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的真正推手,因一句預言斷送東漢百年王朝
引言:他為了當土皇帝的私心,向皇帝提出建議,又因為讖緯家(占卜)的一句話,野心膨脹,想要讓子孫做皇帝,結果卻雞飛蛋打,給他人做了嫁衣。
建寧元年(公元168年) 正月庚子日(二十一日),劉宏即皇帝位,為漢靈帝。
此時的漢王朝風雨飄搖,東羌反叛未平,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被宦官謀害,這一年裡,鮮卑和貊侵犯幽、並二州,西域疏勒王國國王的叔父和得,殺掉國王,自立為王,烏桓酋長上谷郡的難樓稱王,遼西郡的丘力居稱王,遼東郡的蘇仆延自稱峭王,右北平郡的烏延自稱汗魯王。
到了建寧二年,江夏郡蠻族起兵反叛,丹楊郡山越族起兵反叛,鮮卑侵犯并州,高句麗國王伯固侵犯遼東郡。
後來鮮卑又屢次侵犯幽、並二州,如果說羌人、鮮卑、蠻族等少數民族都只是小打小鬧,那麼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起義,就是一場席捲全國的災難了。
(圖)漢靈帝
張角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將他的信徒發展到多達數十萬,遍布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荊州、揚州、兗州、豫州等地。
到了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他們焚燒當地官府,劫掠城鎮,州郡官員無力抵抗,大部分都棄職逃跑,造成這種局面很大程度上在於制度上存在的弊端。
首先說一下經濟上,漢代的土地稅絕對可以說是輕徭薄賦,稅額規定為「十五稅一」,但實際上往往只有三十稅一,同時耕者有其田,田地是可以自由買賣的。
理論上來說,既然輕徭薄賦稅率低,農民就沒有必要賣田了,但是,由於漢代的人口稅相對較重,特別是到了東漢末期,人口稅出現過『戶賦』、『更賦』、『口賦』、『算賦』、『獻費』等諸多名目,不僅孩童要交稅,只要戶口冊上有名字,即使是殘疾人、乞丐,也要交人口稅。
可問題是人口稅一樣多,擁有的土地卻不一樣,人民的生活基礎是不同的,比如一個農民,他的土地相對貧瘠,收成不好時就交不起人口稅,只能夠賣地,成為地主的佃農,結果富者田地廣袤,窮著無立錐之地。
地主上交國家時是三十稅一,可是他可以壓榨佃農,如果佃農依舊負擔不起國家的稅務,那他只好將自己出賣給人做奴隸,雖然漢朝政府為禁止買賣奴隸,而加倍徵收奴隸的人口稅,但商人地主卻可以通過奴隸為他進行開礦、燒炭等大規模生產集合工作,積累更多的財富,同時因為人口稅不用自己出,很多奴隸生活條件反倒比普通農戶要好。
再加上諸多天災,如公元183年出現的嚴重旱災、金城郡境內的黃河水暴漲、五原郡境內山崩,公元185年的瘟疫等等,使得本就窮苦的百姓流離失所,產生了大量流民,雖然朝廷通過鎮壓、大赦、安置等方式,但依舊難以緩解百姓疾苦,所以在他們需要心靈寄託,需要找到出路時,張角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才會有那麼多人響應。
到了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戊申(初三),朝廷任命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統率左、右羽林軍以及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等五營將士,守衛京城洛陽。
徵調全國各地精兵,派遣北中郎將盧植征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征討在潁川黃巾軍。
在平亂期間,南陽郡的黃巾軍將領張曼成進攻並殺死太守褚貢,朱俊與黃巾軍將領波才交戰,被擊敗。
汝南郡的黃巾軍在邵陵擊敗太守趙謙所率官軍。
廣陽郡的黃巾軍殺幽州刺史郭勛及太守劉衛。
波才還率黃巾軍將皇甫嵩圍困在長社縣城,後來皇甫嵩利用天時,與騎都尉曹操合力擊敗波才軍。
(圖)東漢末年
與羌人、鮮卑、板蠻人交戰,官軍連年征討,未能平定,再到與黃巾軍戰事的焦灼,反映了當時制度上的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兵役制。
