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長大的兒童
李吉林(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王珺 走出位於南通老街官地街的家,穿過彎彎曲曲的里弄,在街上遇見的人都用南通話喚她「李老師」,她也用南通話同這些阿婆、阿姨們親切地打招呼。 經過天寧寺,路過南通中學,拐幾個彎,過一條馬路,就到了她已工作了50多年的南通師範第二附屬小學。這條路她走了50多年,路邊的風景不斷變換,她亦從18歲的「老師姐姐」變成了年逾七旬的「老師奶奶」。 街市熱鬧,她卻極少流連,而常常沉醉於某個問題的思考中。就如她當教師、搞情境教育研究,幾十年來從不左顧右盼,因為她「堅信自己的選擇」。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及中國教育實驗研究會副會長…… 榮譽的光環照亮了李吉林的名字,李吉林卻更願意別人叫她「長大的兒童」。 寫詩 李吉林說:「其實教師也是詩人,教師的詩是寫在學生心田裡的明天的詩。」 有一年,兩隻小鳥飛進了李吉林家的院子,看著它們飛來飛去,銜著樹枝枯草在樹的枝葉間搭窩造房,已經當了奶奶的李吉林如孩子般興奮。她不斷提醒小孫子,從樹下走過一定要輕一點,千萬別驚動了小鳥。她滿懷童心地憧憬著:「讓它們在這小小的庭院里安家落戶,我們的家,不就成了小鳥的家嗎!」 讓我們將時間的指針回撥再回撥。初三暑假,李吉林報考了南通女子師範學校,當時的班主任李傳椿對她說:「考師範,當教師,很好。要知道,教師,也是詩人。」 懷著這顆詩心,她渴望用情感扇動想像的翅膀,讓孩子的思維飛起來,讓孩子的心兒飛起來,讓他們快樂地飛向美的、智慧的、無限光明的童話般的王國。從毫無經驗的新教師到在語文教學領域嶄露頭角的青年教師,李吉林教師生涯的第一個十年像一支節奏明快的圓舞曲,有秋的愁思,但更多的卻是春的遐想。 憧憬的詩句沒有寫下多久,陰霾就遮蓋了天空。1966年,伴隨著那場災難性浩劫的開始,李吉林也一夜間成了「小學裡的反動學術權威」,凄風苦雨下早已沒有了寫詩的心情與環境。然而,習慣了向上的靈魂是不甘於沉淪的。她常默念著三句話砥礪自己:第一句是普希金的「心憧憬著未來」,第二句是高爾基的「我從小就是在和周圍的環境不斷鬥爭中長大的」,第三句是毛澤東的「人是應該有點精神的」。在那個無詩的年代,這些話就成了她寫在心裡的詩。 當陰霾散去,雨過天晴,李吉林雖已年屆不惑,卻倍感精神煥發。鋪開白紙,她決意重新寫一首詩。也許她並未料到,這將是一首輝煌的教育詩。 1978年暑假,一直教中高年級的李吉林帶著改革的熱情向校長請求從一年級教起。 當時普遍單調、呆板、低效的課堂令她憂心忡忡。結合自己20年來的教學實踐和對孩子心理發展的研究,她大膽改變了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為主的傳統方法,從一年級上學期就進行大量的「說一句話」的訓練,3個月後開始「口頭作文」,下學期進行每天「寫一句話」的訓練,二年級就開始寫命題作文和觀察日記。適當增加學習的難度,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的智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從外語教學的情景訓練中得到啟示,又從中國古代文論「意境說」中汲取營養,以實踐為土壤,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情景交融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的萌芽看似偶然,其實隱藏著必然,其產生和發展是與李吉林的課堂實驗、理論學習相生相伴的。 2008年,李吉林首屆實驗班的學生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南通,為老師慶祝從教50周年紀念日。那天,走進李老師家的客廳,他們驚喜地看到,長條桌上整齊地擺放著他們小學時的作文本。 他們不會忘記,跟隨李老師在開滿野花的小河畔尋找蒲公英的清晨,他們也不會忘記,李老師帶領大家在濠河邊吃著月餅賞月的夜晚。