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懂古代建築
作者:延光(范紹永)
古代殿堂建築的設計和建造歷來只掌握在一部分專業人員手裡,很多人瀏覽古建遺構時只對它的恢宏大氣和靈動之美表示嘆服,但對古建的建築法式並不甚了解。這裡,我以清代官式建築為例,就古建殿堂也就是行內所稱的大式建築一般規格和各部構件比例關係進行揭密,以使大家對中國古建有所認識。
一、鬥口模數
清代建築是以鬥口模數來決定建築體量大小的。我們知道,一般殿堂的建築架構上下分三個部分:台基、屋身、屋頂。在屋身與屋頂之間有一墊層構件——斗栱,斗栱的作用有平衡屋頂壓力,懸挑屋檐深度,防震防風阻和美化建築造型等功能。
一攢斗栱有很多小構件組成,位於最下方的叫「大斗」。大斗也叫「坐斗」,即坐落在柱頭或平板枋,上面再根據不同需要像推積木一樣壘搭其他拱、升、昴、翹、耍頭等構件。大斗中間用來嵌入其他拱件的開口叫「鬥口」,不同大小的建築使用不同規格的斗栱,不同規格鬥栱的鬥口尺寸因此也就有所不同。清代鬥口尺寸共分為11個等級,即所謂的十一等材。頭等材的鬥口寬度為6寸,以後每個等級減少0.5寸,即二等材5.5寸、三等材5寸……直至十一等材1寸。
知道了不同等極的鬥口尺寸後,人們在準備建造一座大式殿堂的時候,就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所適用的斗栱。反過來說,你所選擇的斗栱決定你整個建築物的長、寬、高尺寸和每個部位構件的大小比例關係,這就是清代古建築設計過程中所用到的「鬥口模數」制。
例如,某寺要建一座三開間的「天王殿」,他們可以在兩個比較合適的鬥口模數中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建築規格,一個是八等材(2.5寸的鬥口),一個是九等材(2寸的鬥口)。如果選擇八等材的斗栱,則這座天王殿的建築面積就是160平米左右。如果選擇九等材斗栱,則這座天王殿的面積就是100平米左右。那麼,這些面積都是怎麼算出來的呢?下邊我就來說說清代大式建築鬥口模數與各部位尺寸的關係。
二、開間與通面闊
殿堂開間指的是由柱網分隔的橫向空間,由於開間多少不同,每一開間的名稱是不同的,位於中間的叫「明間」,明間兩側的叫「次間」,次間兩側的叫「稍間」,稍間兩側的叫「盡間」。如果開間再多,則在次間後加第二次間。
清代建築明間寬度以所用斗栱攢數而定,假如該明間所用斗栱為平身科(坐落在平板枋上的)6攢,柱頭科(坐落在柱頭上的)2攢。它所使用的斗栱實際折算成7攢(每一柱斗科只能算半攢)。每一攢斗栱寬距為11鬥口,7攢斗栱共77鬥口。
假如我們用的是八等材(2.5寸鬥口),這時候明間的寬度就可以算出來了,按清營造尺每尺等於32cm計算:2.5X77X32=6160cm。
明間寬確認後,次間、稍間等逐次按10:8遞減,即次間寬是明間的0.8,稍間是次間的0.8……。最後把所有開間寬相加,得出整座殿身的「通面闊」尺寸。
三、進間與通進深
進深指建筑前後的間距,按柱網分布亦有前後不同的開間。例如江南廳堂式建築,就分廊軒、抬頭軒、內四界、後雙步等進深間數,其中帶斗栱的建築每進深所用斗栱數又有不同。我們把所有進深間數的尺寸相加就叫「通進深」。計算通進深尺寸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本建築的通面闊比例進行計算,同一建築通面闊與通進深比例為:8:5。
四、檐柱徑與檐柱高
古建築內外梁架高度有時不一樣,所以在衡量柱子高度時都以檐柱為標準。清代殿堂規定檐柱高度包括斗栱層為70鬥口,柱徑是6鬥口。如果去掉斗栱層的高度,檐柱高度約60鬥口,為明間寬的8/10,柱徑是柱高的1/10。
五、台明高度
古建築的基座露在地表以上的部分稱為台明。清代規定台明高為檐柱高的1/5。有些供神佛的殿堂,為了表示其建築莊嚴神聖,採用須彌座形式帶陛階的高台基,其高度可適當增加,但最好不超過檐柱高的1/4。
六、上出與下出
上出也叫「上檐出」,指檐柱中至飛檐前端的水平距離。這段上檐出的距離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由檐柱中到挑檐桁,也就是斗栱出踩的距離(三踩為三鬥口,五踩6鬥口,七踩9鬥口)。另一部分由挑檐桁中至飛椽前端為21鬥口,相當於檐柱高的3/10。這部分由檐椽和飛椽組成,其中檐椽出佔三分之二即14鬥口。飛椽出佔三分之一即7鬥口。
