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好好學習,可能會被自己的感覺騙
為什麼在學習中休息一段時間後,再開始學就會變得困難?
采銅,元問題求索者
通俗地講就是,在你學習的時候,大量的相關信息從長時記憶(long-term memory)提取出來進入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在工作記憶中,這些信息被快速加工處理,你會感受到一種信息的「流暢感」;在你休息的時候,原先工作記憶中的信息又全都回到了長時記憶中;當你想重新開始學習的時候,你又要一點點把那些信息從長時記憶中提取出來,這個過程需要你耗費一些努力,花一點時間來回復狀態,這時你還無法達到曾經感受過的那種「流暢感」,反而可能會感到一種「阻滯感」,這種感覺也許會讓你有一點點受挫,進而誘使你放棄繼續學習。而你拖延的時間越久,重新進入狀態所需的時間也越長,你的阻滯感可能會越嚴重,這樣你就越容易放棄,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問,那麼我是不是應該集中時間、一鼓作氣式地學習呢?
其實不是這樣。學習科學的研究表明,從一個較長期的角度來看,分散學習(spacing learning)比集中學習(massing learning)的效果更好。而分散學習效果更好的原因,恰恰在於我剛才講的「阻滯感」。所謂的「阻滯感」也好,「流暢感」也好,都是人對自己學習過程的一個主觀感受。而這些主觀感受恰恰具有一種「欺騙性」。當人在集中學習時,經常受到「流暢感」的熏染後,會誤以為自己對眼前的學習材料已經悉數掌握,從而高估自己的學習成果。舉個例子,假設你在背一首古詩,現在背幾遍記住了,然後過十分鐘又嘗試背一遍,順利地背了出來,這時你會自信地認為自己確實已經把這首詩背下來了,於是就不再去背,轉而背下一首,但三天以後如果再讓你背,你很可能就忘掉了。而「阻滯感」的好處是,你可能會低估你學習的效果,這反過來會促使你增加學習的投入,並且更有難度的記憶提取過程意味著更高的提取強度,而這個強度會增加記憶的牢固性,練大腦就像練肌肉,適當地增加負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沒有挑戰怎麼行,所以阻滯感反而會成為你學習的一個契機。
所以說,學習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尋求挑戰、往「難處」尋的過程,心理學家將之稱為 desirable difficulties。學習之後休息一段時間甚至休息較長一段時間都無不妥,只要你能用意志力扛住開始那一點點的不適,那麼這種堅持就一定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查看知乎原文(80 條討論)※神站導航→⌒精品資源永久網址⌒|《你所看不見的神站大爆光》|♂邀請碼自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