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角度解析「胃痛」
二、源流
1、「胃痛」之名首見於《內經》,並且對胃痛的病因病機作了論述。《內經》諸多論述為後世治療和研究胃痛奠定了基礎。 2、張仲景《金匱要略》涉及到胃痛的論治,提出「按之不痛者為虛,痛者為實」。創立了大建中湯、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理中湯、吳茱萸湯,芍藥甘草湯等治療胃痛有效的方劑。 3、唐代孫思邈有九種心痛之說,但總的說來這九種心痛多指胃痛。 4、李東垣《蘭室秘藏》立「胃脘痛」一門,創益氣、溫中、理氣、 和胃之法。 5、《醫學正傳》認為孫思邈所指的九種心痛「皆在胃脘,而實不在於心也。」 6、《景岳全書》著重強調了「氣滯」這一病機並主張治 以「理氣為主」。 7、李中梓《醫宗必讀》、孫一奎《赤水玉珠》對「胃無補法」「痛無補法」提出了批評,強調要辨證治療。 8、葉天士《臨症指南醫案》 「初病在經,久病入絡,以 經主氣,絡主血。」指出胃病不僅與氣滯有密切關 系,而且「久痛入絡」必然引起血行不暢,在治療上施以理氣活血之法。 9、林佩琴《類證治裁·胃脘痛》則概括了胃痛之寒、熱、虛、實及在氣、在血的病機、主症、治法。從而使本 病的辨證論治更加完善。 三、病因病機: 外邪犯胃,飲食不節,情志失調,脾胃素虛及藥物損害等 以衛氣鬱滯,失於和降,不通則痛為基本病機。 1、病位在胃, 與肝、脾關係密切 2、病理性質有虛實兩類:不通則痛(實)不榮則痛(虛) 3、病理因素有氣滯、食積,寒凝、熱郁、濕阻、血瘀。 4、病理演變:胃痛各型之間可以轉化。胃熱熾盛、迫血妄行或脾不統血可以轉為吐血、便血;氣滯血瘀、胃失和降可以轉為嘔吐、反胃;痰瘀壅塞胃脘可以轉為噎膈。 四、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上腹胃腕部疼痛。寒熱虛實氣滯血瘀。 (二)治療原則:理氣和胃止痛 (三)分型論治:不用見書 1、寒邪客胃證(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惡寒喜溫,舌苔白,脈弦緊) 證機:寒凝胃脘,暴遏陽氣,氣機郁滯 治法: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高良姜,吳茱萸溫胃散寒,香附,陳皮,木香行氣止痛)
2、飲食傷胃證(胃痛脹滿,噯腐吐食有暴飲暴食病史,苔厚膩脈滑) 證機:飲食積滯,壅阻胃氣 治法:消食導滯,和中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導滯,茯苓,半夏,陳皮和胃化濕,連翹散結清熱);胃脘痛脹而便閉者,合用小承氣湯;胃痛急劇而拒按,苔黃燥便秘,合用大承氣湯
3、肝氣犯胃證(胃脘脹悶,攻撐連脅,苔白脈弦) 證機: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衛氣阻滯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柴胡,川芎,香附,陳皮導滯和胃,白芍,甘草緩急止痛,枳殼,佛手,綠萼梅理氣解郁而不傷陰),也可用沉香降氣散
4、濕熱傷中證(胃脘灼痛,脘痞腹脹,納呆噁心,苔黃膩脈滑數) 證機:濕熱蘊結,胃氣痞阻 治法:清化熱濕,理氣和胃 代表方:清中湯(黃連,梔子清熱燥濕,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濕健脾,陳皮,甘草理氣和中)
5、瘀血停胃證(胃脘刺痛,痛有定處,食後加劇,舌質紫暗或瘀斑,脈澀) 證機:瘀停胃絡,脈絡壅滯 治法:化瘀通絡,理氣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參飲(蒲黃,五靈脂,丹參化瘀定痛,檀香,砂仁理氣和胃止痛);脾胃虛寒,脾不統血,可用黃土湯;失血日久,心悸少氣,多夢少寐,唇白舌淡,可用歸脾湯
6、胃陰不足證(胃脘隱痛,口乾咽燥,舌乾苔少脈細無力) 證機:胃陰不足,潤降失司 治法:養陰益胃 代表方:益胃湯 (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北沙參,麥冬,生地,玉竹,石斛滋養胃陰,佛手,綠萼梅調氣止痛)
7、脾胃虛寒證(胃脘隱痛,喜溫喜按,四肢不溫,苔白脈虛緩) 證機:中焦虛寒,胃失溫養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黃芪建中湯(黃芪,白朮補氣健脾,桂枝溫胃散寒,白芍,飴糖,大棗,甘草緩急止痛);寒勝而疼甚,嘔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湯或理中丸;寒熱錯雜,干噫食臭,腹中雷鳴下利,用甘草瀉心湯。
素材:張妮娜 來源:網路 校對:展南 編輯:聶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