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誰說女子不如男——居里夫人贊

誰說女子不如男——居里夫人贊

張衛民

勤奮簡樸踏實幹,

品格高尚功德滿;

誰說女子不如男?

夫人事迹撼動天。

有道是:科學美女媚無比,

陷入科學享痴迷;

終生熱戀品樂趣,

驚世情緣結葩奇。

詩文解註:

今天,2011年11月7日,是我崇拜的偉大的科學家瑪麗雅.居里夫人誕辰144周年的日子,特撰文以懷念我敬愛的科學導師瑪麗雅·居里。

我在1992年出版的UFO科學著作《UFO科學論壇》的尾頁這樣寫到:「在我所能見到的所有的科學家傳記中,我認為寫得最好的有兩部:艾芙?居里著的《居里夫人傳》和瑪格麗特.切尼著的《被埋沒了的天才》。我每年至少要把這兩部書看一遍到兩遍。每次重讀,我都有新的感受和新的啟發,並從中獲取了力量、勇氣、靈感和方法。因此,我在這裡向所有熱愛學習、探求真理和從事研究性、創造性工作的朋友們鄭重地推薦這兩部書,同時,也希望商務印書館和科學普及出版社能夠重印這兩部書。」

瑪麗雅·斯克洛多夫斯卡·居里(Marie Curie 1867.11.7—1934.7.4)。世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思想家,她終生致力於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190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191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被人稱為「鐳的母親」,在研究鐳的過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用了3年又9個月才從8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g鐳。

瑪麗雅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饑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熏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2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一、居里夫人是在工作中以苦為樂的、對科學富有熱情、痴情、激情與衝動的科學美女

由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爾·居里發明的石英晶體壓電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來與放射性物質的電離效應相互補償,通過壓電效應測量空氣電離產生的電離電流,從而對放射性的強度進行比較。

居里夫人用壓電秤測放射性的方法一直運用了多年。她的學生們也沿用這一獨特的方法做了許多實驗。居里夫人首先檢驗了貝克勒爾的結論,證實新輻射的強度僅與化合物中鈾的含量成正比,與化合物的組成無關,也不受光照、加熱、通電等因素的影響,肯定這是一種原子過程。但她並不滿足於這一結論,決定全面檢查已知的各種元素。她找來各種礦石和化學物品,一一做了試驗。1898年取得的初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材料的電離電流都比較小,唯獨瀝青鈾礦石、氧化釷和輝銅礦石(內含磷酸鈾)會產生很強的電離電流。於是,居里夫人斷定釷也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她還發現瀝青鈾礦石和輝銅礦石比純鈾的活性還強得多。居里夫人想到,既然兩種鈾礦石都比鈾自身還更活潑,從這個事實可以相信,在這些礦石中可能含有比鈾活潑得多的元素。

居里夫人認為,既然不止一種元素能自發地放出輻射,顯然這是一種普遍的自然現象。上述實驗只是提供了新放射性元素存在的證據,進一步的任務當然是要找到這種新的元素。這時居里夫人顯示了她那剛毅的氣質,她預料從礦石中提煉這一微量元素絕非輕而易舉的事,但她還是決心投入極其繁雜的化學分析中去。皮埃爾?居里認識到她這個決定的重要意義,就中斷了自己的研究計劃,儘力協助夫人進行實驗。瀝青鈾礦是一種成分複雜的礦石,以鈾為主,其餘是多種雜質,包括銀、銅、鋇、鉍、鈷等金屬的化合物,這些雜質中究竟那一種成分含有放射性,只有靠化學方法分離後,再用靜電計比較其電離電流才能鑒別,他們先要把礦石溶解在酸液里,然後通以硫化氫等試劑,使某些成分沉澱。收集到的沉澱物再用別的試劑溶解和沉澱。這樣一邊進行化學分析,一邊用物理儀器測試,結果發現鉍的成分顯示強烈的放射性,比同樣質量的鈾強400倍。

