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悟空」太空上演「捉妖記」

中國「悟空」衛星發現反常電子信號,疑似暗物質蹤跡,這是近年來科學家離暗物質最近的一次重大發現 揭開暗物質之謎,被認為是繼哥白尼日心說、愛因斯坦相對論等理論之後,人類認識自然規律的重大飛躍製圖/王斌暗物質,一個人類追尋多年的宇宙魅影,最近被中國「悟空」發現了疑似蹤跡。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於北京時間11月30日在線發布,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在太空中測量到電子宇宙射線的一處異常波動。這一神秘訊號首次為人類所觀測,意味著中國科學家取得了一項開創性發現。「『悟空』的最新發現,是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說,如果後續研究證實這一發現與暗物質相關,將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成果,即便與暗物質無關,也可能帶來對現有科學理論的突破。「悟空」尋找的暗物質究竟是何方神聖?衛星到底看到了什麼?解開暗物質之謎跟人類有什麼關係?就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悟空」尋找的暗物質是何方神聖?1 「悟空」究竟看到了什麼?答:這次我們公布的首批重大成果,是「悟空」上天近兩年內觀測到的高能電子數據。最令我們興奮的一項發現是在1.4萬億電子伏特(TeV)能量處,發現了一簇明顯高於平滑能譜結構的高能電子。這樣的高能電子源,已經突破了常規物理模型可以解釋的範圍,這有可能是暗物質湮滅留下的證據。2 暗物質是什麼?人類目前對暗物質有哪些了解?答:暗物質(Dark Matter)是天文學家為了解釋宇宙中引力質量遠大於發光物質質量的疑難,而引入的一類新物質。它大約佔宇宙質量的27%,而普通物質只佔5%。暗物質不發射、吸收、散射光子,也不參與電磁作用,它究竟是什麼,目前還很神秘。通俗點來說,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把星系粘合在一起的「膠水」。你知道它就在那裡,但不知道它是什麼,也正因為它神秘又非常重要,暗物質也被稱為「21世紀物理學晴朗天空中的兩朵烏雲」之一。揭開暗物質之謎,被認為是繼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之後,人類認識自然規律的又一次重大飛躍。3 既然暗物質「看不見」「測不著」「悟空」怎樣抓住這樣的「宇宙幽靈」呢?答:暗物質本身不發射、吸收或散射光子,但是暗物質粒子相互湮滅或者自身衰變,可以產生一些穩定的可觀測粒子,譬如伽馬射線、宇宙射線、中微子等。「悟空」的設計原理,就是要在太空中高精度測量伽馬射線、宇宙射線的能譜以及空間分布,來尋找暗物質粒子存在的證據。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探測暗物質粒子的主要途徑之一。4 與其他暗物質探測器相比,「悟空」有什麼絕技?答:空間衛星承擔尋找暗物質證據的任務,國際已有先例,比如阿爾法磁譜儀、費米衛星等。與國際上同類型設備相比,「悟空」有3個特點:工作能段高、能量解析度高、鑒別粒子本領強。「悟空」的探測極限,可以達到可見光光子能量的10萬億倍,這意味著,它兼具「看得遠」和「看得准」兩個優點。5 為什麼找暗物質需要「上天」?答:暗物質粒子湮滅或者衰變產生的宇宙射線粒子或者高能伽馬射線不能穿透地球大氣,會被吸收掉,所以我們決定讓「悟空」上天。6 「悟空」上天都做些什麼?答:「悟空」上天的核心工作是「挖寶」!具體來講,就是在一堆宇宙高能粒子中用「火眼金睛」找出跟暗物質相關的高能電子和伽馬射線。在宇宙空間里,質子占所有高能粒子總數的90%左右,電子大約佔質子的一千分之一,伽馬射線只佔一百萬分之一,這真是宇宙撈「針」啊。7 「悟空」背後的「師傅」們都做哪些工作?答:一個「悟空」在天上飛,一整個團隊在地上天天追。我們有監控人員,相當於「隊醫」,每天給衛星體檢,監測運轉情況;有數據處理人員,經過科學分析程序,記錄有用粒子的各種信息;還有科學分析人員,要分析解釋「悟空」收集到的數據意味著什麼。整個團隊科研人員各司其職,互相配合。「悟空」取得「真經」對人類有什麼用?8 暗物質發現對人類有什麼用?答:基礎科學的關鍵性突破會對世界和人類生活產生顛覆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需要耐心等待。愛因斯坦100多年前發表相對論,徹底改變了現代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萬維網就是由粒子物理學家首先發明的。暗物質的作用我們現在無從得知,但是現在,尋找暗物質的工作已經在天天影響我和我的團隊成員,100年後,也許人類子孫後代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對暗物質性質的發掘和利用。9 從目前看,「悟空」運行狀態如何?答:「悟空」在軌運行良好,塑料閃爍體、BGO量能器、中子探測器、硅徑跡探測器正常工作率全部高於99.2%,平均水平達到99.5%,大幅度優於原定97.5%的原定指標。星上的故障備份設備目前無一採用。我們期望「悟空」能超越3年的設計壽命,能為我們「捉妖」5至10年。10 下一步對「悟空」觀測有什麼期待?答:再過1至3年,預期「悟空」在我們最為期待的1.4萬億電子伏特能量處觀測電子數將積累到150-200個,那時結論會更確定。無論這些電子來源於哪裡,都將是粒子物理或天體物理領域的開創性發現。而一旦國際科學界進一步研究確認其暗物質起源,人類就可以根據「悟空」的探測結果獲知暗物質粒子的質量、湮滅率,以及太陽系附近的暗物質團塊分布特徵,這些都是前人無法想像的成就。知道多一點還有許多同伴與「悟空」並肩作戰從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並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到探測到引力波信號,已耗費了人類整整一個世紀。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於對星系團內星系運動速度的觀測,迄今也已超過80年。令中國科學家們感到欣慰的是,國際上還有許多的實驗和設備正在與「悟空」並肩作戰。這一領域中,國外的實驗項目有美國費米衛星(Fermi),日本量能器型電子望遠鏡(CALET),以及著名實驗物理學家丁肇中團隊主持的阿爾法磁譜儀(AMS-02)等。「悟空」取得的成績,必將被整個世界關注、研究、共享。「找到了窗戶,而且打開了,那肯定要接著深挖,有可能看到更有意思的東西。看到這樣的結果,就會有信心造一個更大的。」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吳欣說。如果不是暗物質,這次發現也重要「無論是不是暗物質,都將是一個重要的新現象。」常進表示。長期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在1.4TeV以上的高能段是一片「沙漠」,但「悟空」正在進行的工作有望證明,這裡其實「風光旖旎」。白春禮則認為,如果研究最終確定發現了新粒子,是暗物質,這無疑非常重要。但如果不是暗物質,也意義重大。「耗資100億美元建造的歐洲核子對撞機撞出一個上帝粒子,驗證了理論學家的預測,使其得到了諾貝爾獎。而我們如果用不到1億美元就找到新粒子,意義更加非凡。」本版文字均據新華社
推薦閱讀:

從未見過如此驚艷的中國扇,美哉!
中國酒令:雅俗共賞的花樣文化
美越「結親」意圖遏制中國
中國百大寺廟-28.杭州凈慈寺
在中國這個國度,「臉面」比憲法更受人尊敬丨鳳凰副刊|面子|文化|中國

TAG:中國 | 太空 | 捉妖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