漢代兵役分為三種,
01
是到中央做「衛」兵
漢代中央軍隊分為南、北二軍,南軍是皇宮衛隊,北軍是負責衛戍首都,由各地壯丁輪流到中央做一年衛兵。旅費由中央供給,待遇相對優厚,吃穿由政府買單。
02
是「戍」兵
要自費去邊疆戍守三天,這是由春秋戰國時延續下來的制度,當時諸侯國相對較小,自費到邊疆對於時間及旅費的消耗並不多,但是到了漢朝,往返都是大問題,所以出現了交錢免戍的變通方法,三天戍邊只要交三百錢就可以免去,而政府用這筆錢僱人戍邊。
03
就是原地服 「役」
由地方上的都尉集合壯丁進行操練,每年秋天為期一月。除了這三項兵役,還有一項力役,壯丁每年有一個月要為國家做義務勞動,按照規定,這一項可以交二百錢免去。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漢朝推行所謂舉國皆兵,但實際上士卒並沒有接受多少訓練,壯丁的單兵作戰能力相差無幾,所以以至於面對黃巾軍,各地徵招的軍隊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同時加上任命將領帶兵,從全國調集形成的部隊,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所以戰力不足。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主角出現了,就是太常江夏人劉焉,他本是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面對紛亂的局勢,他向靈帝建議,說各地叛亂,主要原因是刺史權小威輕,應該改置州牧,選用有清廉名聲的重臣擔任。
乍一看他這個主意對於穩定各地局勢很有好處,可是問題是當時不是漢初,地方權利增大,而中央卻沒有震懾力,很容易導致權利失衡,同時,《資治通鑒》載,「焉內欲求交趾牧。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乃更求益州。」
這就讓他的建議變了味。
(圖)輜車畫像磚
首先,劉焉想要申請交趾牧,也就是現今的廣東省到越南北部一帶,他建議大幅提高州牧的權利,同時想要去那麼偏遠的地方,擺明了天高皇帝遠,想要當土皇帝,但是侍中同時也是讖緯家的董扶告訴他他看出益州有天子之氣,於是劉焉轉而申請益州牧,可見他因為這一句話,野心更加膨脹,想要子孫做天下之主。
劉焉進入益州之後,派張魯盤踞漢中,結果張魯得勢之後佔據了漢中,劉焉則以米賊作亂(張魯是「五斗米教」首領)阻隔交通為由,中斷了中央朝廷的聯絡,開始經營起益州之地,後來劉焉稱病,讓朝廷將其子劉璋從京城派到益州,劉焉趁機將他留下。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劉焉在朝中的長子劉范、次子劉誕與征西將軍馬騰密謀進攻長安,結果事情敗露,不久劉范、劉誕被殺。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本當是作為繼承人的長子、次子死了,綿竹還發生大火,劉焉城府被焚,劉焉不久之後就發背瘡而死,留下了優柔寡斷、懦弱多疑的劉璋襲職益州牧,直到被劉備奪位。
不得不說,董扶所說「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確實是對的,因為後來出了劉皇叔,但是劉焉算是白算計了,他提出的政策,不僅沒有幫助靈帝穩住局勢,還使各地州牧做大,如兗州的曹操、幽州的公孫瓚、冀、青、並三州的袁紹、揚、豫二州的袁術、徐州陶謙、荊州劉表等等,紛紛發展成為武裝割據勢力,擾亂天下。
如果沒有劉焉的建議,也許東漢還不會那麼快走向滅完,也許它還在外戚干政、宦官弄權中苟延殘喘。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朔雪漁翁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三國機密:手握一副爛牌,也要認真打完
※三國演義分章節練習
※三國第一美女貂蟬的悲慘一生
※音樂節目陸續開戰 今年要上演音樂節目「三國殺」
※馬元義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