他們進一步確證,放射性並不是來自鉍本身,而是混在鉍內的一種微量元素,經過反覆試驗,發現可以利用兩種金屬溶解度不同的特點再進行分離。加水使鉍鹽溶解後,從首先沉澱下來的渣物中找到了特彆強的放射性物質。居里夫婦建議稱之為釙(Polonium),為的是紀念他們之一的祖國-波蘭。

接著,居里夫婦繼續進行分離試驗,又發現鋇鹽中有更強的放射性,他們認為還有第二種物質,放射性更強,化學性質則與第一種完全不同,用硫化氫、硫化銨或氨都無法使之沉澱;這種新的放射性物質在化學性質上完全像純鋇,其氯化物可溶於水,卻不溶於濃鹽酸和酒精。由它可得鋇的光譜。他們認為,這種物質中必定還有一種化學性質極其接近於鋇,卻能產生非常強烈的放射性的新元素。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分離,得到越來越活潑的氯化物,其活性竟比鈾大900倍以上。他們把這種新的放射性元素命名為鐳(Radium)。

居里夫婦用分離結晶的方法不斷提高含鐳氯化鋇中鐳的成分。這是一件非常煩瑣而細緻的工作,要求有潔靜的工作場所,氯化鐳比氯化鋇的溶解度差些,在結晶時首先析出,不過每一次結晶仍然伴隨著大量的氯化鋇,因此要反覆結晶。結晶的遍數越多,晶體中鐳的含量也越高,放射性就越強。1899年,居里夫婦得到的晶體比鈾的放射性強7500倍。他們繼續分離,竟達到了100 000倍,然而仍然不是純粹的鐳鹽。

為了提煉出足以進行實驗的純鐳鹽,居里夫婦不得不從更多的礦渣中分離含鐳的氯化鋇。他們搞到成噸的瀝青鈾礦礦渣,找了一間沒有人用的舊木棚當實驗室。沒有窗戶,原來有的玻璃頂蓋早已破碎,冬天無法取暖,夏天悶熱難熬。他們兩人就像水泥工人一樣,整天和礦渣溶液打交道。為了加速化學反應,他們要拿著粗大的鐵棒不停地攪拌大桶里的溶液,還要給溶液加熱,煙醺霧嗆,勞累不堪。居里先生體質很差,夫人就擔負起最繁重的勞動,上下忙碌,把測試的工作留給居里先生管。經過四年的奮鬥,他們終於從八噸礦渣中提取出了0.1克的純鐳鹽。1902年,居里夫婦宣布,他們測得鐳的原子量為225,找到了兩根非常明亮的特徵光譜線。這時,鐳的存在才得到公認。

經過幾年的勞累,居里夫婦身體日漸衰弱,原來身強力壯的居里夫人,體重竟減輕了20磅,加上當年缺乏放射性防護的知識,他們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放射性的襲擊。1906年4月19日居里先生不幸在街上被馬車壓死,這使居里夫人受到極大打擊,但她還是頑強地工作,帶領她的學生(其中包括自己的女兒伊倫?居里和女婿弗列德利克?約里奧)繼續戰鬥在放射學的前沿。居里夫人後來長期患惡性貧血症。她和居里先生肯定在工作中遭受了大劑量的輻射,甚至還可能吃進了不少放射性物質。弗列德利克?約里奧曾檢驗過她當年的實驗記錄本,發現全都嚴重沾染了放射物。她當年用過的烹調書,50年後再檢查,還有放射性。1934年居里夫人在經過長期貧血病折磨後去世。她的女兒伊倫和女婿弗列德利克?約里奧也因惡性貧血症相繼於1956年和1958年去世。居里的一家向人類貢獻了鐳,他們自己卻被鐳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每個人都想生活在山頂,但所有的幸福都發生在攀登途中。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貧的,提取鐳的艱苦過程是在簡陋的條件下完成的,然而這是居里夫人感到最幸福的時光。居里夫人把諾貝爾獎金和其它獎金都用到了以後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婦發現鐳以後,當百萬法郎、燦燦的金質獎章向她微笑的時候;當成功、榮譽、祝賀象潮水般湧來的時候,表現了他們具有高貴的品質:毫不誇耀,謙虛忘我!一位報社記者前來採訪她,想把她的事迹報道出去。她堅定地回答:「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個人。」

