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及當代價值(上)
各位師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在這個地方與大家進行佛教方面的交流。在今天上午和下午的兩堂講座中,我將首先圍繞「文化中國——自覺、自信、自強」這一話題,給大家介紹一下佛教文化與佛學。
大家都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三個部分。我此處要講的,是其中的「釋」。今天上午和下午的演講題目,都是《佛教文化及當代價值》。上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佛學」,下午將以「佛學的當代價值」為主題。
人類歷史上的很多思想和文化,已經在二十一世紀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有著不可忽視的當代價值;而有些文化,卻在現代社會中慢慢淡出人類的視線,成為被人遺忘的歷史。那麼,佛教在當代社會,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有著什麼樣的價值?下午,我將為大家一一道來。
上午的演講,大概需要一個多小時,接下來的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大家可以互動交流。各位若對佛教有什麼疑問與想法,可以事先準備一下。
佛
說起佛教文化,首先要從「佛」字講起。對漢語來講,「佛」是一個外來詞,是古印度梵文中的一個辭彙,音譯為「布達Buddha」,意即覺悟。由此可以看出佛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之處,佛教的創始人只是一個人,一個具有超級智慧,徹底看清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而不是一個神。眾所周知,目前其他的幾大宗教,沒有一個與神沒有關係。佛教雖然不排斥某種神的存在,但卻在本質上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不是這個世界與善惡因果等宇宙真理的創始人、創造者,而只是發現者。宇宙真理是一種自然規律,它不是由誰創造的,世界更沒有誰在創造。因為佛陀發現了宇宙深層次的自然規律,所以叫做「Buddha」——覺悟者。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的變化,無論現實生活的變化、工作的變化、家庭的變化、春夏秋冬的變化以及大自然的變化,都與任何鬼神沒有關係。沒有任何神靈或人在操縱這一切,其變化的操控者,來源於很多客觀因素。其中既有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因素,也有我們看不見的因果,佛教稱之為「緣起」和「緣滅」。「緣起」和「緣滅」,決定了世界的誕生、變化和毀滅。那什麼是「緣起」和「緣滅」呢?
比如說,一朵花的誕生,需要有適當的溫度、濕度、空間、時間。種子加上溫度、濕度、空間、時間,就是它的緣。有了「緣」以後,就能在「緣」當中產生另一個結果。結果的產生與不斷的延續與發展,也有一種規律。這種規律,就叫做因果。在因緣具備以後,誕生了一個物質,就叫做「緣起」。當某些因緣不存在的時候,物質就會消失,這叫做「緣滅」。比如,如果沒有溫度、濕度、空間等等,花就不會生長。世間所有的東西,不管我們看得見看不見,都是由緣起和緣滅來決定。釋迦牟尼佛發現了因果真理,並於兩千五百多年前創立了「佛學」這門學科。
佛學
「佛學」,即一個覺悟的人創造的一門學說或學科,雖然其中包含了很多內容,但總體來講,叫做佛學。
佛教
怎麼理解「佛教」這兩個字呢?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傳講了很多法。在釋迦牟尼佛圓寂後第二年的夏天,他的弟子把佛陀的教誨、教言彙集成冊,形成了一個體系非常完整的文化,就叫做佛教。其中的「教」,是指教言、教誨,也即佛陀的教育。之所以當代很多高僧說佛教不是宗教,其原因也在於此。
關於宗教的定義,目前還沒有一個全世界公認的標準。我們說佛教不是宗教,是因為西方宗教認為,宗教信仰必須承認上帝的存在,一切都圍繞在上帝的周圍。但東方宗教,尤其是佛教根本不是這樣認為的。所以,說佛教不是宗教是有道理的。
關於佛教,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
佛教——超級的心理學
首先,佛教是一門超級的心理學。因為它對人的精神層面,有很多的闡述、解釋和方法。比如說,目前全世界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就是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問題的日益普及。目前我們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藥物來控制。但心病還需心藥治,用藥物來控制精神上的問題,並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法。其實,用佛教的方法,可以從本質上完全徹底地解決心理疾病。我想,今天在座的人當中,可能有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會或經歷。
