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四):普魯士的崛起,俾斯麥三次王朝戰爭奠定德意志第二帝國

【壹】勃蘭登堡——普魯士

勃蘭登堡,位於波羅的海南岸的易北河和奧得河之間。此處地處西歐與東歐交界處,自古就是四戰之地。在民族大遷徙過程中,被斯拉夫人佔據。113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羅退爾三世征服勃蘭登堡,從此,此處便一直處於德意志版圖之中。

勃蘭登堡東方,波羅的海南岸,居住著普魯士人。從12世紀下半葉,波蘭馬佐維亞公爵屢次征服普魯士均以失敗告終。1225年,馬佐維亞公爵邀請德意志條頓騎士團前往相助,經過60年的戰爭,終於征服了普魯士人。條頓騎士團在此地的統治穩固後,開始排擠波蘭。條頓騎士團聯合立沃尼亞騎士團,在波羅的海沿岸擴充疆土,對波蘭和立陶宛構成重大威脅。

1410年,波蘭——立陶宛聯軍在坦能堡會戰中重創騎士團,從此騎士團開始走向衰落。1466年騎士團與波蘭簽訂《托倫和約》,規定普魯士仍然由騎士團佔領,但必須臣服於波蘭300年。至此,騎士團的統治中心轉移到柯尼斯堡。

柯尼斯堡,普魯士首府,如今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康德終身未踏出的家鄉

141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勃蘭登堡賜給平定此地強盜騎士的腓特烈六世(法蘭克尼亞支系)從此開始了霍亨索倫家族在勃蘭登堡500年的統治。

霍亨索倫家族入主勃蘭登堡漫畫

霍亨索倫家族,起源於瑞士北方索倫山上的城堡,被封為索倫伯爵。

霍亨佐倫城堡

霍亨佐倫家族紋章

1511年,阿爾布雷希特·馮·勃蘭登堡——安斯巴赫被推舉為德意志宗教騎士團團長,控制了條頓騎士團。在其手中,騎士團接受了路德宗新教,從而與羅馬天主教廷分手,1525年,阿爾布雷希特宣布條頓騎士團成為世俗的公國,即普魯士公國。

這樣,普魯士以軍事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其宗教禁欲主義和嚴格的軍事紀律培養起的個人效忠觀念,對未來普魯士王國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1618年,阿爾布雷希特唯一的兒子去世,其女婿勃蘭登堡選帝侯約翰·西吉蒙斯繼承普魯士公國,勃蘭登堡選侯國與普魯士公國聯繫到一起,但此時普魯士的宗主國還是波蘭。

勃蘭登堡——普魯士剛剛誕生,以德意志為主戰場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就爆發了。勃蘭登堡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與北歐強國瑞典的主戰場。連年戰爭打的勃蘭登堡一片焦土,人口銳減。1640年,腓特烈·威廉繼位,面對殘破的現況,威廉立誓要將勃蘭登堡——普魯士打造成一個強權國家。

三十年戰爭,威廉深刻體會到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決心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常備軍,改革軍事制度,收編容克貴族為軍官團階層,學習北歐強國瑞典建立新軍,學習法國建立軍官學校。大選侯同最高級軍官進行例行商討,形成的固定制度,成為後來普魯士總參謀部的基礎,也是現代各國軍隊參謀部的來源。(為什麼各國都要向德國學習如何打仗?)

1655年的波蘭——瑞典戰爭,普魯士站在瑞典一方,掙脫了波蘭的宗主權,擺脫了波蘭的控制。1675年的費爾貝林戰役,普魯士軍隊打敗了入侵的瑞典軍隊,使其退出奧得河與易北河地帶。這一切都歸功於威廉擴充常備軍,加強普魯士軍隊力量。

依靠這支軍隊力量,大選侯對內集中收拾了不納稅的貴族階級,設立樞密顧問委員會,建立了統一的官僚行政系統,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

大航海的發展,使得歐洲貿易航線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南德和中德不得不向北尋找出海口,而勃蘭登堡——普魯士擁有奧得河與易北河,又擁有波羅的海出海口,藉助得天獨厚的優勢,普魯士的經濟率先從三十年戰爭中恢復過來。

