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的印度仿製葯業
12月3日至5日,規模巨大的「世界製藥原料印度展」(cphiIndia2013)將在印度孟買舉行。印度政府官員日前稱,到2016年,印度化學原葯出口目標將由目前的100億美元增加至250億美元。據印度品牌權益基金會(IBEF)的數據,過去4年,印度化學原葯出口額以年均24%的速度增長。該基金會稱,印度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仿製葯出口國,並有望成為「全球藥房」。不過,國際上對印度的仿製葯業卻存有極大爭議。
全球仿製葯業大國
印度通過各種國際認證的藥品不勝枚舉。2012年,印度藥品及製藥工業和服務的出口總值有100億美元左右。同年9月,聯合國推出的一份報告稱印度等國加強生產低成本的仿製葯並「主要面向出口」,「已成為第三世界的藥房」。
事實上,印度製藥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源於其仿製葯產業的發達。據統計,目前全球有20%的仿製葯產自印度,而印度產的仿製葯又有大約一半出口到其他國家,不止銷往發展中國家,美國40%的非處方葯也產自印度。其仿製葯種類齊全,從「偉哥」到抗病毒藥物,應有盡有,並號稱在藥效上與原產的專利正版葯完全相同。由於無需支付專利費,印度勞動力成本又低,印度仿製葯的平均價格也就只有原產專利葯的20%-40%。
「人權與知識產權」的博弈
由於沒有專利保護,印度的藥品價格為全球最低,一直受到貧窮患者和人道醫療組織的歡迎,一些國際組織和多邊援助項目,諸如無國界醫生、全球基金、美國總統防治艾滋病緊急救援計劃、國際藥品採購機制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組織,都競相採購價格低廉的印度仿製葯來運作項目。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指出,該組織有80%的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從印度購買。艾滋病在南非爆發以來,很多人買不起歐美的正版藥品,南非政府迫於無奈,公開宣布向印度的葯企購買仿製藥品。
為了捍衛本國的仿製葯業,印度還以法律的形式與西方製藥巨頭抗衡。印度最高法院近日駁回瑞士製藥巨頭諾華公司對改進後的抗癌新葯格列衛專利保護的要求,認為印度本土仿製的癌症特效藥可以繼續售賣。該訴訟被譽為印度「人權與知識產權」的博弈。印度醫藥部秘書長卡爾哈曾公開表示,政府計劃擴大醫藥價格的控制面,包括將專利葯的首仿藥物納入價格控制的範圍,如果付諸實施的話,將使歐美製葯巨頭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福音、隱患和大敵
但印度仿製葯的療效與危險並存。歐美的原產葯在上市前要經歷較長時間的臨床測試,而印度的仿製葯為了快速上市,大多迴避了這一過程。印度藥廠可以輕易拿到國外原產葯的配方,或很快搞清楚其化學成分。所以,往往國外原產葯出來才幾個月,印度的仿製葯就上市了,甚至正版葯還沒上市,印度的仿製葯就上市了。
印度仿製葯在藥物流水生產線上的加工技術差,因此相對而言,對人體的作用可能會比正版葯差。很多印度非專利葯未經臨床測試,只是根據固定的藥方生產,其安全性、毒性、不良反應等都不得而知。印度國會曾披露,近3年來,印度有40種藥物未經測試就在市場流通,今後,這一現象將會更加嚴重。
此外,印度市面上還存在假仿製葯,而在印度的外國代購人員根本無法區分辨別。因此西方一些評論說,印度仿製葯既是貧窮患者的福音,也是患者健康的隱患,還是西方葯企的大敵。(本報伊斯蘭堡11月26日電本報駐伊斯蘭堡記者周戎)
推薦閱讀:
※一年狂賣40億,「兒科神葯」匹多莫德走下神壇
※「葯俠」為什麼印度買仿製葯?
※賽程已過半,終點卻不在前方(評仿製葯一致性評價)
※純乾貨 | 逆向工程技術在仿製葯開發中的應用
※從跨國併購印度葯企看國內仿製葯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