佛教把人的精神,分成了八個不同的層次。其中的前五個,叫做感知,也即通過感官而獲得的感受或知覺。
我們一直都認為,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外面的物質;我們聽到的聲音,每一個人都會說它是物質。但科學發展到今天,卻有一個出乎意料的,讓我們根本想像不到的答案。
三百年前,西方哲學有一個著名的爭論。在一個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動物的原始森林裡,如果一棵樹倒下去了,究竟有沒有聲音?我覺得,在座絕大多數人都會說「有」。
唯物論認為,應該有聲音,無論是否有生命聽到,聲音原本存在。
但經驗唯心主義卻認為,此時沒有聲音。因為存在就是被感知,既然沒有人感知,聲音就不存在。當然,經驗唯心主義的理由也不是很充分,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因為他們將最後一個關鍵問題,推到了上帝身上,這是一個非常遺憾的敗筆。連上帝到底存不存在都沒法證明,又如何用上帝來自圓其說呢?這一點荒謬又可笑。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一棵樹倒下去的時候,並沒有聲音,而只是在空氣中產生了壓力,壓力以波的方式在空氣中傳遞,在到達我們的耳朵以後,振動了耳鼓膜,這些都只是物質的存在方式,而不是聲音。空氣的壓力,是空氣的不同形式。耳膜的振動,是耳膜的運動方式。真正的聲音,是我們自己的感覺,這不是唯心主義的答案,也不是唯物主義的答案,而是科學的結論。
佛教認為,聽到聲音的,是耳識,也即通過耳朵產生的一種感受,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心。加上看到事物、聞到氣味、嘗到味道、接觸到物品等等的五個主體,叫做五識。第六識,是具有分析、判斷、思維能力的意識。第七識,最古老的印度佛教稱之為「末那識」。其中的「末那」,是印度梵文音譯。第八識,被唐朝的玄奘法師等譯師翻譯為藏識,因為它是所有精神最基層、最基本的次元。平時它不會活動,但在深度睡眠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都停止了工作,但藏識卻不會停止。人的身體與亡人的屍體之間的差別,除了呼吸、心跳與血液循環以外,還有藏識的存在與否,所以人的身體不同於屍體。在深度的禪修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藏識的存在。
佛教在分析人的精神之後發現,精神的演變,也有一個自然規律。心理學講了其中的一部分,但因為我們無法全面了解心的變化,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內在的精神壓力與痛苦,且飽受折磨而不得解脫。但佛教卻將個中路徑詮釋得了了分明。比如說,不開心、生氣,是大家都會面臨的情緒。一般人解決它,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一直悶下去,憋在心裡,堵在心裡,不釋放出來,讓它自己在肚子里化解。這樣長期下去,就會罹患焦慮症和抑鬱症;還有一種方法是發泄、釋放出來,其結果,就是罵人、打人,危害他人。這兩種方法,都弊端重重。給不良情緒找一個化解的通道,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大問題。佛教提供的禪修,就是最好的疏通管道。無論你是有信仰還是沒有信仰,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都可以修。因為禪修是調節精神的一種方法,它既可以與信仰有關,也可以與信仰完全沒有關係,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借鑒、採納並為我所用。
正因為佛教在剖析精神領域方面講得非常透徹,心理學通常解決不了的問題,它也可以輕輕鬆鬆地解決,所以佛教算是一種超級的心理學。
佛教——哲學
佛教同時也是一門哲學。兩千多年前的西方最古老的哲學,就在研究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並得出了各說不一的結論。而東方哲學也一直致力於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做好人等人生哲理。從這個角度來講,佛教也應該算是一門哲學。
佛教——科學
佛教同時也是一門科學。尤其是在微觀世界方面,科學與佛教一直走在一起,尤其是到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時候,佛學與物理學有著驚人的相似,很多地方已經完全重合。兩三百年前被人們視為無稽之談的佛教理論,已經成為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的最新科學結論。
