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論語》講座

轉載]《論語》講座

(2015-04-07 15:34:07)

轉載

標籤: 轉載

原文地址:《論語》講座作者:

《論語》講座

(侍坐章插圖,徐悲鴻作)

時間:2015年3月21日

地點:成都圖書館

主講:周嘯天,四川大學教授、四川詩詞協會副會長,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主要著作有《唐絕句史》《詩經鑒賞集成》《楚辭鑒賞集成》《史記全本導讀辭典》《唐詩鑒賞辭典》(重要撰稿人)《中國分體文學史(詩歌卷)》《詩詞創作十日談》《詩詞賞析七講》《周嘯天談藝錄》《將進茶——周嘯天詩詞選》。

講座概要:本系列講座,共計十二專題,每月一講。本月我們將跟隨周嘯天教授一起品味品味儒家經典——《論語》

主持人:親愛的各位聽眾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光臨成都市民道德講堂。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當中,《論語》一直是中國人初學必讀之書,他以含蓄易懂的語言,記錄了儒家創始人孔子的言論,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孔子提倡仁義禮智信,可以說對咱們漢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了重要的影響。那麼今天下午我們就跟隨周嘯天教授一起品讀這部儒家經典《論語》,掌聲有請。

周嘯天:

今天這一講,題目是《論語》。《論語》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是一部記錄孔子的言行的書。過去電大教材里,有人把本書的作者寫成孔子,實際上是不對的。《論語》這個書並不是孔子著的一部書,他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本書。孔子是一個偉大的實踐者,是一個以身實踐自己理念的人,同時他又是一個通人。他在周禮的基礎上,構築了一個信仰系統,用道德規範來教育人,管理人,統治中國人的思想長達兩千年,產生了世界範圍的影響。美國人編的一部《影響世界歷史的一百人》中,孔子排名第五,跟穆罕默德、釋迦牟尼等人具有同樣重要的影響。

《論語》這部書,作者是誰呢?《漢書·藝文志》這樣講:「《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就是說《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學生和學生的學生編纂的。孔子這個人,他有一個基本理念叫「述而不作」。也就是只傳播、傳授,而不原創。那麼他傳授些什麼呢?他傳授的是商周文化的遺產,主要是周禮的內容。他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這個「老彭」是商代的一個賢大夫。韓愈《進學解》講孟子、荀子的時候有兩句話八個字,「吐辭為經,舉足為法」,講出來的話可以作為別人行動的指南,而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模範行為,值得別人學習。這是韓愈講孟、荀的話,而這兩句話恰恰是孔子的寫照。孔子雖然不搞創作,但很淵博,懂的東西很多,談起來頭頭是道,能夠給別人提供一個行動指南。正因為他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前人把他稱為聖人,聖人就是「完人」,沒有缺點的人。當然沒有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只能是近乎完美吧。

簡單說一下孔子的家世。孔子祖先是宋人。孔子本人生在春秋時期的魯國,一個叫昌平鄉陬邑的地方。他的祖先是宋國人,高祖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按理應稱孔紇,叔梁紇是習慣稱呼。叔梁紇是一位大力士,一位武士,身體非常好,高子比較大。孔子的母親姓顏,比孔子父親小很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說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聽上去像是不合禮法的一個行為。但在周代,有這樣的風俗。《周禮·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就像後來有些少數民族的風俗。「野合」就像紅高粱地里的情事,這個在周代來說並不奇怪。

孔子出生之後,或許是缺鈣吧,頭頂有點凹陷。所以給他起名叫孔丘,因為中間凹陷,兩邊有點像山丘。字仲尼。這是《史記》里的記載。孔子年輕時,家境貧而地位賤,在魯國權臣季氏的門下做過事。孔子做事非常之敬業,「料量平」,就是說統計工作做得好。他管理過畜牧業,管理得也不錯。後來做到司空,掌管水利土木事。再後來,他離開了魯國,到過齊國、魏國、宋國,又回到魯國。《史記》記載孔子的相貌,高子很高,有九尺六寸。所以電影《孔子》用周潤發來演孔子一角,是有根據的。因為孔子在當時,被稱為長人,就是個子高。當然水平也高。有些個子不高的人,水平也高,比如晏子。

