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巴菲特的心靈導師是如何學習思考的?
巴菲特的心靈導師是誰?
他是一個低調神秘的人。
他是當今最偉大的投資思想家。
他是伯克希爾哈撒韋51年間19.2%年複合增長率的奇蹟締造者。
他是誰?
他就是巴菲特的心靈導師、是巴菲特的良師益友,巴菲特本人曾多次表示:「沒有芒格,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巴菲特也經常說:「我對他的感激無以言表。」
他到底是誰呢?
沃倫·巴菲特與查理·芒格
他就是——查理·芒格。一個年逾九旬的老人。一個獨特而睿智的老人。
他常常是出現在巴菲特身後,並且沉默寡言的人,沒有專門的傳記,也沒有太多的書籍介紹他,而關於他的最重要的一本書——《窮查理寶典》,被無數人推崇。
筆者的高中同窗曾在微信中記錄「本來想做讀書筆記的的,可是讀完了全書,覺得全書都得抄下來」,並且他還在多處向同學們推崇這本書。
另一個做投資的好友更是說自己已經讀過七八遍了,還覺得意猶未盡,還需要常常翻起閱讀。
一位創業者更曾對我說,這本書他一共買了三本,床頭一本、包里一本和辦公室一本,成甲的《好好學習》里說,他的那些「臨界知識」和「底層思維」大多來源於《窮查理寶典》。
這麼優秀的圖書,我豈能錯過?
《窮查理寶典》
為了讓自己精神的世界不斷提升,我在近期花了兩周的時間,終於讀完了這部神作,意猶未盡,不忍放下,多次拿起重溫、再讀。
在其中,我看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做法。查理芒格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
他是如何學習的?
1.大量閱讀、每天閱讀、無時無刻不閱讀
書的扉頁上,就有「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見過哪個有智慧的人不是每天都讀書,一個都沒有。巴菲特和我的閱讀量可能會讓你驚訝」。
我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是震驚的,原來這些牛人,之所以是牛人,是因為他們都大量閱讀、每天閱讀和無時無刻不閱讀。
書中有不少照片,都是查理·芒格本人在讀書時的情形。
「我手裡只要有一本書,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查理任何時候都隨身攜帶一本書。
每每看到這樣的情形,我都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弱爆了,這麼多年浪費了多少時間在上網聊天、淘寶購物和各種無聊無趣的事情上,要是這些時間都用來讀書學習,我的人生早該有不一樣的精彩了吧。當然,現在也只能是假想一下,時間已經過去了,與其懊悔不如大步向前。
書中大量關於查理·芒格讀書的照片,這張圖片中不僅有書,書桌上還有各類報紙
在書中,查理說自己密切關注伯克希爾的各家子公司,常常閱讀商業報紙和雜誌,這樣就能接觸到大量宏觀層面的東西。
查理的總結是,「如果我們在某個階段停滯不前,滿足於已經擁有的知識,我們的業績會比現在差得多。所以訣竅就在於不斷學習,而且不認為那些不享受學習過程的人能夠不斷地學習」。他還說:「他和巴菲特花在學習和思考上的時間,比花在行動上的時間要多。」
看到了嗎?這種大牛都是享受學習的過程,不斷地學習!
你呢?你是不是也想儘快加入學習和自我提升的行列呢?
2.對自己夠狠
查理·芒格的崇拜者是本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著名的13條品質廣為流傳。查理將富蘭克林的優秀做法極致化。
本傑明建議做的,到查理這兒變成必須做到的。如果本傑明建議節省幾分錢,查理會要求節省幾塊錢。如果本傑明說要及時,查理會說要提前。和芒格苛刻的要求相比,依照本傑明的建議來過日子顯得太容易了。
本傑明·富蘭克林
《窮查理寶典》一書的開頭,作者自序中提到,每次與查理約早餐會時,查理都是早早到了,等待的同時在看書。作者說,他作為查理的學習者、請教者,感到深深愧疚,隨後幾次他也早到,如果沒到預約的時間,兩個人都先讀書看報,到時間再開始討論。
這樣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日常生活中,各種遲到隨處可見,與朋友約見面,遲到了;上班遲到了;帶孩子各種上課遲到了·····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我們又有幾人能做到像查理這樣呢?
3.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事情背後的原因
查理·芒格指出:你需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擁有大量的求知慾望。
你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背後的原因。
如果你能夠長期保持這種心態,你關注現實的能力將會逐漸得到提高。如果你沒有這種心態,那麼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註定會失敗。
你若想在任何領域擁有競爭力,就必須熟練地掌握該領域的方方面面,不管你是否喜歡這麼做,這是人類大腦的深層結構決定的。
書中有不少朋友如是說,其中羅伊·托爾斯說:「查理有把事情徹底弄清楚的慾望。他遇事喜歡窮根究底,無論該事跟他有密切關係與否。任何引起他注意的事情,他都想對其有更多的認識,更多的了解,弄清楚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是如何思考的?
查理說,我認識的聰明人沒有不看很多書的。但光看書還不夠:你必須擁有一種能夠掌握思想和做合理事情的性格。大多數人無法掌握正確的思想或者不知道該怎麼應用它們。
1.在自己能力圈範圍內行事
芒格說:「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他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他會尋找一塊特殊的能力領域,並把精力放在那裡面就可以了。
查理最清楚他的「點」:他小心翼翼地划出他的能力圈,為了停留在這些圈子之內,他首先進行了基本的、全面的篩選,把他的投資領域局限在「簡單而且好理解的備選項目」之內。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先選定一個容易理解的、有發展空間的、能夠在任何市場環境下生存的主流行業。
這也是這些年,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不選擇互聯網、科技股的原因,他們很直白:「因為我們不懂」。
而實際上,這一點非常難做到。我們常人,就往往會今天看到哪個好,或者聽別人說哪個好,趕快學什麼或者買什麼,現在流行什麼,趕快學或者買,結果最後大多一敗塗地!不劃定自己的能力圈,不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行事,往往沒有方向和目標,最終只能是稀里糊塗過了這一生。
「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古話,已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而實際上,又有幾人能真的做到呢?
