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鋼琴而生 從DG《肖邦全集》淺談其作品風格及演繹
1810年,肖邦生於華沙近鄰的熱左瓦·沃拉,他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肖邦在6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兩年後就登台公演了。16歲那年,他進入華沙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從那時起,無論波蘭民間音樂、義大利歌劇中的美聲,還是作曲家、鋼琴家胡梅爾的音樂風格,都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當他19歲畢業時,已在鋼琴演奏和創作上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830年,肖邦前往巴黎進一步深造,不料卻在途中聽到了波蘭被沙俄佔領的噩耗,悲憤欲絕,譜寫了多首充滿愛國熱情的作品。
弗利得利克·肖邦 Frederic Chopin |
1831年開始,肖邦定居巴黎,開始授課並舉行音樂會,當時那裡正是歐洲文化藝術的中心,他在此結識了雨果、海涅、大仲馬、李斯特、舒曼、柏遼茨、門德爾松等一大批藝術家。1837年,他與年長自己六歲的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相識並相戀,此後的九年,也是他一生中最穩定的時期,在喬治·桑的關愛和撫慰下,肖邦的音樂靈感不斷被喚起,進入了自己創作生涯的高峰,許多優秀的作品也均誕生於此時。1846年後,兩人的關係徹底破裂,感情上的挫折也進一步損害了肖邦的健康,加之處於異族奴役之中的祖國的命運日夜煎熬著他的心靈,使他陷入悲觀和憂鬱的情緒之中。三年後,肖邦因長期折磨他的肺結核病而去世,年僅39歲。法國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他的心臟被運回波蘭,並撒上了一杯他客居異鄉時一直珍藏在身邊的故鄉波蘭的泥土。
在歷經幾個世紀的時代變遷後,肖邦的作品仍能一如既往的大受歡迎,他的幾乎全部創作今天依然被保留在鋼琴家們的節目單中,這又怎能不讓別的作曲家羨慕呢?為紀念這位受人熱愛、尊敬的偉大音樂家,今年各大唱片公司紛紛推出了各種形式的肖邦作品集,其中以DG公司出品的17張CD組成的《肖邦全集》(編號:477 8445)為重,因為它是真正意義的「全集」,不僅涵蓋肖邦所有的鋼琴獨奏作品、為鋼琴與樂隊所寫的全部作品、為鋼琴和弦樂而作的四首室內樂,還包括了如今鮮有人提及的為女高音而作的十九首藝術歌曲,且整套唱片名家雲集,許多版本都堪稱一時之選。它也並非僅是將DG於1999年為紀念肖邦逝世一百五十周年而出版的那套全集的簡單再版,它在版本的選擇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讓老、中、青三代鋼琴家齊聚,同時又以曾在歷屆華沙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摘金奪銀的鋼琴家為主軸,無疑更全面,也更具權威性。假如只允許我在眾多近期推出的「肖邦集」中取其一的話,非此莫屬。在此,讓我們伴隨這些鋼琴大家們各具特色的演繹,一起解讀肖邦的作品與風格。
DGG 肖邦作品全集(17CD) |
環球 DGG-477 8445 |
整套唱片的前兩張收錄了肖邦為鋼琴與樂隊而作的所有作品,包括由1975年肖邦比賽金獎得主齊默爾曼演奏的兩首鋼琴協奏曲,以及老一代鋼琴大師阿勞與英巴爾指揮的倫敦愛樂樂團合作的《把手給我變奏曲》(作品2號)、《波蘭詠嘆調幻想曲》(作品13號)、《克拉科夫迴旋曲》(作品14號)、《平穩的行板與輝煌的波羅乃茲》(作品22號)。這些均屬肖邦早期作品之列。那一時期的作品,音樂中尚未出現深刻的矛盾與衝突,大多優雅、華美,風格纖巧細緻,技術華麗輝煌,表現出青年時代的肖邦歡樂明朗的精神面貌和抒情浪漫的詩人氣質,充滿著朝氣蓬勃的青春力量。齊默爾曼在擔任獨奏的同時,還指揮了親自組建的波蘭節日管弦樂團,這是他在1999年錄製的新版本。他以極為細膩的手法處理兩部協奏曲中的樂隊部分,頓顯與眾不同。阿勞演繹的肖邦向以高貴著稱,哪怕是在這幾首早期作品中亦不例外。