人看從小,孔子兒時有一個愛好,對於禮儀活動特別感興趣。他童年遊戲的內容,辦客客家,成都人叫姑姑筵,就是效仿祭祀活動的儀式。大概從小受環境影響,近朱者赤,對禮儀之類的事,非常感興趣。孔子從小非常好學,也有社會實踐經驗,做過一些事務。在做這些事務的時候,又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論語·為政》有一段「子曰」,是孔子自己講成長過程,過去的讀書人大都能背誦這一段:「吾十五而有志於學」,我十五歲有志於鑽研學問。主要的學問,就是周禮。也就是從商周時代傳下來的禮法等文化遺產。研究《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經,研習禮、樂、御、射、書、數等六藝。「三十而立」,三十歲立身社會,找准自己的位置。「四十而不惑」,四十歲能傳道授業解惑,克服負面情緒。「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樂天知命,盡人事聽天命。「六十而耳順」,六十歲聽逆耳之言,如有風吹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咋個說、咋個做,都不得出錯。

由於孔子很早就在學問上用功,可以說年少成名。十七歲的時候,就有人要求跟他學習,並不是到盛年或晚年才開始收學生的。孔子在十七歲的時候,《史記》記載說,魯國大夫孟釐子大病將死,「誡其嗣懿子曰」,叮嚀他的兒子懿子防病,「孔丘,聖人之後,滅於宋。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聖人之後,吾即沒,若必師之。」預言孔子前途遠大,一定會取得成就,要求兒子拜他為師。「及釐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釐子死後,他的兒子,還有一個叫南宮敬叔的魯國人,一起去拜孔子為師,向他學禮。這個記載表明,孔子十七歲就開始收學生了。孔子後來有時做官,有時不做官,實際上都在帶學生。

魯定公的時候,孔子做過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影響這麼大。同時官運亨通,由中都宰(今山東汶上縣長官)做到司空(管土木營建及水利),由司空做到大司寇(佐國君司法)。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就是由大司寇行攝相事,相當於代理宰相。就在其位已極時,孔子由於受不了國君荒政,而急流勇退,離開了魯國。孔子周遊列國,當然是想迂迴推行其政治主張,他周遊列國一共十四年,一行並不順利,最後回到魯國。定下心來,專門從事教育。弟子達到三千人。相當於今天一個中學的人數,但老師只有一個,在當時是很了不得的。孔子的弟子中,七十二人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孔子還根據古代的史書,編纂了《春秋》。孔子死於公元前479年4月,享年七十三歲。在古代應該是很不錯的了。前人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孔子做到了。《史記·孔子世家》對孔子有很高的評價,「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司馬遷對孔子充滿了崇敬,說孔子身後,天下從君王到普通老百姓,都崇敬他,他的學說為公眾所接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出《小雅·車舝》,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孔子是做到了。

概括一下,孔子一生,最初從過政,繼而周遊列國。從政沒有如願,周遊列國到處碰壁,但是他鑽研學問,從事教育,成就極高。最後建立的一個信仰系統,被稱為儒學。儒學在中國的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中,佔有首要的地位。

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接下來應該重點講一講孔子的思想。

首先是哲學思想。孔子信天命,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他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見於《論語·季氏》。「畏天命」,就是敬畏頭上三尺就有的神明,人必須有所不為。「畏大人」,就是敬畏上級、敬畏大人物,不是隨便坐到那個位置上去的。還有對歷史人物,不得肆意輕詆。「畏聖人之言」,就是敬畏聖人和老祖宗傳下來的道理。人不能為所欲為,不能厚誣上級和歷史人物,更不能不把老祖宗放在眼裡。這段話我覺得非常重要,我們現在有一些人,談到歷史人物的時候,採取一種非常輕率的否定的態度,甚至是很簡單粗暴的否定,這種態度其實是不好的。人應該存一種敬畏之心,這是孔子的話。

不過孔子也並不迷信,坦認自己有認識上的盲區。「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這話見於《論語·先進》。「子不語怪、力、亂、神」,這段話見於《論語·述而》。在認識論上,孔子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話見於《論語·為政》,也就是說,在學問上,人只能持一個老老實實的態度,能做到這樣,就是一個明白人。許子東上《鏘鏘三人行》,說周嘯天詩超出了他的評論範疇,這是「不知為不知」的態度。王蒙「知之為知之」,許子東「不知為不知」,都是明白人。「知之為知之」這段話還表現出孔子的機智,喜歡用簡潔的幾個字來繞的方式表達要言妙道。又如:「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見《論語·衛靈公》)