冰心寫道:「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然而,面對奮鬥的過程,居里夫人感到的不是苦與累,而是興奮、激情、衝動與探索發現的快樂。

二、居里夫人是淡泊名利的女聖人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35年11月23日在紐約羅里奇博物館舉行的居里夫人悼念會上發表了以下的演講。「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我幸運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志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僕,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餘地。由於社會的嚴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總是抑鬱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這是一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曉的少見的嚴肅性。一旦她認識到某一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地並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她一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愛因斯坦沒有流於對逝者的哀悼和對其功績的頌揚,而是透過居里夫人在科學上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她取得成就的原因——擁有偉大的人格,具有極端頑強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及其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

三、居里夫人是戰場前線上勇敢的女醫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居里夫人用X-射線設備裝備了救護車,並將其開到了前線。國際紅十字會任命她為放射學救護部門的領導。當德國侵略軍逼近巴黎的時候,居里夫人帶著大女兒毅然走上了反侵略戰爭的戰場。居里夫人研究用汽車上的發動機發電,在汽車上安上一套愛克斯光射線設備。士兵們親切地叫它「小居里」。一天早晨,居里夫人乘坐的那輛「小居里」突然發生了事故,跌進了路旁的戰壕里,居里夫人被擦傷、摔昏了,這可把年輕的司機嚇壞了,再也不敢開汽車。居里夫人開始刻苦學習駕駛技術。幾個星期後,她又成了一名合格的司機。從此,居里夫人親自駕著汽車,不知疲倦地從一個診療站跑到另一個診療站,一下車,就投入了透視、照像的緊張戰鬥……在她女兒依倫(Irene Curie)和克萊因(Martha Klein)的協助下,居里夫人在鐳研究所為部隊醫院的醫生的護理員開了一門課,教他們如何使用X-射線這項新技術。

四、居里夫人是教女有方的良師益母

居里夫人28歲與彼埃爾?居里結婚。30歲生下第一個女兒綺瑞娜。37歲生下第二個女兒艾芙。當時正是居里夫人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外和鐳的階段。無休無止的實驗,忙碌不堪的家務,簡直壓得居里夫人喘不過氣來,但這並沒有影響她作為一個媽媽的神聖母愛。雖然她把女兒交給保姆照看,但是她每天去工作之前,一定要證實孩子是吃得好、睡得香、梳洗得乾淨,沒有患病時,才放心地離開。而且,居里夫人也並不是把一切工作都交給保姆去做。她認為,母女之間感情的貫通,心靈的交融,必須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

居里夫人說:「我不願意為了世界上任何事情而阻礙我的孩子發育。」所以,即使在最苦最累的日子裡,也要留出一定的時間去照料孩子,親自給孩子洗澡換衣,抽空在孩子的新圍裙邊上縫上幾針,她不給孩子買現成衣服,這樣太奢侈也不合宜。居里夫人,作為一位傑出的女科學家,曾在僅隔8年的時間內就分別摘取了兩次不同學科的最高科學桂冠——諾貝爾物理學獎與諾貝爾化學獎。她的長女伊倫娜,核物理學家,伊倫娜與丈夫約里奧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次女艾芙,音樂家、傳記作家,艾芙的丈夫曾以聯合國兒童基金組織總幹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國王於1965年授予該組織的諾貝爾和平獎。居里夫人不但自己獲得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和一次諾貝爾化學獎,還把女兒、女婿培養成諾貝爾獎獲得者。從居里夫人整個科學生涯和人生道路上可以總結出一個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品格之高尚。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評價居里夫人:「在我所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裡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為盛名所顛倒的人。」

