能失去這種愛。與母愛不同,父愛可以受孩子的控制。

  第三部分(第8~10段),指出一個成熟的人最終會脫離對母親的依賴和父親的權威,他成為自己的父母。

  第8段,提出對母愛和父愛的不同要求。母親在身體上和心理上給予孩子愛和關懷,使孩子有安全感,還希望孩子獨立並最終脫離自己。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就開始指導他正視將來會遇到的困難,並使孩子對自身的能力產生自信心,最後使孩子能夠無須依賴父親的權威而自立。

  第9段,指出一個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築在自己愛的能力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築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斷上,在內心建立起父母這兩個形象。

  結尾,用一句話總結全文內容。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母親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親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從對以母親為中心的依附轉到對以父親為中心的依附,最終與他們分離,在自己心中擁有父親和母親這兩個世界,奠定靈魂健康和達到成熟的基礎。文章條理清晰,層層深入,闡明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性質及發展變化。

  二、問題探究

  1.作者在本文中說,母愛是無條件的。真的如此嗎?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作者只是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不錯,相對於其他幾種性質的愛而言,它是最少明確意識到愛的動機和目的的一種形式。母愛很少有需要報償的明顯動機。但是,弗羅姆忽視了另一個方面,即母親之所以愛孩子,是因為孩子給她以慰藉和希望,這種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場合是潛意識的,或是下意識的。母親並不一定明確意識到這一條件性,但是沒有明確意識到並不等於客觀上不存在。無論多麼偉大的母親,都會因孩子的離去而感到空虛,也都會有「望子成龍」的思想意識。這種空虛正是由於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這種「望子成龍」的意識正是母親寄希望於孩子的反映。(摘自《〈愛的藝術〉譯者序》,有改動)。

  2.文章中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這兩種原則區別在哪裡?

  按照作者的觀點,愛自己的價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實現的,只有在他人和社會的存在中才能實現。「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為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比被愛更重要。」後一種愛是成熟的愛,從愛他人中實現愛自己。前一種愛是不成熟的幼稚的愛,因為受到了別人的愛,需要別人,才去愛別人。

  關於練習

  一作者認為母愛和父愛在性質上有什麼根本區別?各有什麼積極面和消極面?聯繫實際對作者的看法做一番評析。

  設題意圖:旨在調動學生的經驗和知識,更好地把握課文內容,並聯繫實際對作者觀點做出自己的判斷。

  參考答案:

  母親代表自然世界,母親是我們的故鄉,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親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紀律等事物的世界。母親從身體和心理上給孩子以愛和關懷,給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親從孩子六歲左右開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樹立孩子挑戰生活的自信心。母愛從本質上說是無條件的,而父愛是有條件的。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

  母愛的積極面是,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為渴求的。消極面是,母愛不能用努力去換取,而且根本無法贏得。父愛的積極面是,父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極面是,父愛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負父親期望的情況下,可能會失去父愛。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給予適當肯定。下列幾點可供參考:1.母愛也是有一定條件的,理由見「課文研討」。2.父愛和母愛一樣,也有一定的無私性。3.父愛和母愛的差別除了上文提到的外,還有一些:母愛比較細膩,父愛比較粗獷;母愛比較著眼於眼前,父愛比較著重於未來;母愛以情感來感染和引導孩子,父愛以理智和行動來教育孩子。

  二作者認為,成熟的人不依賴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說一說,父親、母親這兩個世界給你哪些影響?你怎樣努力在心中擁有這兩個世界?

  設題意圖:讓學生聯繫自己實際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意旨,而且能把課文所宣揚的思想應用到實踐中去。

  參考答案:略。

  三本文是一篇譯作,在遣詞造句和修辭方面,與純粹的漢語寫作有所不同。你認為哪些語句反映了譯文的特點?可結合前幾冊學過的譯文跟同學一起討論。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注意譯文的語言特點。

  參考答案:

  譯文在遣詞造句和修辭方面,與純粹的漢語寫作有不少不同。例如,譯文中常有一種複句,組織嚴密、信息量大,在漢語中極為少見。最典型的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的一個長句子:「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又如,譯文中有一種插入句,漢語很少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有這樣一句:「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立即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本文沒有像《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那樣典型的例子,但有一些近似的例子可供揣摩。