1688年,腓特烈三世繼位,他出身於首府柯尼斯堡,喜好法國的一切。在1701年爆發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腓特烈三世與皇帝利奧波德一世達成協議,普魯士出租軍隊供皇帝調遣,作為回報,皇帝將普魯士升格為王國,這年1月18日,腓特烈在柯尼斯堡加冕,選侯腓特烈三世改稱為普魯士王國的國王腓特烈一世。(腓特烈有點多,有點亂)這標誌著普魯士王國的正式誕生。

普魯士王國紋章

腓特烈一世的兒子腓特烈·威廉一世繼位後,提倡節儉作風,以加爾文——清教主義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和臣民。在日常開支中,除了軍事建設不吝花費巨資,其他方面一毛不拔。腓特烈·威廉一世日常服裝都穿軍裝,在他的嚴格要求下,普魯士高效快速發展,國家財政的86%都投入軍隊見著,其軍事實力猛增,此時其224萬的居民在歐洲僅排第13位,但8.3萬的常備軍已經位居歐洲第四,普魯士軍國主義性質越來越明顯。

腓特烈二世

高額的軍費支撐,嚴酷的訓練,精神的控制,將普魯士軍隊培養成一支「歐洲模範軍隊」。之後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與七年戰爭中,普軍表現出驚人的戰鬥力,令敵人聞風喪膽。

174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去世,腓特烈二世繼位。(雖然腓特烈太多了,但這個腓特烈的功績超過了他的前輩及一切後繼者)

腓特烈二世從小受其母親影響,喜好法國文化,擅長音樂吟詩作對,而視文化為廢物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對此十分厭惡,父子關係一度緊張,差點鬧到處死皇太子的地步。經歷過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後,腓特烈二世將道德與強權、情感與理智、理想與現實彙集一身,這也是其文治武功的一個性格因素。

依靠父親留下的強大軍隊,腓特烈二世通過三次與奧地利的戰爭,奪得西里西亞地區。1772年,又與俄國、奧地利第一次瓜分了波蘭。(三百多年前的《托倫和約》還約定普魯士臣服於波蘭三百年,而現在,波蘭就面臨被當年的小弟瓜分的威脅)

七年戰爭(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爆發,奧地利希望奪回西里西亞,與法國結盟,此時英法在全球展開殖民擴張,矛盾頻發。英國與普魯士結盟,暗中支持腓特烈(這符合英國一貫的大陸政策),俄國加入法奧聯軍作戰。

普魯士總人口600萬,擺在它面前的是人口都超過2000萬的奧地利、法國和俄國。這時,已經在文學、政治上展現出不俗的能力的腓特烈大帝再次展現了其軍事天才能力。

腓特烈二世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率軍突襲薩克森,藉助薩克森的資源擴充勢力,在羅斯巴赫大敗法奧聯軍,在洛伊藤大敗奧軍,奪回西里西亞。(幾次都是以少勝多)腓特烈依靠其機動性,進行運動戰,周旋於德意志各戰場,抵擋住了幾路強敵的圍攻。

俄國的加入令普魯士壓力倍增,英國不再資助其戰爭更加雪上加霜,人力、資源日漸窘迫,柏林被聯軍攻破(柏林當時不是首府),普魯士面臨亡國危機。

可能天不亡普魯士,事情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正好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去世,彼得三世繼位,彼得三世極度崇拜腓特烈二世,宣布退出反普同盟,並歸還侵佔的普魯士土地,普魯士絕處逢生。

西里西亞戰爭(第二次,不是第三次)

經歷過七年戰爭的腓特烈二世,以其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加上好運氣,抵抗住了幾大強國的圍攻,奠定了德意志內部普奧雙雄的格局,也讓腓特烈意識到「軍事力量是普魯士擴大自身影響,躋身列強和進行擴張的最有效手段」。

腓特烈二世去世三年後,法國爆發了大革命,自由、平等、思潮席捲歐洲大陸。腓特烈繼承者,腓特烈·威廉二世才智平庸,縱情聲色,腓特烈二世積攢下來的財富被肆意揮霍。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普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摒棄前嫌,達成協定,一起干預法國大革命。普魯士在對法國的戰爭中受阻,與法國達成秘密協定,保持中立。等到腓特烈·威廉三世繼位時,國際形勢更是變化巨大: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普魯士的軍隊經過兩代君主,軍官老齡化嚴重,已不復當年之勇。

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法蘭西帝國主導的萊茵同盟成立。奧地利已被法國打的無法翻身,保持中立的普魯士自然就成了法國的下一個目標。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法國通過耶拿戰役和奧爾施塔特戰役大敗普軍,戰爭開始後的19天,拿破崙便穿過勃蘭登堡門進入柏林,不到一個月時間便戰勝了這個歐洲四大強國之一。