然而,他們未必知道,為了優選環境,從學校北邊的田野、小溝渠到孝光塔、城南的公園橋畔,都留下了李老師的足跡。他們未必知道,當找到理想的秋天田野典型場景時,李老師何等興奮,她恨不得見人就說:「哎,我找到了,明天成了!」 現在,他們明白了,李老師用辛勤的付出為他們帶來快樂的體驗,這種體驗將觀察、思維、想像相結合,進而激發情感,觸發語言表達的動機。現在,他們為當年的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怕作文甚至愛上作文這個問題找到了答案。 沒錯,李吉林的班上沒有學生再懼怕作文。有個男生在日記里寫道:「今天我病了,想到李老師要講評作文,我聽不到了,心裡怪難受的。」連李吉林也感動不已,原來作文真會達到一種「高興地鳴發內心的感受」、「不容自遏地說」的境界。1980年春天,李吉林帶的這個班出版了一本《小學生觀察日記》,她用每人的5元稿費,幫他們買了白球鞋。 二年級下學期,李吉林在作文課上帶領學生觀察小鴨子,當王許成作為老師的小助手,用事先準備好的飯粒和蚯蚓在全班同學面前餵鴨子時,同學們都有些吃驚——他是個落後的孩子,怎麼能做這麼有趣的事情?而「留級生」王許成也感受著不曾有過的驕傲和自豪。 這個臉色黃黑,父母住在鄉下,平時跟著奶奶生活的男孩看上去是個與集體有距離感的孩子。為了讓他丟掉留過兩次級的「包袱」,儘快趕上同學們的腳步,李吉林在他進班之前就給班裡的學生打了「預防針」:「他比我們大兩歲,是我們的大哥哥。」並想方設法把他的成績提上去,讓他感覺「我也行」:容易的問題請他回答;觀察日記寫得錯別字連篇,卻表揚他「完成了作業,很好」;在作文中會用「挽著奶奶的胳膊」表達親情,就在那行字下用紅筆畫圈並在班上熱情地表揚他的進步…… 在李吉林看來,學生都是平等的,對這樣的孩子更要注意培養自尊感和自信心。在李吉林的鼓勵、讚賞中,王許成越來越自信了,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 看到有些學生的家長下崗,曾經也是窮孩子的李吉林擔心這些孩子的心理會受到影響,產生自卑情緒,就悄悄地通知了學校里100個「特困生」,給他們講自己童年的故事,並用剛得的獎金為他們每人訂了一年《百家作文》雜誌,並在春節前送給他們大禮包。 她以教師特有的洞察力關注著每一個孩子,為他們提供情感的支撐。 她說:「詩人是令人羨慕的,其實教師也是用心血在寫詩,那是寫在學生心田裡的明天的詩。」 求索 李吉林說:「對兒童的愛使我不怕吃苦、不怕麻煩,意志使我體驗到作為人的一種力量。」 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早一點給含辛茹苦的母親帶來安定的生活,以優異成績從南通女子師範畢業的李吉林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於1956年秋走進女師附小(後更名為南通師範第二附屬小學),成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 她本是愛玩的,籃球、排球、羽毛球,樣樣喜歡,但「當老師,就當好老師,當孩子喜歡的老師」,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她索性搬到學校來住。每天清晨5點半起床,在荷花池旁讀詩、背詩;晚上吃完飯便埋首於燈下,讀教育理論書籍。她用冷水浴鍛煉自己的意志和體格,即使是數九寒天,盆邊上的水都結了冰,她也照樣堅持。 1958年,初嘗教師幸福滋味的李吉林受江蘇省教育廳之邀到南京編教材,結識了兩位搞文學評論的專家,他們的學識令她仰慕,也更堅定了她讀書學習的信念。她向他們借了許多文學名著,利用晚上、星期天的時間津津有味地讀著,在她眼中,書里的世界比南京街頭的霓虹燈更絢爛奪目。 1978年初秋,當她得知自己受邀攜論文參加江蘇省教育學會成立大會,便開始思考寫什麼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她首先想到小學語文教師是可以把孩子教聰明的,便決定圍繞這點來寫。恰在此時,她從《光明日報》上讀到一篇有關「發展兒童智力」的文章,這給她的論題增加了一定的理論支撐。從一位老師那兒借來一本薄薄的《小學生心理特點》,她便如獲至寶,細心研讀、摘抄。 