幾千年來,在西方哲學中,唯物和唯心始終保持著兩軍對壘、爭執不休的局面,分得涇渭分明。直到目前,這些爭論仍一直存在於學界。很多人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唯心的,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雖然西方宗教主張唯心,但唯心和唯物只是西方宗教與哲學的分類,並不是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不是唯物就是唯心,不存在其他的可能。
那佛教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呢?它既不是唯物,又不是唯心。我曾經講過,在我的書中也有過說明,如果必須要以類似於唯心、唯物這樣的辭彙來形容佛教,最適合的辭彙,應該是唯幻。就像《金剛經》裡面講的幻覺,人生、世界,都是如夢如幻。
佛教如何看待精神和物質呢?很多人以前可能沒有聽說過,但精神和物質其實並不能分開,它是同一物質的不同存在形式。
比如說,某個物質在某種情況下是氣體,在另一種客觀環境下,又可能變成固體;當某些因素髮生改變,又可能變成液體。無論從液體到固體再到氣體,然後又回歸到液體,都是宏觀世界中同一物質的不同形態。
在微觀世界中,物質的質量和能量之間,也在不斷轉換。當瀰漫在空間中的能量密集度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突然間冒出點狀的粒子,也即所謂的基本粒子。這時,能量就變成有質量的物質。莫名其妙間,這些粒子又會變成一種波或能量,科學稱之為微觀世界當中的波粒二象性。
如果再往深度進發,我想,再過四五十年,科學一定會告訴我們,波和粒,液體、固體和氣體之間的關係,最後也會落到精神和物質的維度。在某種情況下,一個東西成為了精神,在某種因素下,它又會變成一個物質。關於這一點,藏傳佛教解釋得非常清楚細緻。物質和精神不能分開,就像液體的水變成固體的冰,我們不能說冰是水,但事實上,冰從來沒有離開過水的本質一樣。當一塊磚頭表現為磚頭的時候,我們不能說磚頭是我的精神,不能說樓房是我的心,但磚頭仍然是精神的一種不同的存在形式。
量子力學的問世,對佛教理論的弘揚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在微觀世界的詮釋方面,現代物理學已經成為佛教非常得力的助手。
雖然在宏觀世界方面,科學與佛教看似有一些衝突。但這些衝突的產生,源於釋迦牟尼佛描述宏觀世界時的文化背景。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釋迦牟尼佛每次講法,聽眾都五花八門,有君王、有大臣、有乞丐、有婆羅門、有普通老百姓,什麼樣的層次,什麼樣的文化背景,什麼樣的接受能力都有。釋迦牟尼佛為了讓他們接受佛教思想,只能在不破壞原有文化理念的情況下,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方式,讓大眾逐漸接受。事實就是這樣,真實的東西往往很難被人接受,總是會遭受抵觸與抗拒的命運,因為真實的東西太奇妙,太奇特,已經有悖於我們的常識與習慣。在這種情況下,佛陀沒有辦法講實話。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佛經裡面描述的宇宙,不是日心論,而是地心論——地球是中心,太陽圍繞地球轉。但不管是太陽圍繞地球轉,還是地球圍繞太陽轉都不重要,解決生老病死才是頭等大事。如果一開始,就拿原有的、在心裡根深蒂固的觀念開刀,世人就不會接受佛教理論,基於這一點,所以佛教與科學關於宏觀世界的描述有所違背。
但佛教文化一直在尋找真理,其尋找真理的方法,也完全符合科學精神。比如說,佛教認為,判斷、辨別佛經內容的真假對錯,有三種方法。
首先,在描述普通人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時,必須符合現實。如果它在闡述現實的時候違背了現實,佛教稱之為「不了義」佛經,這是佛教的專用術語。「不了義」,意即雖然真實情況並非如此,但只能如此表述,而不能直接把真實赤裸裸地展示出來,因為大眾不能接受。這種迂迴的度化方式,佛教稱之為「善巧方便」。而「了義」,則是把真實的東西全部揭示出來,沒有任何保留。
第二,在描繪凡夫感官無法判斷的比較隱蔽的事物時,必須符合邏輯。如果某部佛經的內容不符合邏輯,那也是「不了義」佛經,我們不能承認它的內容。
第三,在描述非常隱蔽的事物時,必須依靠佛陀的超級智慧。
非常隱蔽的標準包括:第一,我們的感官無法感知。第二,我們的邏輯無法證明。比如X光、紅外線等不可見光,如果沒有科學證據,兩百年前的人既無法感知到不可見光,當時的邏輯也無法證明X光與紅外線的存在,但它們仍然是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佛教不是用電子顯微鏡等儀器來判斷,而只能依靠佛的智慧。因為在這個領域中,我們的感官無法判定,我們的邏輯也需要感官的證據,在感官提供不了證據的時候,邏輯也無濟於事,這個時候只能藉助於佛陀的超級智慧。
如果某部經典的描述符合上述三個標準,就可以說它是真實的「了義」經。反之,則是「不了義」經。佛教就是這樣通過一層層的追逐與尋找,並越來越接近於真理。可以說,佛教追求真理的方法非常科學,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佛教文化是一門科學。
佛教——深度地認識自我
佛教的第四個特點,也是佛教本身獨一無二、前所未有的特點,那就是深度認識自我,深層次地了解自我。