著名鋼琴演奏家:Krystian Zimerman(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 |
肖邦是鋼琴敘事曲的首創者,他在這一型式非常自由的曲式中充分展現了史詩般波瀾壯闊的場面,表達了自己的愛國熱情。同樣,肖邦也大大開拓了詼諧曲的展開空間,讓它真正從交響曲或套曲中獨立開去,並容納格外複雜且深刻的情感內容。他的四首《詼諧曲》可說是典型的浪漫主義抒情音詩,富有較強的戲劇性。唱片中,齊默爾曼對四首《敘事曲》的演奏專註而自然,展現出非凡的優雅。1960年肖邦大賽金獎得主波利尼演奏的四首《詼諧曲》則充滿了直覺的詩意美感和內斂的高雅風格。
是肖邦將練習曲這一體裁從「幕後」帶到了「台前」,讓它成為音樂會的常用曲目之一,他的每一首練習曲,不再是單純的服務於技巧練習,而是將明確的技術課題與鮮明的音樂形象融為一體。波利尼在1972年錄製的這套作品,早已成為鋼琴學習者們的範本。這是他所擁有的看似不動聲色,實則無懈可擊的完美技巧的最佳體現,他可以在鍵盤上做出自己想要的一切。難怪魯賓斯坦在比賽中聽了波利尼的演奏後,連連讚歎「他彈奏的技巧,已經比我們評委中的任何一位都要好!」
著名鋼琴演奏家:Maurizio Pollini(毛里奇奧·波利尼) |
作為「民族樂派」的先驅,那些伴隨著肖邦成長的波蘭民間旋律與舞蹈風格,始終給他帶來巨大的影響,其代表就是瑪祖卡舞曲和波羅乃茲舞曲。肖邦的瑪祖卡舞曲被舒曼稱為「藏在花叢中的大炮」,是波蘭的民族魂,它們充滿波蘭鄉土氣息,同時又有著高雅的詩意。同樣,是肖邦重新挖掘出波羅乃茲舞曲威武雄壯的特點,並且賦予其宏偉悲壯、洋溢愛國熱情的深刻內容。在李斯特眼中,這些波羅乃茲舞曲「將英勇果敢與淳樸結而為一。」欣賞由在1955年肖邦大賽中屈居亞軍的阿什肯納奇在這套《全集》中演奏的57首《瑪祖卡》,讓筆者想到《紐約時報》一篇評論中對他演奏的描述:「清澈、有靈性、雅緻……代表了現代演奏風格的最精彩之筆,也就是說,鋼琴家所提供的,不多不少正是音符要說的話。」這套《瑪祖卡》,正如此。波利尼演奏的前七首《波羅乃茲舞曲》如實反映出他一貫的嚴謹、精純的風格,他在此所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執著於原譜的基礎上的。
一直以來,夜曲和圓舞曲都是肖邦作品中最為大眾所津津樂道的主題。肖邦賦予了夜曲這一原本有著濃濃的沙龍氣息的小品以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豐富的意境,他那與生俱來的對鋼琴音色的敏感和對鋼琴技巧的創造力,在這些夜曲中盡顯無遺。肖邦的圓舞曲雖難以與舞蹈相配,不過卻很是生動的表現出圓舞曲的神采,也因此它們被稱為是「靈魂的舞曲」。《全集》中選入了葡萄牙女鋼琴家皮雷斯錄製的全套《夜曲》,她的演繹不僅充滿詩意,也在琴鍵上再現了肖邦熱愛的並融於自己的每一首夜曲中的美聲風格,為這些具有貴族式感傷氣質的作品翻開了新的一頁。阿什肯納齊演奏的《圓舞曲》則有著敏銳的感情、如歌的線條和靈活的分句。
著名鋼琴演奏家:Maria-Joao Pires(瑪麗亞-若奧·皮雷斯) |
兩位年輕的新秀——分獲2000年、2005年肖邦大賽冠軍的李雲迪與布萊哈茲,分別演奏了肖邦的四首《即興曲》和全部《前奏曲》。正如肖邦傳記作者哈聶卡所言,這些《即興曲》「是在自由性之中有著一貫的形式,看來似是自由、獨特,卻可以感受到結構上的嚴密。」李雲迪演奏的這四首作品流暢、美妙。在肖邦手中,前奏曲是一種不確定的體裁,它有時像夜曲、練習曲或瑪祖卡,有時又似詼諧曲、敘事曲或葬禮進行曲,不過這絲毫不妨礙作曲家將它們組成一部連貫的大作品,讓這些樂思簡潔、形象鮮明的小品在自己的創作中獨放異彩。對此舒曼曾稱讚道:「其中每一首都清晰的被刻上肖邦的烙印,我們在獨特的停頓中認出了肖邦,在猛烈的呼吸中認出了肖邦,他擁有那個時代最大膽、最驕傲的詩人之魂。」布萊哈茲在演奏中顯露出遠超過自己年齡的成熟。