「我覺得自己就如同最常見的絲瓜、扁豆,它們是可以攀援向上的,但是需要棚架的支撐,沒有支撐,只能趴在地上,不可能向上攀去,也就結不起多少果實來。此時我產生了用理論支撐我的經驗世界的想法。」改革的迫切心情催生了她學習理論的動力,文學的、心理學的、教育學的、美學的、教學論的,中國的、外國的,甚至古代的,各類書籍她都儘力去讀。寒暑假,她謝絕一次次外出療養的邀請,利用相對集中的空餘時間讀書。她的許多感受、認識、主張、思想,便來自這種熱切而認真的學習和思考。 在徒弟丁偉的眼裡,李吉林是個學習家,從不憚於向名人大家請教。 1980年秋天,李吉林在一次會議上結識了《給教師的建議》的譯者杜殿坤。當時杜教授鼓勵她「應該形成自己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此後每次去上海,她都會去拜訪杜教授。「杜老師的談話中總是強調兒童發展,所以我逐漸形成了『一切為了兒童發展』的理念」。他指導李吉林將情境教學發展為一種「發展性的教學」。在1986年完成的《情境教學實驗和研究》一書中,李吉林將「情境教學與兒童發展的關係」作為一章進行闡述。 杜殿坤常向李吉林介紹一些國外的教改前沿信息,讀了杜推薦的有關「場論」的文章,李吉林的思想便不斷發酵,悟出自己在課堂上創設的情境實際上就是一個「場」,以此為認識基礎,經過十年的研究和實踐感悟,1996年提出情境教育基本原理之一的「心理場整合原理」。 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實踐學習,李吉林不僅讀,而且寫,她寫隨筆、散文,寫論文、專著……厚重的理論成果漸漸成為這位在教改路上孜孜求索的小學教師站在講台上的獨特背景。 令人驚嘆的是,這些文章大多是李吉林50歲以後寫的。「那時候寫文章,也不知道要評職稱,只是覺得工作做一段,就應該總結。」為了寫這些文章,她常常夜以繼日,有時連春節也不休息。夏天,家裡沒空調,就搬個小凳子,坐到門口有風的地方寫;冬天腳冷就用玻璃瓶灌上熱水放到盒子里暖腳。 李吉林說:「對兒童的愛使我不怕吃苦、不怕麻煩,意志使我體驗到作為人的一種力量。」 在這種自覺的鑽研中,情境教學的理論體系得以不斷完善,面對新世紀基礎教育的挑戰,李吉林又大膽提出了情境教育的構想。 播種 「我不是農民,卻是播種者。」這是李吉林的自我定位。 「我不是農民,卻是播種者。」這是李吉林的自我定位。 「我1978年入學,是李老師教改實驗班的第一屆學生。」唐穎穎和班中的許多同學一樣,至今還記得李老師當年教給他們的兒歌,以及跟著李老師到野外找春天的情景。她自己也說不清夢想的種子是什麼時候埋下的,但因為「喜歡孩子,喜歡像李老師一樣做個教師」,從南通中學畢業,儘管考過了重點中學的分數線,她還是選擇了南通師範。1989年,她回到母校通師二附小當了一名教師,並於第二年進入學校成立的青年教師培訓中心,幸運地成為李老師的第一批徒弟。 教育是薪火相傳的事業,李吉林以教育家的遠見卓識提出「建設跨世紀優秀教師群體」的構想,1990年春,江蘇省第一個以學校為基地的青年教師培訓中心成立了。 現在已是南通市一所小學副校長的張洪濤當年是個貪玩、調皮的男教師。「參加培訓的最初兩年,因為『野』慣了,我常常交不齊李老師布置的作業,但沒想到李老師不僅沒有批評我這個『後進生』,而且表揚我已經交的一些作業。」培訓進入第三年,李吉林還提議他擔任培訓中心的班長,使他感受到,李老師不但能充分認識兒童,對青年教師也無比了解,「她從不用行政手段強迫大家做什麼,大家卻都自覺自愿地認真完成」。 李老師的賞識使「長不大的兒童」張洪濤開始長大了,開始學著像李老師一樣規劃自己的教育人生。「每一次公開課、賽課李老師都親自輔導,甚至一句話怎麼說她都演示。她的主意特別多,我們有時候有點怕她,因為她經常會琢磨出新點子,推翻本已商量好的方案。我現在還留有一疊教案紙,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李老師用鉛筆修改的痕迹。」 青培中心成立後的第一個寒假,唐穎穎把自己練字的作業交給李老師,李吉林語重心長地對她說:「作為小學教師,特別是低年級教師,你的字就是對孩子的引導。」她送了一本字帖給唐穎穎。「剛工作時,嗓子啞了,李老師把別人送她的西洋參給我,還給我抄中藥方子,並教我用嗓子。」這些溫暖的記憶讓唐穎穎體會到李吉林對青年教師的慈母之愛。 