2.跨學科思考
查理認為,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幾種。
他指出,多元思維模型一定要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一定要掌握重要學科的重要知識,包括:數學(複利原理、排列組合原理、決策樹理論)、會計學、心理學(當你告訴人們事情的時候,總是告訴他們原因,他們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重視,也會更傾向於聽從於你說的話)、工程學的質量控制理論、費馬和帕斯卡的基礎數學理論、高斯分布、鐘形曲線、工程學裡的後背系統、斷裂點理論、物理學裡面的臨界質量,還包括生物學/生理學(現代達爾文綜合模型)、認知功能、誤判心理學、雙軌分析。
跨學科思維,多學科思維
掌握這些基礎理論之後,更重要的是運用它們,將它們無時無刻不運用在生活實踐中,並且利用多學科思維,分析判斷各類事物,進而做出判斷。
查理一般會先注意應該避免什麼,也就是說,先弄清楚應該別做什麼事情,然後才會考慮接下來要採取的行動。
「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裡啦。」這是查理很喜歡的一句妙語。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生意場上,查理避開了「棋盤」上那些無益的部分,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有利可圖的區域,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收益。查理努力將各種複雜的情況簡化為一些最基本、最客觀的因素。同時,他會綜合運用多個因素,產生他自己認為的所謂lollapalooza效應,也就是真正的大效應!
當然,對於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多了。
你呢?打算怎麼辦?退縮了?還是打算先一個一個掌握重要理論,然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實踐和運用呢?
3.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這一點,在書中多處出現。我看到時的感受是:「遇到問題就反過來想,實在是可貴的品質。尤其是,在遇到令自己沮喪的事情時,反過來想能夠更好地平復自己的心情,還促使自己考慮問題更加全面。實在是太贊了。」
書中第十一講,查理提到他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有兩種思維習慣起到了很大作用。第一,總是試圖通過偉大的代數學家雅各比提倡的逆向思維來考慮問題。他得到正確判斷的辦法,通常是先收集各種錯誤判斷的例子,然後仔細考慮該怎樣避免得到這些下場。第二,非常熱衷於收集錯誤判斷的例子,所以完全無視不同行業不同學科之間的界線。
這兩大思維習慣都是源於「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這一基礎。「逆向思維」、「收集錯誤例子,從而分析判斷」,對於培養和鍛煉我們的思維習慣,至關重要。
4.交流時告訴對方為什麼
芒格在書中介紹了布蘭恩公司要求所有的交流必須遵守「五何」原則——你必須說明何人因何故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如果你在布蘭恩公司裡面寫一封信或指示某人去做某事,但未告訴他原因,可能會被解僱。
並說明,這符合心理學原理,回答一個又一個為什麼,能夠促進你本身更好地思考,並且在交流中告訴對方原因,對方能更深刻理解、重視並且聽從。
我想起來,昨天下午跟兒子的交流,昨天一整天都在說「不要吃糖了」,但是四歲多的孩子哪裡有那麼好的自律意識,總是想著能多吃一顆糖。
後來,我突然想起來查理·芒格書中所說「告訴對方原因」,我拉他到身邊,然後問他:「你知道,媽媽為什麼不讓你吃糖嗎?」
他瞪著大眼睛,好奇地問:「不知道。為什麼啊」。
然後我就詳細地闡述了:「比如吃糖,糖會留在牙齒裡面,牙齒裡面的小蟲看到有糖來了,立馬過來咬啊咬,後來他們不僅吃了糖,連牙齒也被咬壞了,再後面,牙齒不僅被咬成了洞,甚至還會掉了。沒有牙齒了之後,還怎麼吃好吃的呢。」
然後他說了句:「哦,明白了。」那之後,一直到晚上睡覺,他都沒有再吃一顆糖。
「交流時告訴對方為什麼」這一做法太明智,太重要了。不論是與任何人的交流,工作中的領導、同事、客戶,生活中的家人、朋友、孩子,都需要我們這麼做。
因為這麼做了之後,你會突然發現,竟然這麼容易就被接受了。不信,你試試看?
我們普通人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當然《窮查理寶典》一書中還有很多好的地方,我並沒有完全掌握和分享,比如關於投資的部分,我還太弱,根本沒辦法分享給大家。
我分享的大多是普世的,比如書中全面地概括了查理的價值觀:「活到老學到老,對知識抱有好奇心,遇事冷靜鎮定,不心生妒忌和仇恨,言出必行,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有毅力恆心,擁有客觀的態度,願意檢驗自己的信念等。」
書中還寫到,就查理和沃倫而言,勤奮工作一直在進行,不管它是否促使他們決定投資——通常不會。他們花在學習和思考上的時間,比花在行動上的時間要多,這種習慣絕對不是偶然的。這是每個行業真正的大師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紀律和耐心的混合物:一種絕不妥協的「把手上的牌打好」的決心。
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你以前更聰明一點。認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但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你這樣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到最後大多數人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東西。
怎麼樣?有沒有從巴菲特的心靈導師——查理·芒格這裡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呢?
當然,知道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找到你最擅長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樂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推薦閱讀:
※《最優秀的人生導師——著名班主任是這樣煉成的》
※導師
※(3)曠古絕今的 蕭平實導師
※如何打造飽滿胸肌丨賽普冠軍導師李寶微課堂經驗分享
※中國最變態的博士生導師(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