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大血管病變早期「跡象」

揪出大血管病變早期「跡象」www.39.net  2009-11-2  39健康網社區  

  長期慢性高血糖可能導致多種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特點為:一旦發生很難治癒,其中尤以大血管病變為主,這些大血管包括腦血管、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血管及四肢血管,這些血管一旦堵塞,發生腦梗死、心肌梗死及糖尿病足的幾率將大大增加。據統計,糖尿病患者入院的主要病因為心、腦血管併發症,這部分的醫療費用佔到了人院費用的60%。

  如何早期發現大血管病變?

  近年來,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和踝部收縮壓與臂部收縮壓的比值(ABI)在臨床上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標誌被廣泛使用。國內外多項大規模臨床試驗已經證實,IMT和ABI是早期發現動脈粥樣硬化的指標,現被公認為可作為預測心腦血管病變的指標。

  IMT提示早期動脈粥樣硬化。動脈長期粥樣硬化可造成血管的堵塞,堵塞至腦血管可引起腦梗死,堵塞至心臟血管可引起心肌梗死,堵塞至下肢血管可造成糖尿病足。在血管堵塞前早期的動脈粥樣硬化可表現為無癥狀的動脈內膜與中膜的增厚,故測定動脈內中膜厚度可發現早期的動脈粥樣硬化。

  為何測定lMT?

  測定IMT主要是因為頸動脈容易測定,冠狀血管病變需做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或CT檢查,昂貴且複雜,腦血管在顱內亦不方便檢查,因此,外周血管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窗口而得到重視。臨床上使用超聲檢查方法即可簡單方便地測定IMT(見圖1),早期發現動脈血管粥樣硬化。流行病學有數據表明,IMT增厚至1毫米或以上說明有心梗或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此IMT增厚的患者應定期檢測。臨床上,我們對IMT增厚的患者行強化降糖和調脂治療可逆轉IMT的增厚,表明IMT還可評價治療的效果。應注意的是,lMT的測量需要比較先進的對血管組織分辨力高的彩色超聲儀器和高頻探頭才能測定正確。

  為何測定ABI?

  ABI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作為早期發現血管狹窄的標誌。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下肢多於上肢,其原因可能是下肢動脈粗長,承受血液壓力大,內膜損傷機會多。下肢動脈發生粥樣變化後,血管管腔逐漸變窄,患側組織供血障礙,呈缺血表現,導致踝部血壓值下降。用ABI則可更為敏感地表達下肢血壓的下降,ABI正常值在0.9~1.3,小於0.9則提示下肢動脈狹窄的可能。ABI的應用價值已得到國內外的廣泛承認,研究表明,ABI異常是心、腦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ABI測定簡單方便無創,臨床上可通過袖帶血壓計測量,現在許多醫院也採用更為準確的多普勒儀測定。

  古人云:「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這種預防為主的思想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重要,可以起到預防併發症的作用。對於存在心、腦血管病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應檢查ABI或IMT以早期發現動脈粥樣硬化,這些高危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血脂紊亂、吸煙等。如發現IMT或ABI異常,應進一步控制好血糖、血脂及血壓,爭取在醫生的指導下,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防止出現更大的損害。

  哪些人容易發生大血管病變?

  1.血脂紊亂(高膽固醇血症)研究表明,膽固醇降低的程度與冠心病的發生率之間存在著量-效的關係,即血膽固醇下降1%,冠心病的發生率約可降低2%。

  2.高血壓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重要因素,主要損害血管內皮,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並增加膠原、彈力纖維等細胞間質合成,從而促進疾病發展。

  3.吸煙大量流行病學資料表明,吸煙者的冠心病發生率較不吸煙者為高。

  有研究表明,上述三因素中若有一項為陽性,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比正常人增加2~4倍;具有兩項者其風險增加5~9倍;具有三項者其風險將增至16倍。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率比非糖尿病者高2~3倍,其機制主要是:①脂蛋白代謝紊亂;②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異常;③動脈壁代謝障礙。

  5.其他:如年齡增大、絕經期後、肥胖、體力活動減少、精神緊張等。

推薦閱讀:

如何利用玩具進行早期教育?
老年人骨折後出現肺栓塞有哪些早期表現?
早期的鳥腳類恐
?乳腺增生的早期癥狀,你注意到了嗎?
腸癌早期癥狀有哪些

TAG:血管 | 病變 | 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