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是怎樣贏得美國大選的

2008年11月10日半月談第21期
周溢潢在11月4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中,47歲的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以較大優勢戰勝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資歷不深、背景特殊乃至種族問題,都沒有成為奧巴馬當選的障礙。「沒有所謂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美國———只有美利堅合眾國;沒有黑人、白人、拉丁美洲裔和亞洲裔的美國———只有美利堅合眾國。」4年前奧巴馬在民主黨黨代會上描述的「美國夢」,如今已在他自己身上實現。奧巴馬為什麼能取勝?原因很多,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共和黨政府8年施政失去人心,高舉「變革」旗號的奧巴馬順應了美國公眾強烈的變革訴求。共和黨政府執政8年來,內政外交遭遇諸多失敗。大選前的民調顯示,七成美國老百姓不認可布希政府的執政業績,90%的人認為國家誤入歧途,求變心態普遍而迫切。安全方面,「9·11」事件後,美國人民一致支持嚴厲打擊恐怖主義,贊同美國出兵攻打庇護「基地」組織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但是,塔利班垮台之後,布希政府沒有乘勢追擊,而是急匆匆發動伊拉克戰爭。結果不但塔利班獲得喘息機會,不久即捲土重來,「基地」組織也化整為零,流竄世界各地繼續進行恐怖活動,反恐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美國以虛假「證據」為借口發動伊拉克戰爭,遭到了世界人民的譴責,連它的盟友法國、德國都不支持,虐囚事件更使它喪盡道義。戰爭使美國背上沉重包袱。美國政府公布的數字是伊戰5年多共耗費了7000億美元,而擔任過世界銀行首席經濟顧問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斯蒂格利茨則說,美國為伊戰支出的費用高達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每個美國人都花了超過1萬美元來為伊戰埋單。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更是讓共和黨政府雪上加霜。在金融危機的直接打擊下,美國經濟走向衰退,失業率升高,消費萎縮,公眾怨聲載道。布希政府的這些執政失誤,不可避免地成為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的「負資產」。在此情況下,「麥凱恩等於布希」成為民主黨最有力的攻擊口號,麥凱恩極力辯解卻收效甚微。奧巴馬的當選,從根本上說,歸功於他對民心走向的準確把握。早在正式競選總統前,他就堅決反對伊拉克戰爭,並在競選中承諾,如果當選總統,會在上任後16個月內從伊拉克撤出美軍作戰部隊。在金融危機到來之際,他在支持政府金融救援計劃的同時,明確反對放任自流的經濟管理理念,呼籲改變收入嚴重兩極分化的現狀。他主張對年收入4.2萬美元以上的家庭增稅,廢止布希政府實行的對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家庭的減稅政策,在稅基擴大的基礎上擴大支出,推動經濟增長。美國民眾普遍認為,「相比麥凱恩,奧巴馬的政策比較具體,而且對普通民眾的好處更大」。奧巴馬出生於遠離美國本土的夏威夷,母親是美國的白人,父親是來自肯亞的留學生。他童年時曾在印尼生活過4年,10歲時回到夏威夷,在白人外祖父母的照顧下長大。他曾經放棄高級白領的工作,到芝加哥的窮人區做「社區組織者」,天天與吸毒者和流浪漢打交道……特殊的種族背景和人生經歷,也成為幫助奧巴馬獲勝的一個因素。眾多美國少數族裔從奧巴馬的傳奇經歷中看到了希望,他們把奧巴馬看成實現「美國夢」的象徵,並用選票表達對他的支持。投票前一天的民調顯示,今年約有70%的適齡黑人參加投票,而2004年大選時只有56%,黑人選民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奧巴馬。在拉美裔選民中,只有26%的人支持麥凱恩,而布希在2004年時贏得了44%的支持票。此外,亞裔人特別是華人過去不問政治,可今年參加投票的人比以往任何一屆大選都多,多數人都支持奧巴馬。除上所述,奧巴馬的競選策略也值得一提。奧巴馬的競選團隊非常聰明,他們把奧巴馬年輕、不了解華盛頓政治圈的缺點改造成優點,將他包裝成一個美國社會的改革者、一股注入陳腐的華盛頓政治圈的新鮮空氣。奧巴馬高舉「變革」、「希望」的大旗,提出一個個令人耳目一新的主張,讓飽受金融危機打擊的美國選民精神一振,把他看作希望的所在。奧巴馬旗幟鮮明地反對飽受詬病的華盛頓說客文化,坦言自己的競選經費沒有一分錢來自遊說集團。他將互聯網的籌資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普通選民5美元、10美元、20美元的小額捐款,積聚起來竟等於麥凱恩競選經費的3至4倍。美國大選歷來被稱為「美元選舉」,誰擁有更多的錢,誰就可以做更多的宣傳和廣告,從而爭取到更多的選票。

推薦閱讀:

一場「艱難選擇」的美國大選 被指"狂野困惑鬧劇"
評論丨這屆美國大選,怎麼就奔著無下限去了?
一文輕鬆看懂美國大選背後的商業秘密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原來他是這樣風流的男人!
特朗普「國師」班農欲為什麼要參選總統?

TAG:美國 | 美國大選 | 奧巴馬 | 大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