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釣 技 大 全 之 四---釣鰱魚、鱅魚的技巧
釣鰱魚、鱅魚的技巧[/ALIGN]<br> <br>(一) 鰱魚、鱅魚生活習性 <br> 鰱魚叫白鰱,魚綱,鯉科,全身銀白色個頭肥大,體厚側扁,腹下呈尖銳的棱狀,鱗片細小,鰓蓋和鰭部,一般有紅色潤斑 。鰱魚的頭和口腔較大,主食是水中植物性的浮游藻類,有時也吃牛和草魚的糞便。鰱魚是中上水層的魚類,但越冬期要進入水體的最深部位。鰱魚成長快,身體健壯,最大個體可達30千克 。 <br><br> 鱅魚又稱花鰱,大頭魚,胖頭魚等,魚綱,鯉科。其頭部特大,鱗片細小,體色背部及兩側青黑色,有不規則的深色斑塊 ,腹部灰白。腹棱不完整,鰓蓋及鰭部均有紅色潤斑,鱅魚性情溫順,喜肥水常,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冬季入深水處越冬。鱅魚以食動物性浮游生物為主。鱅魚成長迅速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最大可達40千克。 <br><br>(二) 釣具和餌料 <br> 釣具按釣法分為兩種,一種是浮鉤釣具。另一種是沉鉤底釣釣具。手、海竿均可適用。浮釣時不用砣墜 ,但要用較大的浮標,浮標的浮力要大於鉤餌的重量。為了拋竿方便,可在鉤上方相距25厘米處加一隻小型砣墜。總之,要保證鉤餌能懸浮在水中。鉤用圓底闊面的大型鉤 ,單鉤,雙鉤,4~6隻的組鉤都可,魚線最低要用直徑為0.3~0.5毫米線,因為較大的鰱 ,鱅魚上鉤後,衝刺能力也是相當猛烈。浮釣鰱,鱅魚主要在春、夏。秋季,魚群在中上水層活動時應用。沉鉤底釣要用砣墜。適宜於冬季,早春和晚秋放線海竿釣。因為水溫低 ,鰱、鱅魚在水下層活動居多。鉤、線要求同於浮鉤,2隻、4隻、6隻組鉤均可。沉鉤砣墜的重量,一般在35~55克之間,砣墜距鉤一般為25~30厘米。活墜 、死墜均可。 <br><br> 釣餌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模擬仿生"釣餌。模擬是指按照浮游生物的形狀把釣餌製成屑粒狀態。製法是取炒香的元麥面、玉米面、麩皮、米糠、豆餅屑、豆渣和麵粉等 ,再撈一些喂金魚的小紅蟲、水蚤、綠色水藻等,分裝於兩個塑料袋中。臨釣時,取粉料二份,浮游生物一份,摻上少許水,捏成乒乓球大小即可。第二種中"嗜味"釣餌 。鰱、鱅魚愛吃酸味,酸甜和酸臭味食物,嗜味釣餌就是投其所好。製法是:用玉米面,豆面或豆餅面,煮熟的紅棗肉,加少許糖精,適量的臭豆腐乾或臭腐乳,再加以面肥或酵母 ,摻適量溫水,充分拌和,盛於器皿中,使之發酵,臨釣時摻以適量麵粉(或細米面)經充分搓揉,捏成乒乓球大小的硬麵糰就行。 <br><br>(三) 垂釣要領 <br> 夏季的早晨,傍晚或夜間,是鰱、鱅魚的強烈的攝食時間,這時它們非常活躍,最適於垂釣。浮鉤釣具上的釣餌 ,要用"模擬仿生"釣餌。取乒乓球大一塊麵糰,把釣鉤全部捏在麵糰之內,鉤尖向著四周張開,但不要露出麵糰之外。一般的垂釣深度,應保持在70~100厘米之間 。清晨或夜間垂釣,浮鉤至浮標的距離,只需20--40厘米,讓釣具浮於上水層。因這時魚都集中到上水層來活動了。釣餌入水後,魚線就不要再扯動,估計麵糰在鉤上可維持5~10分鐘不脫落 ,麵糰中的糠、麩,經水一泡,體積必然膨脹脫落,於是大麵糰的周圍和下方,就會逐漸出現霧狀的屑粒下墜現象,加之麵糰中紅蟲、水蚤等的蠕動掙扎,又發出它們浮游生物特有的氣味 ,這正是使鰱、鱅魚食慾大振,欲求不得的美餐。大群鰱、鱅魚,只要一發現這種釣餌,就會爭而食之。釣者發現浮標被拽跑了,就可以立即提竿收線,鉤牢魚嘴 。沉鉤底釣鰱、鱅魚的季節,一般都在秋冬和早春。這時上水層水溫低,鰱、鱅魚基本還在中下水層活動。但在1米深左右的淺水地帶,夏季也可用沉鉤釣。<br><br> 上面介紹的"活墜","死墜"組鉤均可用"嗜味法"釣餌。安裝時將鉤柄,鉤彎及鉤尖全部站立包藏在麵糰中,而把鉤尖部隱藏於麵糰四周和表皮下。鰱、鱅魚張開大嘴 ,很容易把麵糰及全部釣鉤攝入口中,再無任何障礙。當它遊動拽動魚線,發出上鉤信號時,釣者只須一彈釣竿,一組釣鉤立即就會鋒芒畢露,從口腔內部不同部位將它鉤住 。
推薦閱讀:
※何為分享?何為炫耀?
※分享 | EPTC 講解剖(1)
※親子分享:無招勝有招
※分享編劇技巧(四)
※幸福原創畫吧畫友習作分享(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