他在尊重音樂形式的同時發掘出儘可能多的細節,琴聲似閃爍著粼粼波光,這些即刻讓筆者感受到一種來自作曲家與演奏者間的強烈的精神共鳴。如此感情內斂、富有章法的肖邦作品詮釋,自是使現場的評委和聽眾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肖邦一生曾寫下三部奏鳴曲,學生時代所作的《c小調第一奏鳴曲》(作品4號)如今幾乎已被人遺忘,若不是此《全集》中收錄齊爾伯斯坦的演奏,恐怕難覓蹤影。波利尼演奏了後兩部奏鳴曲。《降b小調第二奏鳴曲》(作品35號)因其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而成為三首中最著名者,它後來被用於作曲家本人的葬禮上,如他的另一位傳記作者卡拉索夫所言:「只有靈魂中迴響著整個民族哀痛的肖邦,才能寫出這樣的葬禮進行曲。」與之相比,五年後完成的《b小調第三奏鳴曲》(作品58號)不僅規模更為壯大,在結構上也得到了更有機、緊密的統一。
著名鋼琴演奏家:Lilya Zilberstein(莉利亞·齊伯爾斯坦) |
除以上這些肖邦作品中最為重要的體裁外,作為《全集》,另一些貫穿作曲家一生的如:《降E大調迴旋曲》、《C大調波萊羅舞曲》、《降A大調塔蘭泰拉舞曲》、《A大調音樂會快板》、《f小調幻想曲》、《降D大調搖籃曲》、《升F大調船歌》等精彩之作同樣必不可少。自然,我們還要感謝齊爾伯斯坦與烏格爾斯基兩位鋼琴家,及女高音茲曼特卡與鋼琴家馬蒂奴這對搭檔,他們錄下了一些「拾遺」性質的作品,包括一些早期作品、遺作,還有珍貴的肖邦根據波蘭民間音樂素材所創作的十九首歌曲。他們的努力,也讓這一「全集」更名副其實。
大提琴或許是鋼琴之外最能令肖邦心動的一件樂器。之所以那麼說,是因為他曾先後寫下四部含大提琴聲部的室內樂作品,分別是:為大提琴與鋼琴而作的《引子與華麗的波蘭舞曲》(作品3號)、《協奏曲風格的大二重奏》,為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作的《g小調三重奏》(作品8號)以及被視為他留在人間的「天鵝之歌」的《g小調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65號),數量雖不多,但已屬破例。這應與他一生中結交的兩位高水準的大提琴家朋友不無關係。當肖邦還未離開自己的祖國時,就與同樣生活於華沙的、那個時代最受尊敬的大提琴家約瑟夫·馬克交往甚密,而當他初到維也納後,又結識了法國大提琴家弗蘭克姆,並終生引為知己。在他早期所寫的《引子與華麗的波蘭舞曲》中,我們已可以聽到很多典型的「肖邦式」的音樂語言,他那高雅的情趣和嫻熟的寫作技法都是毋庸置疑的。在創作《g小調奏鳴曲》時,肖邦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體力也明顯不支,但為表達對在這期間常去探病、與之談心的摯友弗蘭克姆的謝意,肖邦還是寫下了這部題獻給他的作品,並與好友合作首演。在《全集》的獨奏作品部分中露面不多的1965年肖邦大賽桂冠阿格里奇,在此與大提琴大師羅斯特羅波維奇一起為這兩首作品帶去一份成熟的魅力。
著名鋼琴演奏家:Martha Argerich(瑪塔·阿格里奇) |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Mstislav Rostropovich(羅斯特羅波維奇) |
關於肖邦作品的演奏,1932年贏得肖邦國際比賽金獎的前蘇聯鋼琴家烏寧斯基曾寫下這樣一段話:「雖然作曲家並沒有把自己的思想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但通過研究樂譜,我們卻不難發現它——這裡的每一個音符都會留下作曲家的思想,鋼琴家們應該像一位翻譯那樣,通過一次又一次不斷深入地探索對其加以呈現。」而這套《肖邦全集》中多數音樂家的演繹,正是對此話最好的回應。
李嚴歡於 2010.04.25 16:25:20
推薦閱讀:
※869、彈鋼琴的女孩
※411.與喵共舞213~周末跳舞彈琴
※91《Run Away With Me》鋼琴曲
※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