孔子還坦承:「我非生而知之者」,他的知識不是從天上掉下的,不是與生俱來的。「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因為非常熱愛文化遺產,「敏以求之者也」,靠自己的悟性,靠自己的實踐,逐漸積累起來的。這就是孔子的認識論。

其次是倫理思想。孔子在「述」周禮時,有一個很大的創造。什麼創造呢?就是以仁釋禮。孔子發明了一個範疇,來解釋「禮」,這個範疇就是「仁」。「仁」這個字在論語當中,出現達一百七十多次,在各個地方有不同的講法。但萬變不離其宗,是儒學最重要的範疇。「樊遲問仁」,樊遲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孔子用兩個字解釋,說仁就是「愛人」。也就是博愛。《十三經註疏》的著者阮元,他解釋說,仁就是「人人」。這兩個人字中,必有一個是個動詞。「人人」的意思,要麼是把人當成人,即「愛人」。要麼是人要像個人。就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種講法。君要像個君,臣要像個臣,父要像個父,子要像個子。當然,也可以講成:把君當作君,把臣當作臣,把父當作父,把子當作子。孟子說:「《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孔孟都傾向於把「仁」講成人的內在需求,「親親」即血緣紐帶,把親人當親人,或親人要像親人,出於天倫,無需解釋。

不管怎麼講,這個「仁」字,都是孔子的基本理念,是一部《論語》中最重要的範疇。

「仁」的內涵十分豐富,孔子對「仁」的闡釋,在具體語境中,表述有所不同。如「仲弓問仁」,孔子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自己不願意承受的東西,就不可以強加給別人。否則就是嫁禍於人。這個說法,實際上是「仁」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仁」的底線。而這個底線,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一個觀念。為什麼能接受呢?因為每一人都不希望受到別人的嫁禍,也就都會認同這樣的教義。你要求別人做到,自己也得做到。否則你就沒有說服力。因為這是一個底線,所以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能不能講出一個字,作為我們一輩子都要遵守的準則。孔子應聲就回答:有!「其恕乎」,難道不是「恕」么。然後他解釋「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這八個字可以歸納為一個字,那一個字可以演繹為八個字。

為什麼說這是底線的要求?因為並沒有要你去捨己救人,去無私奉獻,對不對?只要求你不傷害別人,不嫁禍於人,這一個要求比較容易做到。

「顏淵問仁」,顏淵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表現最好的學生,又叫顏回。顏迴向孔子請教「仁」?孔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顏淵說,老師,請你講細一點。孔子就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孔子對仁的另一個講法,是仁的具體要求。「克」 「復」就是克服,就是自我約束。具體講,就是約束感官(視、聽)和言行(言、動)。也就是不能太任性。顏淵說,「回雖不敏」,我顏回悟性不高,「請事斯語矣」,我一定要照老師講的話去做,這便是「學而時習之」,放到後面再說。

「仁」的要求,不是一個「恕」字了得的。「仁」的更高要求,是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基礎上進而做到無私奉獻,做到捨己為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語出自《論語·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你要立身社會,也要幫助別人立身社會;你要成功,也要幫助別人成功。孟子用兩個字概括,叫做「推恩」。「能近取譬」,從身邊尋找「仁」的榜樣,「可謂仁之方也已」,這可說是推廣「仁」的最好辦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兩句話,可不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呢?在《論語》中也有一個字,概括這兩句話的,那就是「忠」。「忠」與「恕」的關係,就是高標準和最低限度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叫倫理。孔子的倫理觀,就是仁學。仁學的最標準是忠,底線是恕。「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段話出自《論語·里仁》)孔子說,我的仁學由一條紅線貫穿。曾子稱是。有人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請教曾參。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仁學就兩個字,忠、恕。忠、恕二字,合成一個字,就是仁。所以,孔子的倫理思想,就這麼幾個字可以概括。

順便插一句,《論語》是孔子哪一代學生編的?有人認為,主要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學生編的。因為在《論語》當中,除了孔子的言行記得最多,其次就數曾子。書中除了孔子以「子」尊稱之外,孔子的學生,一般都是稱名,只有曾參也被稱子。這就表明,《論語》的編者與曾參有師生關係。