勃蘭登堡門上的勝利女神被拿破崙拉回巴黎

【貳】施泰因——哈登堡改革

拿破崙戰爭摧毀了普魯士王國賴以生存的基礎,客觀上為普魯士進入全面的資產階級改革掃清了障礙。戰爭的屈辱促使普魯士在各個領域進行改革,本次改革被冠以「施泰因——哈登堡改革」

在施泰因、克勞塞維茨、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瑞、威廉·洪堡等人的改革下,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煥然一新,普魯士成為德意志民族運動的中心。

法國的壓迫間接促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覺醒以及民族運動,要求民族獨立,反對異族壓迫的呼聲越來越高。機會終於來了,拿破崙遠征莫斯科失利(這場戰爭在《戰爭與和平中有所描繪》),普魯士與沙俄達成秘密協定,普法決裂。

1813年3月,第六次反法同盟,英、俄、普、西、葡、瑞典聯軍向法國發起反攻,但對手畢竟是一代戰神拿破崙,聯軍雖然英勇,但在面對拿破崙時,還是接連失利,雙方均損失慘重。8月份,奧地利對法宣戰,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盟軍,法軍44萬與聯軍52萬人馬進行主力會戰,聯軍攻破萊比錫,拿破崙撤回巴黎。

次年3月,聯軍攻破巴黎,拿破崙退位,路易十六上台。(之後拿破崙的再次回歸讓第七次反法同盟再次成立,就是在這次反法會戰中,拿破崙遭遇滑鐵盧,被流放至荒島)

打敗了拿破崙,德意志人民獲得了民族解放。解除了外部威脅,內部封建趁亂復辟,改革派遭遇排擠。這激起了進步人士的反抗,伴隨著法國革命傳入的自由民主觀念,以及波蘭起義的進步浪潮,普魯士資產階級壯大起來。而新繼任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反對立憲,否決各地的議案,終於爆發了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柏林街頭變成政府軍與起義群眾的主戰場。最終,起義軍勝利,國王答應將軍隊撤出柏林,撤到波茨坦。

腓特烈·威廉四世

早在1815年成立的德意志聯盟表面上是一個統一體,實際上各邦擁有絕對的獨立性,最多時候,德意志各邦國使用的貨幣達6000種。各邦國設置嚴重的關稅壁壘,從柏林到瑞士,需要經過10個邦國,過10次關,交10次關稅,換10種貨幣。

在李斯特和馬森的努力下,普魯士構建關稅體系,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

關稅同盟的建立使普魯士成為德意志經濟事務的主宰,加劇了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的矛盾,奧地利針對普魯士建立的「中歐關稅同盟」最終以失敗告終。

普魯士經濟取得快速發展,農業工業取得很大進步,通過國家計劃指導工業生產,快速實現了工業化。

1848年的德意志資產階級革命,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忙於鎮壓維也納、捷克和匈牙利等地的的革命,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趁亂擴大普魯士的勢力和影響,普奧爭雄一觸即發。

兩年後的黑森——卡塞爾人民起義,普魯士派軍協助平息騷亂,奧地利認為這是一個搞垮普魯士的機會,強烈要求普魯士撤軍。俄國不願坐視普魯士的崛起,更不能允許一個統一的德意志誕生,站在了奧地利一方,反對普魯士搞出三王同盟。

三王同盟

在俄奧兩國的強大壓力下,腓特烈·威廉三世不得不屈服,1850年,在俄國的操控下,普奧兩國在奧爾米茨會見和解,恢復舊德意志聯盟,奧地利重新取得最高地位。普魯士雖然在外交上失利,但卻避免了一場慘烈的戰爭,保存了自身的軍事實力。

9年後(1859年),撒丁王國為實現義大利的統一,聯合法國,對奧地利開戰,意圖奪回倫巴底和威尼斯。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去世,威廉一世繼位。威廉一世的名氣可能不那麼大,因為那個時代的光芒都集中在他的帝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身上。

【叄】俾斯麥的鐵血強權

18世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意識的覺醒,19世紀的關稅同盟的建立,構成了德意志統一的前提。但德意志的統一之路還很漫長,因為此時德國統一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德國內部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歐洲大陸政治格局變動的大問題。大航海之後的歐洲因為機緣巧合成為世界權利的中心,先發的國家英法等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大帝國,歐洲只是其世界霸權博弈的前沿,因此德國統一問題更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俾斯麥公開宣布:「德國不能寄希望於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要寄希望於它的武力。當前的重大問題不能靠演說和靠多數通過決議來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靠鐵和血來解決」

