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上的諸葛恪
07-12
諸葛恪,東吳重臣諸葛瑾的長子,史上智絕天下蜀丞相諸葛亮的侄子,其人六歲就名震江東,成為三國時期著名的九大神童之一,深受一代雄主孫權的賞識,也是諸葛家族中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用時下最流行的一句話來說,諸葛恪是一個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的人物。 諸葛恪六歲時,其父諸葛瑾在東吳做上大夫,一次孫權宴請江東文武,諸葛瑾帶子赴宴,席間孫權命手下牽一頭驢子上堂,用蘸著白粉的毛筆,在驢子的面孔上寫著「諸葛瑾」三字。諸葛瑾為人極老實,據說比三國中最有名的老實人魯肅還要老實,因此孫權和眾文武常愛開他的玩笑,戲弄與他。這次孫權在驢面上寫上「諸葛瑾」三字就是戲弄諸葛瑾長的一張長方馬臉,諸葛瑾明知孫權拿他開玩笑,卻也只能笑笑。但老子認慫兒子卻不服,六歲的諸葛恪從旁走出,不慌不忙將孫權的筆拿到手裡,到驢子面前,踮起小腳,在驢面上「諸葛瑾」三字下面添上兩個字「之驢」,這樣大易原意,這頭驢便成了諸葛瑾的了。舉座皆驚,孫權連連誇讚,並從此十分寵愛於他。 得到孫權寵愛的諸葛恪,成了當時東吳的一顆閃亮新星,人人愛他、讓他、器重他,就連東吳大佬都給他面子。在一次宴會上,東吳台柱張昭因年老不願多喝,在孫權的慫恿下,諸葛恪刁難張昭說:「呂尚年九十,依然高舉白旄,手持兵器,指揮部隊作戰,還沒有告老退休。如今軍隊上的事,將軍您跟在後邊;聚會飲宴的事,將軍您總被請到前面,這還不夠尊敬老人?」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當然,諸葛恪並不僅限於依仗孫權的寵愛,其人的確也是很有能力的,孫權曾對諸葛瑾說:「藍田生玉,真不虛也。」 諸葛恪認為丹楊山勢險峻,民風果敢剛勁,以前雖也在那裡徵發過兵眾,但征的不過是邊緣縣分的平民,很少有深遠腹地的人。於是,他屢次請求出任丹楊地區的長官,想去把那裡的兵員全部調發出來,並說,只要三年,就可徵得甲士四萬人。朝中官員議論紛紛,都認為丹楊地勢險阻,地形四通八達,那裡的百姓自製兵器,崇尚習武,出山就為強盜,朝廷出兵征討就躲回山中不見蹤影,自漢朝以來就無法管制,所以諸葛恪的計劃難以成功。但孫權還是很相信諸葛恪,允許了他的計劃,拜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楊太守,撥給他手執棨戟的騎兵三百人,授官儀式完畢後,孫權還特意命令擺好儀仗,興作鼓吹,引導簇擁者他回家。孫權以如此特殊形式對待出征山越的諸葛恪,這是所有將領從未得到過的。但諸葛恪也不是白受恩寵,竟把這老大難的歷史問題解決了,三年來先後收服山民達十萬之重,和預期完全相同,並將其中壯丁4萬餘人編入軍隊,自己統領1萬人。 諸葛恪之所以能做到前人做不到的事,首先是他吸取了前人的教訓,其次是他夠狠。他的做法就是封路、搶糧,降者有飯吃,抗拒者盡斬。所以儘管孫權十分賞識諸葛恪,但其父諸葛瑾從兒子的行事作風上看到了危險,常說:「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非保家之子也」,這位一生無原則媚上的東吳重臣第一次與他的主上有了分歧。結果呢,事實證明知子莫若父,諸葛恪大赤吾族的可怕下場最終還被諸葛瑾不幸言中了。 隨著諸葛瑾、陸遜、孫權去世,諸葛恪總領東吳軍政大權,在東興戰役中擊潰魏軍的入侵。並在第二年要傾全國之力大舉北伐,在大家一至反對下,仍立意出兵。真不知道他到底急什麼?龐統36歲還未名震天下,出人頭地,著急焦躁還說的過去,可諸葛恪是一個贏在起跑線上的人物,從小就順風順水,而且也已經做到了總領東吳軍政大權的太傅,獨攬大權,根本不需要急呀。結果二十萬大軍再次被合肥新城攔住,而且因缺少準備,軍中多半士兵病倒,大敗而歸。 回到建業的諸葛恪沒有反省此次失敗的原因,相反卻怕有人以此鬧事,因而託病居家,並開始自保對政敵進行大清掃,弄得天怒人怨,就連皇帝孫亮也覺得諸葛恪已經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步,早殺早除於社稷有利,結果可想而知,再管諸葛恪再聰明,盡掌軍權,儘管諸葛恪再小心,只喝自家的酒,但仍沒逃脫夷滅三族的下場。 諸葛恪的悲劇到底是為何呢?是諸葛恪欠聰明沒能力?不是,這方面諸葛恪的確很強,據傳諸葛亮的《後出師表》就是他寫的。一個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的人物,一個被眾人誇為神童的人物,如此下場,想來不外事一個總是贏的人會贏到輸不起;一個總是贏的人,會自以為事,認為一切結果全是來自於自身的努力;一個總是贏的人會贏到只有自己才最強,而強到忽視上天的力量、團隊的力量、他人的力量。 贏在起跑線是很好,但如何贏,怎樣才算贏?如果說一個孩子只知功課學業,只知出人頭地這是不是就算贏呢?再強再有能力的孩子如失去道德、品德就意味入了魔道,終難再消解自身的戾氣,難免又成下一個諸葛恪。 | ||
推薦閱讀:
※諸葛亮孔子八字
※諸葛亮使用的一續命方法,在千年後被人使用成功,成功借命12年
※滿腹帝王之相,諸葛亮生前最懼怕的對手,曹操也防他!
※中國古代史上最著名的謀士前五之列竟然沒有諸葛亮!
※諸葛亮與法正: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