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慶「最大古茶樹」印證茶葉原產中國
嘉賓參觀3000餘年茶樹(曲鳴飛)
騰格爾
10月17日上午,2016·中國臨滄(鳳慶)紅茶節在「世界滇紅之鄉」鳳慶縣城滇紅源廣場隆重開幕,來自國內外的政、企、商、行業協會等約600名嘉賓,與鳳慶人民歡聚一堂,體驗曼妙紅茶之旅、共敘茶業茶市輝煌。以滇紅、碧麗源、戎氏、三寧、阿里山、洛凌、紅河等為代表的茶企協同發力,讓嘉賓、遊客和市民有機會品嘗到堪稱極品的紅茶和烏龍茶。
斯琴格日樂、騰格爾引爆開幕式
鳳慶縣是中國紅茶發源地,境內存活著3200年樹齡的香竹箐茶樹王,並保存有1600多份世界茶樹樣本。目前全縣共有茶園30.6萬畝,茶產量3.5萬噸,不但躋身中國十大產茶縣,更是中國第一大紅茶產出縣。
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省茶葉流通協會會長陳勛儒宣布節慶開幕,省、臨滄市、鳳慶縣及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一致認為,「紅茶節」的舉辦,是滇紅茶產業發展從農業走向複合型綜合產業並向文化、旅遊邁進的大膽探索,必將有力提升滇紅茶文化價值,促進全省茶產業的融合發展。
著名歌手斯琴格日樂、騰格爾登台獻唱,把簡潔而精彩的開幕式文藝表演氣氛推向高潮,滇紅源廣場歡呼聲、尖叫聲此起彼伏。斯琴格日樂在演唱間隙即興起舞,與觀眾互動;騰格爾則深情唱誦《天堂》,兩人的傾力助興,令鳳慶父老鄉親激動不已。
錦繡茶祖無愧「天下茶尊」稱號
17日節慶活動的另一重頭戲,則是在鳳慶縣小灣鎮錦繡村舉行盛大莊重的「全球茶人覲拜茶祖」活動。從鳳慶縣城出發,驅車40餘公里,剛進入錦繡村大山埡口,遠遠就可看見那株矗立在「茶王莊園」後山上、3200歲的錦繡茶祖。
覲拜活動由供奉「五行」覲拜禮器、錦繡茶祖科考成果發布、誦讀《敬文》、覲拜和錦繡茶祖種質資源擴繁等5環節構成,完全依承當地傳統禮俗。古風猶存的人文環境與茶園蔥鬱的自然環境默契融合、相得益彰,令人神清氣爽、身心均得到洗禮。
錦繡茶祖是中華茶文化傳播的活化石,也是人類最早栽培茶樹的歷史見證。2015年,它更是以樹高10.06米、胸徑1.85米、胸圍5.84米,東西樹幅11.3米、南北樹幅11.5米,榮登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殿堂,榮膺「中國最大古茶樹」稱號。
科考結果表明,錦繡茶祖的物種鑒定為大理茶種,是本山茶的代表,也是現存最早走出森林的茶樹。大理茶種是現代茶樹栽培的源頭之一,瀾滄江流域先民是最早利用茶的民族。錦繡茶祖的發現,不僅為茶葉原產中國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雲南西南部瀾滄江流域是栽培茶的起源地」推論提供了新的證明。
觀點
適度飲紅茶能治病
泡喝方法有講究
開幕式後,「滇紅茶發源地」紀念碑在鳳慶縣茶葉科學研究院揭牌;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了滇紅茶科研成果。研究表明:常年飲用適量紅茶能有效改善女性失眠、血壓不穩、抑鬱等更年期癥狀,還能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當然,泡喝方法非常關鍵。
雲南農業大學教授王宣軍說,科研成果顯示,滇紅茶富含γ-氨基丁酸和茶氨酸等微量元素,具有安神效用,能抑制神經細胞過度興奮,讓大腦進入深度睡眠狀態;人體每天攝入30-50 毫克純天然氨基丁酸,可以起到較為理想的保健作用。此外,茶氨酸還有增強大腦功能、降血壓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臨床試驗證明,常年適量飲紅茶的女性有較高的骨密度,飲茶者的骨礦物質含量較高,且骨密度丟失較少。
「然而,只要是茶葉,都含咖啡因。滇紅茶中的氨基丁酸和茶氨酸如何抵消咖啡因的作用呢?」王宣軍坦言,「泡喝方法就非常重要。」研究發現,在飲用紅茶時,最好只喝前兩泡,且每一泡茶水的浸泡時間不能少於5分鐘。其次,宜在午後三四點鐘飲用,茶葉中咖啡因在隨後3個小時左右代謝掉大部分,可更好地發揮安神助眠的作用。第三,建議每天的茶量在5克左右,「這個量的氨基丁酸凈含量接近100毫克,基本可以滿足人體需要。」
相關新聞
昆明舉辦名優茶金獎大賽
58家單位118個茶樣
現場「PK」
17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茶之夢」杯名優茶金獎大賽在昆明康樂茶城拉開序幕,來自雲南以及北京、河南、台灣等地的58家茶葉經營單位(茶葉公司、茶廠、茶莊)選送的118個參評茶樣,在多位知名茶葉專家的評審下現場「PK」。
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更好地弘揚雲南作為世界茶樹原產地的文化,把更多的雲南優質茶推向全國乃至世界,由昆明民族茶文化促進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的「茶之夢」杯名優茶金獎大賽評審會得到了省內外茶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和支持,118個參評茶樣中更是包含了普洱茶(生茶、熟茶)、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創新茶(茶膏、茶粉)等品種。
在17日的評審現場,由全國知名的茶葉專家王樹文、張順高、鄒炳良、張芳賜、何仕華、李宏國等組成的專家組對參評茶樣進行評審。專家們從外形、內質兩個方面,按照茶葉評審的8個因子標準即條索形狀、色澤嫩度、整碎、勻齊、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等進行打分(總分100分),經過加分統計後評出金獎。活動組委會還將在隨後對獲獎單位(產品)頒發獎盃、獎牌和獲獎證書。(李元冰 許孟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