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德國全民閱讀的背後

新華社柏林5月2日電記者調查:德國全民閱讀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郭洋 唐志強

德國人愛讀書。公園草坪上,地鐵車廂內,機場候機廳里,都不難見到德國人讀書的身影。他們不僅是圖書館和書店的常客,還樂於嘗試各種方式分享書籍。

記者調查發現,德國全民閱讀的背後,不僅有良好的讀書環境,更有整個德國社會對激發下一代閱讀興趣的高度重視,從而使德國人對讀書的熱愛代代傳承。

(小標題)全民讀書成風氣

一半德國人表示:「沒有書,我也不想活了。」

這是德國書業協會2015年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聽起來有些誇張,但德國人愛讀書一點不假。不僅平日常見低頭閱讀的人,碰上法蘭克福書展、萊比錫書展等大型圖書展會,那場面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

帶著女兒參觀法蘭克福書展的比朔夫聊起書來有說不完的話:「對我來說,沒有書的生活簡直無法想像!我家裡已經擺滿了書,客廳、書房、走廊……到處都是。」

年逾70的維爾科姆-維默爾家裡有「好幾屋子書」。2014年在法蘭克福書展見到他時,他剛買了一本芬蘭小說,打算一周內讀完。他認為,讀書的意義之一在於獲取知識,小說雖是虛構,但知識性不亞於紀實作品。「書中的一些小人物幫助人了解社會」。

聽作者說書、與書友聊書的讀書會也是德國人樂於參加的活動。東部城市萊比錫每年書展期間都會舉辦歐洲最大的讀書節,數千場讀書會、報告、對話等圍繞書籍展開,整座城市沉浸在書香和琅琅讀書聲之中。

書籍還是德國人送禮的首選之一。每逢聖誕節臨近,書店的生意便異常紅火。德國書業協會調查顯示,儘管智能手機等新媒介普及,仍有83%的德國人堅持讀書,三分之一讀者每年閱讀量超過18本。

(小標題)閱讀設施接地氣

便利的讀書環境是德國人讀書多的原因之一。雅努什-科爾恰克圖書館是柏林潘口區7家公立圖書館之一,位於一個大型地鐵站旁。

館內約10萬冊各類圖書整齊擺放在一排排開放的書架上,人們無需任何證件就能進館看書。看累了,可以坐在窗邊的沙發上休息。一旁的桌椅也為讀者閱讀、做筆記提供了方便。

那裡,記者看到不少人挎著類似超市購物用的提籃從架上挑選書籍。他們中有白髮老者,有青年學生,少年兒童也不在少數。

如果要借書,只需花10歐元年費辦理一張借書卡,大學生半價,中小學生免費。這張卡在柏林數十家公立圖書館通用。

德國圖書館聯合會網站數據顯示,其會員有近1萬家。這些圖書館每年舉辦活動超過35.1萬場,平均每個工作日有訪客71.8萬人次。

德國還散布著大約6000家大小書店。書店內通常設有桌椅或沙發,以便讀者靜心閱讀。這些書店有的開在社區街角,溫馨舒適;有的開在鬧市高樓,以大見長。

記者日前在柏林市中心面積超過7000平方米的杜斯曼文化商店見到格里克時,她正在書海中遨遊,體驗「靈感被激發的感覺」。

她告訴記者,自己喜歡買書,也喜歡分享書籍,會把一些看過的書送到二手書店,這樣別人只要花很少的錢就可以買去。

遍布德國各地的公共書亭也是格里克們分享圖書的重要場所。這些書亭由書架、公用電話亭等改造而成。人們把想分享的書放到裡面,看中哪本可以隨便拿走。德國還有很多圖書交換網站,圖書提供者可以獲得積分,再用積分在那裡「買」書。

(小標題)興趣培養幼齡起

德國人為什麼愛看書?不少德國人對記者提及「傳統」。在他們看來,讀書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習慣。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會通過朗讀故事等方法將孩子帶進書的世界。

整個德國社會非常注重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全德共有上萬名提供朗讀服務的志願者,一些家長會自發捐款為班級設立圖書角,書展上也總能見到老師把課堂搬來,帶同學們體驗讀書的樂趣……

據雅努什-科爾恰克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幾乎每天都有專為孩子們舉辦的活動,如圖畫書放映、故事朗讀、圖書館使用介紹等。幼兒園、中小學等教育機構是圖書館的合作夥伴。

德國出版社和書店也十分重視從小培養未來讀者。不少書店會在開學之際,為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提供包含書籍和課程表在內的「閱讀包」。

德國閱讀基金會開展的「閱讀起步——閱讀的三個里程碑」項目得到德國政府的資助。該項目分別通過兒科醫生、圖書館和學校為1歲、3歲和6歲兒童發放相應的閱讀禮包,禮包中除了適合相應年齡段兒童閱讀的書籍外還附有家長指南,指導父母更科學地為孩子朗讀故事。

此外,閱讀基金會還通過舉辦朗讀日、贈送書籍等活動喚起人們對閱讀的興趣。

閱讀基金會說,對個人而言,沒有閱讀能力,成功的學業和事業就無從談起。從更大的意義來說,國民閱讀成風將為國家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完)


推薦閱讀:

2016 年 8 月份閱讀記錄
當呼吸化為空氣,當風景融入回憶
新年將至,你一定沒讀過這幾本可能改變人生的書
當閱讀不再為了學習
佛系社會的低智商和低慾望

TAG:閱讀 | 德國 | 記者 | 調查 | 背後 | 全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