曾子有一段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要反省三條,第一條,「為人謀而不忠乎?」我是不是做到了「忠」,這是對自己作高標準要求。在儒家看來,「忠」的價值高於生命,「忠」的極致是殺身成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語出《論語·衛靈公》。後來孟子發展為「捨生取義」。這個跟道家不同,道家認為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莊子講明哲保身。第二條,「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信,這裡又引入一個仁學的範疇,即「信」。也是君子必須謹守的道德準則。《論語·為政》篇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如果做不到誠信,還能算是人嗎。這是對不誠信者最嚴厲的批評。第三條,「傳不習乎?」是不是將理論付諸實踐了。這個「習」也是《論語》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曾子講三條,一條是忠,樂於助人。一條是信,待人以誠。第三條是習,結合實踐。《論語》第一卷為《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到的理論必須付諸實踐,不能只停留在教條上。這段語錄出自曾子,但思想和語氣都像孔子,像到可以亂真的程度。

其三是政治思想。根據孔子的倫理思想,其政治思想,一言以蔽之曰「仁政」,或者叫「德政」。「齊景公問政於孔子」,齊景公向孔子問政,怎樣才能搞好政治?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你講的太好了。「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要是天下君不像個君,臣不像個臣,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就算有糧食,我能吃得到嗎?原來,孔子的仁學中,包含維護現有社會秩序的觀念,及等級觀念。社會是由等級構成的,每個人都在一定社會地位中生活,人人安份守紀,才能維持穩定。具體要求是君明,臣賢,父慈,子孝。如果這一套全亂了,光有糧食,也解決不了問題。

從倫理的仁出發,推廣到政治,就是要行仁政,德政。反對苛政,暴政。《禮記》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過泰山側」,孔子路過泰山旁,「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看到一個婦女在墓邊哭的非常悲傷。孔子就在車上專心地聽,然後叫子路去打聽一下是怎麼回事。子路就問那婦人,你這樣子哭,好像特別的悲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那婦人說,「昔者吾舅死於虎」,過去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這個地方,就像《水滸傳》景陽岡那種地方,出老虎。「吾夫又死焉」,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了。「今吾子又死焉」,誰知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吃了,我怎麼不悲傷呢?於是孔子就問,「何為不去也?」你為什麼不離開這個地方呢?為什麼不搬走呢?婦人說:「無苛政。」這個地方的政治寬鬆,沒有苛捐雜稅,老百姓受到的騷擾很少。於是孔子就對學生說,「小子識之」,同學們要記住呀,「苛政猛於虎也」,苛刻政治比老虎還要兇猛呀。這是很有名的一個故事。

關於仁政的思想,《論語》中還有一些重要的表述。如《論語·為政》說:「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用道德教化去管理人,好像北極星,所有的星斗都圍著他運行。如果行德政,整個社會就秩序井然,就不會亂。這裡用了譬喻的修辭。孔子講話講話,非常善於運行譬喻,非常富予文采。孔子是個詩性的人,總是語言有味。同一卷中還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什麼意思?一個地方,你用政令法律條文作引導,用刑法去懲戒那些出軌的人。「民免而無恥」,人民可以遵守,但沒有榮辱觀,不是自覺地遵守。如果用德去引導他,用禮與約束他,他有了榮辱觀,建立起一種人格,「有恥且格」。才是自覺遵守。哪一個管的時間長呢,這是不言而喻的。《論語·顏淵》卷中,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政就是端正。這是音訓的辦法。「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幹部帶頭正,百姓誰敢不正。這個就是習大大說的,打鐵還要自身硬。反之,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個是孔子對季康子,一個大臣講的話。

「子貢問政」,學生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讓人民吃飽,「足兵」,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民信之矣」,得到民心,老百姓擁護。孔子說這三條,一是溫飽,二是國防,三是民心。「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假如三條不能全做到,要去掉一條,應該先去掉哪一條?「曰:去兵。」孔子應聲說,裁減軍隊。「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再去掉一個,又該去什麼呢?孔子的回答是「去食」,然後補充道:「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沒有糧食大不了餓死,而人固有一死,但是對老百姓不講信用,就得不到他們的擁護,政權就會垮台。參考前面提到齊景公所說的話,如果君不君、臣不臣,就算有糧食,你吃得著嗎。電視劇《北平無戰事》有一句轉述毛澤東的台詞,「讓國民黨把錢帶走,把民心給我們留下」,也就是這個意思。