  教學建議

  一、學生閱讀這篇文章有一定難度。儘管學生從小就學習了不少有關母愛、父愛的文章,但是從哲學高度、從理論上來分析父愛、母愛的文章也許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篇又是外國人寫的,他的西方思維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學生可能十分陌生。不過不要緊,對父愛、母愛,學生在感性上是熟悉的,都有較多體驗,何況作者又講得不深奧,因此,只要認真讀,是能夠讀懂的。要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加深理解。

  二、不妨採取一些措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比如,把難點找出來,對難點採用一些方法專門解決。又如,抓關鍵性句子。這些句子搞懂了,有利於學生把握全文。又如,提供相關的參閱資料,這些資料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又如,列提綱。提綱列出了,作者的思路清楚了,全文主旨就不難掌握了。

  三、聯繫實際閱讀。學生對父母當然最為熟悉,對父愛、母愛體驗最深,因此,一定要求學生聯繫自己、同學乃至同齡人的實際閱讀這篇課文。也要聯繫學過的描寫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的課文閱讀本文,如《背影》(朱自清)《金色花》(泰戈爾)等。學生較熟悉的一些名著,如《紅樓夢》《歐也妮·葛朗台》,也可以與課文內容聯繫起來。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學習課文,而且開闊了學生視野,活躍了學生思維。

  四、有些理論問題不必深究。

  有關資料

  一、作者介紹

  埃里希·弗羅姆是著名的德國(後來加入美國籍)精神分析學家、社會學家和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亦被認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於德國梅茵河畔的法蘭克福,1922年獲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1922年到1933年在法蘭克福心理分析研究所和社會研究所工作。納粹奪取政權後,他於1934年流亡美國,曾任耶魯大學講師。移居美國後,他與科·霍尼(1885—1952)一道成為美國新弗洛伊德主義的創始人。1951年擔任墨西哥國立大學教授,後來又執教於密執安州立大學和紐約大學。

  弗羅姆長期研究馬克思主義和弗洛伊德主義。他自己曾說過:「我試圖找出弗洛伊德學說中仍然保存的真理,而排除那些需要修正的原理;對馬克思的理論我也試圖這樣做,最後,我力圖得出一種綜合體,從對這兩位思想家的理解和批評中應得出這種綜合體。」(弗羅姆《在幻想的彼岸》,紐約1963年版,第43頁)弗羅姆努力試圖把二者的思想結晶吸收到自己的學說中,他撰寫了大量著作,闡述他的新精神分析學。除《愛的藝術》外,主要著作有《基督教義的發展》(1931)、《逃避自由》(1941)、《心理分析和倫理學》(1954)、《讓人佔優勢》(1960)、《為自己的人》(1961)、《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鎖鏈的彼岸》(1963)、《遺忘的語言》(1965)、《心理分析和宗教》(1967)、《革命和希望》(1968)、《分析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理論》(1970)、《對人的懷疑情緒的剖析》(1973)等。在這些著作中,弗羅姆表現出他獨特的世界觀和思想,他把自己具體的世界觀稱為規範的人本主義。他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貢獻也就在於他對人的問題的研究,他論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愛、人的異化、人的解放問題。

  (節選自《〈愛的藝術〉譯者序》,安徽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

  二、《愛的藝術》介紹

  埃里希·弗羅姆所著的《愛的藝術》,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闡述愛的藝術的理論專著。這部著作自1956年問世以來已經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僅英文版就發行一百五十萬冊以上,這在西方──就理論性專著而言──是罕見的。此書暢銷至今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據估計各種文字的讀者加在一起約數億人次。影響遍及世界各地。

  作者在本書中對馬克思的愛的理論持贊成態度,在繼承精神分析方法基礎上,分析和批評了弗洛伊德主義。但本書不是一部政治性的愛的理論專著,而是一部從科學和精神分析學角度談愛的倫理著作。作者試圖把馬克思關於愛的理論與精神分析學理論糅為一體。既採用了馬克思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從社會存在尤其是社會經濟關係入手分析社會意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又採用精神分析方法,對愛的藝術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在弗羅姆看來,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藝術一樣,是可以而且應該學習的。只有學會愛的藝術,才能夠愛,並且才能獲得別人的愛。沒有獲得愛的人正是由於愛的能力發揮的失敗,克服這種失敗的唯一途徑是研究愛的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學會這門藝術,找出愛的失敗原因,並且正確處理好理論與實踐兩者之間的關係。