在徒弟們眼裡,李吉林就像個鄰家阿婆,遇到熱鬧也愛湊一湊,看見年輕人總穿黑色、灰色衣服,就直言「不好看不好看」。 與張洪濤、唐穎穎那批教師比,丁偉算是李吉林新生代的徒弟,她也珍藏著李老師反覆修改過的一打打教案紙。 有一件事讓丁偉難忘。2003年學校讓她參加市裡的一個教學比賽。由於態度上不夠重視,比賽成績不理想。大家都說:「不是平時上課挺多的嗎?怎麼上成這樣?」她當時最不敢面對的是李老師,「可李老師沒有找我,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一個多月後,李老師找我過去,讓我備《裝滿昆蟲的衣袋》,在校內展示,並說:把這堂課備備好,上上好,打個翻身仗!」原來,李老師怕她就此消極,就此放棄,以這樣看似隨意、實則用心的方式讓她重振旗鼓。李吉林的包容換來的是年輕教師對學生的包容,「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為學生創造機會、搭建舞台是我最重要的成長。」丁偉說。 李吉林對青年教師的影響並不局限於學校的語文教師,在李吉林的帶動下,整個學校都沐浴在情境教育的陽光下。 鼓勵年輕教師「自信地想、快樂地想」,提醒他們「從學生的角度去想,研究針對學生的學設計教師的教」,在李吉林的悉心指導下,數十位年輕教師在各自的學科脫穎而出,情境教育的種子得以在更大範圍播撒、萌芽。 曾經,上了小學的孫女對李吉林說:「奶奶,我發現你像個小孩子,我喜歡和你玩。」聽罷孫女的話,她無比驚喜!她認定這是一種讚譽,「因為兒童說我像兒童,大概我是真的有點像兒童了」。 這種「像」更源於「懂」。她說:「我們的孩子,每日走進學校,不僅僅是為明天的輝煌作好準備,而且也是為了今天童年精神生活的需要。」這種「懂」使她為「小孩子沒得玩,大孩子沒得覺睡」的應試現實而深深地痛心,使她無論多忙,下課鈴響後都要起身看看哪個教室的門沒有打開,提醒老師不要拖堂。這場景不禁使人想起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對李吉林的讚譽:有情有境導童稚,無怨無悔見精神。 讓課堂成為兒童創新的沃土 王燦明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李吉林就開始了審美課題的研究,提倡「讓藝術走進語文教學」,1997年更明確地主張教學應當倡導「美感性原則」。 李吉林常說,美,是創新的出發點,美讓孩子走向創新。在她看來,創新是人的情感與智慧交融的結晶,通過美,我們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而且可以熏陶、感染學生的幼小心靈,進而在學生獲得美感的過程中,產生創新的慾望和動力,所以她一直將美作為兒童創新潛能開發的突破口。 三十多年的探索,李吉林總結出「再現美的教學內容」、「選擇美的教學手段」、「運用美的教學語言」、「表現美的教師儀態」等多種方式,構建了一個個獨特而充滿靈性的「審美場域」,培養兒童的創新精神,進而影響兒童的整個精神世界。「當他們長大以後,會因為追求美的境界,而不惜代價地為事業、為民族、為人類去創造,真正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創新人才。」她以為,這才是我們今天培養創新人才的終極目標。 沒有思維就沒有創新可言,思維迸發出來的最燦爛、最具價值的火花就是創新。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首先必須開發兒童的創新思維。 李吉林認為,這種思維並非傳統意義上一味注重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的邏輯思維,並非追求統一答案的定向思維,教師應引導、鼓勵兒童想得遠些,想得快些,想得與過去不一樣,想得與別人不相同。 她創造性地提出「要給孩子一個寬闊的思維空間」的教育主張。在她的心目中,「寬闊的思維空間」就是可以隨意地想,甚至可以想入非非,想錯了也無妨,不受約束,沒有規定,不需剪裁,唯有這樣,才能促使兒童無拘無束地思考。 她說,兒童思維空間的「寬」與「窄」與教師的主導思想緊密相連,所謂某老師把學生教「活」了,某老師把學生教「呆」了,這是與教師提供思維空間的「寬」與「窄」相關的。 