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的建立和奴隸制度的鞏固(3)
07-12
文獻對上述歷史多有記述。《史記·夏本紀》云:「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集解引孔安國曰:「盤於游田,不恤民事,為羿所逐,不得返國」。又曰:「太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左傳·襄公四年》杜預注曰:「禹孫太康,淫放失國,夏人立其弟仲康。仲康亦微弱。仲康卒,子相立,羿遂代相,號曰有窮」。《左傳·魏莊子》曰:「昔有夏之衰也,后羿自遷於窮石,因夏人而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人事,而信用伯明氏之讒子寒浞。浞殺羿,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殺於窮門。浞因羿室,生澆及豷。使澆滅斟灌氏及斟尋氏,而相為澆所滅,後緡歸於有仍,生少康。有夏之臣靡,自有鬲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有窮遂亡。」 《史記·夏本紀》正義所引《帝王世紀》,追述后羿的先祖以善射傳世。對「后羿代夏」至「少康中興」的史實,亦有與《左傳》類似的記載:「帝羿有窮氏,未聞其先何姓。帝以上,世掌射正。至,賜以彤弓素矢,封①《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三、八區發掘簡報》,《考古》1975年第5期。①《偃師二里頭遺址新發現的銅器和玉器》,《考古》1976年第4期。之於,為帝司射,歷虞、夏。羿學射于吉甫,其臂長,故以善射聞。及夏之衰,自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正。帝相徙於商丘,依同姓諸侯斟尋。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于田獸,棄其良臣武羅、伯姻、熊髡、尨圉而信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讒子,伯明後以讒棄之,而羿以為己相。寒浞殺羿於桃梧,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之,死於窮門。浞遂代夏,立為帝。寒浞襲有窮之號,因羿之室,生奡(即澆)及豷。奡多力,能陸地行舟。使奡帥師滅斟灌、斟尋,殺夏帝相,封奡於過,封豷於戈。恃其詐力,不恤民事。初,奡之殺帝相也,妃有仍氏女曰後婚,歸有仍,生少康。初,夏之遺臣曰靡,事羿,羿死,逃於有鬲氏,收斟尋二國餘燼,殺寒浞,立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有窮遂亡也。」 關於夏王朝的世系,《史記·夏本紀》有詳細的記載:「夏後帝啟,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夏後帝啟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為帝中康。……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為帝孔甲。……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發立。帝發崩,子帝履癸立,是為桀。」 夏代共經歷了近五百年的時間。《史記·夏本紀》集解引《汲冢紀年》曰:「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矣。」所謂「有王」,即自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無王」,則為羿和寒浞篡夏之時。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基督教在美國奴隸制演變中的多重角色 ——兼論研究視角
※奴隸制,為何對經濟有長期負面影響?——來自斷點回歸的證據
※美國奴隸制:心照不宣的癥結所在
※西方三大宗教對奴隸制究竟起了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