  弗羅姆把愛看成是一種主動能力。這種觀點一反傳統的認為愛就是如何惹人愛、即把愛作為別人恩賜的情感的看法,也徹底拋棄了富有宗教色彩的關於丘比特和月下老人的傳說帶給人們「姻緣註定」的世俗的宿命論觀念。這種思想具有進步意義。人們愛的失敗,不能總在客觀領域找原因。怨天尤人,這不但不能很好地生活,而且只能更加遠離愛的綠洲而走向愛的荒漠。

  愛是在保持自己尊嚴和個性的前提條件下的感情交流的行為。倘若失掉了個性和尊嚴,也必然失掉愛。在弗羅姆看來,愛固然是一種主動的能力,是一種突破使人與人分離的那些障礙的力量,是一種把自己和他人聯合起來的力量,但愛承認人自身的價值,保持人自己的尊嚴和個性。這一觀點是正確的。一個人的魅力在於個性,倘若他處處與別人雷同,總是模仿和依附別人,那他就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力量。一個人若想使愛久恆,就必須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不斷更新自我。那些以喪失自己的個性和尊嚴為代價來換取愛的人,最終必然失去愛。愛的行為只能在自由的感情交流中實現,而決不能作為依附的結果。

  弗羅姆認為,各種形式的愛──母愛、性愛、兄弟的愛等等──基本要素有四個方面: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他指出,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哪裡缺少這種積極關心,哪裡就根本沒有愛。你關心你愛的對象,就要為他而努力。你愛你為之努力的東西,同樣你為你所愛的東西而努力。責任感既是關心的一個方面,也是愛的表現。責任是一種自願的行為,是對另一個人表達或沒有表達的需求的積極反應。對於母愛來講,它對嬰兒的責任主要指對身體需要的關懷。對成人之間的愛而言,責任主要是對精神需求的關懷。但是這是以尊重為互補的,不能把關懷、責任變成支配和佔有。尊重意指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應該順其自身規律和意願。如果我愛一個人,就更應該尊重他的個性,而不是把他變成我的工具和僕從。愛是自由之子,只有自由地發揮各自的個性,愛才是可能的。而了解既是以上三要素的核心,又是以上三要素的結果。了解首先是對所愛的對象本質的了解、認識。只有你了解的事物,你才能談得上理解;只有你了解愛的對象的個性,你才能談得上尊重他、愛他。

  弗羅姆認為,母愛是無條件的,即孩子不需為母愛做任何事。其實弗羅姆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確實,母愛是偉大的,相對於其他幾種愛的形式而言,它是最少明確意識到愛的動機和目的的一種形式。只要孩子存在,孩子是我的孩子,我便愛他。母愛很少有需要報償的明顯動機。但是,弗羅姆忽視了另一個方面,母親之所以愛孩子,是因為孩子給她以慰藉和希望,這種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場合是潛意識的,或是下意識的。母親並不一定明確意識到這一條件性,但是沒有明確意識到並不等於客觀上不存在。無論一個多麼偉大的母親,都會因孩子的離去而感到空虛,也都會有「望子成龍」的思想意識。這種空虛正是由於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這種「望子成龍」的意識正是母親寄希望於孩子的反映。

  弗羅姆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他指出,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願望,因為你盡了職責,因為你像我。」就這一點說,父愛的本質在於:服從成為主要的美德,不服從乃是主要的不孝——以收回父愛為懲罰。弗羅姆的這種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愛除了和母愛一樣具有其他形式的愛無法比擬的無私性外,也和母愛一樣,具有有條件性的一面。不過父愛和母愛有一些差別:母愛比較細膩,父愛比較粗獷;母愛比較注重身體健康,父愛比較注重精神成長;母愛比較著眼於眼前,父愛比較著眼於未來;母愛以感情來感染和引導孩子,父愛以理智和行為來教育孩子。

  弗羅姆在論述愛的實踐時,另一個很可貴的思想就是認為僅有愛的理論,還不會愛,必須把愛的理論和愛的實踐結合起來。但是他在闡述愛的實踐時,只對愛的實踐要求,即愛的途徑做了分析。他認為愛的實踐和其他藝術的實踐一樣,有四個共同的要求:規範、專心、耐心、關心。你欲成為一門藝術的主人,你就必須把全部身心獻給它。同樣,你要精通愛的藝術,你就必須全心全意地學習和實踐它。愛的成功的主要條件是克服自戀。愛要求謙恭、客觀和理智。獲得客觀和理智的能力是通向愛的藝術道路的一個重要條件。信任和誠意是愛的關係中不可缺少的品質。在愛當中,理想、自信和勇氣是重要的,誰若沒有理想,誰就會失去目標;誰若沒有自信和勇氣,誰就會無力承擔愛的責任,就會失去生活的信念,而最終失去愛。愛意味著在沒有保證的條件下承諾自己,在自我的愛將創造被愛人的愛的希望中完全奉獻自己。愛是信心和勇氣的行為,誰沒有信心和勇氣,誰就沒有愛。愛這玄妙而又令人神往的情感,並不是高懸於人類生活綠洲之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它就在你的身旁。只要你努力從建立這些品質做起,就會摘取愛的皇冠。