情境教育創設的「優化的情境」具有和諧的美感、廣遠的意境以及情感的驅動,因而它成為最適宜兒童展開幻想的思維空間,憑藉情境激起的想像,兒童可以「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在臆想中揣摩,在幻境中創新,創新思維也就從中得到了鍛煉。 美國心理學家阿里克森認為,任何領域裡天才的產生都是本人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任何人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經過10年時間的訓練,都可以有天才般的表現」。李吉林從天才成長的「十年定律」中得到啟示,認為訓練是創新能力培養的必由之路。 新課改強調用活教材,教活學生,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但李吉林認為,小學階段的課程是基礎性的,基礎的形成依賴於學生的親身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感悟,在實踐中熟練,在實踐中提升。因而,在把學生教「活」的同時,務必要講究「實」。 但她所講的訓練絕對不是「題海戰術」。她說,我們絕不能將訓練和那些單向的習題練習混為一談,「訓練,是能力的訓練,說得更明確一些是實踐能力的訓練,實踐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實踐產生的價值」。在她看來,實踐訓練的目標就是為兒童的創新打下必要的基礎。 憑藉優化的情境,她給學生設計了觀察、探究、審美、評判、語言等活動,既引導學生用形象思維展開聯想、想像,甚至浮想聯翩,又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讓學生沉思冥想,通過多樣性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趣中學,在做中學,使得看似矛盾的「活」與「實」相互交融,相輔相成。 作為中國的文化象徵,「師道尊嚴」由來已久,但「師道尊嚴」必然導致教師的威權以及隨之而來的兒童主體性的淪喪。多少年來,我們所培養的人才亦步亦趨,畏首畏尾,不敢逾越雷池一步,折射出的恰是這種長期被扭曲的師生關係。 「這雖然不是教師的本意,但這種有距離、有鴻溝的師生關係,卻嚴重地摧殘了學生處於萌芽狀態的創新潛能。」李吉林深有感觸地說,一個愛學生的教師應該學會「寬容、寬厚、寬鬆」。「寬容是一種偉大的精神,有了這點精神,教師就不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知識傳授者,不再『唯我獨尊』、『唯我獨是』。」 她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其一是傾注期待。她從「羅森塔爾效應」得到啟示,認為教師傾注的殷切期待會積極作用於兒童的內心世界,使他們從中汲取力量,進而形成強大的創新驅動力。其二是真情交融。李吉林說,情感可以在無意間激活兒童的創新動機,美好的情感會使人變得聰明起來,因而建設和諧的師生關係應以情感為紐帶,讓教學充滿生命活力。其三是合作互動。兒童在學習活動中相互傾聽小夥伴的發言,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發現,並在這種互動交往中引發新的思考。在這樣親和、互助的環境中,培養起兒童敢於創新的勇氣、樂於創新的熱情以及「我能創新」的自信,這對釋放他們的創新潛能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也為他們日後事業的成功奠定了「第一塊基石」。 (作者系中國創造學會常務理事,南通大學創造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2年4月3日第8版
推薦閱讀:
※428.看圖說話48~紅裙子
※夏季兒童長高食譜
※058.與喵共舞31~0到1歲喵
※當心!「小屏幕」危害兒童
※聽障兒童康復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