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杜甫:見證了唐朝由盛而衰的過程
杜甫是與李白齊名的偉大詩人,兩人並稱「李杜」,他們是中國文學史和文化史的兩座高峰,他們詩歌代表著唐詩的最高成就。李杜的詩歌風格不同,各有千秋,不分軒輊,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李白的詩篇天馬行空,氣吞宇宙,這些反應盛唐氣象的詩篇折服了後世無數的文人墨客,故李白有「詩仙」的美稱。而杜甫的詩作多半描述民間疾苦,抒發詩人悲天憫人及憂國憂民情懷,折射出了唐朝由盛轉衰的過程,故而他的詩有「詩史」之稱,同時杜甫也被譽為「詩聖」。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後移居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杜甫家是名將之後,家學淵源,讓杜家引以為傲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十三代祖,即注《左氏春秋傳》又參與統一三國的杜預;一個是他的祖父,即唐初五言律詩奠定者之一杜審言。當然,杜甫成為一代偉大的詩人,倒不一定是因為的出身,而是他才華和他有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才名垂青史。
作為中國傳統的文人,杜甫跟李白一樣,他們都有著強烈的政治抱負。但是杜甫跟李白進入仕途的途徑是大不一樣的,李白夢想著以他華美的辭章打動權貴,被奉為帝王師,從而實現他的政治抱負。但是杜甫不同,他進入仕途不趕捷徑,他想通過參加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循規蹈矩,一步一個腳印,通過政績不斷升遷,來實現他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但是最終李杜二人卻是殊途同歸,他們的夢想都破滅了。李白我們知道,一直扮演帝王家弄臣的角色。而杜甫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也是沒有考上,在他考進士科名落孫山之後,他也開始走李白的老路,把自己的詩文當作進入體制內的敲門磚。
杜甫以漢代大才子司馬相如為榜樣,直接向皇帝獻賦,他一連寫了三篇詞賦,唐玄宗被他優美的辭章打動了,召他入宮,通過筆試杜甫被授京兆(今陝西西安)府兵曹參軍,這是個武職,主要管首都地區的治安,讓文人去緝拿盜匪,跟杜甫的專業不對口,但是不管怎麼說,杜甫總算是進入了體制內了。然而不久就發生安祿山的叛亂,李唐王朝進入了立國以來的最大動蕩,杜甫在政治上比李白成熟,他離開了一片混亂中的長安,投奔正牌的大唐皇帝唐肅宗。雖然他一路吃盡苦頭,甚至一度被叛軍所俘,但是總算是死裡逃生,幾經轉戰終於見到了唐肅宗,被授為右拾遺,故後世也稱杜甫為「杜拾遺」。
杜甫不惜千辛萬苦追隨政府,但是他投入唐肅宗的旗幟下也是不得志,尤其是賞識杜甫的宰相房琯被罷相之後,杜甫沒有靠山,最終又因為同情房琯而觸怒唐肅宗,被下放華州(今華縣),讓他到基層去「鍛煉」。
儘管杜甫大小也算是個朝廷命官,但是兵荒馬亂的,當官照樣不能擺脫貧困,連他的家人生活都無以為繼,致使他的孩子被餓死。杜甫被外放的華州(今陝西華縣)當司功參軍,是個苦差使,加上該地連年饑荒,老百姓飯都吃不上,餓死的餓死,逃荒的逃荒。杜甫也只得辭了官去秦州(今甘肅秦安西)打柴、采果填飽肚子。這期間他身處底層,對老百姓受到戰爭和官兵的雙重壓迫的苦難感同身受,於是這期間他寫了一系列反映民間疾苦傳世之作,其中著名的「三吏」和「三別」最具有代表性。
在秦州杜甫照樣無法維持生計,幾經輾轉到了成都找了個落腳的地方。成都地處劍南,由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戰亂時期的一塊化外之地,杜甫在此結草廬而居,其實也就是搭了個茅草棚子湊合著住,但是這個後來的「杜甫草堂」並沒有紀念「詩聖」的用處,也不是什麼中國文學史的聖地,而是並不結實的茅屋,一陣風就能吹破,到了雨季更是苦不堪言,滿屋子漏洞百出,屋外下大雨,屋子裡下小雨,根本就無法遮擋風雨,但是杜甫還是心憂天下,這這樣的無眠之夜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詩中他大聲呼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訴說著人民的疾苦。
後來杜甫的朋友嚴武調任到劍南地區,在經濟給予他很多幫助,讓杜甫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時嚴武再次向朝廷推薦杜甫,在嚴武的照顧下,杜甫做了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之職,所以後世還有稱杜甫為「杜工部」的。但是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再次失去了依靠,他在成都也生活不下去了,詩人再度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從巴蜀一直飄泊到湖南。
到了晚年,杜甫更加貧困,所謂老無所養,病無所醫,缺衣少糧,可以說上吃了上頓沒下頓。唐代宗大曆五年(770),湖南地區發生了臧玠的叛亂,杜甫再次走上了躲避戰亂的路,他原計劃逃往郴州,但行到耒陽,遇江水暴漲,只得停泊方田驛,這期間他都五天沒吃到東西,幾乎不曾餓死,幸虧杜甫的粉絲耒陽縣縣主聶縣令派人送來酒肉。在耒陽沒有停留多久,杜甫急於北上,但是在北上的途中,由於飲食天氣變化等原因,加上長期顛簸,年老多病,一代偉大的詩人杜甫耗盡了他的生命,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悄無聲息的去世了,時年五十。
關於我們
總有刁民舉報朕,刪前打賞見真情!
推薦閱讀:
※圖文:詼諧幽默說歷史——藝術筆記《唐朝大明宮詞真相》上、下集(轉)
※十四、唐朝(618年戊寅—907年丁卯)
※唐朝的牛與詩相遇
※中日在唐朝時期的另一場巔峰對決
※安史之亂中,為什麼唐朝北方的軍隊有好好的大堂盛世不過,卻願意跟著安祿山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