居里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里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里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游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們做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一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製作等等,還教她們開車、騎馬。

居里夫人從整個科學生涯和人生道路上體會出一個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自己一生追求事業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響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學生身上,利用各種機會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居里夫人有著兩個筆記本,上面每天都記載著兩個女兒的體重、食物、乳齒和思維的情況。這些日記,就象她每天所做的工作日記一樣詳細入微,一絲不苟。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她精心安排孩子的教育計劃。教她們做智力工具或手工,功課做完後她總要帶孩子們步行很長的一段路,並且做一些體育活動。她還抽出時間指導孩子學習園藝、烹調和縫紉,培養她們獨立生活的能力,注意保護孩子的個性,用自己的言談舉止滋潤孩子的心田。出身貧寒的居里夫人教育女兒們將來必須自謀生路。居里夫人有幾次可以給兩個女兒謀到一大筆財產,但她從來沒有這樣做。她把經過幾年辛苦分離出來的價值超過一百萬金法郎的鐳,毫不猶豫地贈給了實驗室。

居里夫人的品德教育包括四個方面:(1)培養她們節儉樸實、輕財的品德。她對女兒的愛,表現為一種有節制的愛,一種有理智的愛,她對女兒生活上嚴加管束,要求她們「儉以養志」,她教育女兒說:「貧困固然不方便,但過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謀求生活。」(2)培養她們不空想、重實際的作風。她告誡兩個女兒:「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3)培養她們勇敢、堅強、樂觀、克服困難的品格。她常與子女共勉道:「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4)教育她們必須熱愛祖國。除了教她們波蘭語,居里夫人還以自己致力於幫助祖國科學發展和波蘭留學生的行動感染伊倫娜和艾芙。尤使她們念念不忘的是:母親以祖國波蘭來命名首次發現的新元素「釙」所表現出的赤子之情。後來,她的孩子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尤其是伊倫娜夫婦,不僅繼承了居里夫婦的科學事業,也繼承了他們的崇高品德。1940年他們把建造原子反應堆的專利權捐贈給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20世紀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狀況開始走下坡路,長期受放射線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終於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幾個月,她的女兒依倫和女婿約里奧-居里(Joliot-Curie)宣布發現人工放射性(他們倆因此而榮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

五、居里夫人是以實際行動親自成批地培養天才出來的教育大師  

居里夫人認為,不僅要讓學生超過老師,更要讓孩子超過父母──在培養偉大人物的過程中,第一流的人物理應肩負起更出色的父母任務——偉人是由偉人培養出來的。偉人們認為學生不能超過老師是老師沒盡到責任,是老師的失敗。其實,孩子也同樣如此,如果孩子超不過父母親,那麼這個家庭的教育是失敗的。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和錢三強分別是愛因斯坦和小居里夫人的學生。周培源是34歲、錢三強是24歲時成為他們的學生的,也就是說在他們20歲時還沒有接觸到世界科學的最前沿,但是,如果他們直接是這兩位導師的孩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艾芙.居里在《居里夫人傳》里是這樣描寫她的姐姐伊雷娜的:「大女兒是21歲的大學生,鎮靜,平和,從來沒有懷疑過她的使命是什麼;她要當物理學家,而且很明確地要研究鐳。伊雷娜?居里決心走比埃爾?居里和瑪麗?居里的道路。她這種樸實和自然,實在值得稱讚;她不問她的事業是否能象她的母親的事業那樣燦爛,她不覺得有一個太偉大的令名壓著她,她對於科學的愛好,她的天賦,只使她產生一種抱負:她要永遠在她看著建築起來的實驗室里工作;在1918年她就已經被任為這個實驗室的『委任助手』了。」