  (節選自《〈愛的藝術〉譯者序》,安徽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一、把握文意

  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從生理的層面來講,人只不過像一根葦草一樣,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一口氣、一滴水就能致人於死命。第二,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因為能思想,區別於頑石或者牲畜;因為能思想,比能致他於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比囊括了人并吞沒了人的宇宙高貴得多;因為能思想,人囊括了宇宙。第三,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是道德的原則。人不能求之於空間,佔有多少土地都不會有用。總之,人的尊嚴在於能思想,因此人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二、問題探究

  1.文章說,「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正是由於它而不是由於我們所無法填充的空間和時間,我們才必須提高自己」。試對這句話做一點說明。

  人有一種希望,就是填充空間和時間,即希望自己佔有更大的空間和時間。但與浩瀚的宇宙相比,人佔有多少空間都沒有用;人無法避免死,因此也占不了多長時間。人的尊嚴不在於填充空間和時間,而在於思想。思想有深淺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獲得力量,體現出人發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顯示出人的獨特性和魅力,也即獲得人在自然萬物中的「尊嚴」。因此,要「努力好好地思想」,「提高自己」。

  2.文章說:「我們要努力好好地思想。這就是道德的原則。」試對這句話做一點說明。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對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作者把「努力好好地思想」作為道德的原則,說明作者思想的高度重視。信條

  一、把握文意

  文章開宗明義:「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為人,我都在幼兒園就學過。」接著,文章列出了十七條。作者認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東西都在上邊那些條條里」。這些條條是人們過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則,包括個人的健康習慣,正確處理與他人關係,對生活保持熱情和興趣,承認死亡以及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等。作者進一步闡釋,十七條中的任何一條,都可以應用到成年,實踐於家庭、社會,生活、工作之中,甚至可以用到政府行為中。最後,作者強調十七條中的一條:「當你們出門,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還是手拉手,緊挨一起。」這是強調人與人之間要團結,要互相關愛,要有集體精神。

  二、問題探究

  作者列出這些最基本的信條有什麼意義?

  人們常說,真理是樸素的。又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用最簡明的語言表達最複雜的道理。對於應該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做人,在當代社會生活中越來越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使一般人難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卻把複雜問題簡單化,而且講得機智、幽默,充滿溫情,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說,這些信條「貼近真實,清晰明了並且堅實可靠」,便於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實踐,並獲得成功。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就說過,他之所以能得獎,原因就在於他實踐了幼兒園中學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條。

  關於練習

  一分別把握三篇文章的主旨,聯繫對生命、生活的認識,談談這三篇短文分別給你的啟示。

  設題意圖:使學生學習概括隨筆類文章的主旨,並注意從中汲取有益的思想。

  參考答案:

  《熱愛生命》

  作者從「度日」的含義談起,引出對生命的兩種不同的理解和態度。從對比中得出結論:生命是否可愛,取決於對生命的認識。如果對生命的認識不正確,白白虛度此生,那就只能怪自己。接著換一個角度,從生命的特殊形式──死亡談起,指出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沒有死的苦惱。由於作者關注生活,講究享受生活的方法,因此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老了,還抓緊時間,使生活過得豐盈飽滿。

  這篇文章的主旨: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享受生命賦予的快樂,讓生活過得豐盈充實,對於死亡也不會覺得煩惱。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文章第1段,說明人只要還有思想,就還是人;沒有思想,就無法同自然界的萬物區分開來了。第2、3段,說明人的肉體很脆弱,就像是自然界最脆弱的葦草,但由於有思想,人就比宇宙還高貴,因此人要「努力地好好思想」。顯然,在第1段的基礎上,意思具體化了,深化了。最後一段,補充、強化上文的意思,人不能求之於空間,應求之于思想的規定,用思想囊括宇宙。

  這篇文章的主旨:人本身很脆弱,偉大之處在於能思想,人應該「努力地好好思想」。

  《信條》

  先指出信條在幼兒園就學過,是一些最基本的原則。接著列出十七條信條,並對這十七條進行歸納。然後說明這十七條適用於個人、社會以至政府。最後突出十七條中的一條:出門時手拉手,緊挨一起。

