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呼吸,勝於女權

自由呼吸,勝於女權

這是啡小沫的第67篇原創

01

周一的早晨,大家都急匆匆地過地鐵安檢。左右各站了一位安檢員,大家自然而然都湧向入口正對著的左邊安檢員那裡。於是不斷有工作人員提醒大家,兩邊都能走,請兩邊分散走。我前面的姑娘去了右邊。她在右邊完成了安檢,打算進站。這時,左邊的安檢員突然衝上前攔住她,厲聲道:「男不檢女,你知不知道?有沒有廉恥?」姑娘被激怒,倆人大吵。

後面的我也被這突然發生的一幕驚呆了。這才仔細看了下,發現左邊的安檢員是女性,右邊的是男性。廉恥?Excuse me?

02

周一早上的小插曲,讓我想到這些年,現實給我的一記記重拳。

我們這些80、90後城市生長的獨生子女一代,在家不論男女,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寶貝,享受著家庭的全部關注,從小對性別幾乎沒有偏見。尤其是女孩子智力發育比男孩子早,又聽話,普遍在學校里表現更優異。從小到大的學習生涯里,班裡的前幾名總是被女孩子佔去多數,被表揚的也總是女生。於是,甚至滋生出一丟丟性別優越感。

跌入社會,啪啪打臉。

25歲建築碩士畢業,以為自己是老八校畢業的就很好就業,後來發現,各方面都牛逼的單位出來招聘的第一條潛規則是不要女生。先不談學歷能力品行,性別就是最大的原罪。那時候巔峰對決的橋段都是某清華男和某同濟男經過幾輪PK,爭奪某大型國企設計院的一個帶戶口名額。對!巔峰對決一定是男男PK。

26歲工作了一年,對自己職業路的規劃懵懵懂懂有了全新的認識,還沒來得及細細體會開啟新生活的喜悅,越來越多的人告訴你應該趁年輕先把自己嫁出去。沒見過世面的我被搞得很慌張,過年回家問爺爺。我有一位開明的爺爺,他說選擇你自己喜歡的,無論生活還是事業,管別人怎麼說。

27歲我遇到了愛情,戀愛一年,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我和老公決定先過兩年二人世界。我們開明的父母也不催我們生兒育女。然後我驚訝地發現,有很多人,比我們兩家人,更「關心」我的肚子。

二胎政策給了女性又一次完美的不友好。周末跟同學約飯吐槽。同學說他們的男領導在會上多次提到,盡量不要招女的了,以前孩子3歲以上、有老人幫忙帶的還可以考慮,現在誰知道你還要不要生?後來在非正式的場合,有女同事開玩笑問這位領導,那您老婆還生二胎嗎?領導笑曰也是有此計劃的。同事借著點酒勁問那您老婆被嫌棄怎麼辦?領導尷尬臉,強憋了一句:「那可是我老婆。」哈哈,放心吧您嘞,您老婆的男領導在女性的任留問題上,一定跟您的想法一致。

03

其實,崇尚男權的社會,對男性並不友好。權責對等,男性想要權利,必然要承擔巨大的責任。以前有個段子,說男人四十一隻花,那是有錢有權的男人好么?女人如果沒錢,還可以趁年輕貌美嫁個好人家,男人如果很窮,那討到老婆的幾率就很渺茫了。

段子很現實。當我們給女性貼上賢惠持家、傻白甜標籤的同時,我們就要求男性充滿力量,能獨自抗住來自社會的全部壓力,擔負起賺錢養家的責任。於是,男孩兒從小就被教育有淚不輕彈,生性顧家卻不能賺錢的男人不能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男性結婚沒有房子車子會被丈母娘嫌棄,男性遠遠多於女性卻有大量女性找不到伴侶,於是「剩男」更多。

04

好幾次,因為一些言論被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於是我去搜索女權主義的含義,發現這是個宏大而龐雜的話題,包含各種流派。而我們經常提到的女權主義,很大程度上局限在激進女性主義流派。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某個流派的女權主義者。我想這不重要。我只是希望,每個公民的思想和行為能更自由。

女博士不再被吐槽是第三類人;事業心強、願意爭取更多社會資源的女性能有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而這不再跟她有個美滿家庭相矛盾;樂意承擔起家庭責任的男性,也能找到契合的另一半,當個快樂的家庭煮夫而不用擔心親朋好友異樣的目光;當然,如果你希望當個賢惠的小女生,找個能爭取到更多社會資源的男性伴侶,這樣也很好啊。

平權已經在發生,世界也在慢慢改變。我相信時間的力量,和每一個你我一點一滴小小作為的力量。

*文章插圖攝于越南胡志明博物館

-END-

更多文章請掃碼關註:啡小沫,北京南城跨界

自媒體。

weixin.qq.com/r/TUwQC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佛法帶來真正自由自在
【自由談】上訪者為何信呼格父母不信法--20150205
方 強 | 金錢能給你帶來最大限度的自由
第24金:1500米自由泳孫楊奪冠

TAG:女權運動 | 女性 | 自由 |