孔子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思想,叫做「正名」。實際上是制定規則的事情。子路問孔子,衛國國君要你幫助他行政,「子將奚先?」你打算先做什麼?「子曰:必也正名乎!」孔子應聲說:首先是正名。子路曰:「有是哉」,沒有聽說過?「子之迂也,奚其正?」老師你太迂腐了吧,怎麼會是正名呢?孔子曰:「野哉由也」,太沒教養呀子路呀,「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君子如有不懂,不如閉上嘴巴。這兩師徒,說起話都隨性得很,不把自己當外人。「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分不正,就莫法定規矩。「言不順,則事不成」,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結果是禮教興不起來,刑罰也不能得當,「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刑罰不得當,人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正名」就這麼重要。大到國家領導職務,小到單位職稱,設立功名,擬定罪名,都是屬於「正名」範疇。衛國管理一定很亂,沒有規矩,孔子認為要害在「正名」。

關於孔子儀態,《論語·鄉黨》有所描寫:「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恂恂」是恭順貌,「便便」是明辨貌,「侃侃」是和樂貌,「誾誾」(音銀銀)是端莊貌,「踧踖」是恭謹貌,「與與」是從容貌。還有一段「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勃如」是矜持貌,「躩」(音絕)逡巡貌,「襜」(音讒)擺動貌。總之,孔子的修養也表現在他的言談舉止上,給時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以下重點講一講孔子的傳道授業。看看作為一個教育家,孔子跟學生怎麼交流,他有一些什麼重要的教育思想。因為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比他在政治上的成就高得多。

《論語》的第一篇,開頭一句是這樣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從事理論學習,同時不斷實踐,這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第二句突然扯得很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至遠方來,難道不快樂嗎?這一句跟前一句有什麼關係呢?這樣的對話表明,孔子跟學生談話時,非常隨意。他這是說,學的時候不斷的用,用的時候,就會溫故而知新。這就像老朋友從遠方來,重新見面那樣愉快。這兩句話之間,其實有一個隱蔽的比喻關係。一個人不斷地溫故知新,就能做到內心充實。人生最重要的,要活得有精神,活得愉快,首先應該做到內心充實,而不是內心空虛。「人不知而不慍」,人家不了解你,你也不生氣,就是因為內心充實。自己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就不需要別人來告訴你是怎麼回事。如果能夠真能做到這樣,「不亦君子乎?」難道還稱不上君子嗎?換言之,肯定能稱君子。總之,這一段講學和習的關係,這就是學以致用。用是學的目的,也是學的鞏固。且能溫故知新。就像老朋友從遠方來,回到過去那樣的高興。有句話叫「白首如新」,如給它正面的解釋,就是老朋友能保持新鮮勁兒,這不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嗎。經典之常讀常新,似之。誠如是,則內心充實,即使別人誤解了你,你也不會生氣。因為你內心充實,所以強大。

《論語·為政》中,孔子講學與思的關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說,人在讀書的同時,還得開動腦筋想。只讀不想,等於白讀。只想不讀,就會枯竭。《論語·公冶長》載:「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這番關於學與思的對話,表現出孔子的風趣,一半真話一半趣話。這使人想起趙紫陽通過鄧先芙求見鄧小平五分鐘,小平答道:「十五分鐘也可以。」真是大人的吐屬。

孔子十五而有志於學,而且是活到老,學到老。《論語·里仁》有一段話:「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就是說早晨明白了一個道理,,晚上死也不遺憾。這就是說,學習目的,不完全是實用,有一種純然求知的快樂。求知本身就是一種快樂。漫畫家丁聰九十歲時,上書店還忍住買書,別人問他買這麼多書,將來怎麼辦。他的回答是,只是滿足活著時求知的快樂。死後這些書怎麼辦,不是要他要考慮的問題。這個態度,符合孔子對待學問的態度。

孔子講話多警策,而且富於文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這一段話是講得非常的抒情,他想說的東西實際上並沒有說出,只是發了一個感慨,說時間晝夜不停,就像河水一樣不停的在流。他沒說的意思,漢樂府《長歌行》代他說了:「百川東到海,何日赴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論語·子罕》)當天氣最冷的時候,你就知道松樹和柏樹的性格,是常青的了。這也是用一個譬喻,來暗示他要說的道理。這就是《詩經》常用的比興手法。在《論語》當中,有很多這樣的富於文學性的語段。

