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家譜嗎?
你了解家譜嗎?
據媒體消息,近日歌星齊秦表示,希望能藉助媒體和觀眾的力量,幫他找尋到祖籍與族譜,一圓尋根之夢。
在海外遊子的尋根熱中,家譜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家譜卻是比較陌生的。
而古人,是很重視家譜的。甚至把「死後其名不入家譜、其身不入葬祖墳」,視為對不肖子孫的最嚴厲懲罰。
下面,王浩驊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家譜。
一、何謂家譜?
家譜名稱繁多,大致有宗譜、世譜、祖譜、族譜、家乘、會通譜、統宗譜、支譜、房譜等稱法。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它以表譜的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係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圖書體裁。
家譜具有區分家族成員血緣關係親疏遠近的功用,它還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家譜的起源
關於家譜的起源問題,歷來就有幾種說法:一說起源於周代,一說起源於戰國秦漢時期,一說起源於宋代,更有一說起源於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譜甚至更以前的口頭家譜和結繩家譜。
但第一部家譜究竟修撰於何朝何代?因為歷史上缺乏記載,至今尚不得而知。
三、家譜的傳承
家譜最初是由記載古代帝王諸侯世系、事迹而逐漸演變來的。
先秦時,社會上流傳《周官》、《世本》等譜學通書;秦漢以後,出現《帝王年譜》、《風俗通.姓氏篇》等譜學著作。
魏晉南北朝時,門閥制度盛行,家譜成了世族間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據,迅速發展。
隋唐五代後,修譜之風從官方流行於民間。
宋代,編纂家譜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說世系、序長幼、辨親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較關注親親之道的提倡。家譜逐漸由官方壟斷走向民間私修,家譜也日益多了起來。
宋元時代民間私修家譜尚未形成風氣,並不普遍,這一情形的轉變主要是在明代。
明代家譜在內容方面有所增加,體例也比較完備,大體上已經定型。
清朝、民國年間的家譜在體例上基本承襲明譜,變化很小。
四、家譜的主要內容
1、姓氏起源
中國姓氏原本就各有出處,再經過諸如戰亂、遷移、改朝換代,以及避諱改姓、避難改姓、複姓改為單姓等歷史的演變,變得更為複雜。
家譜詳細介紹了本姓氏源流,以便世代承繼,也能將族系根緣流傳千百年。
2、世系表
作為家譜中最重要的內容,「世系表」,簡而言之,就是說明家族成員間的相互關係,列明祖先後代每一個家族成員名字的圖表。
它有四種基本的記述格式:歐式、蘇式、寶塔式和牒記式。
3、家訓
家訓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而擬定的用來約束家族中人的行為規範,它對傳統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名訓,如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膾炙人口。
家訓大致包括以下內容:(一)、注重家法、國法 ,(二)、和睦宗族、鄉里,(三)、孝順父母、敬長輩,(四)、合乎禮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4、家傳
家傳,是用來記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績人的事迹的文體,是一種正式的傳記,明朝之前,傳與譜是分開來記的。
家傳一般分為:列傳、內傳和外傳等。列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功績男子的傳記;內傳是記錄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傳記;外傳是記錄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傳記。
5、藝文著述
「譜乃一家之史」,家人的藝文著述自然也不可少。自六朝起,就有將家族中名人的著作錄入家譜的慣例;到了明朝,此風更盛,內容也更加豐富,涉及史學、文化、經濟、宗教等許多領域。
家譜中的藝文著述,在體例上一般稱作:藝文志、辭源集、文徵集等。
6、家譜圖像
將圖片、照片納入家譜,為家族傳承提高了一個最直接的環境背景,使家譜不局限在文字文字記錄、整體概念也變得鮮明而生動起來。
包括:1.老照片,2.祖先圖片(遺像、人物畫、肖像畫),3.風水圖(祠堂圖、墓圖),4.故居/村莊圖。
五、家譜的意義
「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家譜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誌,族譜)之一,是珍貴的人文資料,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推薦閱讀:
※你真的了解三針三盤嗎?(清寧道人)
※防晒,你了解多少
※甲狀腺穿刺術,你了解多少?
※關於性別認知,你真的了解嗎?
※你了解自己的手指秘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