目前人類大腦開發的程度,只有10%上下。當大腦全部開發以後,或許我們會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最大的盲點,就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是這樣,更不知道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自古以來,人們對此有各種各樣的猜測、設想與解釋,但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找到一個非常滿意的答案。我們可以知道太陽系,太陽系以外的銀河系,銀河系以外的宇宙太空等很多的天文知識,卻沒有人能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到底是什麼。唯有佛教,才非常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我們反觀自照,認清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解決這個問題之後,就知道自己為什麼有這麼多煩惱。雖然我們現在所處的年代,可以說是自古以來物質最豐富的時代。從物質生活的角度來說,已經發展得非常好。按理說,我們應該非常幸福,但實際情況卻極為嚴峻。問題在哪裡?雖然科學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身體結構、人體細胞等等的常識,但精神層面的探索卻一直是一個空白。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苦惱,內在世界的種種動蕩,目前的科學與哲學都沒有一個完備的戰略方案。唯有佛教,不但成功地解釋了人的本性,而且也有成千上萬的佛教修行人,以自己的經歷、經驗證實了這一切。當然,如果不修心、不打坐,大腦沒有開發,只是一個門外漢,我們甚至會懷疑佛陀教誨的真實性,但通過禪的力量將大腦開發以後,我們將看到一個更深、更廣、更清晰、更透徹的世界。不需要其他任何條件,只要願意接受這種開發大腦、觀照內在的心靈訓練,每個人都有機會達到這樣的境界。
禪宗有一句話很有道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不喝水,就永遠不知道水的味道,無論怎麼去評價、評論、形容它的酸甜苦辣,都只是抽象的概念。如果真的能開始這樣的訓練,將大腦在原有的基礎上多開發5-10%,就會有一個很不錯的結果。我完全相信這條路是對的!道路就在我們腳下,只要你,願意去走!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佛教的自覺、自信、自強。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真正修心的內容,可以歸納為戒、定、慧——戒律、禪定、智慧。
佛教的自覺,就是佛教的戒律。
佛教的戒律,是自覺自律,不是用法律、制度來控制,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都以因果為準繩,承認善惡因果的存在。因為善惡因果不是人為的制度,而是一種自然規律,我們至少應該對這個自然規律有一些敬畏之心。你可以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沒有宗教信仰,但必須尊重這個自然規律。如果連敬畏感都沒有,只要對自己有利,沒有什麼可做不可做的界限,膽大包天、肆意妄為,這叫做機會主義——只要結果,不管過程。
如果每個人都這樣,社會如何和諧?人心如何平靜?
佛教的自強,就是佛教的禪定。
從十八世紀英國爆發工業革命,直至現在的二百六十多年的發展中,人類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求物質生活上面。這也可以理解,追求物質享受是人的本能,我們的祖先從來沒有擁有過我們今天所有的交通、通訊、計算機等便利,很多東西他們連做夢都夢不到,對人們來說,這一切具有太多的誘惑,放下一切去追逐,也是情理之中。但事與願違的是,物質越發展,我們的內心反而越脆弱。
為什麼今天每個人都如此浮躁、煩燥、急躁、狂躁?為什麼每個人都這麼焦慮甚至抑鬱?因為我們在追求物質的過程中忽略了精神,所以我們的心才會如此糟糕!車子、房子、名聲、權利、社會地位都有了,但就是感覺不到幸福。我們今天的奢侈品,已經不是過去講的名車、名表、豪宅,今天真正的奢侈品,除了新鮮無毒的空氣和水以外,就是幸福感和安全感。但因為我們沒有接受心靈的訓練,內心不夠強大,所以我們既沒有安全感,也沒有幸福感。
我們的心不但不能安享現有的物質財富,反而受到這些物質的折磨,這都是因為我們不夠強壯導致的。長期西方教育的影響,使人們極度崇尚自由。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想受父母的管教,不想受傳統文化的約束,一心嚮往著西方的所謂「自由」。但自由也應該有一個尺度,如果每個人都自由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法律用來幹什麼?倫理道德又用來幹什麼?就像玩遊戲必須尊重遊戲規則一樣,在某種程度上,社會人必須要有約束,要尊重因果規律與社會公德,否則就會亂套。過度的自由之後,必將是真正不可逆轉的不自由!