事實上在1916年,還是19歲的伊雷娜就已正式被聘為居里夫人的助手,1918年擔任更高一級的委任助手。當朗之萬推薦的優秀學生,伊雷娜的未來丈夫,25歲的弗雷德里克?約里奧走進居里夫人的實驗室時,儘管在其他方面成績斐然,但在放射性方面卻遠不如伊雷娜,正是伊雷娜在幫助這位天才物理學家時,他們才產生愛情的。面對女兒、女婿的研究,儘管居里夫人沒有親眼看到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一天,但是她卻從來不會懷疑他們總會得到。伊雷娜獻身於鐳的研究,並不是從19歲進母親實驗室時始,也不是14歲參加母親獲諾貝爾獎儀式時始,甚至也不是從「教育合作計劃」時始,可能在極小的時候這顆種子就播進了她的心田。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伊雷娜的女兒,也就是居里夫人的外孫女海倫身上可見一斑。海倫4 歲時,自豪的父親就將她在一張紙上畫的「質子軌道」拿給愛因斯坦看,愛因斯坦開玩笑地說:「如果你不當心,她會成為理論物理學家而不是實驗物理學家。」果然後來她成了一名物理學家,這種極好的物理環境是孩子成材最好的土壤!

到目前為止,諾貝爾獎歷史上共有五組父母和子女成為獲獎人。他們是人們熟悉的居里家族,即1903年居里夫婦獲物理學獎,1911年居里夫人獲化學獎,1935年小居里夫婦獲化學獎;J?J湯姆遜1906年獲物理學獎,1937年其子G?P湯姆遜也獲物理學獎;1915年布喇格父子同獲物理學獎;1922年尼?波爾獲物理學獎,53年後其子也獲物理學獎;1929年漢斯 ?馮 ?奧伊勒?歇爾平獲化學獎,51年後其子獲化學獎。

所有這些獲獎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同獲同一學科的獎金,居里家族雖然獲得物理和化學兩種獎項,但都是以研究放射性而獲獎的。迄今為止,諾貝爾獎的5 個獎項中尚還沒有出現跨學科的父子人才鏈。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就在於這些天才人物有著極好的習育、教育、化育環境。居里家族的科學傳統延續至今已有四代:居里夫婦的長女艾倫妮和女婿佛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都是從事放射線研究,外孫皮埃爾?約里奧是生物物理學家,孫女海倫?約里奧也是核物理學家(海倫嫁給了居里夫人的戀人物理學家郎之萬的孫子),第四代的阿倫?約里奧不久前取得了生命科學的博士學位。這其中,前面三代都已知是法國科學界的主要人士。如果用是否當選法國科學院士可以作一定程度的旁證的話:皮埃爾?居里是1905年當選,佛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是1942年入選,皮埃爾?約里奧是1982當選。雖然都是科學家,他們的境況卻不同。尤其是早期,居里夫婦為法國科學界的主流所接受和推崇的過程較慢。居里夫婦與法國科學院的關係,就是一個側面的反映。

這些家庭從小就能以最快最好的接受方式讓孩子接受正確的觀念、態度和技能。在一個化學家的生活里,他即使燒飯做菜,都會用做實驗的那一套,如貼標籤面向上以免溶液流下沾污。怎樣拿試管、燒酒精燈……,耳濡目染,孩子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而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到初、高中才開始接受這類規範訓練,自然要落後許多。這也就同宗教一樣,如果孩子從小就天天念佛、唱讚美歌、做祈禱,儘管不了解這樣做的含義,但一再反覆下去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這同在弄清和接受了難懂的教義再去信仰是完全不同的,而一個從小沒有這方面習育的,長大後如果沒弄清為什麼必須祈禱,為誰而念佛,那麼他是不會在這方面採取行動的。即使這種知識是正確的,但要掌握起來要困難得多,需要付出數倍的努力。這也就象讓西方人用筷子一樣,似乎怎樣看都覺得彆扭,而對於中國人則幾乎沒有一個感到拿筷子彆扭一樣。