孔子與學生的關係,非常親和。他講話比較隨意,這個在《論語》中隨處可見。《論語》的內容本來以講倫理,講政治為主,為什麼會被列為中國文學經典呢?一方面是因為《論語》的章句中,含有很多文學的成分。一方面是因為在《論語》中,非常形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個孔子的形象。讓後世讀者,看到一個真實的孔子,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在文廟看到的那個素王的形象。

孔子與學生對話,是非常隨便的。《論語·陽貨》有一段記載:「子之武城」,孔子到武城這個地方,學生子游在那個地方管文教。孔子聽到弦歌之聲,聽到武城人在讀書頌詩,演奏音樂,孔子一高興,就微笑,脫口而出一句話:「割雞焉用牛刀?」殺雞何必用牛刀。這是一個什麼話呢?意思是,武城這麼小的一個地方,子游在這裡鄭重推行詩教,好像有點小題大做。「割雞焉用牛刀」這個成語,就出自於這個地方。子游不服氣,說:「昔者偃也聞諸夫子」,過去我聽老師你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君子學道就會推行仁政,小人學道就會服從上級。意思是不要看武城這個地方小,禮樂教化還是少不了的。為什麼要說我小題大做呢?孔子馬上解釋說:「二三子!」同學們。「偃之言是也」,子游講的是對的!「前言戲之耳」,我剛才講的話是玩笑話,當不得真的。這一章就刻畫出一個真實的孔子形象,他人很隨和,喜歡開玩笑,他在學生面前不是隨時都道貌岸然的樣子。

《論語·述而》載:「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這是孔子的一段名言,就是自我反省兩條,自己是不是做到了學而不厭,對別人是不是做到了誨人不倦。這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是一致的,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說,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一個人怎麼能夠做到內心充實呢?兩個字:好學。如果一個人好學,肯定能做到內心充實,今天在下面坐的人,都是內心充實的人。為什麼我這樣說呢?因為來的路上我在想,今天這個地方應該沒坐幾個人,因為今天成都的太陽很好,這個時候成都人大多在外面享受太陽,邀上幾個朋友,帶著家人去曬太陽。怎麼會到這個地方來聽《論語》呢?《論語》這本書,大家或多或少都讀過一點。也就是說,大家還是想聽一下,看看周老師會講一些什麼東西。所以我說大家好學。這個不完全是恭維,或打趣,這是真話。一個人好學的話,就能做到內心充實。「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014年我獲魯獎遭網民吐槽,很多關心我的人說,怎麼周老師一點不生氣呢?好像無動於衷的樣子?其實,你好學,你充實,別人說你什麼有什麼關係呢?對吧,「人不知而不慍」,這是孔子教我們的。《論語》第一條就教「人不知而不慍」,應該隨時想想自己做到沒有。我覺得我好像是做到了,對不對?

《論語》確實值得好好讀,不但關係到自身,而且關係到與下一代人的交流,與你的子女、你的孫輩的交流,這裡有很多思想,對人終生有益。

我們還注意到,孔子在教學生的時候,對同樣一個問題,他對這個學生說的不一樣,對那個學生的又不一樣。這個叫因材施教。什麼叫聖人?什麼叫通人?他橫說豎說都有道理,也便是「隨心所欲不逾距」。為什麼他橫說豎說都有道理呢,因為信息不對稱。他掌握的信息多,你掌握的信息少。你知其一,他還知其二。如果一碗水扣一碗水,那就不能這樣綽綽有餘。

「子路問孔子,聞斯行諸?」是不是聽到了一件該做的事,就馬上去做。「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你上有父兄,怎麼可以聽到了就馬上去做呢?起碼還該徵求一下父兄的意見。這是孔子跟子路說的。「冉有問:聞斯行諸?」,孔子則說:「聞斯行之。」聽到了就該去做。孔子對以上兩位學生說的話,全被第三個學生公西華聽到了,他就很疑惑,有質疑。孔子回答道:「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就是說,冉有這個人性子慢,所以要推他一下。子路這個人很冒失,所以要壓他一下。這表明孔子對待學生,是因材施教,在教育問題上,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施教一定要注意對象。

