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風骨的中國民居
縱橫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個古老民族,織就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有人夜憩竹樓,有人水上為家,有人把家馱在馬背上,有人享受著窯洞中最古樸的大自然的恩賜……中華民居採風將展示我國民居的源遠流長和它的獨特魅力。
民居是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直接相關的建築類型,凝結了數千年中華民族的智慧。中國各地的傳統民居大體上可分為七種類型:合院式、天井院落式、窯洞式、干欄式、土樓式、碉樓式。
1.合院式民居
合院式民居即我們常說的三合院、四合院住宅。由幾棟獨立的建築圍合成庭院,四合院民居是最常見的,主以北京的四合院民居為最典型的代表。
合院式民居的形制特徵是組成院落的各幢房屋是分離的,住屋之間以走廊相聯或者不相聯屬,各幢房屋皆有堅實的外檐裝修,住屋間所包圍的院落面積較大,門窗皆朝向內院,外部包以厚牆。
圍合的庭院比較寬闊,庭院中可以種樹木花草,擺放石桌石凳供人休息活動。
2.天井院落式民居
天井是指宅院中房與房之間或房與圍牆之間所圍成的露天空地。即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圍牆或兩面有房屋另兩面有圍牆時中間的空地。
天井院落式民居主要分布在華南、華東、東南、西南部分地區,主要是南方。
天井院落從理論上來說也屬千四合院,也是四邊建築圍合成中間的庭院。但是與北方四合院所不同的是,四面的屋檐相連,屋頂上形咸一個朝天的「斗」形,這就是「天井」,這天井實際上就是一個很小的庭院。四面屋頂的水向中間流入天井中,所以民間常把這種「天井」叫做「四水歸堂」、"聚寶盆」。
3.窯洞式民居
窯洞式民居這是一種很古老的居住方式,即是在黃土斷崖地區挖掘橫向洞穴作為居室。因為它有施工簡便,造價低廉,冬暖夏涼,不破壞生態,不佔用良田等優點,雖然存在採光及通風方面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黃土地區,仍為人民慣用的民居形式。
窯洞式民居主要分布於西北的山西、陝西等黃土高原地區。窯洞式民居分為靠山窯和平地窯兩種。
4.干欄式民居
干欄式民居俗稱"吊腳樓」。主要分布於西南地區,雲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以及湖南西部的湘西都廣泛存在這類民居形式。
干欄式建築大多是全木結構,木柱、木屋架、木板牆壁、木地板,整個建築由木材構成。建築造型為兩層,也有少數做三層的,底層木柱支撐架空,可作堆放柴草的雜屋,也可作豬圈牛欄,二樓上住人。
干欄式建築有二個特點,一是乾燥防潮又涼爽;二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山地。干欄式建築可以建在山坡地上,不一定要平地,這一點非常符合於西南地區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資源非常寶貴這一現實。
5.土樓式民居
土樓是分布在中國東南部的福建、江西、廣東三省的客家地區,以生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生土與木結構相結合,並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築。它們是幾次中國乃至東亞歷史動蕩和民眾大遷徙的產物。其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品類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樓。
土樓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尤以福建的圓形土樓最為著名,江西和廣東的都是方形平面,圓形土樓像堡壘,方形土樓有的還在四個角上各升起一個小碉樓。
在群山環抱、林木蓊鬱、溪清墉澄的環境中,坐落高低錯落、鱗次櫛比、變化不一的村民鄉鎮,我們可以領略到中國民居的環境之美,悟出人與人之間和睦共處、互相幫助、親密無隙的關係。而作為個體的民居,則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在式樣、材料、結構以及門窗、鋪池、欄杆等方面,來表現其鮮明的民族性和東方美的魅力。
推薦閱讀:
※佛教與近現代女性的覺醒 - 中國民俗文化網
※網友PS國民女神 子怡趙薇范冰冰李冰冰4合1(圖)
※中國民間諺語選
※出席道教總會 王金平揶揄打趣笑稱國民黨現在落難
※魯迅的改革國民性思想及其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