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引用】解讀可憐之人

【引用】解讀可憐之人

路邊的老乞丐伸著一雙裂滿口子的手,你忍心拒絕?小姐妹情場屢屢失意,你不給她的「梨花帶雨」貢獻個肩膀?親戚在股市上把家底都搭進去了,你不伸把援手?中國人講究「人情味」,以「鐵石心腸」為恥。可是,偏偏有句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俗語,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讓人們去批判這些可憐人。這是落井下石,還是理智行事呢?

可憐也得辨真假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助人本是兩方都受益的行為,但有時也讓人十分矛盾。一方面,通過助人我們能體會到力量感和道德高尚感。但另一方面,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痛著別人的痛」並不讓人好受。而且,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也說明了濫用同情心的壞處。  所以,可憐也要分「真可憐」和「假可憐」。前者是自己經過儘可能的努力但境況仍然不佳,這種「可憐」相當於「可敬」和「惹人憐愛」,求助與施助雙方在心理上是平等的,比如地震後依然樂觀的四川同胞。後者則是有些人有意無意地放低姿態,用來獲取某種好處的手段,比如街頭的「假乞丐」。可憐人有兩大可恨  強烈的依賴心是「假可憐者」的「第一宗罪」。他們總是被動地等待別人的扶助,別人熱情的援手越多,他們自力更生的意願就越少,到最後,「可憐人」越來越「可憐」,讓援助者「恨鐵不成鋼」。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喝過「墨水」、四肢健全,卻因偷竊被人毒打致殘,最後的尊嚴也難以保全,實在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自私自利是「可憐人」的第二大可恨之處。在所謂「幫人幫到底」的掩護下,有些「可憐人」不僅不顧援助者的處境不斷盤剝,還用「可憐相」來抱怨別人不夠在乎他,這讓援助者感受到「高尚道德感」的失落,併產生強烈的自我責備和自我貶低。許多「老好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朋友借錢越來越「獅子大開口」,可拒絕後自己卻像欠了人家似的。幫人也有技巧  要讓可憐者不可恨,需要施助者和受助者兩方的調整。首先,援助者要明確自己的幫人界限,學會拒絕,比如借錢只能借短期小額的,小姐妹心傷再重,也不能每天半夜陪她「煲電話粥」。第二,援助者需要有技巧地事先說明自己的能力現狀,哪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裝裝「可憐」也可以。第三,援助者也要調整心態,別把自己當成救世主。  至於可憐之人,一要認識到「自助者天助」,無論有多少好心人,最後的路還是要自己走。二是要充分理解援助者,這是表達感激之情的最好方式。三是把自己的困難分配給多個援助者,減輕對方負擔。不要可憐孩子,憐憫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害。孩子需要的不是憐憫,而是大人的陪伴。父母如能鼓勵孩子一起面對困難,孩子就能變得更加堅強。孩子一定要學會如何「跟大人一起」面對困難。憐憫是這樣表達的:孩子,你真可憐,你需要幫助。移情是這樣表達的:孩子,我知道,這件事對你打擊很大。讓我們一起對付這件令人難過的事情吧。我們一起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然後我們就知道該如何面對這類事情了。理解和支持會幫助孩子調動自身力量,促進自身成長。

學會拒絕別人的六個技巧你是否希望有時能說不?很多人被迫同意每個請求,寧願竭盡全力做事,也不願拒絕幫忙,即使自己也沒有時間。其實學會委婉的拒絕同樣可以贏得周圍人對你的尊敬。  那麼,為什麼我們繼續答應呢?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相信,拒絕表示漠不關心,甚至自私,而我們可能害怕令別人灰心。此外,這可能是害怕被討厭,批評,損害友情。  有趣的是,拒絕的能力與自信緊密聯繫。缺乏自信和自尊的人常常為拒絕別人而感到不安,而且有覺得別人的需求比自己的更重要的傾向。  或許有專橫的父母或做了父母的人更有這一趨勢。尤其是婦女,很容易落入「陷阱」。童年的影響是關鍵,已形成信念,如"我只有順從和幫助別人,才能變得可愛" 。如果你覺得你已經成為一個"取悅別人"的人,你的自我價值的體現變得依靠為別人做事。惡性循環,使得你身邊的人都希望你隨時隨地在他們身邊,為他們服務。  不會拒絕讓你疲憊,感到壓迫和煩躁。不要等到你的能量耗盡時,才採取行動。拒絕的技巧:  ·保持簡單回應。如果你要拒絕,堅決而直接。使用短語,如:「感謝你看得起我,但現在不方便」或"對不起,我不能幫忙"。嘗試用你的身體語言強調不,不需過分道歉。記住,你不需允許才能拒絕。  ·給自己一些時間。打破「是」循環,使用的短語「我會回到你的身邊」,然後考慮你的選擇。在空閑時考慮考慮,你會更有信心地拒絕。  ·考慮一項妥協方案。如果你要同意這項請求,才採取這方法,但用限的時間或能力做。避免妥協,如果你真的想拒絕。

 區分拒絕與排斥。記得你是拒絕請求,而不是排斥一個人。通常人們都會明白,你有拒絕的權利,就像是他們有權利要求幫助。  ·不要為拒絕你的孩子感到愧疚。他們有時被拒絕對他們是很重要,使他們更有自制力。這是成人世界裡不可缺少的。不是不讓他們抗議,而是讓他們知道誰是負責設定界限。 做回你自己。要明確和坦白什是么你真正想要的。更好地認識自己,找出什麼.