我還補充一個原則,叫做注意可接受性。也就是施教時,要看對方接受的可能性。如果你事先知道這個話講出來,對方心態會逆反會抵觸,教不如不教,你就暫時不要教。應該換一個時間,換一個場合,換一個方式去講。家長跟小孩交流,這一點特別重要。小孩最不喜歡的就是對他講大道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包含有這樣的道理。你不妨把這個故事擺給他聽。孔子教育學生,是注意到學生的可接受性的。

與此相關的,還有一個啟發式教學的問題。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語出《論語·述而》。他講啟發式教育的前提是的可啟發性。有一個瞅準時機的問題。不到門邊不開門。這個原則也非常好的,就是說學生的知識儲備,心理需求,沒有達到一定程度,說了白說的話,不如不說。如果一個學生,不能夠舉一反三,也不必說第二遍。應該讓他自己去動動腦子。

此外,孔子喜歡互動式教學。在《論語》中,我們經常看到孔子跟他的學生談天,起碼有兩次,他跟學生在一起,講到:「盍各言爾志?」你們每個人都談談志向如何,這樣的話。一次是面對顏回和子路,子路談的是與朋友推衣置食:「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談的是任勞任怨:「願無伐善,無施勞。」然後孔子也談了自己的志向——願天下人有更好的明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者無後顧之憂,朋友彼此信任,下一代得到關懷。另一次是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個學生交談。先是子路講,然後冉有講,然後公西華講,最後是曾子講。孔子有時表態,有時不表態,有時不以為然,有時大加讚賞。孔子對待學生,應該說是一種朋友式態度。他是一個性情中人,在學生面前也不掩飾自己的好惡。

孔子偏愛的學生是顏回,顏回悟性好,又勤學,又吃苦,所以孔子非常讚賞他。但是他算不上三好學生,因為身體不好,所以早死了。孔子不講三好,他表揚顏回說:「賢哉回也」,顏回表現太好了,「一簞食,一瓢飲」,他就這麼一個竹編的碗盛飯,一個葫蘆瓢盛水,住在陋巷裡,要是換了別人,不知道是多麼的憂愁。「回也不改其樂」,而顏回卻始終都高高興興的樣子。「賢哉回也」,顏回表現太好了。這一段連孔子說話的語氣都傳達出來了。一次,孔子與子貢討論:「女與回也孰愈?」你跟顏回比較,哪一個強?子貢說:「賜(子貢之名)也何敢望回」,我怎麼能夠比得上顏回。「回也聞一以知十」,顏回是聞一知十的人。「賜也聞一以知二」,我最多是舉一反二。孔子怎麼說,他說:「弗如也」,確實比不上,「吾與女弗如也」,我和你都比不上。這個表揚不同一般,有點像周恩來對薄一波表揚鄧小平,是由衷地欣羨。

孔子關心顏回的學習,卻沒有關心到他的身體。「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論語·先進》這一段寫得也很生動。顏淵死,孔子哭得非常悲傷,隨從他的人說,老師你太悲傷了。孔子說:我太悲傷了嗎?把恍惚的神情都寫出來了。孔子接著說,如果連這個人都引不起我的悲傷,哪一個還引得起我的悲傷呢?魯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請問你的學生,那一個比較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有個叫顏回的好學,從不遷怒於人,也不犯重複的錯誤,「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孔子表揚顏回,總是不遺餘力,也不怕別人多心。將人物語氣寫得活靈活現,正是文學性的一種表現。

子路很冒失,缺點多,孔子經常批評他。不過,子路卻是跟孔子走得很近的一個學生。一次,有個叫葉公的問子路:你的老師孔子是怎樣一個人?子路回答不上來,回來後跟孔子說起這事,孔子說:「女奚不曰」,你為什麼不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是個喜歡讀書喜歡到飯都不想吃的人,是一個有朝氣的人,是一個不伏老的人。這實際上是孔子跟自己編的一個廣告,他教子路,要好好記住這個話。這幾句話確實是孔子的寫照。他樂觀,樂觀來自何方?來自好學。一個人好學的話,什麼憂愁都忘記了。你在學習中,等於跟許多有智慧的人談話,那些人都在教你怎麼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負面情緒,所以好學是快樂的源泉。

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我這個人對物質生活對財富這些看得很淡,特別是以不正當手段得到的富貴,對於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白衣蒼狗,是風一吹就散了的東西。我才不看重這些東西,哪怕是粗茶淡飯,把手蜷過來做枕頭,也是非常快樂的。顏回不就是這樣的嗎。這一段話也很有文學性,很有滋味。