對於教育來說,由於這些傑出人物絕大多數是由教育培養出來的,因此他們都能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教育,不管居里夫人、老布喇格、尼?波爾,還是漢斯?馮?奧伊勒?歇爾平,他們的實驗室都是向孩子開放的,這樣,他們用於科學研究的實驗室,同時也成了熏陶孩子的科學殿堂。只要有心教育,這些傑出人物自己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條件可以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的教材,而他們自己則是最好的老師。

  人類自有史以來,天才的出現一直都呈現出無序狀態,似乎無規律可循。因此,天才彷彿象大海里的珍珠,高山上的靈芝一樣全憑自然生長,正是這種天生天養,我們才將他們呼之為天才。可是今天人類揭開了珍珠、靈芝的奧秘,人類今天可以成批地生產珍珠、靈芝,甚至可以合成珍珠、靈芝,為什麼就不能成批地生產天才甚至合成天才呢?在現在,呼喚天才不是不再重要,而是更加迫切,今天,當我們認識到一個天才的誕生需要習育、教育、化育三者的完善結合時,當我們發現天才最容易將他的孩子培養成天才時,當我們了察到所有的天才必須將他們的一份精力用於他們孩子的培養上時,我們終於可以這樣對未來充滿信心地說:讓天才成批出現!

讓天才成批出現,最重要的就是要讓第一流的天才有意識地肩負起培養孩子的重任,在這方面居里夫人、J?J?湯姆生,尼?玻爾等堪稱楷模。他們不僅培養了一大批第一流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最重要、最有意義是將自己的孩子列入了這類天才的行列。因此,對這類天才普及育兒知識甚至比其他人更為重要,而人類那些偉大人物僅由於對育兒一些自覺的見解,便產生了如此顯著的成績,我們應該抓緊時間儘快發掘這天才教育的寶藏。

因此,我向全世界那些在各個方面取得卓越貢獻的傑出天才們呼籲:要象居里夫人培養學生那樣培養自己的孩子,要象居里夫人讓學生超過自己那樣讓孩子超過自己!你們對下一代貢獻的不僅僅是「諾貝爾獎精子銀行」里的精子,而是你們對自己孩子,對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那份執著的責任。當這種呼喊最終化為人類的一種信念時,那麼一個天才竟長的新時代必將到來,到那時,我們將懷著極欣喜的心情注目於這個遠遠超過文藝復興時代的全人類長盛不衰的全面復興與增長,注目於這個在大地上建立起的人類最美好的群星燦爛的極樂園!

居里夫人和朋友們商量——這些朋友們都和她一樣,是索爾本的教授;都和她一樣,也是家長。在居里夫人的鼓動下,產生了一個教育合作計劃——一些有大才大智的學者把他們的兒女聚在一起,實施新教育方法。居里夫人對人類教育界的極大貢獻在於她聯合一大批科學家(許多是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組成科學講師團,向孩子們開放他們的實驗室,親自對他們的孩子們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激發孩子們的科學興趣,破除孩子們對科學的神秘感,培養孩子們的科學興趣,鼓勵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科學理想,堅定孩子們的科學意志,傳授孩子們科學方法、科學思維、實驗訣竅,使孩子們在少年時代形成極高的智力潛力,使孩子們天生的天才遺傳智力得以開發,居里夫人最終培養出了10多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這是居里夫人親自主持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成功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國現代有許多人被尊稱為教育家,但是這些教育家卻培養不出一位中國籍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中國當代的這些所謂的教育家們與居里夫人這樣的教育大師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根本無法望她項背。

與居里夫人相比之下,在這方面,我所崇拜的另一位科學大師尼古拉.特斯拉比居里夫人就差遠了。特斯拉是個十足的科學狂人和個人英雄主義者,為了科學研究,特斯拉竟然終生未娶,連睡覺都捨不得,特斯拉每天只睡2個多小時,更別說讓他教育孩子了。另外,特斯拉也沒有親自培養出一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更可氣的是,特斯拉竟然在他逝世的時候把他的許多重大發明(例如電光火球、死光、無線傳輸電力……)帶到另一個世界裡去了,以致於當代全人類科學家絞盡腦汁也研究不出來。中國有句古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特斯拉竟然不給人類留下他的後代,真是天理難容。哪怕是他給人類留下一個他的私生子也好啊。我有時懷疑,特斯拉可能是混在地球人之中的一個外星人。