  這篇文章的主旨:人們在生活中,實際上只需要遵守那些最基本的規則,而這些規則在幼兒園裡就學過。

  學生從三篇短文中受到的啟示,可以各抒己見,不拘一格。

  二聯繫上下文,品味下列語句,並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加以闡釋。

  1.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2.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

  3.我佔有多少土地都不會有用,由於空間,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沒了我,有如一個質點:由於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

  4.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為人,我都在幼兒園就學過。

  設題意圖:領會課文中富於哲理性的語言的含義,並藉此進一步領會課文的內容。

  參考答案:

  1.我們對生活的認識和態度正確,生活樂趣就大,如課文中的「我」。對生活的認識和態度不正確,生活樂趣就小甚至沒有,如課文中的「哲人」「糊塗人」。

  2.與自然界某些事物相比,人的確很脆弱,如一根葦草,隨時有折斷的可能。但人能思想,思想是別的任何力量都無法掌控和摧毀的,因此人的全部尊嚴在於思想。

  3.人無法填充時間和空間,在空間無限大的宇宙面前,人顯得微不足道。但人有思想,思想是沒有邊界、不受限制的,它可以以整個宇宙作為思考的對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囊括了宇宙。

  4.幼兒園學過的那些基本原則,適用於個人、社會乃至政府。所以說,「我」需要知道的一切,在幼兒園就學過。

  三找出課文中富於哲理的語句,細細品味,並就其中一條寫出自己的心得。

  設題意圖:除了上題列舉的以外,課文中富於哲理性的語句還有一些,找出來仔細品味,有助於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的語言和內容。至於寫心得,是通過讀寫結合,加強理解,著眼運用。

  參考答案:略。

  教學建議

  一、這篇課文包括三篇短文,其中第二篇只是幾個片段,第三篇只是一篇文章中的一部分。教學時,可以把第一篇作為重點,後兩篇次之。共同的教學目標是,讀懂這三篇短文,領悟文章哲理美和語言美。對第一篇短文,還要求學生能理清作者的思路。

  二、三篇都是翻譯文章,有的文章還是寫於幾百年前的,學生讀這樣的文章可能很不習慣。但這樣的文章文化內涵豐富,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十分有益,因此應該讀、值得讀。學了這樣的課文,將來課外自己讀和課文同類的著作就不會茫無頭緒、手足無措了。教師的任務是,關注學生閱讀的過程,向學生指點閱讀的途徑和方法。《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教學建議」第二條中提到的一些措施,教學本課時不妨參照選用。

  三、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學習文化論著類課文,要注意「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了解用以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要在閱讀過程中學習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樂於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為了貫徹課標精神,學習這篇課文,要注意讓學生把握短文的觀點以及支撐觀點的材料,鼓勵他們提出自己對課文的看法,並和同學交流。

  四、對課文涉及的艱深理論問題不必深究。

  五、注意學習課文語言,名言警句不妨摘抄下來。

  有關資料

  一、關於蒙田

  蒙田(1533—1592),法國文藝復興後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在16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啟蒙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從他的思想和感情來看,人們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個時代出現的一位現代人。

  蒙田出身貴族,祖上是波爾多人,他早年學習拉丁文,在波爾多市念完中學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深居簡出,閉門讀書思考。後來,他在政府部門任職,成為波爾多市議員,並兩度被選為波爾多市市長。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親死後才開始撰寫《隨筆集》。

  他熟讀古代大家如普魯塔克、塞涅卡、塔西佗等人的著作,在作品中大量引用,作為他的思辨和懷疑論的佐證。他在出版了《隨筆集》的前兩部之後,便遊歷了義大利和德國,因此在他隨後的隨筆中又添進了許多旅遊見聞。1585年蒙田的故鄉鼠疫盛行,蒙田被迫暫時離開他的城堡,於1587年重回舊居續寫他的隨筆。在這期間,蒙田結識了對他狂熱崇拜的德·古內小姐,他倆之間的關係一直維持到作家逝世為止。蒙田晚年在政治上效忠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國王也曾到他的城堡做客數次。1578年蒙田的腎結石發作,影響了他的寫作,我們今天所見的《蒙田隨筆全集》是由德·古內小姐在他生前出版的隨筆集的基礎上,根據他在筆記上寫下的大量注釋和增添內容集結而成的。