鐵血宰相俾斯麥

鐵指兵器,即戰爭,血指流血,即犧牲。鐵本身為黑色,歷火而紅,血本身為紅色,乾涸而黑,在紅與黑的交織中,罪惡與苦痛衍生出救贖與安寧。

再次看看德國的三色旗

關靠蠻勁武力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會導致眾人反對以致遭遇滅頂之災。然而,俾斯麥更是一個外交戰略天才,利用大國矛盾,相互牽制,遊走於歐洲列強之間,為德意志和平發展爭取到了時間,緊接著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了德意志。

普丹戰爭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地處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的日德蘭半島南部,北鄰丹麥,南接德國,地理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其歷史歸屬也一直存在爭端。

俾斯麥先是幫助沙俄鎮壓波蘭起義,換取了俄國的中立;法國由於種種原因不想與普魯士為敵;而分裂歐洲大陸的強國則是英國一直以來的傳統戰略,默許普魯士的發展可以牽製法俄。幾大強國的默許,給了俾斯麥發動戰爭的外在環境。

英法等國需要普魯士牽制俄國,但也不會允許普魯士獨吞兩公國而擴張強大,基於此,俾斯麥決定聯合奧地利共同發動對丹麥的戰爭,而奧地利因其多民族國家的特性,擔心如果不一起打贏丹麥,會在德意志各邦內部失去威望,決定與普魯士聯合。

與奧地利的聯合更是普魯士的緩兵之計:通過拉上奧地利,使其無法聯合外國力量,避免重蹈奧俄兩國干預普魯士統一的覆轍(奧爾米茨協議還墨跡未乾吶),為接下來的普奧戰爭提前做好準備。而且,戰勝後與奧地利分割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為日後發動普奧戰爭留下借口,一箭三雕,從這點上來說,俾斯麥真不愧為一個天才,他的每一步戰略都走地極其精巧,而且很多安排在當事人看來是不明白的,後來證明俾斯麥是對的,這點在普奧戰爭與普法戰爭時更加明顯。

高明的棋手,往往走的每一步棋,你都能看見,沒有什麼陰謀,但是別人卻看不懂,只有到最後才能明白當初的用意,因為人家在走第一步棋時(普丹戰爭)就已經想到了最後一步要走的棋(普法戰爭),而且在走每一步棋時都在為下幾步的棋創造環境。更難得的是,國家博弈形勢瞬息萬變,而俾斯麥居然能讓局勢按照他設想的方向發展。

1864年,普丹戰爭爆發,由於俾斯麥先前的政治手腕,使列強保持中立,沒有插手,經過改革後的普魯士軍隊勢如破竹,九周後,丹麥便戰敗。通過普丹戰爭,普魯士掌握了統一運動的主導權,並通過拉上奧地利,窺測了奧地利的戰鬥力,為下一步對奧地利的戰爭打下基礎。普奧作為戰勝國,普魯士主導將兩公國分割分別由普奧進行行政管理,其實真正目的在於埋下普奧爭端的種子,給普魯士留下對奧地利作戰的借口。

普奧戰爭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作為德意志諸邦中的兩強,普魯士和奧地利,其矛盾糾紛由來已久。一方面,普魯士通過經濟大發展和軍事實力,以及資產階級自由派的支持,實力迅速上升,意圖統一德意志。另一方面,奧地利控制德意志邦聯,希望通過維持德意志的分裂維持自己的地位。

普丹戰爭後,表面上看,奧地利分得了荷爾斯泰因公國的土地,但實際上,此地遠離奧地利,實乃一塊飛地,反而處於普魯士的包圍之中。

將視野放大到外部環境,即歐洲格局中,奧地利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對俄國的忘恩負義以及鎮壓波蘭起義中的伐俄行為,使俄國對奧地利疏遠起來,普魯士爭取到了俄國的中立。俾斯麥親自趕赴法國展開外交行動,以戰後利益分配為籌碼,(比利時歸屬問題)與拿破崙三世展開對話,爭取到了法國的中立。

