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逃避型依戀

恐懼·逃避型依戀

從單一角度來看,迴避和焦慮是依戀障礙的兩種反應,各自擁有自己獨特的特質,兩者截然相反。可是,因為兩者都是不安全依戀的緣故,彼此恰好來自於同樣的依戀創傷,比如先天依戀關係中的種種傷害。因此,恐懼·逃離型的情況,常常會出現在同一個體身上。他們獨處時候容易感到焦慮,想和他人友善相處;矛盾的是,一旦和人建立親密關係,他們又會感受到強大的壓力,容易受到傷害。這種交叉的依戀障礙,往往會讓個體本身和伴侶,都陷入比較困惑無力的狀態之中去。

心理諮詢的效果明顯與否,很大程度來自於咨訪雙方是否建立了穩固的咨訪關係。「以邊緣性人格障礙等重度精神疾患的情形來說,一般的心理分析療法反而會有令癥狀惡化的風險。這也是精神醫學史上一個痛苦的教訓。」(日 岡田尊司)

以下是我自己的理解,毫無科學依據,就是一種假想:先天依戀關係的行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個體自身的依戀氣質,而依戀關係是所有後天關係建立的最初模型,無論是與社會支持系統,還是與後天依戀關係的伴侶,還是與個體所建立自己信仰(比如理想、目標等)之間的關係,無一例外是受制於個體的依戀氣質的。如此範疇下,在一般心理諮詢中,決定諮詢效果的咨訪關係,也是受個體依戀氣質影響的。

在依戀障礙的個體下,個體與外界的關係建立,本身就是個充滿艱辛的過程,在特定情況下的咨訪關係的建立,自然更加困難,後續的效果自然不容樂觀。

關於這種狀態下,依戀障礙的個體自身體驗可以參照下,先天依戀關係受創,後天依戀關係同樣並不穩固的馬龍·白蘭度《母親教我的歌》中描述的話:「然而他只用冰塊一般冰冷的態度回應我。那個男人身上大概沒有一絲溫暖吧。就連診所里的物品都是那麼冰冷,只要踏進去就令我全身發抖。他或許只是遵循特定的心理學派的方法,缺乏對人類的洞察力,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

我想,也許並不是他遇到的諮詢師是冰冷無情的,只是先天依戀障礙的個體,本身的觸覺都比正常人要敏感得多。這種敏感往好了說,是能夠無微不至地體貼照顧另一半,往壞了說,他們自己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也是這種被無微不至被體貼照顧的感覺。只是這種追求,在非依戀障礙的個體看來,是完全毫無意義的矯情。收不到對方的回應,自然感覺冰冷。

好了,寫到這裡,今天文章的目的也達到了:

如果自身的依戀障礙的小夥伴,在自我成長、親密關係、職業選擇等問題中遇到的種種困惑,希望和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分享,卻又屢次碰壁的時候,歡迎大家來找到我,起碼我不是冰冷的。當然,需要提前做好評估的是,我不是心理學專業背景出身的,只是和大家一樣,被自己依戀障礙困惑很久,並與之有充分應對經驗的普通人。我希望可以幫到更多的小夥伴。

推薦大家看一部日劇《夏目漱石之妻》,作為日本國民作家,夏目地位就是日本的魯迅。由於自身有明顯的迴避障礙,在和鏡子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迴避障礙的個體會遇到的種種問題。只有4集,不僅講述了他自己的蛻變過程,也敘述了鏡子和他相處的蛻變。

如果看完之後,還有很多感悟,可以加入穆穆的」看日劇學相處」的活動,由於東西方溝通方式的差異性,我覺得日劇中的人物情緒和表達溝通對於我們更有參考價值。

活動方式:小夥伴提前刷過《夏目漱石之妻》的全劇,然後和穆穆在微信中實時交流,用我的視角和剖析依戀障礙的內心世界,以及怎麼走進他們內心世界的方式。為了保證每個小夥伴都有和穆穆充分交流時間,本次活動限額5人,採用輪流發言的形式,進行實時溝通。

活動時間:本周六(2018年03月03日)晚上20:00—21:30

活動費用:每人200RMB。

報名直接微信添加s4526s,私聊我。


推薦閱讀:

迴避型依戀
關於迴避型依戀的一些感受
迴避依戀者為何會排斥正常的親密訴求
從影片《犬之島》——談談迴避型依戀

TAG:迴避型人格 | 親密關係 | 個人情感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