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校成為一方「靜土」
07-12
戰爭年代,一句「偌大一個中國,竟然放不下一個安靜的書桌!」如同一道閃電划過黑暗的天空。如今,滄桑巨變,國家安定,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生活條件日新月異。這句曾經激起無數人為教育,為社會,為民族發展而激情如火的振聾發聵之聲,似乎永遠地淡出了歷史的舞台。現今,校園裡的書桌是否是「安靜」的呢?我們必須確認的是,當前教育的投入是巨大而持續的,僅向農村和薄弱學校投入的書桌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書桌的數量有了,質量有了,坐在書桌前的學子,安放書桌的校園卻一直沒有得到一份可貴的「安靜」。可能會有人質疑:學校怎麼會是一個不安靜的地方呢?上課時,校園裡是靜的,學子們認真聆聽著老師宣講知識,學習著重要的技能;考試時,校園裡是靜的,那沙沙流淌著的答題聲更彰顯著無以復加的靜。說學校不安靜,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真的「安靜」嗎?當一個個非教育的活動硬生生地植入學校教育的土壤時;當一個個喊著「某某進校園」口號的讀本在校園裡登堂入室時;當一個個名為檢查實為干擾的打破學校秩序的活動破門而入時;當一個個商業組織披著支持和關心教育的外衣而成為學校的坐上賓時;當學校為了迎合社會某個群體的價值觀,為吸引眼球而盲目移植大搞所謂的校園文化時;當管理者打著教育評價的大旗把老師與學生折騰得惶惶不安身心疲憊無半點靜思默想的時間時,我們還能說學校是安靜的嗎?除去這些看得到的「不安靜」,內心的「不安靜」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呢?當孩子們夢想著操場,身體卻坐在四面都是牆壁的教室里聽著乏味的說教,沉浸在沒有盡頭的「戰場」上時,他們心裡能安靜嗎?能安心嗎?當孩子們夢想著田野,身體卻困在那個憋腳的課桌旁,做著枯燥的習題,淹沒在作業本與教輔的崇山峻岭中,他們心裡能安靜嗎?能安心嗎?當孩子們夢想著紙飛機,夢想著風箏,夢想著泥巴,夢想著機器人,夢想著那些妙趣橫生,包羅萬象的課外書卻求而不得時,他們心裡能安靜嗎?能安心嗎?如果真的安靜,真的安心,那隻不過是一次次訴求與渴望破滅之後的無奈沉寂和麻木。這豈不是更大的一種悲哀嗎?這一切都是老師之過嗎?非也!殊不知,他們也是倍受煎熬的不安靜的生命。殫精竭慮於每一次作業是否合乎要求,每一個學生學習是否真正投入,因為這一切指向著那個決定自己尊嚴與績效的分數;如履薄冰於每一次期末考試,期中考試,單元考試,周考試中學生的合格率,優秀率與平均分,因為這一切指向著那個決定自己尊嚴與績效的分數;戰戰兢兢於每一次學生節假日與放鬆休閑時間的管理,生怕這一次的「鬆勁」,就會前功盡棄,就會導致成績下滑,就會與其他班形成落差,就會迎來那個潛在的「失敗」,因為這一切指向著那個決定自己尊嚴與績效的分數。於是,焚膏繼晷不管春夏與秋冬,於是兀兀窮年不管黑夜與白天。三更燈火已是常事,黎明即起更是家常。他們何嘗不想休閑,何嘗不想在清晨漫步,在黃昏放歌,但在強大的高厲害的評價機制面前,如何能寄情山水,忘身於物外?除此之外,當學生安全事件追責的板子一味地打到學校與老師的身上時,他們不安了;當其他行業朋友的待遇遠高於自己時,他們不平了。更可怕的是,有的管理者秉承著「管理便要強勢」的偉大哲學大施話語霸權和思想霸權,殊不知眼睛向下的服務方是對教師主動性與創造性的激勵;殊不知只有讓教師負擔適度,自由思考和個性伸展才有幸福感,使命感;殊不知只有在管理中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讓教師真正安心地去體察教育中的問題,生命發展的跡象,遵循教育的規律,尋求職業的超越。在現實的校園裡,在管理者的冷眼中,有多少老師內心是安靜的呢?如果說他們真的是安靜的,那隻不過是一次次艱辛與苦熬之後精神的木然與遲鈍。這亦算作是一種深深的悲涼了。也許,我們會把這一切的罪責歸咎於社會,歸咎於家長。但這又怎能成立?連教育對此都無能為力,連接受過專業的職業教育,掌握著因材施教,掌握著循序漸進,掌握著「以生為本」等等教育原則與方法的教育工作者尚且無能為力,又怎能把拯救教育,尊重規律,順遂生命的重大責任交付給家長呢?