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如何加強受眾的記憶
所謂的記憶,就是人們對經驗的識記、保持和應用過程,是對信息的選擇、編碼、儲存和提取過程,通過識記、保持和回憶三個環節來完成,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對人們有重要的意義:
在大眾傳播當中,受眾對媒體所傳播的信息也要經過記憶的三個階段。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的區分是相對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任何信息都必須經過瞬時記憶的登記,短時記憶的加工,才可能轉入長時記憶而儲存在頭腦中。而在這個過程中,假如不去注意,則信息就從感覺記憶中消失了,所以吸引注意是使信息進入受眾短時記憶的必要條件。經過注意的信息在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中都有可能遺忘,而只有經過重複的回憶與關注,才能建立牢固的聯繫。記憶的生理機制是人腦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暫時神經聯繫,是一種主客體相互反映留下的痕迹,這些痕迹在複習時經過強化得到鞏固;再現時,舊痕迹被激活。因此,記憶對受眾接受傳媒信息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根據記憶的規律,媒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受眾的記憶:
興趣是記憶的前提。媒體應滿足受眾的需要,推出受眾喜愛的節目類型或不同受眾關注的新聞報道。當你對一種東西感到非常有興趣的時候,你就會很容易而且很清楚地記起當時所發生的情況,甚至一些細節也歷歷在目,即使很多年後你也很難忘記。因為你是對你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採取一種積極地態度,情緒也達到一種最佳的接受信息的狀態。
聯想和想像是提高記憶力的金鑰匙。媒體應注重節目或新聞報道的品質,禁止播報愚昧,傷風敗俗,難登大雅之堂的節目,播齣節目類型要可以充分發揮受眾的想像和聯想,才能加強受眾的記憶。因為愚昧、純娛樂的節目類型只會讓受眾獲得一時的快樂,過後就會完全忘記。而能發揮受眾想像和聯想的節目就不同,心理學家認為,記憶有兩個條件:一是在頭腦中建立聯繫或聯想,達到理解。理解的東西才能很好地記住,因為理解的實質是建立起各知識點的廣泛聯繫,這樣,在記憶時就可以「順藤摸瓜」,由此及彼,記憶效果更好。
另外,媒體傳播的信息應注重在人文情感的注入和社會責任的體現上,立場盡量客觀公正,但不失傾向性,通過「發出自己的聲音」加強輿論引導。對於一則有思想深度的新聞報道,受眾會受其輿論影響而記憶深刻。防止傳者使用客套語言而使得新聞報道變得形象化而乏味,有深刻的見解會使得受眾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從而過目不忘。
此外,注重媒體信息傳播的技術含量,尤其針對電視節目,儘可能給予受眾聽覺上與視覺上以別具一格的感受,並且可以採用不斷重播輪播的方式。而報刊上則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加強受眾對傳播信息的印象和認識,從而提高其對傳播信息的記憶。
推薦閱讀:
※等政府「包養」的電視媒體進入排隊模式
※中國女星扎堆巴黎看秀被批 媒體:國人不敢認
※廣告行業的冬天,不懂廣告植入,2017年電視媒體怎麼活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媒體評論:《中國達人秀》不過是場秀和夢想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