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9.20 朱踐耳第一交響曲
2014-15上海交響樂團團廳音樂季9月四場開幕系列演出持續升溫,受到樂迷們的「追捧」。其實開幕9月還有幾場值得關注的演出。小編為您特別推薦《朱踐耳第一交響曲》。
朱踐耳於1986年創作《第一交響曲》,這部恢宏巨作的完成歷史八年。作曲家殫心竭力,精益求精,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進行了細緻的處理和大膽的創新。作品的成功問世,標誌著朱踐耳交響曲創作源泉的開啟,也確立其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
《第一交響曲》 曾在1986.5 榮獲第十二屆「上海之春」 新創作一等獎
《第一交響曲》中國唱片公司 曾在1992.10 榮獲第二屆「金唱片」獎 創作特別獎
朱踐耳先生今年92歲高齡,作為中國當代最負盛名和成就最卓著的作曲家之一,其音樂作品與創作觀念都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與文化意義。青年時代的他,從決心獻身音樂和對聶耳的敬仰出發,把自己的名字由朱榮實改為朱踐耳,意即實踐聶耳未竟的事業,這也命中注定了他這一生的踐「耳」之行就是在圓當年聶耳的未竟之夢。
23歲懷著「寧願戰死疆場,而不願做奴隸在鐵蹄下淪亡」的信念投奔蘇北解放區當上新四軍,在管樂隊他戰地採風,火線創作第一首曲子署名為踐耳之日至今已近70年了。
他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無疑成為中國老作曲家中嘗試先鋒技術最早、美學觀念步子跨得最大的開拓者。他為靈魂而寫的二十來部風格殊異的交響樂作品展示了作曲大師一生追求的藝術境界——真、深、精、新。
可以說,作為在新中國建立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音樂家的翹楚,朱先生不同時期代表作的風格氣質及精神內涵,都極為鮮明地體現了20世紀後半葉中國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的自我反思及其對社會變遷、歷史事件和國家命運的關注與思索。
2014.9.20 星期六 SAT 20:00
朱踐耳第一交響曲
Zhu Jian』er: Symphony No.1
場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主廳
Venue:Shanghai Symphony Hall - Concert Hall
票價/Price:VIP580/380/280/180/80
指揮:張國勇
小提琴:張金茹
Conductor: ZhangGuoyong
Violin: Zhang Jinru
朱踐耳與黃貽鈞
朱踐耳交響樂作品全集首發專場
朱踐耳先生 簡介
原籍安徽省涇縣;1922年出生於天津市,在上海長大。1940年一月,高中畢業後,自學音樂,開始寫作獨唱藝術歌曲。1941到1944年因病卧床四年,通過電台廣播,聽了大量近現代的經典音樂作品。1945年春病癒,奔赴蘇北,參加新四軍的《前線劇團》,開始寫作革命老歌曲。1947年調往山東,被任命為華東軍區文工團的軍樂隊隊員,編寫了一些管樂合奏曲。1949年南下上海後,調入電影廠任作曲。1955年被派往蘇聯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曲系留學五年。1960年回國,先後在北京電影廠、上海歌劇院擔任專職作曲。1975年底,53歲,調入上海交響樂團人作曲,直到2008年10月離休,時86歲。1994年曾在美國紐約的朱麗亞音樂學院作曲系、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作曲系、康州德威斯連大學音樂學系、緬因州的柯爾比大學音樂系作了題為《中西音樂之交融及我的創作》的學術講座。社會職務:曾被推選為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1989—1995);上海市文聯主席(1993—1998)。
朱踐耳《第一交響曲》總譜 手稿影印版
朱踐耳《第一交響曲》相關評論摘要:
「作曲家通過了一系列鮮明的音樂形象展示了一場人性與獸性、真理與謬誤的殊死搏鬥……用圓熟的技巧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宏大的歷史詩篇。作品中,傾注著作曲家的感慨和憤懣,令人信服地表達了作曲家對這幕歷史性悲劇的深刻反省和思考。」
——楊立青:《歷史悲劇的真實寫照》1986年8期《人民音樂》
「他不僅在運用交響樂形式表現現實生活的重大題材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而且在創造性地借鑒西方現代作曲技法,並使之適合我國傳統審美心理和觀念,形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新穎的管弦樂語言上,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楊立青:《朱踐耳「第一交響曲」的創作技法》1987年1期《音樂研究》
「這部作品概括了一個時代,在中國交響樂創作中是一個里程碑的作品。」「無論是對他本人還是對當前的交響曲創作,朱的《第一交響曲》都是一個突破。」「全曲的悲劇性渲染得不夠,好像太受蘇聯交響樂思維的某些語言影響,我們本民族面貌和風格就顯得少了些。」
——蘇夏在座談會上的發言, 1986. 10月《中國音樂通訊》1987.1期《上海音訊》
燃燒的中國心
——聽朱踐耳交響樂有感
作者:趙麗宏
推薦閱讀:
※電影麥克瘋 特別篇 致敬銀河映像20年 解密杜琪峰電影下集
※為什麼生活中有的女生不算特別漂亮, 但卻有很多男生喜歡?
※如果孩子有以下5種特點,將來會大有出息,特別是第五條
※溫州人為什麼特別容易成功,驚醒千萬人!
※彝族文化 彝族向天墳是什麼它有什麼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