當別人的孩子趨之若騖於林林總總的培訓班時,家長們焦慮了,管他有用沒有,上總比不上有用;當高考狀元,中考狀元,學校狀元們新鮮出爐時,家長們糾結了,為何我的孩子不能獲此殊榮;當身邊的,同事的孩子站到了排名榜的前列時,家長們憤怒了,源於自尊的受傷而引發的情緒風暴迅速集結,於是對孩子輕則「教育」,重則批評,謾罵,更有甚者施以拳腳。他們內心始終是不安靜的。如果真的安靜,真的安心,那也是一次次的盲目攀比與折騰得手之後畸形的優越感或是失手之後變態的放棄。這更加重了整個教育生態惡化的情勢。教育遠離了理性,生命便只有在功利的氣旋中哀號。當然,在這一片怪象中,也不乏理想教育的身體力行者,他們堅守教育的本真,放下該放下的,拿起當拿起的,安靜地做著教育。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要想平心靜氣地做教育,其前提就是放下,放下所有與孩子自由發展無關的,相悖的東西;其關鍵就是拿起,拿起順應孩子發展的原則與方法,資源與平台。如此,便要直面生命的差異,善於數理的孩子就投其所好,讓他在數字與邏輯的世界盡情馳騁;善於表達的孩子就為他創造充足的空間,去說去寫,去交流,去溝通,去千里之外採訪,去方格之間遊歷;善於閱讀的孩子就聽之任之,推之助之,若真的是在人文的天地間呼吸,在智慧的田野里漫步,在優秀的文字中消磨時間,少做點題又何妨;善於運動的孩子就以此為軸心設計他的生活,學習與未來。只有感興趣,孩子才能全情投入;只有投入,才會有智慧的迸發和美德的涵養。唯此,幸福才有可能。英國夏山學校的創辦者,自由教育理論的創立者尼爾對傳統教育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書本是學校中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學生需要的只是讀、寫、算,其餘應該有的是工具、泥巴、運動、戲劇、圖畫和自由。對大多數青少年而言,學校課程只不過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和耐心,他剝奪了孩子們最重要的玩耍的權利,造就的不過是一批小老頭而已。」愛因斯坦說:「把學校教給你的都忘記,剩下的就是教育。」忘掉的自然是知識,這忘不掉的就是非知識的素養:興趣,習慣,方法,好奇,善良,熱愛,堅持等等。決定一個人生活幸福的不是那些「有用」的東西,而是那些我們常常認定為「無用」的非知識的素養。無為是大作為,無目的是大目的,無作用是大作用。如果在認識上釐清了這一點,放下的就真的放下了,拿起的就真的拿起了,唯此,心才能徹底安靜。說到底,還是對事物的價值判斷決定著我們的行為,我們的環境,我們的未來。安靜的校園是自由的,沒有暴力的恫嚇,沒有刻板的教條,沒有機械的控制,可以做喜歡做的事情,可以在鍾情的工作與學習中盡興盡情。安靜的校園是安逸的,沒有分數的憂懼,沒有考試的逼迫,沒有排名的傷害,更多的是沉浸在綿綿的書香中,悠遊在歷史的長河中,漫步在古今哲人的思想中。安靜的校園是多彩的,沒有蒼白的說教,沒有「巧妙」的暗示,沒有刻意的驅動,學校里有無窮無盡的新鮮事,有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有無窮無盡的文化社團與科技小組,學校用教育本身無窮無盡的魅力去吸引孩子們在未知的探索中「上勾」,吸引老師們在工作的創造中「上癮」,欲罷不能,自然而然。校園的安靜不是沒有聲音的沉寂的代名詞,不是按部就班,秩序井然的同義語,它是對教育規律的尊崇,是對每個生命的敬畏,是對教育亂象的主動釐定,是對理想教育的重新定義。安靜,應該是學校的基本特徵。讓學校成為一方「靜土」吧,因為安靜的學校既是每個有操守的教育人堅守的底線,是每個生命詩意棲居的伊甸園,亦是教育圖騰與社會願景的孵化器,舍此,教育的發展和生命的幸福將永遠是一個不可捉摸的夢。福雷作於銅陵2013年9月22日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學校本該是讀書的好地方
※第二天,婆婆被請去學校做客了
※公路、橋樑、文塔、寺廟、醫院、學校的風水該如何做法
※"偽娘偽男"橫行 學校應管性別特徵
※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TAG: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