下出也叫「下沿出」,指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出的部分,對應屋頂的上檐出故稱為「下出」。大式台明出沿為上出檐的3/4,即7.5/10。
古建築的上出大於下出,二者之間有一段距離差,這段差叫「回水」。回水的作用在於保證屋檐流下的水不會澆在台明上,從而起到保護柱根、牆身免受雨水侵蝕的作用。
七、步架與舉架
梁架上相鄰的檁與檁中心線的水平距離清代稱為「步」或「步架」。各步之總和就是通進深。每兩根檁木之間的垂直高差稱「舉高」。屋脊到屋檐的坡面不是一條斜直線,而是向下凹的曲線,這條曲線是由每一步架的不同舉高折線組合而成,這種步架與舉高的比值稱為「舉架」。
大式建築的廊步寬是檐柱高的4/10,其它步架寬都是廊步架的0.8倍。例如檐柱高是60鬥口,廊步深就是24鬥口,其它各步架寬為19.2鬥口。
關於舉架方面的規則,我們以九檁大式建築為例:檐步五舉(27度),下金步六五舉(33度),上金步七五舉(37 度),脊步九舉(42 度)。
檐步五舉,俗稱五舉拿頭。五舉的意思是舉高為步架寬度的0.5倍。這個檐步架與舉高形成的向上坡為27 度。下金步六五舉,即舉架與舉高比值為0.65,余者以此類推。
根據舉架規則,清代建築屋頂坡面垂直高度與進深比例1:3。部分建築,特別是南方廳堂類建築有的達到1/2。
例如:一個九檁(八架椽)屋每步架按6尺計,共得48尺寬,步架舉高共16.8尺。舉高是步架的0.35。
八、翼角衝出與翹起
中國古建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飛檐翹角,它的優美造型讓本來僵化呆板的建築產生了靈動和生氣,並且增加了屋檐下的採光面積。
古建屋頂的四個轉角稱為翼角,翼角部分的檐口要比正身屋面檐口高起並伸出一個距離,這就是翼角的「起翹和衝出」。屋面正身部分的檐口是一直線,翼角起翹與衝出後,它的檐口就形成了一根兩端上翹的曲線。從直線變為曲線的起點稱為「起翹點,我們將起翹點向外伸出的平面尺寸稱為「衝出」。將起翹點立面向上升起的地方稱為「起翹」。清代建築翼角的起翹點為搭交下金檁對應的檐口位置。水平投影的仔角梁端頭要比正身飛椽頭長出3倍的椽徑。仔角梁端頭的上表面,要比正身飛椽頭上表面高出4倍椽徑,這就是古建翼角設計中的「沖三翹四」。
九、柱礎(柱頂石)
古建大木結構的特點是「房倒屋不塌」,整個建築框架用柱、枋、梁等構件相互穿插搭牽形成一個巨大建築模型,擱置在形同矩陣的柱頂石上。柱頂石又叫柱礎或鼓磴,它除了承托建築由柱子傳下來的重量外,還起到隔絕地下潮氣,保護木柱不損侵蝕的作用。
柱頂石直徑是柱徑的兩倍,高度是柱頂石直徑的0.5倍左右。例如,上邊柱子直徑七寸,柱頂石直徑(或方徑)為1尺4寸,高(厚)為7寸左右。
十、屋角走獸
中國古建以磚木結構為主,高大建築每當遇雷擊或人為因素失火時基本是沒有辦法撲救的。古代建造師出於厭勝目的都會在屋頂設置些與水相關的走獸瓦質構件。
厭(yā)勝,意思是厭而勝之,舊時漢族民間一種避邪祈吉習俗。古建築正脊兩端的鴟吻或龍吻,以及垂脊和戧脊上的走獸大都是海洋生物,包括山牆小紅山的懸魚惹草(水草),都是利用以水克火來祈禱制勝火患的。除了厭勝之外,脊獸還有裝飾屋面,表現禮制,堅定瓦釘等作用。
歇山頂的建築有垂脊和戧脊兩個地方設置獸件。由於文化信仰不同,也有些個別殿堂會把垂脊獸改成其他樣式,例如南方廳堂的垂脊上有使用廣漢的,某些寺院的大殿垂脊上會用嬪伽(佛教迦陵頻伽,人首鳥身)。在戧脊上叫戧獸,戧脊中段也有個較大的「垂獸」,垂獸前段有數量不等的蹲獸,位於戧脊最前端的是仙人指路(其實是仙人騎雞),其後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猴)。其中,騎雞的仙人是不包括走獸行列內的。
古建殿堂翼角上所用的走獸數量會根據建築體制和級別而有所不同。唐宋時用的是雙數,明清用的是單數,唯皇帝用全數十個。王府用七個,三公用五個,九卿用三個,百姓禁用。寺廟享用王府的等級,一般可用5-7個。
除了建築禮制的規定外,還有一種走獸數量的用法,即按檐柱每高二尺放一個。此規定不明出處,僅作參考。
相關閱讀:
怎樣看懂古代建築古建築烏頭門、欞星門、牌坊、牌樓、鳥居、華表、闕之間的差別推薦閱讀:
※英國教授:英國人學學中國文化,別再用人權問題對中國進行說教了
※我也來說所謂「時尚」和「根」(三) ——兼論《財經國家周刊》「中國時尚的『根』和『魂』」是什麼?
※中國人的洞穴、荒原與城堡
※你講的越清楚,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