  蒙田自1572年開始,直至他逝世的1592年,在長達20年的歲月中,他一直斷斷續續地在寫他的隨筆。他以對人生的特殊敏銳力,記錄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發展歷程,為後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蒙田在他生活的時代已成大名,但他的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有過很大的爭議。一些著名作家,如盧梭等人指責他的作品充滿了「可憎的虛榮心」「表面的真誠」,但他卻受到了伏爾泰和狄德羅的推崇,他們讚揚他的作品反映作者「明哲善辯」「精於心理分析」,他的「文風簡樸流暢,琅琅上口」。經過四百餘年的考驗,歷史證明了蒙田與培根等偉大作家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隨筆如他自己所說的,是「世上同類體裁中絕無僅有的」。

  (節選自《蒙田隨筆全集》「編者的話」,譯林出版社1996年版)

  二、《熱愛生命》賞析(劉加民)

  生活是相對於生命而言的,熱愛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同樣,「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是熱烈豐盈的生命形式的終極狀態,如果你能夠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賦予的所有快樂,你會留意死亡的降臨嗎?

  ──這是本文所昭示的基本的意義層面。

  我們可以把第一個層面作為「常規」的生命來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對待生命的態度:「度」和「消磨」「壞日子」;「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但作者接著議論道:生命本來是「優越無比」「值得稱頌」「富有樂趣」的,是我們自己把它改造成「一件苦事、一件賤物」的。可見,生命的可愛與否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對於生命的理解和態度。正如塞涅卡所言:「湖塗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託於來世。」

  第二個層面補充解釋了生命的「特殊」狀態:死亡。但作者有化死亡為生命的「秘訣」,即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因為「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還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最後,作者深有感觸地說他自信「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即使自己已經進入生命的暮年,但由於「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所以自己最後的日子一定會更加「豐盈充實」!

  本文是一段哲人語錄,樸素而又深刻;由於譯自近五百年前的法語,讀起來多少有點拗口。不過也許增加一點點閱讀的難度正可以幫助人們祛除浮躁、端正態度,從而更好地理解和體悟生命呢!

  三、《思想錄》譯序(何兆武)

  本書作者帕斯卡爾(BlaisePascal,1623—1662)是十七世紀最卓越的數理科學家之一,他對於近代初期的理論科學和實驗科學兩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他的以《真空論》為代表的一系列科學著作,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並充滿戰鬥風格,三個多世紀以來已成為科學史上和思想史上的光輝典籍。

  帕斯卡爾的思想理論集中地表現在他的《思想錄》一書中。此書於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思潮之外,另闢蹊徑;一方面它繼承與發揚了理性主義傳統,以理性來批判一切;同時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現這一主導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及其界限,並以他所特有的那種揭示矛盾的方法(即所謂「帕斯卡爾方法」),從兩極觀念(他本人就是近代極限觀念的奠基人)的對立入手,考察了所謂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會、歷史、哲學知識、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論問題。其中既夾雜有若干辯證思想的因素,又復濃厚地籠罩著一層悲觀主義的不可知論。

  本書的體系是唯心主義的,但在繼承蒙田等「人性學家」的思想傳統並宣揚資產階級人性論而與以耶穌會為代表的天主教會官方的神學理論進行尖銳論戰這一點上,卻有其鮮明的反封建的歷史進步意義。它(和作者本人的另外一部書《致外省人信札》)反映了近代初期西歐大陸中等階級反對派的思想體系的一個重要活動方面。

  書中有大量進行神學論戰的地方,乍看起來會使一個現代的讀者感到悶氣;然而他思想中的一些光輝的片斷往往就存在於神學的夾縫之中。他所繼承的冉森(Jansenius,1585—1638)派教義,實質上是宗教改革中加爾文派的一個變種,代表著資本原始積累的要求。一切神學理論都不外是世俗利益的一種偽裝;只要把神學還原為世俗,就不難發見掩蓋在神學外衣之下的思想實質。此外,冉森派與耶穌會的論戰雖然是在一個狹小的神學領域範圍之內進行的,帕斯卡爾本人的思想卻在許多重要問題上突出了這個狹小的範圍,既在思想內容方面也在思想方法方面。

