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17、18世紀義大利美術-學院派、巴洛克藝術【41】

16世紀下半期,義大利的文藝復興藝術出現了衰退現象,一些盛期的大師相繼謝世,群星隕落,一時天空黑暗了許多。這時雖有樣式主義藝術興起,它畢竟是一個短暫的過渡性的流派,曇花一現,不起多大作用。就是在這樣一個沉寂、困擾、尋覓的時期,從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有三個藝術流派終於在相互聯繫和相互鬥爭中產生了。這三個流派是:義大利的學院派藝術、巴洛克藝術和以卡拉瓦喬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藝術。

學院派藝術:歐洲的學院派藝術首先在義大利形成。學院派的基本主張是:要保持古代和文藝復興盛期大師藝術的永恆性,把這些藝術看成是不可逾越的楷模,實際上是鼓吹折衷主義的藝術。比較有影響的第一個學院產生於波倫亞,史稱波倫亞學院,它大約建於1590年。這個學院的奠基者之一是阿尼巴·卡拉契(安尼巴爾·卡拉奇(AnnibaleCarracci,1560~1609年),他是在三兄弟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們早期曾受威尼斯畫派提香、丁托列托、委羅內塞等人的影響。卡拉契弟兄後來到了羅馬,創作了一系列具有折衷主義風格的學院派繪畫和壁畫。繼卡拉契弟兄之後,學院派代表還有格·列尼(G·Reni,1575—1642)和喬·格維爾契諾(G·Guercino,1591—1666)等人。

《吃豆的人》1584年,卡拉契

巴洛克藝術:巴洛克(baroque)一詞的來源說法不一,比較常見的一種看法是:這個名稱源於義大利語barocco,包含有奇形怪狀,矯揉造作的意思。也有人認為這個名詞源出於葡萄牙語或西班牙語,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總之,這個名詞是一個貶詞,18世紀一些古典主義的理論家借用巴洛克這個詞來嘲弄具有這種奇特風格的藝術。巴洛克藝術大致有如下一些特點:無論是建築、雕刻、繪畫都強調運動感、空間感、豪華感、激情感,有時還帶有點神秘感。雕刻和繪畫多表現宗教題材。

  17世紀巴洛克藝術在建築方面最主要的兩個代表人物是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波羅米尼 FrancescoBorromini,1599—1667)和吉安·洛倫佐·貝爾尼尼(喬·洛·貝尼尼 GianlorenzoBernini1598-1680年)。

波羅米尼的作品是以奇特著稱。他的建築好像是藝術家的不平靜心靈的反映,給人一種虛幻莫測的感覺。他的主要作品是聖·卡羅教堂(1635—1667)。他設計的聖卡洛教堂,由於內部空間狹小,將通常分開布置的三個部分,大膽的組合在一起,教堂內部的空間,在精心控制的光線下,產生一種幻覺效果,橢圓形的拱頂似乎懸浮在教堂上空。聖卡洛教堂以其新穎的布局,和改革傳統的大膽手法,轟動全歐洲。

《聖卡洛教堂幾何圖案的圓頂》

《聖·卡羅教堂》

貝尼尼是一個無論在生活上或藝術上都是一帆風順的人物。貝尼尼生於那不勒斯,父親也是一個雕塑家,1605年舉家遷來羅馬。據說,他在8歲的時候就作了一個小孩的頭像,這件事曾使他父親大吃一驚。在他早期,紅衣主教波爾蓋茲為了裝飾自己的花園,曾向他訂購了一系列作品。為製作這些作品,貝尼尼初露鋒芒,展示了他不平凡的天才,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他在1623年作的《大衛》完全不同於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米開朗基羅塑造的是英雄,而他表現的卻是一個常人,不再是理想化的人物而是現實中的人物。貝尼尼的《大衛》,這個人正處在吉凶未卜的激烈博斗中。藝術家在這裡最大的興趣是表現人體旋風般的運動和人物狂暴的熱情。運動——這是巴洛克藝術的生命。大理石在雕刻家的手中好像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隨風輕輕飄起,給人以輕快、活潑和不安的感覺。

《大衛》

早期的另外幾件作品是《阿波羅和達芙妮》(1622—1625)和《普路同劫奪珀爾賽福涅/普魯托與帕爾賽芙涅》(1621—1622)等。

貝尼尼為羅馬紅衣主教斯皮奧涅·波爾蓋茲的花園裝飾了四組群像雕刻,《阿波羅與達芙妮》是其中的一組雕像。該作品取材於希臘神話,描繪的是太陽神阿波羅向河神女兒達芙妮求愛的故事。愛神丘比特為了向阿波羅復仇,將一支使人陷入愛情漩渦的金箭射向了他,使阿波羅瘋狂地愛上了達芙妮;同時,又將一支使人拒絕愛情的鉛箭射向達芙妮,使姑娘對阿波羅冷若冰霜。當達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羅在追她時,急忙向父親呼救。河神聽到了女兒的聲音,在阿波羅即將追上她時,將她變成了一棵月桂樹。