與居里夫人相比,許多中國文人具有劣根性。中國有句古訓:養而不教,父母之過也!請看看電影電視中的教子鏡頭和臨終留言鏡頭吧,長輩很少要求晚輩繼承衣缽,長輩大談本行的辛苦與諸多不好之處,要求晚輩不要從事相同的職業,對本行秘方保守而不外傳,另外中國人受到「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同行是冤家」等傳統極左主義封建糟粕思想的毒害,結果是功成名就的長輩把自己在某一行業中利用一生時間和精力獲得的經驗和心得帶到墳墓里去了……在當代中國,能夠帶出比自己強的學生的碩導、博導,少之又少!實際情形正如同《聖經?路加福音》第6章第40節中所說的那樣:「學生高不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也不過跟先生一樣。」

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摩爾根曾鼓勵學生超過老師,認為學生不能超過老師是老師沒盡到責任,是學校、老師的失敗。其實,孩子也同樣如此,如果孩子超不過父母親,那麼這個家庭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居里夫人致女兒的信

親愛的孩子:   

一個人不僅要自信,更重要的是要自立。   

成功者認為,只有丟開拐杖,破釜沉舟,依靠自己,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成功之門的鑰匙,自立也是力量的源泉。  

每個正常人都能夠過一種獨立和自立的生活,但很少有人真正能夠完全自立,因為依靠別人、跟從別人、追隨別人,讓別人去思考、去計劃、去工作要省事得多。  

所以人們經常持有的一個最大謬見,就是以為他們永遠會從別人不斷的幫助中獲益。   

自立,是每一個志存高遠者必備的品質,而模仿和依靠他人只會導致懦弱。力量是自發的,不依賴他人。坐在健身房裡讓別人替我們練習,我們是無法增強自己肌肉的力量的,沒有什麼比依靠他人的習慣更能破壞獨立自主能力的了。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將永遠堅強不起來,也不會有獨創力。要麼獨立自主,要麼埋葬雄心壯志,一輩子做個仰人鼻息的人。  

自立絕不只是單純給自己創造一個優越的環境,以為可以不必艱苦奮鬥,就能成功。這種做法只會給你們帶來災難。那個優越的開端很可能會是一個倒退。年輕人需要的是能夠獲得所有的原動力。他們天生就是學習者、模仿者、效法者,他們很容易變成仿製品。當你不提供拐杖時,他們就無法獨立行走了。只要你同意,他們會一直依靠你。  

鍛煉意志和力量,需要的是自助自立精神,而非靠來自他人的影響力,也不能依賴他人。  

 愛迪生說:「坐在舒適的軟墊子上的人容易睡去。」   

依靠他人,覺得總是會有人為我們做任何事所以不必努力奮鬥,這種想法對自助自立和艱苦奮鬥精神是致命的障礙!  

一個身強力壯背闊腰圓,重達近一百五十磅的年輕人竟然兩手插在口袋裡等著幫助,這無疑是世上最令人噁心的一幕。  

你有沒有想過,你認識的人中有多少只是在等待?其中很多人不知道等的是什麼,但他們在等某些東西。他們隱約覺得,會有什麼東西降臨,會有些好運氣,或是會有什麼機會發生,或是會有某個人幫他們,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沒受過教育、沒有充分的準備和資金的情況下為自己獲得一個開端,或是繼續前進。  

在我的人生經歷中,從沒見過某個習慣等著幫助、等著別人拉扯一把、等著別人的錢財或是等著運氣降臨的人能夠成就大事。  

只有拋棄每一根拐杖、破釜沉舟,依靠自己,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自立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自立也是力量的源泉。  