但孔子也有誤區,就是輕視體力勞動,新中國建國以來,經常批評孔子的這一點。其實孔子的同時代人就批評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子路有一次掉隊了,遇到一個上年紀的人,扛著一個除草的工具,子路問他,你看到我的老師沒有?那人說,什麼老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這就是孔子同時代人的批評,這個批評意見當然是對的。

孔子學生當中有一個叫樊遲的人,是個學農的材料,但是孔子不教農學,只教《詩》《書》《禮》《樂》。「樊遲請學稼」,就是想學農,孔子說:「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請學種菜。這個學生對孔子不了解,沒完沒了的。應該問袁隆平的事,他去問孔子。孔子說:「吾不如老圃」。樊遲走後,孔子就罵他是小人,沒出息。這當然這是孔子的不對。孔子認為,莊稼自然有人去種,輪不到讀書人。他講了一些道理,涉及到社會分工。但輕視體力勞動,總是不對的。

季氏是魯國的大臣,「富於周公」,斂不義之財。而孔子的學生冉有會理財,「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這個人不是我的學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你們以後看到他,打起鼓來攻擊他也行。還有一次孔子對子貢罵「今之從政者」即現在當官的,為「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什麼叫斗筲之人?直接翻譯過來就是飯桶。還有一次,「宰予晝寢」,一個叫宰予的學生白天睡覺,孔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也」,你是一個朽木,不能用來雕成藝術品。「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你是糞土做的牆,不能夠粉刷的。「於予歟何誅?」我還有什麼好話說你呢?現在的老師罵人,說「狗屎做的鞭,文也文不得,舞也舞不得。」

「原壤夷俟」,有一個叫原壤的人,為老不尊,坐沒坐相。孔子就罵他,「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不但罵了,而且打了,「以杖叩其脛」。這就是《論語》當中記載的一個有脾氣的孔子,一個很可愛的老頭兒。為什麼可以把《論語》當作一部文學經來看,正是因為裡面有很好的段子。不但思想內容值得一讀,單從文章的角度說,《論語》也值得一讀。

《論語》的語言非常精鍊,創造了很多的成語、格言。讀這本書,開卷有益。單從語言訓練上講,就很有好處。我們現在的常用成語,如「巧言令色」、「吾日三省吾身」、「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是可忍孰不可忍」、「盡善盡美」、「見賢思齊」、「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不恥下問」、「三思而後行」、「愚不可及」、「文質彬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舉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善而從」、「任重道遠」、「死而後已」、「循循善誘」、「欲罷不能」、「後生可畏」、「鳴鼓而攻之」、「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成人之美」、「以文會友」、「欲速則不達」、「夫子自道」、「知其不可而為之」、「殺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言不及義」、「不以人廢言」、「小不忍則亂大謀」、「當仁不讓」、「有教無類」、「色厲而內荏」、「道聽途說」、「患得患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莞爾而笑」、「殺雞焉用牛刀」、「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言必信行必果」、「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樣一些使用頻率很高的成語,都來自於《論語》。

在文體學上,《論語》創造了一種文學體裁,叫語錄體。在其他的諸子書裡面,如《孟子》,《墨子》中有語錄體,《莊子》《荀子》《韓非子》中也有語錄體。後世有專門模仿《論語》的語錄體著作,如宋代的《二程語錄》《朱子語類》,以及明清時期的一些語錄體著作。有一些著名的文學經典像《世說新語》,也保留有語錄體的痕迹。後世的詩話、詞話都是用語錄體的方式來寫作的。當代的《毛主席語錄》,是摘編而成的語錄體書。

關於《論語》,我就講到這個地方。謝謝大家。

主持人:《論語》中所記孔子之言,學會善用,侃侃而談,啟發論辯,唯美動人。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聖哲修身明德的智慧結晶,更教予我們許多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謝謝大家,再見。

分享:

0

喜歡

0

贈金筆
推薦閱讀:

【轉載】釋迦佛往昔為半偈捨身,以是因緣超越十二劫,在彌勒之前成佛
[轉載]懷男孩和雙胞胎的祖傳秘方
[轉載]盧氏結構之「活體對抗(技擊模式)」本質揭秘
(239)[轉載]也談命好不如運好
(1)[轉載]教你「以貌找對象」

TAG:論語 | 轉載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