俾斯麥支持義大利收回威尼西亞,既迎合了拿破崙三世支持民族獨立的原則,又為自己爭取到了義大利這個盟友。

俾斯麥創造出良好的外部條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東風就是此前普丹戰爭後就埋下的棋子:關於荷爾斯泰因公國爭端的問題。奧地利和普魯士終於爆發戰爭。儘管奧地利有諸多小邦支持,但僅僅半個月,通過薩多瓦決戰,普魯士大敗奧地利,俾斯麥速戰速決,也粉碎了拿破崙三世意圖旁觀普奧爭雄從而削弱其實力以便坐收漁翁之利的算盤。

普魯士大敗奧地利,通往維也納的綠燈已經打開了,就看誰在德國戰車上踩油門了。就在普軍高歌猛攻向維也納時,俾斯麥又再次做出令所有人不解的舉動:給德國戰車踩了剎車。

俾斯麥見好就收,勸告普王停止進軍,接受法國的調停。因為如果普魯士繼續進軍,統一德意志從內部來說完全沒問題,但德意志外部的強敵環伺,沒有誰希望德意志的統一強大,法國必然會插手,幫助奧地利對抗普魯士。如果歐陸強國干預,德意志必然又會陷入歷史的循環,各邦分裂作戰,其他國家收漁翁之利,德意志的統一之路不知還要走多久?

普法戰爭

普魯士雖然戰勝奧地利,但是給奧地利留足了面子,首先俾斯麥制止了進攻維也納的進程,其次,戰後簽訂的布拉格條約僅僅是奧地利退出名存實亡的德意志邦聯,領土損失僅僅是威西尼亞而已(還給義大利),可以說,奧地利雖然輸了戰爭,但是面子還在,而且也沒受到什麼損失。

1814年維也納會議重新確立了歐洲政治地圖。拿破崙三世本想奧地利與普魯士鷸蚌相爭,自己趁機吞併比利時和盧森堡,但精明的俾斯麥速戰速勝,將奧地利踢出德意志,將德意志緊緊團結在了一起。面對來自普魯士的威脅,普法矛盾升級。

解決了內部問題的俾斯麥,此刻面對的便是外部強國了。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化,法國一直想吞併南德,而為了維持均勢的英俄也不希望普魯士領導的北德統一德意志,法國成為德意志統一的絆腳石,所以普法之間,必有一戰。

對內,俾斯麥加強與南部邦國的經濟聯繫,簽訂對抗法國的攻守同盟。對外,像普丹戰爭時留下普奧戰爭的棋子一樣,俾斯麥在普奧戰爭也為普法戰爭留下一手:普奧戰爭前,俾斯麥以盧森堡和比利時為條件,爭取了拿破崙三世的袖手旁觀。現在,俾斯麥立馬變臉,提出除非當地居民表示願意做法國臣民,否則不割讓。此外,俾斯麥以呈交威廉一世為由,讓法國對比利時的佔領要求寫成書面材料,為將之公諸於國際社會做好準備。暗中,俾斯麥則通知英俄,暴露法國的領土野心,使法國在外交上陷入孤立。

站在英國的角度,法國是與其爭奪海外殖民地最主要的對手,而俄國也正與英國在歐亞大陸展開萬里逐鹿,默許中歐德國的強大,正好可以牽製法餓的這兩個對手。

站在俄國的角度,法國則是其在中亞爭霸的最主要對手,德國的出現可以減輕俄國來自法國的壓力。此外,俄國在巴爾幹問題上與奧地利的衝突,使俄國不可能與奧地利結盟從而造成普魯士腹背受敵的情況,而且俄國的牽制更加阻止了奧法結盟參戰的可能。

俾斯麥與拿破崙三世

在俾斯麥的天才安排運作下,國際環境已經對普魯士極其有利,只等一戰。

要不是遇上俾斯麥,拿破崙三世也確實算是一個偉大的強權君主,其在位期間,侵佔阿爾及爾,爭奪義大利,遠征墨西哥,對了,還進攻中國,不斷開疆拓土。可惜,這次他遇到的是俾斯麥。

色當戰役後,拿破崙三世向威廉一世投降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為俾斯麥提供了絕佳的戰爭契機。1870年7月20日,拿破崙三世向普魯士宣戰,而這則是俾斯麥苦心經營設計的結果。

色當戰役,法國慘敗,從此無人能阻止德意志的統一。1871年1月18日,為紀念普魯士王國建立170周年(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加冕標誌著普魯士王國的建立),威廉一世特意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鏡廳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國,德國統一大業終於完成,德意志第二帝國誕生。(請記住1月18日,這一天將在後續與德意志繼續發生密不可分的關係)