孩子,一旦你不再需要別人的援助,自強自立起來,你就踏上了成功之路。一旦你拋棄所有外來的幫助,你就會發揮出過去從未意識到的力量。  

世上沒有比自尊更有價值的東西了,如果你謀劃不斷從別人那裡獲得幫助,你就難保有自尊;如果你決定依靠自己,獨立自主,你就會變得日益堅強。  

要相信你到這個世界上來是有目的的。是為了造就自己,是為了幫助別人,是扮演一個別人替代不了的角色,因為每個人在這場盛大的人生戲劇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如果你不扮演這個角色,這齣戲就有缺陷了。只有當你意識到自己要在世上完成一件事、扮演一個角色、必須自立時,你才能有所作為。生活也因此具有了嶄新的意義。

你說是這樣嗎?我的女兒。

  媽媽   

(——選自《外國名人家書》居里夫人致女兒的信)

六、居里夫人的醒世名言

1、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

2、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3、我們生活似乎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麼關係?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4、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則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

5、我認為,你們必須從一種理想主義中去尋求精神力量。在不使我們驕傲的情況下,這種理想主義可把我們的希望和幻想上升到一個很高的境界。

6、人類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對於這種人說來,無私地發展一種事業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們不可能去關心他們個人的物質利益。

7、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8、榮譽使我變得越來越愚蠢。當然,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就是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往往與別人認為他是怎樣很不相稱。

9、我認為我們應該在一種理想主義中去尋找精神力量,這種理想主義使我們不驕傲,而能使我們把我們的希望和夢想達到高尚的境界。

10、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作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麼大,這種事情必須作到。

11、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

12、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當這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13、如果一個人把生活興趣全部建立在愛情那樣暴風雨般的感情衝動上,那是會令人失望的。

14、(探索)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

15、人類看不見的世界,並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學的光輝照射的實際存在。尊貴的是科學的力量。

16、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個人」。

17、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則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

18、人類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對於這種人說來,無私地發展一種事業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們不可能去關心他們個人的物質利益。

19、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20、我把你們的獎金當做榮譽的借款,它幫助我獲得了初步的榮譽。借款理應歸還,請把它再發給另一些貧寒而又立志爭取更大榮譽的波蘭青年。

21、為公眾的幸福工作的人,不論在哪個部門,都不能被國界所隔斷,他們的勞動成果並不只屬於一個國家,而是屬於整個人類。

22、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真正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則定能至於至善至美的境地。

23、弱者坐失良機,強者製造時機。

24、人類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對於這種人說來,無私地發展一種事業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們不可能去關心他們個人的物質利益。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這種人醉心於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  

25、使生活變成幻想,再把幻想化為現實。

26、那些把活潑而且很細心的蠶,那樣自願地、堅持地工作著,真正感動了我。我看著他們,覺得我和它們是同類,雖然在工作上我或許還不如它們組織得完密。我也是永遠忍耐地向一個極好的目標努力,我知道生命很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麼,知道別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證我的努力自有道理,但仍舊如此作。我如此作,無疑地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作的原因,正如蠶不得不作繭。

27、在成名的道路上,科學家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

28、我以為人們在每一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人們只能要求我們如此,而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點快樂。  

29、我們每天都愉快地過著生活,不要等到日子過去了才找出它們的可愛之點,也不要把所有特別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來。  

30、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瀏覽、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於這些事物。  

31、體操和音樂兩個方面並重,才能夠成為完全的人格。因為體操能鍛煉身體,音樂可以陶冶精神。  

32、生活中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


推薦閱讀:

約翰·湯姆森拍攝的晚清女子
《東京女子圖鑑》:犯過錯、走過彎路又怎樣,至少我努力嘗到了那些日子裡的每一點甜
從封建帝王到民間女子的詩都愛讀——毛澤東讀詩
女子水性楊花, 放蕩無忌 !
蘇州一女子20萬存款不翼而飛 系其丈夫拿錢贈情人

TAG: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