釋迦牟尼佛告訴迷茫的人們,我們可以擁有財富、名聲、權力與社會地位,卻不能僅僅擁有這些。追求物質沒有錯,但在追求物質的過程中,忽略了心靈的提升,我們必將飽受這一惡果。如今,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疾病像流行感冒一樣厲害。到了二十一世紀,人們才開始意識到,只有物質是不行的,我們還需要一點精神上的東西。
因為沒有精神上的訓練,所以我們的內心非常脆弱。這時我們最需要什麼?需要禪定。通過禪定把自己脆弱不堪的內心訓練強壯,學會積極向上,知足少欲,這就是佛教的自強。
佛教的自信,就是佛教的智慧。
真正能夠相信自己的力量時,也就是真正能開發大腦智慧的時候。我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智慧和能力,所以自然沒有自信。哪怕非常希望去做某件事情,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因為缺乏力量、缺乏智慧,大腦還沒有開發。當我們的大腦開發以後,能力與智慧就會顯發,相信自己的信念也會油然而生。這,就是佛教的自信。
今天上午所講的內容基本上就是這些,佛教的自覺、自強、自信,它們的應用以及對當代、對社會、對每個人現實生活的價值是什麼。下午繼續後半場。現在大家有什麼疑問,可以進一步交流,非常感謝!
問答:
嘉賓:我的問題是,佛教講了八識,我剛才記到了七識,前面的五識——眼耳口鼻身,第六識是意識,第八識是藏識,第七識是什麼?
慈誠羅珠堪布:第七識叫做末那識,末那識是一個外來詞。翻譯成漢文,叫做我執,自我的執著。
嘉賓:第八識藏識的字怎麼寫?
慈誠羅珠堪布:「藏」,就是寶藏的「藏」。
嘉賓:謝謝。
嘉賓:尊敬的堪布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現在正在學歷史,回顧歷史之後我們會發現,有很多當時看起來合理的做法,後來卻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但由於我們現在智慧不夠,導致我們今天做事時,仍然沒有能力判斷自己現在認為對的事,會在十年、二十年或一百年之後給後世的眾生帶來什麼影響。那麼,我們今天做事的時候,應該秉承什麼原則來做選擇呢?
慈誠羅珠堪布:在不同的年代,人類的追求也不一樣。因為我們的需求在變化,我們的智慧在變化,所以我們的追求也在變化。有可能在過了一兩百年以後往回看,我們現在的某些追求顯得非常幼稚、愚蠢。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佛教所講的因果。只要不違背因果這個自然規律,至少不會對後人造成什麼惡果,我們目前能夠做到的就是這樣。除此以外,未來發生什麼也不好說,一百年以後的事情大家都沒有辦法預測。雖然在將來的一百年之內、五十年之內發生什麼事情,未來學家有一些說法,但這個也不一定完全準確。未來的東西,我們無法掌控。
嘉賓:謝謝堪布對我們的開示,我想問的問題是,佛學講究輪迴,承認轉世,但我學到的是,佛教的目的,是希望人們能夠超越輪迴,您覺得現代人該如何去看待這一關係?謝謝。
慈誠羅珠堪布:關於輪迴的存在,其實我剛才已經講了,對普通人的感官來說,佛教講的輪迴是隱蔽的東西,但目前卻有很多證據,其中包括科學家提供的數據完全可以證明輪迴的存在。第二個,超越輪迴,你剛才所提問題的重點可能是指這個。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泰國、緬甸、雲南西雙版納一帶的佛教,屬於小乘佛教;中國、日本、韓國的佛教,屬於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智不住三有,悲不滯涅槃」,既超越輪迴,又不脫離輪迴,這兩句話特別重要。比如說,假如有一個人即將被水沖走,在命懸一線的生死關頭,如果你想救他,最好你自己能站在岸上。只有站在岸上,才能毫不吃力地把他拉上來。如果你自己都在水裡,自身難保,就不一定能救到對方。同樣,你必須超越輪迴,才能救度自他。如果你沒有超越,大家都一樣痛苦、一樣執著、一樣貪婪,誰救誰就不好說了。
按照大乘佛教的思想,在超越以後,就是幫助眾生,所以不能脫離輪迴。這就像一個領導,首先他需要有權力,有了權力,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沒有權力,和普通老百姓一樣,就做不了什麼事情。但在有權力以後,卻不能脫離群眾,必須要考慮老百姓的生活問題。前面叫做超越,後面叫做不脫離。大乘佛教首先鼓勵你要超越,超越的意思,即通過修心,把煩惱與負面情緒徹底消滅。之後培養慈悲心與智慧,當有了慈悲和智慧以後,就不要脫離,要把慈悲與智慧,運用到輪迴中去。幫助眾生只能在輪迴當中,所以肯定要回到輪迴當中,而不可能在很遠的地方遙控眾生,這就是不脫離。
推薦閱讀:
※日用之器—電視機
※為什麼家裡的菜總是更好吃
※「中國夢·文化小康」 聊城市市直書畫家協會開展公益下鄉活動
※【太一家居文化】家居裝修須知的室內風水學
※資中筠:人性·文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