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即位

德意志帝國紋章

【肆】俾斯麥時代

普魯士的黑白色旗加上漢薩同盟的紅色成為新帝國的國旗。

統一為德意志民族的發展和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提供了政治前提。普法戰爭後,德國獲得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為德國的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此外,法國的戰爭賠款更是為德國經濟發展添磚加瓦。德國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迅速完成工業化,使德國經濟實現騰飛,並且後來居上,超越歐洲其他國家,躍居世界第二(想像如今的中國經濟總量)。

新生的德國政權如何在歐洲大陸生存?德意志帝國處於大陸中心卻無屏障可守,國防向四面八方延伸,歷史上一旦開戰,都是面臨多線作戰的情況。

因此德國的外交重心在於阻止反德同盟的形成,聯合盟友,孤立法國。

孤立法國是俾斯麥大陸政策的基點,俾斯麥長袖善舞,嘔心瀝血地建立起德奧俄三皇同盟。1873年,威廉一世來到維也納,史稱「第一次三皇同盟」,德國達到控制俄奧關係,又減少了法國盟友的戰略目標。三皇同盟其實很不穩固,俄國和奧匈帝國則各懷心思,既擔心另一方與德國結盟對付自己,又想利用德國牽制對方,來爭奪在巴爾幹半島的利益。

俄土戰爭,沙俄在巴爾幹的勢力進一步擴張,俄國南下巴爾幹,威脅到英國通往印度的生命線,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人也掀起解放運動,局勢瞬間緊張起來,巴爾幹火藥桶的外部環境乾燥起來,只等一個引爆者。

俾斯麥周旋於各國之間,舉行柏林會議,最終使奧英聯合,沙俄妥協,俄國一怒之下退出三皇同盟,轉而聯合法國,給德國施壓。不過,俄國面對在巴爾幹的孤立態勢,以及黑海海峽與英國的衝突升級,經過審時度勢,1881年,德奧俄在柏林締結「新三皇同盟條約」,史稱「第二次三皇同盟」。

俾斯麥通過挑唆義大利和法國在殖民地上的問題(佔領突尼西亞),將義大利拉向德國一方,德意奧三國同盟建立,這樣通過各種盟約關係,俾斯麥構建了以德國為核心的同盟體系,既孤立了法國,又防止了法俄聯盟,為德國贏得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發展環境。

所謂「絕剛則難變,盡柔則無骨」,一個人或剛正不阿,或左右逢源並不難,難的是剛柔並濟,既能以鐵與血的意志進行王朝戰爭,同時又能把握大局,在外交政治上長袖善舞,不得不說俾斯麥之天才,是現代偉大的戰略家之一。

【伍】帝國戰車開向一戰

德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其國內形成了諸多壟斷企業,並急需在世界市場上尋找出路。其經濟訴求表現在政治上即其世界主義政策,代表人物即德皇威廉二世。

儘管俾斯麥是德國統一最大的功臣,但他畢竟僅僅是帝國的首相,雖然位居萬人之上,但還處於一人之下——德皇。在俾斯麥光芒的掩蓋下,人們幾乎忽略了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威廉一世,但威廉一世知道俾斯麥的能力,委以重任。等到威廉二世時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帝相之爭以俾斯麥的離職結束,俾斯麥時代落下帷幕,德意志進入由德皇威廉二世主導的時代,一步一步走向毀滅之路。

愛穿軍裝的威廉二世

蠢如劉禪尚且知道手下有諸葛亮這樣的能臣,就要用到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威廉二世不蠢,而且還有一定的想法和野心,志大才疏。威廉二世一改俾斯麥制定的政策,大力發展海軍主義,軍國主義和民族沙文主義來爭奪世界霸權。一方面威廉二世沒有俾斯麥長遠的戰略眼觀,另一方面,俾斯麥時代的經濟發展也給了威廉二世爭霸世界的信心,開始表露其帝國主義的野心。

德國民族沙文主義即聯合世界上所有的德意志人組成一個泛德意志國家,主張由偉大的德國統治世界。民族主義與軍國主義相結合,成為統治者推行帝國主義的動力。德國開始訴求「陽關下的地盤」。(俾斯麥統一的是「小德意志」)

「如果我們看下英國、法國,甚至小小的比利時所擁有的殖民地面積,我們會清楚地看到,在地球的分配中,我們早犯了嚴重的錯誤,德國仍顯示不出世界大國的威望」伯恩哈迪這段話很好地表現了當時的德意志的世界擴張願望。

威廉二世改變俾斯麥苦心經營的同盟體系,與俄國疏遠,俄德關係惡化,俄法趁機走進。威廉二世也知道如果俄法同盟,自己面臨兩線作戰的劣勢,而他的戰略目標是聯合英國,組成英德同盟,試問擁有世界第一海軍的英國和擁有世界第一陸軍的德國結盟,誰還能威脅到這個組合呢?