那份愛,不是可憐和憐憫。常常遇到一些情感問題,問題中人大多不能清醒認識這份情感,處在一種迷茫、懵懂、彷徨、左右為難的難擇之境地。想來確實應該寫一篇關於情感的文章,希望能夠成為一段撞鐘的木槌,警醒那些陷於迷茫情感漩渦的人們。愛,是一種美妙的感覺,只能用心體會,而很難用言辭表達。但是,愛會使人愚鈍,讓人痴呆,只要你動心的愛了,那麼,你的意識和理智就會隨著愛的增長而消退,甚至封閉。太多的人會在愛的衝動中做著超出意識範圍的舉止行為。愛,有很多種,每一種愛都是情感的聚集和釋放。愛情,恰恰是所有情感中最麻醉人的「毒藥」,它有著璀璨夢幻的外衣,就像是罌粟綻放的花,嬌艷而美麗,然而,它又能讓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就猶如被「毒品」困擾。即使曾經遠離了,但是,只要有誘因,就還會如蟻跗骨,讓你心癢難捨。對於「愛情」值得讚美,但是,有些話必須要記得:絕對不要和剛剛離情的男人談感情,更不要談戀愛;不要和撒謊的女人動感情,更不要對情感失落後痛哭流涕的女人動愛心;學會換位思考,多聽旁觀者的意見和建議。先說一下不要和剛離情的男人談感情,更不要談戀愛:作為男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容不得寂寞的動物。當一段感情離去,男人會在寂寞中空虛,酗酒麻醉、夜店尋歡,都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寂寞,平衡內心失衡的感覺。。。。。。。這個時候的男人都是那麼的哀怨委婉,最容易引起女人的同情,試想:一個大男人在一個柔弱的女人面前舉杯澆愁,甚至灑淚傾訴,女人,你的同情心又怎麼能夠不被激發?你的憐愛之情又如何不被催動奔騰??這一切恰恰都是女人天性的母愛使然。女人如果在男人的眼淚和傷心地哀婉中動了情,那麼,她就是最悲哀的。因為男人在這個時候是最沒有理智,最混亂糊塗的時候,試想,這樣的情感能夠可靠嗎?

再說不要和撒謊的女人動感情,更不要對感情失落後痛哭流涕的女人動愛心:女人是一種很奇妙的動物,她的思維方式與男人有著天壤之別。撒謊的女人不會不清醒,她的清醒是很可怕的,她會使用可以使用的任何手段來取悅你,來博取同情,獲得憐憫,從而激發你的憐愛之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墜入其設計好的陷阱,達到她想要的目的。(當然,以財漁色除外)如果對情感失落後痛哭流涕的女人動愛心,你收穫的不是明白的愛,而是糊塗氣結中的暫時依靠。女人哭,是因為她對失去的感情無法放棄,無法淡然,甚至是在蓄積憤怒的報復。你或許會成為她手中的武器,向對方報復的利刃。更可能成為在她清醒後被召喚回歸後丟棄的垃圾,留給你的只是傷害的轉移。在情感中如果能夠學會換位思考,甚至聽取旁觀者的建議,那麼,你便不會盲從的走入情感虛幻的誤區,畢竟,現實的殘酷要比愛情的虛幻來的更實際。愛情是有保質期的,大多不會超過3------7年。當愛情走進婚姻的墳墓入土為安以後,愛情就會被現實生活催化,向親情轉變,如果這種轉變受到現實變幻的影響,結果只有一個:婚姻死亡,愛情復活!但是,這不是鳳凰涅槃,火中飛出的是帶煙的「烏鴉」。人生需要淡然,而不是坦然。生下來,活下去,生活不容易。如果你不能把世事看得淡然,就不要自我欺騙的說坦然;如果你不能明白生命只有一次,就不要自欺欺人的許諾來生。。。。。。。。說了這麼多,感覺很直白,很尖銳,也很直觀。或許,這些事情曾經在身上上演過,或許,這些事情說的有些偏頗。但是,只希望能夠讓世人警醒,不再被虛幻的愛情迷濛現實的雙眼。少一些淚水,多一些歡笑;多一些真實,少一些虛幻;少一些索取貪念慾望,多一些淡然洒脫逍遙。

推薦閱讀:

雕弓學國學:明一課堂·周易解讀 第129講·豫卦(3)
看面色知健康,解讀不同面色隱藏的健康問題!
【長篇連載】三國新解——三國謎團趣味解讀(六)
「東亞模式」的解讀及其甄別——以新加坡、馬來西亞為例
通俗解讀《易經》(9)

TAG:解讀 | 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