  近代辯證法奠基於康德,康德的來源之一是萊布尼茨。萊布尼茨於1672—1676年僑居巴黎時,結識了冉森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爾諾(AntoineArnauld,1612—1694)並深入研究了帕斯卡爾的手稿,受到他很大影響。眾所周知,萊布尼茨對自動機的研究就是由於受帕斯卡爾設計計算機直接啟發的結果;這是近代計算技術的開端。極限概念則是又一個影響;它奠定了近代微積分學的基礎。但帕斯卡爾對萊布尼茨的影響遠不止此。近代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契機是古代奧古斯丁觀點的復活。據控制論創始人維納(N.Wiener,1894—1964)的看法,現代物理科學革命並非始自普朗克或愛因斯坦,而是始自季布斯(J.W.Gibbs,1839—1903);控制論就是在宇宙的概率熵之不斷增加這一季布斯的觀點以及更早的萊布尼茨的信息觀念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維納認為季布斯所提出的概率世界在承認宇宙本身結構中有著一種根本性的機遇因素這一點上,非常之接近於奧古斯丁的傳統。帕斯卡爾本人既是近代概率論的創始人;同時作為冉森派最突出的理論代表,他又在思想史上重新提出了奧古斯丁的觀點。從而帕斯卡爾的思想就構成為古代與近代之間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從帕斯卡爾經萊布尼茨至康德的這一線索,提供了近代思想史上最值得探索的課題之一。然而這樣一條線索,以及一般的近代思想的發展之與思想方法論之間的相互關係,卻常常為歷來的研究者們所忽視。此外,由於時代的、階級的和他本人傾向性的局限,在他思想中所不可避免會出現的許多消極因素,以及它們與現代唯心主義某些流派的密切淵源,──這些也都還有待於研究者們以歷史批判的眼光加以進一步的探討。

  (選自《思想錄》,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四、富爾格姆的《關於作者》(富爾格姆)

  當有人問他,「你是幹什麼的?」羅伯特·富爾格姆通常都回答說他是個哲學家,然後又解釋說,他喜歡乾的事,是多多地想些平常瑣事,再把他所想到的表達出來,通過寫作,或者聊天,或者塗塗畫畫,隨便哪種看來合適的方式都行。在他的經歷中,他當過幹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銷員、專業畫家、教區牧師、酒吧調酒師、繪畫教師和父親。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圖的一座船屋裡。

  (選自《我需要知道的一切》,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下邊「五、六、七」也出自本書)

  五、媒體對《我需要知道的一切……》的評論

  這是本多麼有趣的書啊,它不僅適用於個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而且也適用於各個國家。

  《紐約每日新聞》

  寓崇高於純樸。

  《舊金山紀事報》

  一劑對付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年代裡折磨著我們的那些恐懼的良藥。

  《巴爾狄摩太陽報》

  富爾格姆對洗衣店和日常生活作了富有哲理的探討,在通常不被注意也得不到賞識的那些平凡、瑣碎的經驗中,發掘出新奇的事物及其意義,很明顯,他觸動了一根民族的神經。

  《西雅圖信使報》

  讀來愉快……富爾格姆用了某種似乎是他獨有的幽默和機智來寫作。

  《查塔努加自由新聞》

  多麼奇怪……在當今世界上,傲慢成了時髦,玩世不恭被看作成熟,而的確很鼓舞人的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教長(指本書作者羅伯特·富爾格姆,他在書中曾這樣調侃過自己──譯註)也能出版一部描寫生活中的平凡瑣事的暢銷書。

  《聖安東尼奧快訊》

  一部不可思議地打動人的作品,這個世界讀了之後,帶著一聲驚嘆說:「那太真實了。」

  《弗雷斯諾蜜蜂報》

  富爾格姆已經使他那種孩子般的驚人的感覺得到應有的珍視。

  《達拉斯時代先驅報》

  你會帶著一臉老也止不住的微笑來讀這部讓人著迷的書,並且了解到,作為一個心靈高貴、情感豐富的人,富爾格姆明白他該向我們這個世界及其居住者們學些什麼,並把這些功課用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

  《奧爾巴尼聯合時報》

  好或者糟,安逸或者艱難,生活的複雜和簡單,奇特和凡俗,都被羅伯特的樸實而有靈氣的散文澄清了。他的書,如同這書的作者,是個成功者。

  《佛羅里達聯合時報》

  富爾格姆是個天生的說書人,他能在撥動你的心弦,搔著你痒痒處的同時,給你一點教益。

  《華盛頓》雜誌

  有許多人類的弱點該引以為戒,也有許多人類的思想精華可吸取。這是一本可讓人一頭扎進它的精神嗜好中去的書。

  《口紅棒》雜誌

  對形形色色的政治家也會有用。

  《溫哥華太陽報》

  一本敘事短文集,簡捷、明了而且頗有力度地表達了在人們的生活中維護某種道德規範的重要性。

  《正義報》(布蘭代斯大學)