而威廉二世在決策時優柔寡斷,前後自相矛盾,比如為了試探英國卻未證明自己的誠意:德國大力發展海軍的戰略也刺痛了英國,英德兩國也瘋狂建造軍艦,展開軍備競賽。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滋養了民族沙文主義,宣揚日耳曼人種及文化優秀論以及泛德意志主義在各地興起,為意識形態提供了自我辯護的理由。

相應的,德意志瘋狂地擴軍備戰,增加軍費開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陸軍野戰部隊超過230萬人。威廉二世時期,與中國相關的就是德國侵佔膠州灣,並由其元帥瓦德西統帥八國聯軍進攻北京。

為與列強爭奪世界霸權,德國展開了錯綜複雜的鬥爭,在北非,在中亞,在太平洋島嶼,矛盾衝突不斷,加劇了國際關係的惡化,歐洲逐步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德奧意大三國同盟和法英俄三國協約。

三國協約

巴爾幹半島一直是矛盾衝突的前沿陣地。塞爾維亞又是一個很有地緣想法的小國,企圖挑起列強矛盾,趁機火中取栗,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費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終於點燃了火藥桶,奧匈帝國趁機向塞爾維亞宣戰,威廉二世也抓住機會向法俄挑戰,在德國的挑唆下,奧塞衝突在一個月內演化為一場全歐戰爭。

俄國介入奧塞衝突,促使德國進行戰爭動員,全德1.1萬列火車將200萬軍隊送往前線,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3日對法宣戰,古老而悠久的德國傳統在民族主義下升溫,柏林大街上群眾狂熱地送走一批批士兵,整個民族對戰爭處於期待與狂熱之中。

德國奧匈帝國的陸軍總數達到623萬人,而協約國的英法俄總兵力更是高達873萬,而且擁有廣大的殖民地資源。

為避免東西兩線作戰,德軍實行閃擊戰,企圖先快速擊敗法國,再迅速回頭,打敗俄國。然而,事情的發展是德國在東西兩線都陷入艱苦的拉鋸戰。而協約國又掌握海上資源,擁有廣大的殖民地,對同盟國的封鎖使德國和奧匈帝國的物資漸漸匱乏,陷入困境。

上帝使誰滅亡,必先使其膨脹。威廉二世面對危局,任命興登堡為總參謀長,魯登道夫為副參謀長,軍部掌握大權,德國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術對美國軍艦造成了威脅,美國以墨西哥事件為借口,對德宣戰。亞洲美洲國家的加入使這場全歐戰爭擴大到了世界大戰。美國的參戰使戰爭形勢明朗,同盟國的失敗是早晚的事。

1918年11月10日,威廉二世逃亡荷蘭。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失敗結束,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巧合的是,170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建立,1871年1月18日為紀念普魯士建國150周年,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行慶典羞辱法國,同樣的在48年後的1919年1月18日,法國等協約國為羞辱德國,選在同一天在同樣的地方簽訂戰後條約。

一戰對於中國的影響就是歷史課本里的民族資產階級的黃金期,中國造了不少火柴、麵粉、紗布等,巴黎合約上,中國作為戰勝國沒有收回被德國侵佔的膠州灣,國際政治外交的失敗直接引發了五四運動。這件事對中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對德國來說,德意志第二帝國滅亡,意味著剛剛統一不久的德意志再次受到各國的制約,陷入分裂。


推薦閱讀:

大清乾隆王朝:孝賢皇后之死
他逼死了一個王朝,最後竟被山民一鋤頭砸死?
大明王朝風雲人物
霧靄黃昏 | 大明王朝日落前的烏飛鳶唳
最後一個王朝的鑄幣——《古幣歌》(七)清時期

TAG:戰爭 | 德國 | 王朝 | 意志 | 普魯士 | 帝國 | 俾斯麥 | 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