雕像表現了阿波羅的手觸到達芙妮身體時的一瞬間。兩人都處在乘風奔跑的運動中,身體輕盈、優美。達芙妮的身體已開始變成月桂樹,行走如飛的腿幻化為樹榦植入大地,飄動的頭髮和伸展的手指縫中長出了樹葉,即使是她最柔軟的雙乳也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樹皮。但達芙妮的整個身體仍具有凌空欲飛的姿態,手臂與身體形成了優美的S形。她側著頭,目光由驚恐變為麻木,具有使人憐憫的感。阿波羅眼睜睜地看到達芙妮變成了月桂樹,神情由驚訝轉為悲傷,卻無力挽回。他的一隻手仍然放在達芙妮的身體上,另一隻手則向斜下方伸展,同達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條直線,使整個雕像有一種動蕩的感覺,充滿了表現力。

雕刻家採用繪畫的造型手法塑造了一個具有戲劇性效果的群雕,這是雕壇的空前創舉。這組雕像表現了兩個處於激烈運動中的人體,人物都處在乘風追奔的運動之中,給人以向上升華、輕盈、充滿生命力的優美感覺。激情、激烈運動正是巴洛克藝術的特徵。雕刻家以純熟的征服雲石的技巧和信心,使冰冷堅硬的雲石變成柔軟的肌體和鮮活的生命,表現出各種不同的質感對象。他的偉大之處還在於不用任何支撐物,使開放的運動人體自由地展現在空間中,是米開朗基羅也不曾涉足的創造。

《阿波羅和達芙妮》

《普魯托與帕爾賽芙涅》

1623年,新教皇烏爾班八世即位,貝尼尼進入教廷。當烏爾班八世還活著的時候,教皇就忙著命令貝尼尼為他建造陵墓。雖然貝尼尼為這個陵墓花費了不少心血,但是這個陵墓的雕刻並不太成功,原因在於貝尼尼為了美化這個人物,過分熱衷於追求外在的裝飾效果,而放棄性格方面的刻畫。

教皇烏爾班八世之墓

標誌著貝尼尼雕刻頂峰的是他為科爾內羅禮拜堂所作的祭壇雕刻。這個組雕作於1645—1652年間。祭壇的燈光吸引著人們,在燈光照耀下有一組白色大理石的雕刻,人物栩栩如生。這一組雕刻由兩個人物組成,一個是女聖徒德列薩,另一個是小天使。藝術家在這裡很細緻地表達了人物矛盾複雜的心理狀態。

《神志昏迷的聖德列薩/聖德列薩祭壇》):德列薩是16世紀時西班牙的一個修女。少年時因患了癲癇,就潛心修鍊,事奉上帝。每當病發時,人就失神落魄,腦際幻覺叢生,此時據她自訴,她能看到種種奇蹟。後來她過著隱居生活,空時便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覺記述下來。這份自述流傳到17世紀,教會便利用它來宣揚宗教的神秘主義。並把這位修女封為聖徒。此事在民間深有影響。 貝尼尼運用他那熟練的大理石雕鑿藝術,把德列薩作成在昏迷中祈求愛欲的神姿:她的手腳松垂,身子橫卧在雲中。她臉色蒼白,嘴角微啟,兩眼輕合,在朦朧狀態中似乎夢見了一個小愛神模樣的少年天使在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來。這是德列薩在她的筆記中的自述。筆記中還寫道:「我感到這支箭頭已刺透了我的心。當他把金箭抽出時,我感到好象在抽我的心那樣……這時我感受著一種無限的甜蜜,我很想把這種痛苦永恆地繼續下去……」把神秘的病態變為一個在朦朧意識下女性對愛與欲的痴迷狀態。她的昏迷與神智失控,是少女思春的典型體現。雕塑家用堅硬的石塊表達出女人心靈底蘊,但這一切是在神秘的宗教外衣下偽裝了。

《聖德列薩祭壇》

除了室內的作品,貝尼尼的雕刻還被大量運用在裝飾園林和噴水池等建築物上。在這方面最為著名的作品是在他領導下建造的《四河噴水池》(1648—1651)和由他獨立製作的《特列同噴水池》(1637)。

《四河噴泉》

在建築方面,貝尼尼也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他是巴洛克著名的建築藝術大師。他在1656—1665年間被教皇委任為建築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和柱廊的總監。

聖彼得教堂前的廣場和柱廊

聖彼得大教堂內的聖人彼得的王座

此外,貝尼尼設計的聖安德烈·阿爾·克維里納列教堂(1658—1670)是一座更為典型的巴洛克建築,是他的得意之作。

聖安德烈教堂

1665年,他曾被法王路易十四邀請到法國,為的是請他參加設計盧浮宮的東正面。據記載他到法國受到極大的禮遇。他曾為路易十四作過肖像。

貝尼尼雖然是一個頗有想像力的人,在藝術技巧方面也造詣頗高,但終究由於走的是一條脫離生活的道路,所以他的藝術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義大利巴洛克藝術在繪畫方面的主要代表是考爾東諾(P·Cortona,1596—1669)和 卓爾丹諾(L·Giordano,1634—1705)。


推薦閱讀:

西方力壓俄放棄巴沙爾
謊言下的美國:制裁俄羅斯西方實乃愚蠢之舉
鄧曉芒:西方形而上學的命運
你認為,現代西方價值觀對當下社會最不好的影響有哪些?
圖解西方人與中國人的區別【24P】

TAG:藝術 | 義大利 | 美術 | 西方 | 世紀 | 學院派 | 西方藝術 | 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