  六、《信條》被刪節的部分(富爾格姆)

  好多年了,每當春天,我都給自己規定作業,寫出個人信念的表白:一篇信條。在我還年輕些的時候,這樣的表白寫跑了好多紙張,總想包羅所有的根本性的東西,一個也不放過。那些話聽上去就像是最高法院的文件摘要,彷彿單憑几句話就能打發掉全部存在意義上的麻煩似的。

  這信條在最近這些年裡是越寫越短了──有時帶點兒玩世不恭,有時搞得希奇古怪,有時則又是平淡無味──不過我還是一直這麼干著。最近,我只用一張紙幾句話就交代了我的個人信念,並且充分理會到那種天真的理想主義的所指。

  這裡的啟示是我在一個加油站里頓悟到的。我給我的舊車加灌了超品級、高抗爆性汽油,可這老傢伙卻消受不了還安頓不得──一路的噼噼啪啪,當著道口就熄火拋錨,下坡時又嘭嘭地放炮。我知道是怎麼回事。我的頭腦和意念也每每與此相仿。太多的知識高度膨脹,叫我犯上了面對存在的困惑症──一味地嘀嘀咕咕,當著人生的選擇關口躊躇不前,要麼就是知道得太多,要麼也可能是知道得還不夠。這樣檢點過盤算過的人生,自然是不輕鬆了。

  當時我意識到自己已經明白了,過一種有意義有滋味的生活,最最需要的是些什麼──那並非混沌不辨的一團。我知道它。而且久久地理會著它。生活中也過著它──好吧,那是另一碼事,對嗎?

  七、《致讀者》(富爾格姆)

  你往下讀之前,先聽我說點兒什麼。給你一張簡圖,免得你走岔了。

  你將讀的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好多年,其間曾零敲碎打地給人講過,朋友,家人,某宗教團體,以及我自己,原先並沒有成書出版的打算。我不知道該怎麼稱它。我只當它是「我的替換物」──涉及貫穿在我頭腦和生活里的那些東西的一份書面交代。

  這裡的一部分──我在幼兒園就學過的這部分──早就遍地流通,奉行於世,乃至它們本身都是自自在在的了。有一天,這本書揣在一個小孩的背包里,從學校帶回家去。他的母親是個文學上的代理人〔代理人〕雙關語,「代理人」這個詞(agent)亦作「動因」解。——譯註。,寫信來問我:除了這些,我還寫下了別的什麼沒有?哦,有的。這個引出那個,一幕推去一幕,這情形是有點兒像是在某個童話故事的奇境里的。

  的確,這兒是更多的「填料」──就一本書而言──差不多也就是這麼多地堆在一起搞成書的樣子。我也確是改動了某些人名和事實,小心地照顧到所有那些或者是品行好的或者是脾氣壞的或者是兼有兩者的人們。

  還有另一個問題:書中的自相矛盾。往下讀著你可能會想:「他不正是說著和翻過去的幾頁相反的話嗎?」是的。正是這樣,我好像確是持有某些在我腦袋裡彼此獨立的見解。舉例說,糊裡糊塗地活著不值得,這話很對,而說糊塗即福也對,如此等等。我還沒拿相關的一切來說盡我的意思呢。

  還有別的要對你說嗎?

  讀吧,一會兒讀一小段──別急著往前趕,書的結局沒有戲劇性。

  最後,還應該向你通報,我可是正經有一張講故事人的執照的。一位朋友把它裝裱了一下,掛到我書桌前的牆上。這執照給了我許可,用我的想像在重整我的閱歷的同時去努力改好一個故事,只要它提供了某種真灼之見。它同樣地包含了講故事人的信條:

  我確信,想像力是比知性更強健的。

  ──神話比歷史更強悍。

  ──幻想比事實更強勁。

  ──希望每每打敗經驗。

  ──歡笑是治癒悲傷的唯一良藥。

  我還確信,愛是比死亡更強硬的。

  我盡量留神,不寫任何可能吊銷我執照的東西。


推薦閱讀:

晒晒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圖片
新義務教科書人教版八上歷史全冊教案
圓臉也想酷酷噠?趙麗穎的「皇妃」眉就是你的教科書|試妝台
圖解logistic sigmoid 函數
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的真相:元朝時中國其實亡國了

TAG:實驗 | 教師 | 語文 | 教科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