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馮八飛:創新——德國從弱國走向強國之源

今天的深圳圖書館異常熱鬧,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邀請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洪堡大學語言與語言學系博導馮八飛先生給市民朋友們帶來了名為創新——德國從弱國走向強國之源的專題講座。

首先馮先生給我們解釋了什麼是德國?先生說在歐洲德國是個遲到的國家,它第一次真正統一是在1871年,當時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投降,德意志諸侯來到法國凡爾賽宮鏡廳,加冕普魯士國王威廉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德意志諸國正式在政治上統一成為民族國家。

先生說德國變成強國,依靠的就是創新:德國企業的產品一般都是世界領先水平,別的國家很難仿製。

德國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大到挖地鐵的掘進機,小到訂書機,都堪稱世界第一。德國所有3歲以下兒童食用產品不得含任何人工添加劑;所有奶粉按藥品監管;所有母嬰產品只允許在藥店出售,超市根本沒有;所有巧克力都必須使用天然可可脂作為原料;所有保健護膚品牌都必須有自己的實驗室和植物種植園,否則不允許生產。

最後先生總結說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德國擺脫弱國之法;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邁向強國之路。德國從缺席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落後於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到抓住機遇奮力創新,30年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什麼讓德國立身新世紀強國之本呢?先生說道有一種製造叫德國?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在歐洲引發巨大且綿延不絕的餘震:歐債危機。歐洲經濟只有德國安然度過,就是因為「有一種製造叫德國」。那麼德國製造是怎麼來的呢?先生說十八世紀末,德國工程師、機械建造師和企業主曾秘密去英國做工業間諜,後來普魯士官方資助和促成工程師去英國「考察」。這就造就了以後的德國製造。

最後先生重點介紹了工業發展的歷程?

首先什麼是工業1.0?

機械化,標誌是蒸汽機,用蒸汽動力帶動機器,從此手工業從農業分離出來進化為工業。

那麼工業2.0呢?電氣化,標誌是電力,用電力帶動機器取代蒸汽動力,從此零部件生產與產品裝配分離,工業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

然後是工業3.0?自動化,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PC的應用為標誌,從此機器不但接管工人大部分體力勞動,同時也接管了一部分腦力勞動,工業生產能力自此超越人類消費能力,人類進入產能過剩時代。

最後到工業4.0?德國叫工業4.0,美國稱之為工業互聯網,也有稱之為物聯網,我們中國稱之為「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目標就是要打「中國製造」的翻身仗,要讓」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比「Made in Germany」(德國製造)含金量還要高。

那麼工業4.0的優勢在哪裡呢?先生認為有以下6點:

1:智能生產:就是細分生產。

2:智能產品:智能手環就是典型的智能產品。德國工業4.0跟美國工業互聯網主要的分歧,就是德國想先干智能生產,而美國想先干智能產品。

3:從賣產品到賣服務,即賣產品的目的已經不是賣產品,而是賣服務。

4:雲工廠,廠也智能化了,它們不斷採集自己生產的數據上傳到工業互聯網,於是,哪些工廠的哪些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哪些工廠的哪些生產線正空閑就一目了然。那些空閑的工廠和生產線,就可以出賣自己的生產能力,為其他有需要的工廠生產。這倆工廠毫無關係,但同樣可以團結起來掙錢。

5:跨界商業:

工業4.0的跨界商業將比互聯網+猛烈百倍,它將從根本上撼動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重塑整個商業社會。

6:黑客帝國。

有人預言,工業4.0過程這個自動化與信息化不斷融合的結果,就是軟體重新定義世界的過

最後先生總結說創新,正是德國在21世紀的強國之路。

對於德國如此強大的創新能力,先生說德國的超強創新能力有三個秘訣:

1:人才開發;

2:企業自主創新;

3:知識產權保護。

最後我們一起衷心的祈禱「中國製造」成為足以媲美「德國製造」的金字招牌。


推薦閱讀:

千載寺創拳始末之二:師承與創新
直覺與邏輯:理論創新所不可或缺其一的思維工具
二季度綜藝創新減速?可這檔節目卻一路走高!
兄弟,別光顧奔跑,來點創新可好?
創新的準備工作

TAG:創新 | 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