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父母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媽寶幫幫幫」由資深教育行業記者Jo媽創建。如果您喜歡,請分享並訂閱哦。如果有育兒疑問,可以加Jo媽微信號mabaobang123交流~

心理學家馬斯洛發現缺乏安全感的人經常感到孤獨、被遺忘、被拋棄;對他人抱有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敵視的態度;有悲觀傾向;反反覆復地反省自己、過分自責、自我過敏等等。

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要素,是人格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成分。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特別是一歲之內的時候,這時安全感的建立是從父母特別是母親那裡獲得的。因此,父母的影響特別重要,父母們需要在孩子的幼年小心地呵護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沒有安全感的5種表現:

1被別人照顧的時候,孩子表現的很乖,但是一旦看見了媽媽,就會粘著不放。有時會別表現出委屈,甚至是眼淚汪汪的樣子。之後,只要媽媽離開或者是一動的話,就會緊張的大哭大鬧,扯著媽媽的衣服不讓離開。

2稍微有點不順心的地方,就會和自己周圍的小夥伴發生衝突,甚至是拳腳相加。

3外出的時候,在陌生人的面前不敢抬頭,神情表現的非常緊張。

4已經過了口腔敏感期,仍喜歡吃手,其實這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安慰。

5孩子在睡覺的時候輾轉反側,睡的也不踏實,還會時不時的摸摸身邊是否有人或者是把陪他睡的人抱的很緊。

怎樣的父母會讓孩子沒安全感呢?

假如把危險歸類,可以認為孩子受到的傷害可能來自身心兩方面。也就是說,故意損害或無法滿足孩子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父母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在生理方面,父母的不當行為可能有:

打孩子,孩子犯錯時把孩子鎖在門外,不滿足孩子的吃喝要求,給孩子穿太熱或者穿太少,孩子生病了並不特別關懷孩子,家裡髒亂、馬桶堵了、停電等設施問題不去管,以及其它一切讓孩子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身體健康受到損害的行為。當然,在這方面絕大多數父母只是偶爾打打孩子,其餘的現象很少發生。

更多的父母是在心理方面出了問題,問題主要出在不能和孩子建立和維持有安全感的親子關係,打罵孩子、冷暴力這樣直接損害親子關係的行為,過早讓孩子獨自睡覺、過早讓孩子自己玩、不辭而別、因為與自己壓力過大,真的說「我不要你了」。這樣的父母也並不是特別多。

下面這類的父母可能更多。忽視孩子、在孩子表達感受時直接否定等等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重要的行為,挑剔孩子、把孩子跟別人比較、變味地誇獎孩子等等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的行為,包辦家裡的所有事務,過於追求完美,而不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的行為。

夫妻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甚至邊吵邊提孩子的名字,讓孩子以為自己導致了父母爭吵而感到內疚的行為,夫妻中只要有一人情緒多變,讓孩子受到驚嚇,甚至拿孩子出氣,或者向孩子求援,把沒安全感的癥狀傳染給孩子的行為,以及其它一切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心理健康受到損害的行為。

假如你是這樣的父母,那麼怎樣彌補孩子,給孩子安全感?

父母怎樣給孩子安全感呢?除了滿足孩子基本生的理需求之外,還有以下幾件事情需要做到:

1. 長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尤其要重視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2. 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不批評、責備、懲罰孩子,而是欣賞、鼓勵、支持孩子;

3. 不威脅孩子(不說「你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或者「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

4. 鼓勵孩子獨立,接納孩子的個性;

5. 給孩子樹立恰當的規則;

6. 提高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行為方面以身作則;

父母相信自己、熱愛生活、關愛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獲得堅實的安全感。

Jo媽,有10年主流媒體工作經歷,分享有溫度的育兒經。


推薦閱讀:

女華僑中國銀行巨額存款被冒領 公民儲蓄安全誰保護?
安全騎行,這些一定要牢記
論安全感
獨自乘機出行的乘客若遇突發緊急病情,怎樣做可以最小化傷害?
【留學百科】在國外丟了護照該怎麼辦?

TAG:孩子 | 安全 | 父母 | 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